張瑩
新媒體時代下的大學英語聽力混合式教學研究
張瑩
(大連海洋大學,遼寧大連116000)
新媒體時代,對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要求在不斷提高,而學生主體也發(fā)生較大變化,如果只是一味遵循以往的語言教學模式開展教學不切實際。因此,如何順應學習者主體的變化改變教學方式,從而最大效度地提高教學質量已成為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一大難題。從“混合學習”的方式入手分析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模式與方法,探討聽力教學的新模式,從實踐角度證明混合式教學模式對英語教學帶來的啟示和效用。
混合式學習;聽力教學;自主學習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教育建設30條意見》要求加強大學英語基礎性教學,以此全面提升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質量。2015年6月起,大學英語公共四級和六級考試也隨之相應做出了調(diào)整,其中英語聽力部分變化尤為明顯:取消短對話,取而代之的是英語短新聞聽力和英語講座聽力,更加注重英語實用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與國際接軌。眾所周知,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俗話說“三分練,七分養(yǎng)”。聽力教學是基于應用英語能力培養(yǎng)的核心內(nèi)容,而聽力技能是獲得信息、增強語言輸入和輸出的重要手段。聽力作為基本的語言技能其受重視程度正在日益提高,但如何培養(yǎng)聽力理解能力仍是我國目前英語教學的難題之一。
現(xiàn)行大學英語聽力的實踐教學往往趨于兩個極端:一種是“填鴨式”,教師循環(huán)播放聽力音頻,使學生覺得十分無聊、疲勞和恐懼;另一種是放羊式,教師隨意播放音頻和視頻材料,毫無系統(tǒng),學生覺得浪費時間,低效無用。新媒體時代下成長的大學生特點顯著,對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早已厭倦,更傾向于新鮮化、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生數(shù)量較多,班額龐大,學生的英語水平也不盡相同,因此,一成不變的教學內(nèi)容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現(xiàn)行大學英語培養(yǎng)方案要求縮減大學英語課時,英語聽力教學課時也相應大幅度減少,僅僅依靠課堂時間來開展教學以提高學生聽力能力是不可行的。以大連海事大學為例,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可分為4個學期,每學期的課時為32學時,每周一次視聽說課程,同時要兼顧聽力和口語兩項教學任務,班級學生人數(shù)為48人。由于英語高考分數(shù)差距在40分左右,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聽說課堂模式,學生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新媒體時代下的信息化教學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化,大學階段的英語聽力學習也不再只是一味地堅持放音-聽音過程,而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自主學習為主要途徑,使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和感受獲得經(jīng)驗,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策略。
1.混合式教學
混合式學習就是要把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網(wǎng)絡化學習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這意味著教師可以起到引導、啟發(fā)和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同時也能充分體現(xiàn)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主體的參與性、主動性、積極性、互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傳統(tǒng)意義上,“混合式學習”通常被錯誤地理解為學習形式的混合,即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兩種形式的混合。學習形式的混合不是學習的目的,只是一種手段,混合式學習設計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習者從知識的認知到認知行為的轉變,并通過持續(xù)達標的行為開展轉變,從而實現(xiàn)能力的提升。
混合式學習方法緊緊圍繞學習目標,通過組合面授、在線學習、線上線下測評、行動學習等不同的方式和學習技術,滿足學生持續(xù)學習的要求,以形成性評估評價學習效果,進而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2.混合式教學特點
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在交流模式上提高了豐富的選擇空間?;ヂ?lián)網(wǎng)時代為學習者設置了一個全方面、多維度、立體的學習空間,使交流形式更為多樣,同時更加有效直接,學生可以利用網(wǎng)絡上的大量學習資源,自由選擇與教學相關聯(lián)的知識和內(nèi)容。互聯(lián)網(wǎng)是虛擬空間,學生無需面對面和教師進行交流,排除了學生在學習外語時的心理焦慮,可以無所顧忌地利用網(wǎng)絡平臺與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學習,并有利于及時反饋學習的內(nèi)容和效果。獲得反饋信息后,網(wǎng)絡平臺能夠高效地整理學生的學習數(shù)據(jù),教師以此為據(jù),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以后的教學內(nèi)容、重點及教學進度。同時,在網(wǎng)絡交流過程中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思維碰撞,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更好地促進自主學習的實現(xiàn)。
創(chuàng)建混合式教學模式完全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教材和教師主觀講解為主的固定模式,教師可時時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使課程資源豐富化和多元化,這對于后期教師從事科學研究有著極大幫助。
新媒體時代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促使英語教師更新并改變其原有的教學觀念和理念。新媒體時代的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日新月異,因此,教師也需要相應地改善課程結構,運用先進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來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境和變化,提高自身素質,與時俱進,建立有利于師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環(huán)境,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3.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
大一上學期初將混合式教學方法應用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中。具體方法為:在聽力教學方面,在課前使用“超星泛雅”在線教育平臺,整合課堂講授的內(nèi)容材料,以微課的形式提前布置好視聽任務,學生線下自主學習,教師在課堂上以翻轉課堂的形式進行有針對性的聽力訓練。由于在網(wǎng)絡平臺可及時得到學生對所布置任務回答情況的反饋,在課堂上可以有針對性和選擇性地訓練學生掌握不是很理想的部分,節(jié)約了大量課堂時間。同時,對于英語聽力程度較好的學生,會布置難度更大的聽力筆記填空和細節(jié)討論題,對于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找出癥結所在,解決其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不同程度的輔導。課堂上,對視聽材料內(nèi)容進行不同程度的小組討論,以合作學習的形式促進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和效果。課堂聽力材料的檢查形式也擯棄了以往一對一的單獨提問環(huán)節(jié),直接改為小組表演聽力原文,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課下作業(yè)也不再是單一的書面問題,而是改為在聽力材料理解的基礎上,學生用視頻重新演繹,增強娛樂性,符合新媒體時代的學生群體特點。
在口語教學方面,主要利用教學平臺的作業(yè)系統(tǒng),以口語任務的形式預留作業(yè),同時輔以同主題的大量視頻和音頻材料作為參考,學生以個體或小組形式提交視頻或音頻作業(yè),教師逐一在線下點評和指導。雖然每項作業(yè)時長大約只有幾分鐘,但學生為此付出的時間和努力不止于此,雖然有的學生花費幾十個小時來完成一分鐘的口語任務,但作為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成長的學生卻非常喜愛這種新奇、能展現(xiàn)個人魅力的展現(xiàn)方式。
根據(jù)兩學期的跟蹤實驗,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明顯增強,而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大幅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日益濃厚,不再一味抗拒英語聽力和口語學習。
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認知主體,同時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特別是英語聽說課程,學生可以主動融入真實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中,深刻地去感知英語語言素材,積極發(fā)揮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用英語思考,吸收英語文化精髓,積極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在聽說訓練的氛圍里逐漸提升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因此,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自主學習英語,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Hanson-Smith,E.Multimedia Projects for EFL/ESL Students[J].CAELL Journal,1997,(7).
[3]Adeogun,M.The Challenge of a Modern Tertiary Education System:Paradigm Shifts for Educators and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in Sub-Sahara Africa[J].African Journal of Library Archiv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06,(16).
[4]史光孝,鄒佳新.我國高校信息資源化研應用策略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3,(3):54-58.
[5]張園.因特網(wǎng)與EFL教學的真實任務[J].中國外語,2016,(11).
[6]劉潤清.關于英語教學大綱改革——從分離式教學大綱到統(tǒng)一課程標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6).
〔責任編輯:崔雅平〕
H319
A
1008-6714(2017)08-0044-02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8.021
2017-04-25
2016大連海洋大學教學改革項目“‘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基于BL理論的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研究”的相關研究成果
張瑩(1980—),女,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碩士研究生,從事英語語言學和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