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李艷玲+王莉
摘要:目的 探討團體心理干預對失眠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 將60例失眠癥患者隨機分為藥物組和觀察組各30例。藥物組采用單純藥物治療,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觀察組在苯二氮卓類藥物治療基礎上進行團體心理干預。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和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評價干預后的效果。結果 觀察組在聯(lián)合干預后兩組患者SDS、SAS和PSQI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團體心理干預能有效減輕失眠癥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并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
關鍵詞:團體心理干預;失眠;睡眠質量
失眠癥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維持障礙所致的睡眠質量或數(shù)量達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響白天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包括難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夢、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適或白天困倦等[1]。失眠還會引起人的疲勞感、不安、全身不適、無精打采、反應遲鈍、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患者常常伴有焦慮、抑郁、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不適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由于社會節(jié)奏加快和競爭激烈,失眠癥患病率在我國為10%~20%[2]。臨床上多單純采用鎮(zhèn)靜類藥物治療,長期應用增加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性,且病情容易反復。團體心理治療可以解決失眠癥患者的共性問題,促進患者積極參與,互相幫助,共同成長。團體心理咨詢是一種經濟而有效的方法[3]。本研究對失眠癥患者實施團體心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所有患者的診斷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診斷為失眠癥。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齡32~68歲。采用數(shù)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無顯著差異性(P>0.05)。
1.2方法 觀察組在苯二氮卓類藥物治療基礎上用團體心理干預形式進行,活動主題為“睡眠氧吧”。將失眠患者按召集順序分為兩組。由2名具有國家2級心理咨詢師證書的主管護師在心理干預大綱指導下進行,見表1。心理干預在科室團體心理輔導室進行。提前10 min通知組員到輔導室,每組咨詢的內容相同,前8次為2次/w,以后1次/w,60 min/次,共10次,歷時2個月。每天下午14:30開始進行。
1.3評價方法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4]對患者睡眠狀態(tài)進行測量,PSQI共18個條目組成7個成份,每個成份按0~3等級記分,累計各成分得分為PSQI總分,總分范圍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定。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處理和統(tǒng)計學分析。對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治療前后兩組睡眠質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PSQI各因子分比較無顯著差異,治療后各因子分明顯低于治療前,觀察組多個因子分明顯低于藥物組,差異有顯著性,只有睡眠障礙和日間功能因子分治療后兩組間差異無顯著,見表2。
2.2治療前后兩組間SAS和SDS的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基本相當,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治療后觀察組的評分均將藥物組患者出現(xiàn)了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失眠癥是當今社會的普遍關注問題,可以由環(huán)境、疾病、情緒、應激等多種因素引起,失眠癥患者普遍伴有心理問題和焦慮、抑郁障礙,失眠癥不僅是生理紊亂的過程同時也是心理紊亂的過程[5]。團體心理干預是一種心理干預形式,在團體情境下,借助團體的力量和各種心理咨詢技術,使團體成員自知并自助,達到消除癥狀、改善適應、發(fā)展人格的目的[3] 。團體心理干預可以給組員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對于失眠癥的患者而言,共同的問題是如何解決失眠,組員之間互相研討后可以彼此互換意見,互訴心聲,拓寬思路,增強處理問題的能力,通過助眠技術的學習及應用,使組員能夠學會肌肉放松法、刺激控制法等方法促進睡眠。團體心理干預對焦慮抑郁情緒的改善更有效[6]。團體的凝聚力可以激發(fā)組員戰(zhàn)勝失眠的士氣,組員相互之間也可幫助、安慰、支持。本研究顯示,在藥物治療的基礎行進行團體心理干預后,其中觀察組在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藥物方面明顯優(yōu)于單純藥物治療組。表明團體心理干預能有效改善失眠,是治療失眠癥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周蘭.失眠癥治療的最新進展[J].社會心理科學,2008,23(1):116-118.
[2]張麗萍,夏猛.失眠癥的治療現(xiàn)狀分析及思考[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1,4(1):66-67.
[3]樊富珉.團體心理咨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4.
[4]張作記.行為醫(yī)學量表手冊[M].北京:中華醫(yī)學電子音像出版設,2005:292-294.
[5]吳任鋼,王錚,等.失眠癥患者的認知行為特征[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13(6):377-378.
[6]賀美玲,隆春玲,等.小組心理干預對空巢老年人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5):450-452.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