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衛(wèi)娟
近年來,全國積極開展新課程改革。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得去參與課堂教學,提高學習效率,就需要教師充分調動各種有效的手段,營造有趣快樂的課堂氛圍,改善了學生良好的學習情緒。在歷史課的學習中,創(chuàng)設歷史學習的情景是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很好教學方法,而如何創(chuàng)造課堂的積極教學氛圍和設計關于課堂的歷史情景正是本文討論的問題,以下就筆者就將對其進行討論。
一、營造歷史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靈感,可以推動學生主動去學習,愿意去學習,徜徉在知識的海洋的動力。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教未見趣,必不樂學。由此可以看來,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興趣是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和與學生相處的人:父母、朋友、親人、教師、陌生人共同影響造成的。可以在實踐訓練中漸漸培養(yǎng),在現(xiàn)當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不可以忽視,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習,才能讓學生更愉快的學習,學生收到尊重,對于學習歷史就會有積極地動力,飽滿的情緒,教師要努力讓學生愿意參與學習,主動學習,極大的興趣投身于學習。
學生都是有血有肉的個體,課堂上充滿歡樂,充滿生機的教學氛圍很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教師可以在教授學生新知識時讓同學自由地討論。比如在談到希特勒的過與成功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學生們大多對希特勒充滿話題性,希特勒是好是壞學生能各抒己見,教師在這個時候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看法把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是對希特勒充滿贊賞,討論其在歷史上的厲害之處,另一組是對希特勒進行批判,討論他的存在為世界帶來怎樣負面的影響。然后兩組進行自由辯論。這樣的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自然而然地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設計歷史學習環(huán)境,激起學生參與動力
讓學生自動的學習,可以讓教師的教學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動機是指鼓勵人們活動的力量和動力還有內在因素。要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參與學習,前提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一切行為都是人的動力引起的。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奇妙意境,多種多樣多彩的情景,學生的感官受到調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更加喜歡學習,從而產生探討更深層的知識。教師在課堂上也不應該用低沉壓抑的語音講話,應當有良好的情緒,只有當教師在快樂的狀態(tài)下,學生才能處在一種興奮的狀態(tài)學習,積極跟著教師的思路,并主動地去配合教師的教學。當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了良好的信號,課堂教學就可以更好的進行,這是相應的促進效能。
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可以適當讓同學自由討論,要注重讓歷史和現(xiàn)實結合。歷史本身是充滿距離感的,教師可以注意把現(xiàn)實中和歷史相聯(lián)系的時事政治引入到課堂中去,減少了距離感,學生感覺到更真實的場景,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如學到馬關條約,北京條約,辛丑條約時,教師可以讓同學百度搜索“一國兩制”,了解現(xiàn)在的臺灣的情況,和內地的關系。學到一屆三中全會等內容時,可以叫學生查閱各種資料,了解最近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十八屆五中全會、十八屆六中全會等內容,還可以了解十三屆四中全會的完成情況等,這樣的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的方式,極大地提高的同學的學習興趣,而且對于課堂外的拓展有了成功后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起來后,教師再鞏固教材上的歷史知識,讓學生對時間年份內容都有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三、升華歷史學習情景,引起學生研討探索
教學形式的單一性很容易讓學生對上課產生厭倦心理,因此,教學模式的多樣性尤為重要,教師在課堂上不應該只是單純的用平白的話講授知識點,應該根據(jù)此階段學生們的性格特點、性格特點、學習習慣特點等,制定適合學生的具有多樣性、多彩性的教學課程。可以在課前布置預習作業(yè),讓學生預習后在課前講述此歷史課所包含的歷史情節(jié),所帶來的意義,給未來造成的影響。還可以讓學生去查閱各種資料,關于此段期間著名人物發(fā)生的事,或者其生平,讓學生以故事的形式分享給大家。教師還可以通過播放視頻等方式,利用多媒體、錄像機、投影儀等高科技與課堂無縫結合,創(chuàng)設良好的歷史情景,讓同學感受到歷史的嚴肅和厚重。
要更好地鞏固上課所學習的知識,教師應該注意歷史作業(yè)的作用,要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性思維能力和拓展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應該多給學生訓練認知性習題,開放性習題的機會。對于作業(yè)中的錯題,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此發(fā)現(xiàn)教學方法的漏洞,從而對教學方法進行改正,還可以及時對學生進行糾正,讓學生之間相互糾正,相互檢查也很好得鍛煉了學生自我審查的能力,學生之間對于歷史的各種各樣的看法也可以互相討論,錯的看法進行糾正,對的看法進行贊賞,也可以極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任何的課堂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達到教學目標,都要設計引導讓學生參與進去,增加學生的參與度,才能讓學生更好更高效地學習。教育正重要化的今天,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自我改正的能力,讓學生獲得終生學習興趣的能力是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生活中致力教給學生的東西。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