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
摘 要: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是提高學生綜合解決和分析問題能力的綜合應用很強的一門課程,有必要對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課程進行一體化教學改革。按照勞動部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思路,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工作單,把知識點融入各工作任務中,通過知識點的講授、實訓學習和動手操作真正做到以任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課程;一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一體化教學分為教、學、做三個環(huán)節(jié),把枯燥難懂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在“做”中加深知識的理解、并切實提高高職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
一、確立課程目標
明確課程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共同且又具專業(yè)特點的課程總體目標,包括知識教學目標、技能教學目標、素質教學目標等。
(一)總目標
通過以工作任務為核心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汽車故障診斷與檢測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為培養(yǎng)高素質專門人才奠定良好基礎。
(二)具體目標
記住汽車檢測有關的政策、法規(guī)、標準;熟悉汽車使用性能檢測的內容;會使用常用的汽車檢測設備、儀器;能正確規(guī)范地進行汽車性能和技術狀況的檢測。能正確分析檢測結果,并能根據(jù)檢測結果提出處理的技術方案;能獨立地分析汽車常見故障的原因,并能獨立排除。
二、課程設計思路
課程框架結構:按照“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yè)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專業(yè)課程體系”的總體設計要求,徹底打破學科課程的設計思想,緊緊圍繞工作任務完成的需要來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突出工作任務與知識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職業(y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掌握知識,增強課程內容與職業(yè)崗位能力要求的相關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習項目選取的依據(jù)是以本專業(yè)所對應的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yè)一線技術崗位為載體,使工作任務具體化,針對任務按本專業(yè)所特有的邏輯關系編排模塊。
三、教學內容的組織與教學模式
(一)教學內容的組織
本課程以工作任務為核心,以崗位職業(yè)要求為指導,通過工作情境設計、案例分析、理實一體化等活動項目來組織教學。將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融入到典型工作任務之中,將典型工作任務對應的綜合職業(yè)能力分解,針對每一個典型工作任務準確確定和描述對應的綜合職業(yè)能力目標。將綜合職業(yè)能力目標轉換成課程方案。
(二)教學模式
將教室放在實訓室中,可以一邊講課一邊看實物,結合現(xiàn)場實際操作,讓學生不斷接觸實踐,接受實踐,提高實踐能力。
1.實踐教學采用以做測驗為手段促進主動學習
針對學生不愿動手現(xiàn)狀,將自愿動手學習改為:每單元完成后進行測驗,迫使他們必須學習,而對于前面學習不到位的學生,測試本身也是一個學習過程。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大部分學生進步很快,由不會到基本會,改變了只有幾個尖子生學習的局面,實現(xiàn)了教育公平,學生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2.培養(yǎng)學習能力
根據(jù)實物,參考電路圖做出實物接線圖是學習的好方法,以此訓練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
四、“教”環(huán)境設計
(一)制作優(yōu)質的多媒體課件,實施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課件,利用三維彩圖、視頻、動畫可以直觀演示復雜結構及其工作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講解某結構時,采用多媒體教學與實物投影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手段,增強直觀性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二)現(xiàn)場教學法
實施現(xiàn)場教學,將課堂搬入到汽車實訓室(見圖1)。即:以實驗室或實訓教室為第一課堂,利用實物及多媒體三維動畫輔助教學,使學生認識和理解結構,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降低理論教學難度,真正做到理實一體方式教學,極大的提高了學習效果。
(三)采用工作任務教學法
即每個工作任務都給出明確的教學目標和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完成理論和汽車故障診斷與檢測技術情境教學設計和實踐教學,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能力為主線”的指導思想
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工作過程,學生可以充分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能力、職業(yè)適應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職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
五、“學”環(huán)境設計
(一)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實行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汽車故障診斷與檢測技術》的實踐性很強,僅通過理論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必須進行大量的實踐練習,觀看標準化視頻,甚至派學生到4S店進行實訓學習。此方法豐富了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使教、學、練相結合。
在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任務,學生是主要的行為者,學生獨立或以小組的形式,完成從信息的收集和工作計劃的制定到工作任務的實施以及對工作成果的評價等,并在這一學習過程中達到教學目標。
(二)實行實訓室開放制度
充分發(fā)揮汽車實訓基地的作用,實行實訓室開放制度,組織多種項目的自學實踐,采用實訓項目考核卡制度,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開放實驗室教學,可以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自我發(fā)展能力和綜合素質。汽車拆裝與調整實訓室已經進行了開放式教學,效果顯著。如設備使用培訓、指導學生參與自制設備、為學生考取職業(yè)技能鑒定資格證書提供訓練場地和指導。
六、“做”環(huán)境設計
實施一體化教學首要條件是教師,它要求教師既為講師又為技師,既要能系統(tǒng)地講述理論知識,又要能指導學生進行操作實訓,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形成具有“雙師素質”結構的教學團隊。
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實際情況,讓學生在實訓室自己動手,完成各種可能遇到的故障檢測,模擬真實的崗位環(huán)境。
七、與一體化教學相適應的考核方式
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由平時成績加上期末考試成績組成,平時成績包含出勤、作業(yè)、期中考試的情況,期末考試是閉卷筆試成績,這種方式理論考試比重大,不能體現(xiàn)學習過程情況,不能體現(xiàn)一個學生的真實水平。改變原有的考核方式,推行滿足職業(yè)崗位需要的雙證融通式分級考核方式,采用“全方位、多角度、綜合性”的考核評價模式,制訂了規(guī)范的考核標準、科學的評分標準。每個學習任務中每組發(fā)放一張“學生任務完成情況考核表”,引入汽車服務行業(yè)6S管理理念,從考勤、學習態(tài)度、團隊協(xié)作、職業(yè)素質、任務完成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建立形成性評價體系, 避免過去那種“一考定終生”的做法,學生個人評價與考核主要在小組內部完成,小組評定以抽樣檢查和任務完成綜合情況進行檢查。
(一) 考核評價方式
一是筆試、操作、綜合評價相結合;二是教師、學生、專家評價相結合;三是過程評價與目標評價相結合。本課程的主要考核評估方式主要包括:小組總結報告;學生任務完成情況考核表。
(二) 學習任務完成情況評價標準
考勤、學習態(tài)度、團隊協(xié)作、職業(yè)素養(yǎng)、技能達標情況評定小組成員情況,同時指導教師對各小組進行總體評價,兩者相結合對個人考核進行量化評等。
參考文獻
[1]趙志群主編.職業(yè)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fā)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蔣慶斌,郝超.職項目課程開發(fā)的實踐探索[J].職教論壇,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