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欣
??思{《熊》中艾薩克的身份探尋
馬志欣
《熊》是威廉·??思{的經(jīng)典之作。這部中篇小說幾經(jīng)修改,達到了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如果以主人公艾薩克的年齡為主要時間線來重讀這部小說,整個故事可以看作是一個男孩對自己身份的探尋和對生命意義的追問。由“人類之子”到“森林之子”,艾克對身份的探尋體現(xiàn)了人類對“榮譽、自豪、憐憫、勇敢和愛”永恒的追求和向往。
??思{ 《熊》 身份
中篇小說《熊》是威廉·福克納的經(jīng)典之作,其中主人公艾薩克·麥卡斯林(以下簡稱為艾克)對身份的探尋是小說的主題之一。人類生來就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身份,自然身份是作為隱形基因流傳在后代的血液之中。幾千年前,自然孕育了人類的美德——榮譽、自豪、憐憫、正義、勇敢和愛,這些品質(zhì)決定了人類傳統(tǒng)的行為和認知模式。由于工業(yè)文明的興起,荒野逐漸消失,其孕育的獨立于城市道德風尚的傳統(tǒng)美德也逐漸消亡。人類丟失了他們的自然身份而變成了完完全全的社會人。
具有雙重身份的艾克經(jīng)歷了由“人類之子”向“自然之子”的轉變。作為森林之子,大森林是他的祖母,老熊是他的教母,而山姆·法澤斯是他的精神之父。作為人類之子,他是麥卡斯林家族的繼承人和表外甥麥卡斯林·愛德蒙茲精神上的孿生兄弟。??思{通過艾克自然身份的回歸,表達了在工業(yè)文明下對傳統(tǒng)荒野道德的呼喚。本文將從艾克的身份角度,重新解讀艾克與老熊、山姆和麥卡斯林的關系,探尋艾克的精神成長歷程。
在荒野中,老熊是艾克的“精神母親”,是艾克身份探尋的啟蒙者。作為荒野的化身,老熊代表人類本性和起源的奧秘,而人與荒野的和諧關系教導了艾克自由、勇氣、自豪和謙卑。作為荒野的“新生兒”,艾克繼承了老熊純潔而不受玷污的血脈和精神。
老熊是神秘和強大的代表,對艾克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他尋找老熊的旅行是一場朝圣之旅,近似于一種孩子急切渴望獲得家庭有德望的老人認可的心情。只有當艾克不攜帶任何食物,槍支,在沒有手表或指南針的幫助進入荒野時,才能夠尋覓到。在這之前,艾克需要一點點消去人類身份,剝奪“基本的人性”。i當艾克試著從老熊身下救出那只小雜種狗時,他本來可以用獵槍打中老熊的,但是他感到老熊伸開四肢俯身向下的瞬間非常熟悉,就像“他夢里經(jīng)常見到的場景”。ii這時艾克已經(jīng)接受了他的自然身份,對于一個孩子來說,他是不可能去殺死他的“精神母親”。從這時起,艾克逐漸掌握了荒野的規(guī)則,并顯示出對荒野強烈的歸屬感。他把自己當成荒野的一員,并且在潛意識里把荒野當成了家。
艾克對老熊的追尋象征著艾克對新身份——“森林之子”的向往?!癇ear”是熊的意思,但這個單詞同時也有“生”的意義,“而且只要口齒略微不清楚,這個故事的題目就可以讀作‘誕生’”。iii艾克對老熊的追尋也是在自然中重生的過程。艾克十歲時生身母親去世,同時他第一次進入了大森林見到了“精神之母”——老熊。正如福克納描述的:“老公熊本身,這只長期以來沒有配偶,沒有子女以致自己成為自己的無性祖先的老熊,就是他的養(yǎng)母了”。iv荒野人是完美道德的基礎,但艾克的道德是由荒野教導的。作為荒野的象征,老熊是艾克的教母,教會了艾克自然的美德。
正如山姆·法澤斯(Fathers)名字的寓意,五歲那年,艾克失去了他的生身父親,山姆作為“精神之父”代替了父親角色。作為荒野的另一化身,山姆作為橋梁將“孩子”和自然連接在了一起。
山姆是艾克身份轉變的引路人,十歲那年,正是在山姆的帶領下,艾克進入了大森林。山姆教給艾克如何在荒野中控制住恐懼。當艾克決定自愿放棄帶槍進入荒野時,他把這一決定當成是接受的一個條件,捕獵只是和荒野交流的一種方式,而并不是殺戮。在山姆的教導下,艾克逐漸學會了自然的規(guī)則。而山姆對自己命運的選擇直接促使艾克做出了放棄人類身份的決定。通過閱讀家族賬簿上零碎的信息,艾克發(fā)現(xiàn)了罪惡的家族亂倫丑聞和山姆與麥克斯林家族的關系。山姆的父親伊凱摩塔勃為了保護后代不受白人的壓迫,把部落的土地賣給了艾克的祖父,山姆卻選擇在荒野中生活了七十多年。
艾克意識到任何通過金錢買賣這塊土地或者將土地用于攫取財富的行為都是屬于罪惡的一部分,因為上帝讓萬物享有宗主權,不是為了讓他們擁有不可侵犯的權力,而是“在誰也不用個人名義的兄弟友愛的氣氛下,共同完整地經(jīng)營這個世界,而他所取得唯一代價只是憐憫、謙卑、寬容、堅韌以及用臉上的汗水來換取面包”。v這些美德曾經(jīng)存在于荒野中,但在人類社會中卻蕩然無存。艾克意識到人類的罪惡已經(jīng)滲透在自己的血脈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回歸荒野,徹底放棄自己的社會身份。所以艾克承認“山姆·法澤斯使我得到了自由”。vi此時的艾克無論從情感上還是理智上,都已經(jīng)認同了自己的自然身份,這不僅標志著艾克身份探尋之旅的結束,也標志著艾克成人禮的完成。
艾克的表外甥——麥卡斯林,不僅是艾克精神上的孿生兄弟,也是艾克身份探尋之旅的見證人。艾克的父親和叔叔是一對雙胞胎兄弟,麥卡斯林是艾克“精神上的孿生兄弟”。與艾克一樣,麥卡斯林也同時擁有自然與社會兩種身份。小說中,艾克被稱作“孩子”,“他”,或者“艾克·麥卡斯林”,但是他的表外甥一直被稱作“麥卡斯林”,艾克家族的姓氏。與艾克不同,麥卡斯林生來就是一名社會人。艾克與麥卡斯林共同組成了一個理想的“艾克·麥卡斯林”形象,同時擁有自然與社會兩種身份。麥卡斯林是艾克在人類文明社會中的投射。
作為艾克精神上的孿生兄弟,麥卡斯林作為艾克身份探尋之旅的見證人,目睹了艾克人生中幾乎所有的重要時刻。麥卡斯林陪著艾克同時進入了森林,與山姆一起進行對老熊一年一度的朝拜儀式,同時目睹了老熊與山姆的死亡。麥卡斯林的存在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社會人的視角和價值判斷,與艾克自然人與社會人身份的掙扎與探索提供了映照。由于艾克放棄了社會身份,他失去了所有的物質(zhì)財富,而正是麥卡斯林給了艾克及時的幫助。麥卡斯林曾經(jīng)每個月都以艾克的名義往銀行里存入30美元,所以,當艾克感到麥卡斯林“根本不是親人卻比親人還要親”。vii
某種程度上,艾克繼承了荒野留下的財產(chǎn),而麥卡斯林是另一個繼承了家族財產(chǎn)的“艾克”。由于艾克與麥卡斯林的對話占據(jù)了小說第四部分的大部分篇幅,兩人的爭論象征著從艾克兩個不同身份角度對家族的反思。所以,這一部分也可看作福克納從荒野文明和人類文明兩個角度來反思美國歷史和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
總體而言,《熊》這部小說是關于艾克身份探尋的故事。正如孩子在家庭中完成成人儀式一樣,艾克在身份探尋的過程中完成了成人禮。老熊是艾克的“精神之母”,山姆是他的“精神之父”,而麥卡斯林是他“精神上的孿生兄弟”。艾克在荒野中跟隨老熊和山姆的經(jīng)歷為他日后成為一位受人尊敬之人的種種可能:荒野教會了他,并且塑造了他。與這一過程相對應的是,艾克的自然身份被喚醒,并逐漸成為了他的精神追求。隨著家族罪惡的揭露,最終艾克選擇了自己的自然身份,在精神上皈依了自然。他在二十一歲放棄所有遺產(chǎn)的行為,是對他從老熊、山姆、荒野和歷史中繼承美德的踐行。
工業(yè)文明的侵蝕下,荒野逐漸消逝,荒野精神也隨之泯滅。??思{借艾克這一人物形象,抒發(fā)了對傳統(tǒng)道德逝去的悲嘆與呼喚。作為荒野精神僅存的繼承人,艾克有著一顆高貴而純潔的靈魂,卻不得不生活在格格不入的人類社會中。從自然那里繼承的精神遺產(chǎn)沒有給他帶來俗世意義上的成功,但是卻逐漸帶給了他內(nèi)心的寧靜。作為“森林之子”,艾克不需要在俗世中娶妻生子,但是正如??思{所言:“從某種意義上,每個八歲或十歲的小男孩——那些他教會他們打獵的男孩——都是他們兒子,他的孩子”。viii他教給他們不是如何殺死動物,而是對動物、生命和命運的尊重。艾克所繼承的荒野精神,將會繼承下去,隨著時間變成人類永恒的追求。
[1]Wheeler O B.Faulkner's Wilder ness[J].American Literature,1959,31(2): 127-136.
[2]O'Connor W V.The Tangled Fire Of William Faulkner[M].1954.
[3]威廉·??思{著,李文俊.去吧,摩西[M].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
[4]吳冰.??思{在大學[J].外國文學, 1993(5):25-30.
[5]朱振武.《熊》的創(chuàng)作范式及??思{對人類的焦慮[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9(1):76-81。
注釋
i威廉·??思{著,李文俊.去吧,摩西[M].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第183頁。
ii朱振武.《熊》的創(chuàng)作范式及??思{對人類的焦慮[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9(1),第80頁。
iii威廉·??思{著,李文俊譯.去吧,摩西[M].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第182頁。
iv威廉·福克納著,李文俊譯.去吧,摩西[M].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第223頁。
v威廉·??思{著,李文俊譯.去吧,摩西[M].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第266頁。
vi威廉·??思{著,李文俊譯.去吧,摩西[M].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第277頁。
vii吳冰.??思{在大學[J].外國文學, 1993(5):28.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