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市新安實驗小學 鄒麗華
探索以“學”為核心的語文課堂
江蘇無錫市新安實驗小學 鄒麗華
課堂倡導“以學為中心”,教師立足于以豐富的教學策略服務于學生的“學”。語文課堂上,教師通過選擇引導學生先學后教、嘗試差異教學、指導合作學習等合理的方法,來助推學生展開學習過程。
以學為核心 先學后教 尊重個性 合作學習
成尚榮先生曾說,實現以學為核心的教學轉變,重點是探索豐富的教學策略。當教師一廂情愿地精講細解、步步設問充斥教學過程的時候,學生的實踐便成為教師口中的“紙上談兵”。只有盡最大可能,支持、促進、助推學生展開學習過程,積累豐富學習經驗的學習,才能真正實現以學為核心的目標。在探索以學為核心的課堂實踐中,有如下建議:
曾聽過一位教師執(zhí)教三年級《學會查“無字詞典”》。這一課生字多、多音字多,教學時,教師在學生自由讀完課文后進行字詞讀音檢查,利用課件歸類出示詞語,引導學生發(fā)現、辨析,如“似的”“驕陽似火”“山崩地裂”“烈日當空”……課上,教師一個問題套一個問題引導發(fā)現,一遍又一遍請學生朗讀。不少學生也都能發(fā)現這些詞在讀音、書寫方面的異同,當場也能夠正確朗讀和書寫。想來備課時,教師特意精心研究了這些生字詞。然而,課后教師發(fā)現,雖然花了很多精力教學,學生朗讀、默寫的錯誤率仍舊很高。
其實,可以看出,該例中教師只顧自己的“教”了,課堂的節(jié)奏快慢、內容方法的選擇都是教師按部就班,學生像聽從命令的士兵一樣:你怎么說我怎么做,你說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教師始終緊握手中的“牽牛繩”,“牛兒”跟著茫然一路行去。
課堂倡導“以學為中心”,教師是服務于學生的“學”的。課堂教學不應開始于教師的備課與講課。教師考慮得再周到,設計得再精妙,如果學生“學”得不主動,低效教學依然存在。在以上片段中,教師考慮到了字詞重要,考慮到了要辨析字音字形,甚至考慮到了課件出現這些關鍵詞時的醒目標示……這一切,僅限于教師的“知”,但是學生是否掌握不得而知。
我們的課堂應該開始于學生的獨立學習和預學準備。學生的學習需求往往在自己先學的體驗中產生。通過先學,學生就會自覺不自覺地思考:這些文字我能讀懂嗎?這些地方我產生了疑惑,我還想知道……學生的獨立學習,即學生的真實學情,據此,教師應提供一些精準的、有針對性的幫助,讓學生的學習更主動、更高效。正如顧泠沅先生所說:獨立學習與幫助發(fā)展的正確組合是課堂轉型改革的關鍵。
布朗芬布倫納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認為,學校是作為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中間系統(tǒng)存在的。這就需要學校在教學中建立知識技能的學習,包括家庭、廣泛的社會情境的聯(lián)系。教師應充分給予學生機會和時間,讓學生建立自己已有知識經驗與新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建立起知識與生活經驗之間的聯(lián)系,建立起課堂與課堂外的知識聯(lián)系……
因為每個學生的家庭、社會情境、學習經驗、個性特點等差異性天然存在,學生的“學”就變得復雜和豐富,更需要教師考慮如何基于學生的不同個性來開展教學,讓學生真正作為有不同情感、不同思想、不同追求的生命體能動地參與教育教學過程,以追求真正民主平等、多元對話的新課堂,實現真正意義的以生為本。
教學《秦兵馬俑》時,在學生課前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教師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學習能力,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有的學生提出的是詞語、課文內容理解類的問題,如“‘所向披靡’‘微微頷首’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走近它們的身旁,似乎還能聽到輕細的呼吸聲’”?……有的學生提出的是課文語言表達方法類的問題,如“文中將軍俑、武士俑、騎兵俑、車兵俑、弓弩手、馬俑等在寫法上一樣嗎?”有的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秦兵馬俑為什么會享譽世界,被稱為絕無僅有的,為什么秦始皇時候就能有這樣的奇跡產生?”……隨后,教師請各小組選擇其中學生們最想解決的幾個問題“進入文本”,通過匯報交流幫助同學學習。
這樣的學習首先是從問題開始。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都是他們最感興趣或最想通過學習了解掌握的。當學生去提問和質疑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們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在積極思考,在主動建立各種知識、經驗間的聯(lián)系。
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多種方法的組合與創(chuàng)造、多種經驗的整合和利用、多元文化的融合,幫助同學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所學到的知識,從而讓不同的學生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內容,做自己想要做的東西,讓不同水平和經驗的學生在探索中確立個性化學習的途徑,凸顯出不同學生的差異性學習。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我們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合作學習正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劉昕上的一節(jié)六年級語文課《陌上?!?,就是讓學生們按照自己平時的學習習慣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整堂課中,小組合作學習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一讀全文,小組合作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由組內成員相互考查。二讀全文,請同學們對照注釋,讀懂文章意思,并請小組長抽查自己小組的成員有沒有讀懂這首詩的意思。三讀要求通過學生朗讀表達對這首詩的理解。小組內成員邊讀邊說,做好朗讀表演的設計。在小組匯報時,先由組長說自己組是如何分工的,為什么這樣分,然后小組展示。四讀課文時,小組內交流分享:從哪些地方讀出了羅敷之美……
這堂安靜的語文課,倡導以協(xié)作的方式共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課堂中,學生們通過同伴合作、小組學習,人人參與到《陌上?!返膶W習中,完成一個個學習任務,從讀準字音,到讀通文章內容,再到讀懂文章的內涵;從學習文字,再到學習文本,然后到學習寫作,學生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讀、悟、思,收獲滿滿,整堂課學習氛圍輕松自由。
同時,在整個合作學習中,學生不斷地在所展開的學習過程中提升著四種技能:基本的互動技能、與人相處的技能、輔導別人的技能、完成某個具體任務的技能。
選擇合理的策略,體現教師在課堂中“點燃”與“協(xié)助”的作用,協(xié)助學生自主學習的行動,真正展開學生學習的過程,讓每一個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學”起來,使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明顯提升!
[1]要季萍.小組合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小學語文教學,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