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鏡伊
【摘要】鋼琴能力是高等師范院校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著教學不規(guī)范、方法不正確等問題,壓抑了學生的積極性,因此高等師范院校教師急需尋找新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鋼琴水平。微課在鋼琴教學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本文將具體探討高師鋼琴微課程的推廣與實用性,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鋼琴教學 ?微課程 ?實用性
【基金項目】課題名稱:高師鋼琴教學內容的微課建設及應用研究,項目號:18122000091659。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5-0188-01
引言: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微課在教育事業(yè)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微課以多媒體技術為載體,以開發(fā)學生的自學能力為目的,將微課的教學方法應用在教學中,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高等師范院校中的鋼琴教學是一門重要學科,直接關系著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因此教師應該將微課的方法應用在鋼琴教學之中,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傳統(tǒng)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的現(xiàn)狀
傳統(tǒng)高等師范院校的鋼琴教學,主要是采用一對多的授課模式,把學習人群分為兩類:第一種是專業(yè)的學習者;第二種是非專業(yè)的學習者,也就是學習其他樂器的學生[1]。對于非專業(yè)的學習者來說,只需掌握鋼琴的基本操作即可,而對于專業(yè)的學習者來說,除了基本的操作技能,還需掌握專業(yè)的鋼琴知識。這兩類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在課上很難統(tǒng)籌全局,進行統(tǒng)一教學。
此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傾向于練習的方法,在學生掌握了鋼琴的基本理論之后,教師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基本練習,在練習中理解音樂風格。這種鋼琴教學模式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漸下降,形成惡性循環(huán),影響學生的長足發(fā)展。
2.微課在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中的實用性
2.1合理規(guī)劃時間,突出重點難點
首先,將微課應用在高等師范院校的鋼琴教學中,可以合理規(guī)劃時間,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微課的時長比較短,在課程時間的設置上,可以根據(jù)面向的對象而做出調整,同時,微課的內容短小精悍,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比如,專業(yè)的鋼琴學習者可以參考微課中的難點問題,而非專業(yè)的鋼琴學習者可以重點關注鋼琴的基本知識。
2.2教學內容淺顯,跨越時空界限
其次,微課的教學內容比較通俗易懂,可以跨越時空的界限,實現(xiàn)對學生的多元教學。微課制作起來很簡單,教師只需要掌握基本的多媒體知識,即可在微課中加入視頻、音頻等材料。學生在觀看微課內容時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在課下進行有效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能力。
3.微課在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3.1制作微課
制作微課內容是利用微課進行鋼琴教學的基礎。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應該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講求一定的藝術性和技巧性。
第一,在內容方面,要把課程內容進行細分。比如,在高等師范院校中,有很多學生對譜表的認識不夠,這些學生拿到譜表之后直接彈奏,缺少分析過程,致使在彈奏過程中出現(xiàn)許多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按照知識的難易程度進行細分,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知識。
第二,在教學計劃方面,教師應該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中有兩個主體,分別是學生和教師,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針對二者的特點,教師應該科學制定教學計劃。比如,教師首先了解班級學生的鋼琴水平,部分學生只掌握了初步的鋼琴理論,部分學生則具備了專業(yè)的鋼琴技能,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制定“深化基礎知識,進行知識延伸”的教學目標,滿足上述兩種學生的要求[2]。
第三,在錄制微課時,教師應該注重制作過程的精確性。比如,教師在錄制之前應該尋找所需的硬件和軟件設備,如Flash動畫等,在錄制時,要遵循“十分鐘法則”,盡量把微課的時間壓縮在10分鐘之內。
第四,在進行加工時,教師需要對微課中的視頻內容進行進一步編排。比如,視頻中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在視頻中添加重點符號,引起學生注意。在需要分析的地方,教師應該在旁邊配上字幕,滿足學生的觀看需要。
3.2案例分析
以《巴蜀之畫》第五段“蓉城春郊”結尾譜例的教學進行分析,教師應該在微課的應用中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鋼琴教學是音樂和技術并行的課程,教師在應用微課時,應該從音樂的本身出發(fā),讓學生在微課中體驗音樂的美妙,讓學生自覺地被課程吸引。在課堂上,教師再進行專項的技術訓練,實現(xiàn)技術和音樂的完美結合。
其次,將微課應用于鋼琴教學中,應該突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以《巴蜀之畫》中的“蓉城春郊”為例,鋼琴的演奏者在彈奏高音區(qū)時,需要以極微弱的音響奏出,體現(xiàn)音樂境界中的鳥鳴聲。鳥鳴聲是清脆、空靈的,演奏者在彈奏時也應該追求這種音樂境界,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教師在微課中放入一段視頻,讓學生觀看專業(yè)演奏者的彈奏手法,可以規(guī)范學生的動作,將動作上升到技巧的高度。
最后,將微課應用在鋼琴教學中,應該充分挖掘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將“蓉城春郊”的五線譜、專業(yè)人士的操作、以及音樂創(chuàng)作的背景等等放在微課中,學生在課前就可以自行瀏覽課程內容,進行自主訓練,從而提高自學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3]。
結論:我國的多媒體技術不斷發(fā)展,在教育事業(yè)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以微課為例,將其應用在高等師范院校的鋼琴教學中,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發(fā)展。因此,高等師范院校的教師應當在鋼琴教學中應用微課的教學方法,發(fā)揮微課的實用價值,提高鋼琴教學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美慧.山東省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D].山東大學,2012.
[2]景禎.普通高校鋼琴公共選修課有效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2.
[3]侯荔.我國高職鋼琴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