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其倩
摘 要:根據(jù)學情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突破難點,調整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分層教學檢測。帶著以學定教的理念,構建高效課堂,實現(xiàn)學生的最優(yōu)化發(fā)展。
關鍵詞:學情;定教;高效課堂
陶行知先生說過: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予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這叫“因材施教”。這一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內(nèi)涵得以不斷豐富,我們的教學倡導“以學定教”,就是秉承了這一優(yōu)秀的教學思想。所謂“以學定教”,就是根據(jù)學情確定教學的起點、方法和策略。這里的學情包括學生的認知水平、能力基礎,包括學生課前的預習程度,學生對新知的情緒狀態(tài),也包括學科的特點等。而“定教”,就是確定教學的起點適合學生,不過低過高,在恰當?shù)钠瘘c上制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檢測,構建高效課堂,實現(xiàn)學生的最優(yōu)化發(fā)展。
一、根據(jù)學情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是思品課堂的方向桿
首先在認知目標的制定上,識記基礎知識是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可以實現(xiàn)的,因此,認知目標是要求全體學生都要達成的目標。思品教材內(nèi)容中的概念、定義、基本觀點、基本理論類的知識比較多,對于這些基礎知識,我們通常可以設置為認知目標。
其次在方法和能力目標的制定上,思品課堂常涉及一些材料、案例,運用基本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涉及方法、技能,我們通??梢栽O置為方法和能力目標。比較常見的有:材料說明、反映了什么;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意義、影響或危害等;解決問題的做法,包括國家、社會、學校、家庭、青少年個人等的做法。因為學生個體之間存在智力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我們在制定方法和能力目標時,就要關注學生掌握方法和技能達到什么程度,從而能更好地實現(xiàn)能力目標。
最后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制定上,教師要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態(tài)度、價值觀,以此為起點進行正確價值觀、態(tài)度的引導。
這個循序漸進的目標,有利于學生學習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有利于知識遷移、能力培養(yǎng)、情感體驗。根據(jù)學情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成為思品課堂的方向桿。
二、根據(jù)學情制定教學重點、難點是高效思品課堂的關鍵
對于教學重難點的設計應該摒棄兩種誤區(qū):一是只以教學參考書為準,認為教參書上的重難點就是教學的重難點;二是面面俱到,生怕學生不懂,處處重點、處處難點。教學參考書上的重難點知識是根據(jù)學科的知識體系制定,它體現(xiàn)了重難點知識在本單元、章節(jié)中的地位,因此,我們在設計教學重點、難點時,依綱據(jù)本是必要的。但是,應該將“依綱據(jù)本”和“學情”聯(lián)系起來。
首先,在備課時,教師應該將“分析、掌握、預設”三結合。即分析思品教參中學科體系的重難點,掌握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原有的知識能力,預設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可能遇到什么困難。
其次,在課堂上,如果學生能很好地接受重點知識,掌握難點,那么教師在原來的預設上就沒有必要再花費太多的時間。如果學生出現(xiàn)了疑惑,教師就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幫助學生突破難點。
最后,如果一個教師擔任多個班級的教學,制定教學重難點就要因人而異,因班而異。
思品教學過程中,影響重難點突破最大的問題就是一些抽象概念、理論概念、結論性難點等對學生認知、理解的影響。心理、道德、法律、國情四個版塊中,法律、國情的概念又常常首當其沖。法律中諸如物權中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四大保護”等;基本國情中諸如“生產(chǎn)力水平”“解放生產(chǎn)力、發(fā)展生產(chǎn)力”“民主”“科學發(fā)展觀”等。一些理解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就感覺到此類概念的抽象。因此,“課本實際、學生實際、課堂實際”三者相結合,有效推進重難點的制定、落實和突破,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三、根據(jù)學情靈活地調整教學方法能為高效課堂推波助瀾
同樣的教學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教學效果。教學方法同樣也應該是靈動的,應該課前有預設,課中有隨著學生學習狀態(tài)、注意力、可能發(fā)生的具體情況做出及時調整。
思想品德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任何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一節(jié)課可以使用一種教學方法,但多種教學方法多管齊下,一節(jié)課的效果更加好。
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最吸引學生?思品教材中的一些抽象概念、理論概念、結論性難點,講授法比較適用。
相對枯燥的思品教學,采用談話法,教師由淺入深地和學生談話著教學,問題一個接一個,能時刻保持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前提是學生必須有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如果一個班級,學生的視野較廣,相對外向,知識面較廣,在這基礎上教師能通過引導、交談、幫助學生獲得新知識。那么談話法是可以施行的。
討論法也是新課堂倡導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如果一個班級的學生能夠有效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且收集信息的能力較強,那么可以通過小組討論進行知識的分析和問題的解決。在教材的重難點處,尤其是學生有疑惑的地方,在學生能夠有爭議的地方,設置有討論價值的問題,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根據(jù)學生的能力,討論法在實施的時候,一定要在小組提前分工:計時員、記錄員、觀察員、發(fā)言者等。沒有分工的討論,就有可能出現(xiàn)。
讀書指導法也是很適合思品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參考書,包括指導學生預習、復習。導學案就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基礎知識情況制定的。
四、根據(jù)學情分層設計教學檢測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教學檢測應該根據(jù)循序漸進的原則,對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作實際分析,分層設計教學檢測。第一層次,是掌握基本概念、定義,屬于認知目標的要求,是基礎題,那么則要求全體學生都必須要過關。第二層次是知識的運用,既運用已學知識分析材料,這屬于能力目標的要求,屬于中度題型。第三層次是知識的遷移和拓展,是難度題,是對學生的能力的提升的檢測。同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某一個知識點,分層設計練習,使學生通過有梯度的練習掌握知識,提升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總之,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興趣、習慣出發(fā),帶著“以學定教”的理念上思品課,并且將其貫徹落實到教育教學的每一環(huán)節(jié)中去,促進教學行為的轉變,收獲高效課堂。
(作者單位:廣西柳州市第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