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亞
摘 ? ?要: 明清徽州刺繡工藝發(fā)達,刺繡是廣大婦女們的一種生存方式。刺繡被廣泛運用于服飾的裝點,還被運用于床上用品、門簾、床圍、桌圍、椅帔、進香袋、轎衣等日用品,這些日用品上的刺繡圖案往往都是吉祥之物。
關(guān)鍵詞: 明清 ? ?徽州 ? ?刺繡
刺繡是用針和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繡料(通常為織物)上穿刺,通過運針將彩線組織成為色彩繽紛的美麗圖案,用針和線把人的設(shè)計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來的一門工藝。作為一種民間藝術(shù)和民俗文化,刺繡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xiàn),《詩經(jīng)》中即有“黼衣繡裳”、“袞衣繡裳”及“素衣朱繡”的記載,至今,它在中國有至少兩千年的歷史,在古代文獻記載中亦以“針黹”稱之。明清時期的徽州,傳統(tǒng)文化呈現(xiàn)全面繁榮的狀態(tài),而藝術(shù)方面的成就為后人稱道,新安畫派獨領(lǐng)風(fēng)騷,徽州版畫也堪稱一絕,而徽州“三雕”更是雕刻藝術(shù)史上的奇葩?;罩菟囆g(shù)在這些方面的成就之巨,早已是學(xué)術(shù)界的共識。不過,對于歷史上主要由徽州婦女完成的刺繡工藝,至今未有學(xué)者關(guān)注,本文即對此初步探討。
一
中國刺繡主要有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門類。徽州刺繡雖不能與這四者相提并論,但在明萬歷以后刺繡水平是很高的。明萬歷之前,徽州“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勤于山伐。能寒暑,惡衣服”。這種勤儉節(jié)約的習(xí)慣一直保持著,“山谷民衣冠至百年不變”①。明中期之前,徽州人穿著帶補丁的衣服很常見,上面的刺繡自然也是不多,所以當?shù)赜芯渲V語“絨衣沒補丁,不見故家人”②。在日常用品的使用上也是崇尚節(jié)儉,然而這種風(fēng)氣伴隨著官宦特別是徽商的興起而逐漸改變,“而今則家傳戶誦,夤緣進取,流寓五方,輕本重末,舞文珥筆,乘堅策肥”③。至少在明萬歷之前,徽州人的服飾就開始講究起來,歙縣“開黃里謝氏乃曰:雖見故家人,終嫌有補丁。”他認為,穿著帶補丁的衣服有失體面,于是他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處理補丁的絕妙辦法,“即以本衣裔處褪出絨紗一經(jīng)一維,織而補之,初尚一面,既而兩面,如一片然,無絲毫痕跡。亦以此法補縐絺,創(chuàng)始一人,應(yīng)不遑給,邇來能者眾矣”④。萬歷時,會用刺繡去織補衣服補這項技術(shù)的徽州人已經(jīng)為數(shù)眾多。
明中期之后,徽州刺繡的技法基本具備,“刺繡諸法昭然大備而工巧者,尤以新安開其端”⑤。技法有:錯針繡、亂針繡、網(wǎng)繡、滿地繡、鎖絲、納絲、納錦、平金、影金、盤金、鋪絨、刮絨、戳紗、灑線、挑花等。明萬歷年間,徽州刺繡和一些著名的刺繡門類相較,它是有特色之處的,如蘇繡和粵繡的繡品中沒有人物像,而徽州刺繡的人物像立體感極強,栩栩如生,達到很高的水平?!拔徉l(xiāng)王婦吳氏繡大士像,惟以一絲縱橫,不知其所起止,毋論衣裳花蔓,而顏面具有慈悲歡喜各種相。好繡玄帝像,須發(fā)如生,固亦不論;所披金甲,隱起連環(huán)鎖子,望之似有凹凸,而拂之無毫捩手”。而蘇繡是“未聞所繡之像”,粵繡的情況是這樣的:“及觀《廣州列女外傳》,南海盧女,天巧針指,能于一尺絹素繡作飛仙,以一絲一縷為蓋五重,中有十洲三島,是何有于吳宮?!彪y怪有人慨嘆“是何神也,又何有于盧女”⑥。也就是說,這幅玄帝像刺繡絕不亞于寫進列傳的南海盧女的飛仙刺繡作品。
二
在明清徽州,刺繡有著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徽處萬山中,其田土所產(chǎn),嗇于他郡”⑦,為了生存,絕大部分徽州男子外出經(jīng)商,“女子自結(jié)褵未久,良人遠出,或終身不歸”⑧,以至于“健婦持家身作客,黑頭直到白頭回,兒孫長大不相識,反問老翁何處來”⑨??梢哉f,徽商搏擊商海的背后是無數(shù)的徽商婦的默默奉獻和苦苦掙扎及煎熬,婦女長時間地辛苦地操持著家計。休寧婦女“日夜績麻挫針,凡冠帶履襪之屬,咸手出,勤者日可給二三人”⑩。婺源“女人習(xí)甘澹薄,居鄉(xiāng)者數(shù)月不沾魚肉,恬以為常,比屋治針黹紉績”,特別是婺源“東北婦女惟績苧紉針刺紋等事耳”{11}?;罩荨芭霜q稱能儉,居鄉(xiāng)者數(shù)月不沾魚肉,日挫針治縫紉綻。黟、祁之俗織木棉,同巷夜從相紡織,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徽俗能蓄積,不至危漏者,蓋亦由內(nèi)德矣”{12}。這里說的“內(nèi)德”就是婦女勤勞節(jié)儉的良好品質(zhì)。這是黟縣和祁門縣風(fēng)俗,也是整個徽州習(xí)俗。刺繡在明清徽州婦女從事的勞動方式中占重要部分,在這種特殊的環(huán)境下,刺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民國《歙縣志》中記載這樣一則催人淚下的故事:“汪于鼎洪度作《新安女史征》,言吾鄉(xiāng)昔有夫娶婦,甫三月即遠賈,婦刺繡為生,每歲積余羨易一珠以記歲月,曰此淚珠也。夫還婦歿已三載,啟視其篋,積珠已二十余顆。俞曲園樾采其事入《右臺仙館筆記》,美其名曰‘記歲珠?!边@位商人婦在丈夫外出經(jīng)商的二十多年里以刺繡為生,最終還是沒有等到丈夫的歸來就悄然離開人世。明清徽州社會是宗族社會,族規(guī)家法對婦女約束十分嚴格,可以想見,這二十多年對于這位婦女來說是多么漫長,她一定是非常思念自己的丈夫,希望丈夫哪天能夠突然回家出現(xiàn)在她面前,她就把這份思念和希望及生活的艱難等復(fù)雜的情感通過刺繡表達出來。有些婦女在丈夫死去后失去重要的經(jīng)濟來源,但是明清時期徽州婦女節(jié)烈風(fēng)氣鼎盛,“節(jié)婦烈女為徽最多”{13},節(jié)婦“或稱未亡人而代養(yǎng)而撫孤,嫠居數(shù)十年終始完節(jié)”{14}。有些節(jié)婦會依賴刺繡掙錢維持生活,清代節(jié)婦程氏“家貧,刺繡以供衣食”,但是后來卻更加困窘,“為族婦職庖廚師事數(shù)十年,族婦家罹難,程無所依,竟餓死”{15}。
三
刺繡在明清被廣泛使用于各種服飾和生活用品。端午香袋就是常用刺繡裝飾的一種生活用品。清代徽州“兒童誰不喜端午,要帶花花好包肚。雄黃涂臉跳鐘馗,髻扎紅繩搖璽虎?!痹僬撸罩葑谧褰M織極為發(fā)達,每逢舉辦廟會時便會出現(xiàn)各種旗幡,而且各種旗幡上的刺繡是很有講究的。宗祠旗幟上往往刺繡著龍鳳、云彩等,清道旗經(jīng)常刺繡著飛虎,這些旗幡是單面繡;觀音會幡上則是雙面均有刺繡,一面是刺繡著紫竹林、普陀巖,另一面刺繡著“南無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觀世音”,還有蜈蚣幡繡著夔龍。另外,壁掛佛像等也往往用上刺繡的工藝。
徽州人有保存舊物的習(xí)慣,然而如果遇有戰(zhàn)亂或是家道中落,這些舊物就有可能損壞甚至消失。1936年,上海市博物館落成,徽州著名畫家黃賓虹慨嘆古書畫很難搜求,而且因為措置巨資不易,這些刺繡就作為陳列品收藏進去。畫家黃賓虹在給許承堯的信中這樣說道:“其余皆家鄉(xiāng)人家所稱老貨樓之拉雜,如繡鞋、舄褲,皆是可陳列設(shè)之物。歙中有閑可收舊先破爛茶擔、杯盂、椅墊之屬,為將來博物館計亦佳,遲則毀棄將盡耳?!眥16}相比較明清時期,這些物品已經(jīng)大大減少。清末歙縣潭渡進士黃崇惺回憶他的先祖收藏很多字畫,但是嘉慶道光之后家道中落,有些書畫被賣給了別人,即使這樣,尚有一層樓的書得以幸存下來,其中包括前代的古本,“又有大小竹木笥十余,雜貯先世冠履之屬,皆明代物”{17}。這些織物中當有很多刺繡品。
這些刺繡圖案通常是動植物或是傳說中的動植物,但是被賦予人的感情,有一定的寓意。作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刺繡飽含著徽州民眾的祈福的思想情感、驅(qū)吉避兇的心理和審美情調(diào)。明清時期,在徽商遍天下的時代背景下,徽州婦女就是用一針一線,把對未來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及對現(xiàn)實生活或熱愛或苦悶幽怨的情感織入繡品中,以表達她們的思想情感。通過這些刺繡,我們可以從某個角度了解明清徽州婦女的日常生活。
注釋:
①弘治.《徽州府志》卷1《地理一·風(fēng)俗》,明弘治刻本.
②④⑥萬歷.《歙志》卷9《藝能》,明萬歷刻本.
③萬歷.《歙志》卷首《序·洪文衡序》,明萬歷刻本.
⑤黃賓虹.《黃賓虹文集》“雜著編”,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97.
⑦趙吉士.寄園寄所寄.(續(xù)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19.
⑧許承堯,撰.李明回,彭超,張愛琴,校點.歙事閑譚(卷8).合肥:黃山書社,2001:258.
⑨許承堯,撰.李明回,彭超,張愛琴,校點.歙事閑譚(卷7).合肥:黃山書社,2001:208.
⑩萬歷.《休寧縣志》卷1《輿地志·風(fēng)俗》,明萬歷刻本.
{11}光緒.《婺源縣志》卷3《疆域·風(fēng)俗》,清光緒刻本.
{12}康熙.《徽州府志》卷2《風(fēng)俗》,清康熙刻本.
{13}康熙.《徽州府志》卷2《輿地志下·風(fēng)俗》,清康熙刻本.
{14}同治.《祁門縣志》卷5《輿地志·風(fēng)俗》,清同治刻本.
{15}康熙.《徽州府志》卷16《人物志·列女傳》,清康熙刻本.
{16}黃賓虹.《黃賓虹文集·書信編》“與許承堯”.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147.
{17}鄧實,黃賓虹,編.美術(shù)叢書.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