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翔
“范雨素”與時代的范雨素
艾翔
一
在我們對各種敘述技巧、理論概念、繁冗辭藻習以為常的時候,《我是范雨素》的樸實真摯正是一縷清風,如同大魚大肉的幸福生活后上了一道有機蔬菜,迫使我們回想關于幸福生活的真正歷史內涵。
在我們現有的等級秩序中,范雨素真是命不好,占了農民和女性兩項,在進城之后又多了“外來務工人員”這個被侮辱與被損害的標簽,注定了她的經歷不會是多么美好的。范雨素生在一個貧困之家,在童年的記憶中父母的關系并不好,兩個姐姐身有殘疾,大哥求學不成,轉而從文,稻谷麥子兌換成文學刊物、經典名著花費了不少,致使全家常年以吃紅薯為生,可是大哥沒成為作家,倒成了迂腐的孔乙己。原本順利的小哥哥在接受了高等教育并有了還算不錯的工作后,卻深陷賭博和高利貸。范雨素先后三次逃離,第一次輾轉顛簸還是回了家,但沉厚的男權文化讓這次原本帶有青春期輕快色彩的出逃蒙上了一層陰影;第二次就是文章開頭所說,北京的各種不順利,又遇到一個動輒便施以家暴的丈夫,只得帶著兩個孩子又一次返回家鄉(xiāng);第三次是到了北京五環(huán)外的皮村,總算安定下來,有了固定的工作,不過還要承受母女分離的痛苦。似乎一切可能想到的苦難都降臨在了這個女人身上。
即使如此,這篇文章沒有落入訴苦文學的套路,沒有傷痕文學那種哭天喊地、怨天尤人,而是用一種淡然的、甚至一些表述中透露出淡淡幽默的口氣訴說著發(fā)生的一切,透露著一種達觀,一種大悲憫,一種超拔和提升的力量。正是這種文學最本真的力量,讓我們反思究竟應該追求什么樣的文學,批判、控訴、揭露固然爽快,歌頌、維護、辯解固然愉悅,但真正能感動我們的、訴諸精神的文學不應該只是生活的附庸?;蛟S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范雨素用文學拯救了自己困頓的人生。她的書寫振奮了文學的從業(yè)者,正是因為她實現了他們一直呼吁的讓文學通過回歸大地改變伏地狀態(tài)走向直立的愿望;她的書寫振奮了普通人,正是因為她為他們每一個人多少都需要的從困頓生活脫身做出了示范。
除去文本自身自足的意義,她的身份和姿態(tài)也是一柄利劍。當很多白領拿著各種檔次的智能手機優(yōu)雅地用手指觸碰屏幕,發(fā)出“原來這樣的人也能寫出這么好的文章”的感嘆,關于階層和文明的神話就已經被擊碎了。其實現在逐漸有更多的人意識到,身處城市的輝煌與炫目很大程度上是來自這群平時很難被發(fā)現、或者被主動屏蔽的人群的辛勤勞動,甚至他們的生活都已經完全依賴于這些暗淡人群的存在,精神性的領地就成了他們最后引以為傲的資本,他們會想,至少只有我們會下圍棋,會寫故事。的確,范雨素拿起筆對他們的沖擊,正如同人工智能落下棋子,雖然人工智能只是新鮮事物,而范雨素早已開始寫作,但對精英們來說都是一夜之間出現的兵臨城下的天使長米迦勒,幾乎摧毀了他們充溢自信的高端智力之城。文學本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不應該成為一種被壟斷的稀缺資源。在范雨素的文章里我們看到,對文學的平權,正源自她內心深處的文學精神的滋養(yǎng),來自于文學經典中對于平等、尊嚴和愛的謳歌。范雨素因為文學獲得新生,文學也在范雨素這里恢復了神氣。
二
好的文章當然要反復品讀,然而在這種反復之中又讀出了其他東西?!段沂欠队晁亍啡牧?jié),各部分之間的敘述有些脫節(jié),主體脈絡甚至并不連貫,應該是各自獨立的篇章綴合在一起而成為現在的樣貌。如果只是“抽屜寫作”或者自主發(fā)表,確實沒必要連綴,并且這種連綴反而可能損害文章本身,或許是發(fā)表前來自編輯的驅動力使范雨素將自己分別寫作的部分文章進行整合。
這從作者的敘述中也可見出端倪。根據《北京青年報》的采訪,最初引起編輯注意的是短文《母親》,建議再增添些內容后可以發(fā)表。不可否認編輯的眼光;既然文章的成型牽涉了編輯的因素,我一時也無法判斷編輯在其中發(fā)揮了什么作用以及多大作用。據范雨素自己說,這篇有編輯的編排,但是改動不多。我完全相信作者的坦誠。我關心的是,既然有編輯的編排,為什么不能將敘述和結構調整得更為妥帖?如果希望保持原生狀態(tài),又為什么會有編排動作?或許可以解釋為,編輯認為《我是范雨素》呈現出來的文本已經可以面世了,但這似乎又與挑選出短文《母親》的文學素養(yǎng)相矛盾。那么是否可以認為,編輯的標準發(fā)生了變化,即對連綴后的全文的著眼點不僅僅放在藝術性,更關注的是其中蘊含的一些重要節(jié)點——諸如家暴、打工、富豪、包養(yǎng)情人、征地、務工人員子女教育等重要社會問題——均已呈現,因而足夠完整,可以發(fā)表。是的,我甚至可以更明白地說,懷疑這篇幾乎無可爭議的動人美文的出現是一次運作行為。
除卻編輯環(huán)節(jié),在之前的醞釀和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也值得品味。《我是范雨素》這篇文章不是一個單面向的文本,而是有著多層話語空間。以最簡單的方式觀察,文章呈現出兩個時態(tài)的敘述,一個是關于童年和少年時期的回憶,一個是最后一次逃離家鄉(xiāng)到北京工作的現狀描述。有趣的是,在現狀描述的時候文本呈現出較為鮮明的左翼立場,談論的問題焦點和談論的方式都是左翼式的,然而在回憶層面則呈現更多原生態(tài)的因素,顯得不那么左翼。這是持左派思維和知識結構的青年學者在皮村與務工藝術愛好者的積極互動留下的鮮明印記。懷著對文學的熱愛和理論的熱情,左翼青年學者與范雨素們進行過深入、廣泛且有一定時間長度的交流,用左翼最崇尚的“實踐”這一行為方式向社會回饋自己所學。應該說這種實踐和具體成績是令人感動且振奮的,“知識”落地,在理論和廣袤厚重的土地之間進行能量轉換,這正是重演歷史故事的雄心,或許能夠帶來一場知識界深入群眾的倒逼式改革?
但感動之余我似乎又犯了疑心病,從互動形式和內容來看,這種“深入群眾”或許帶有一種啟蒙主義的傾向,而這正是后來許多歷史研究者深刻反思的部分,也是同“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這一左翼基本立場有所沖突。時代變了,如今不會再是“卑賤者最高貴”,但知識者也不能因此就高勞苦大眾一等。一個追求公平正義的社會必然不會允許體力或腦力工作者任何一方有凌駕對方之上的優(yōu)越感,尤其對左翼知識體系影響的學者而言,來自群眾的經驗和知識無疑是一種寶貴的財富,因此我很想在訪談里看到一種反向學習的陳述,可是我竟眼花沒看到。所以文本呈現的可能絕不僅僅是感人至深的鄉(xiāng)村經驗和鄉(xiāng)村視角的城市體驗,雖然最應該被珍視的正是這部分。
三
繼續(xù)向文字背后讀,還有更廣闊的時代背景。范雨素生于1973年,12歲離家前就廣泛涉獵了知青文學、“文革”文學、古典文學和外國文學,甚至接觸到了臺港文學,并對全球的歷史、地理產生了濃厚興趣,可以說是個有一定文化素質和文學修養(yǎng)的人。相比從舊時代走來、文化程度基本為零的母親,她無疑有更多的先在資本,然而即使是母親也做過村里的婦女主任,但范雨素則被鄉(xiāng)村排擠,又沒有獲得城市居民的認可。所以這篇文章不僅是包含了世情小說元素的優(yōu)美散文,更折射著近半個世紀的社會變遷。
作者1985年的第一次逃離,雖然日子苦,但卻有一種掩飾不住的自在和幸福,一種異鄉(xiāng)勝似家鄉(xiāng)的怡然自得,甚至連人販子都顯得散漫不經。有意思的是,這一年先后在天津和武漢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座談會,都明確表示將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并推進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作為現代都市文化獨特表達的先鋒文學也正式登場,這意味著全方位的城市優(yōu)勢開始突顯??梢栽O想,如果不是恰好在1985年,而是在1988年海南設立經濟特區(qū)后,范雨素開始“流浪”,或許這種體驗就會削弱甚至不會出現,而提前進入二十歲以后的那種城鄉(xiāng)差距的體驗。
二十歲再次出走北上京城,恰好是“南巡講話”完成、二次改革全面開啟后的一年。此時她從事的工作是在餐館做服務員,這與第二次帶著兩個孩子再來北京從事育兒嫂工作的相似之處,是都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據社會學者研究,1994年經歷創(chuàng)歷史新高的通貨膨脹時,并沒有引發(fā)1988年同類事件時的全民性恐慌,原因之一是社會在經濟層面已經分化,富人的奢侈生活已非普通人所能想象并追求的。這就意味著民眾對社會等級觀的普遍接受,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樣我們看到范雨素面對登上胡潤富豪榜的雇主的家境和生存狀態(tài),陳述中沒有驚異,只是觸景生情、推人及己想到了自己的女兒,一方面這是一種超越性的令人動情的文學力量,但另一方面是否也表明民眾對社會等級的大落差及其固化的普遍接受?
社會發(fā)展到今天,我們都經歷了不同政策指引下的不同時段。進入新世紀后,幾乎同時出現了西部大開發(fā)、中部崛起和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但似乎都沒有重現最初作為母題的、基于東部發(fā)展的改革開放的實際收益。范雨素生于湖北襄樊,此前引起廣泛關注、有相似背景和人生的余秀華生于湖北鐘祥,是湖北西部和中部重要的工業(yè)、農業(yè)地區(qū),都有較好的基礎,卻無應有的現狀。由于行動不便,余秀華駐守鄉(xiāng)村,范雨素則隨著湖北境內人數相當于一座特大城市的外出務工人員群體遷徙,生存在北京遠郊。雖然境遇不同,但都飽嘗疾苦并憧憬美好,這的確是一件溫暖的事,但是否也有其殘酷的一面?如今的“一帶一路”,理論底色應該是毛澤東在范雨素一歲時提出的“三個世界”理論和周恩來在范雨素母親做婦女主任的第五個年頭提煉的萬隆會議精神,帶有一種全球視野、統(tǒng)籌東中西部的宏觀理念,這與之前的歷史都有所不同,或許能夠期待一種更好的未來。
那么在今天這個時代,文學應該扮演什么角色?歷史地看,文學從來不是終極目的,雖然它的很多觀念正是人類的終極目的。文學只是社會變革的藥引,不可或缺,也不應夸大。文學之后需要有政治、經濟、社會等一系列專業(yè)領域的變革,不然文學所期待的理想世界無法實現。對范雨素來說,文學固然改變了她的生活,但我以為,她更需要的只是一種作為寄托的文學精神,至于成名、媒體采訪甚至幾十萬的版稅收入,或許都不如一處屬于自己的合法住宅、一個能夠接受女兒在城市學校就讀的資格、一份有社保的穩(wěn)定工作、一個合法的城市居民身份以及眾人投來的尊敬目光等等這些更為實在與迫切。因此范雨素的文學創(chuàng)作不應是我們觀察的終點,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卡夫卡、魔幻現實主義是否適合她的寫作。
或許,應該將被媒體、知識和獵奇心理綁架的社會層面的范雨素還原回文學的范雨素,之后再將文學的范雨素還原回時代的范雨素,真正體現公平正義的社會背景下的范雨素。如此,方不失范雨素以全心真情寫下的這篇美文的價值,方不失深入群眾的熱血青年知識分子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