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要】口語交際引入小學階段學生教學,能夠促進小學生群體交際意識、技巧的提升,然而當下對應的教學情況不符合理想預期。我們對于當下口語交際教學領域的弊端、不足進行查找分析,因此在本文中,專門對這一領域進行探究,期望能夠發(fā)揮借鑒作用促進實際教學效果升級。
【關鍵詞】口語交際;小學語文;困難對策
由于時代變遷,合作的頻率不斷增長,程度也日益加深,互動的作用得到彰顯??谡Z交際水平便呈現出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經過針對性研究,我們能夠看到,人們有四分之三的時間用于聽和說,卻只有四分之一時間用于讀和寫。因而口語交際勢必要提上日程,它關系到人的生活際遇W和交際狀態(tài)??梢哉f,現代化背景下,人必須依賴口語交際水平獲得生村發(fā)展。
一、當前小學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口語交際教學地位認識不足
大部分教師不重視口語交際教學。撰寫者經過觀察,意識到對教師群體而言,閱讀機作文方面往往會獲得更高的重視,而口語交際的重要性則排在其后。即便是這一內容被新課標所強調,仍未獲得應有重視。另外,具體教學過程分給這部分教科的時間相對不足。按理說,每一個單元都有一節(jié)曰語交際課但是部分教師偷工減料。有的教師甚至將每單元僅有的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也用作寫作教學的鋪墊,讓口語交際淪為作文教學的踏腳石。此外,雖然各個小學都有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但從問卷調查的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對《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不能夠真正把握口語交際內涵意義,對于其目標要求更是無法詳盡了解。
(二)口語交際教學目標籠統(tǒng)操作性不強
即便是新課程標準已經對小學階段口語交際教學提供標準參考,仍有三分之一教師無法清楚把握高年級相關教學指標要求。H學段指標要求只有三分之二的師資隊伍進行了完全內化。而且教師們對新課標提出的高年級口語交際教學目標的評價也是大不相同,只有15.9%的教師表示教學目標非常詳細,操作性強;卻有63.6%的教師表示新課標所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有彈性,但操作起來有難度;還有15.9%的教師認為教學目標太籠統(tǒng),操作性不強,導致部分教師無法依托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尤其是給那些缺乏教學經驗的新教師帶來了困難,所設計出的口語交際教學目標也很寬泛、籠統(tǒng),缺乏針對性。有些教師設計的曰語交際教學目標,只要稍加修改,就可以套用在其他口語交際話題上。
(三)口語交際教學形式缺乏吸引力
這一教學形式旨在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強調互動參與教學。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教師可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組討論是主要形式,其他的教學形式卻很少采用。
二、小學高年級口語交際教學的改進對策
(-)口語交際教學目應注重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曰語交際中,傾聽是能力,也是一種習慣。傾聽能為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yǎng)。與人交流時,只有耐屯、傾聽別人講話,才能在理解的基礎上確保說的質量。因為對方所言并非所需答案,就阻止對方講完,是口語交際中一個十分不禮貌的舉動。那么,口語交際方面的教學需要有教師及時進行調整,引領學生找到合適的表述方式,形成符合禮節(jié)的表述習慣。另外,傾聽專注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教師必須極力促進學生提升這方面技能,才能夠真正促使其做到謙卑恭謹,充滿尊重和真誠。在口語交際中教導學生聽別人說話時態(tài)度要端正,有禮貌,尊重他人。聽清音節(jié)和句子,通過語音、語調分析說話人的內在情感,及時重點,然后把握要點與講話者進行較好的交流。為了增強學生傾聽效果,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可通過布畳任務提示學生要認真傾聽,處處落實“學會傾聽”這一培養(yǎng)要求。例如在學生在發(fā)言后,立即讓其他學生轉述其發(fā)言的內容,“誰能說說這位同學剛剛表達了怎樣的觀點”。采用聽后復述、聽后評議的方法促進學生養(yǎng)成傾聽別人說話的好習慣,激勵每一個學生督促自己全身必地投入課堂。
(二)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語文教師除了專業(yè)知識外,還要學習社會學、公共關系學、演講學、辯論學、朗誦學、藝術表演學、美學、邏輯學等相關知識,僅當我們掌握更優(yōu)質的教學技巧,獲得更強大的理論支持,口語交際的功能才能得到最真實的發(fā)揮。對學生差異、表達傾向性的把握,是教師在口語教學方面必須關注的一個方面。非批判的態(tài)度在此尤為重要。另外,通過設置非物質獎勵,更能激勵小學生群體對生活的美好憧憬,形成對人際交往的積極態(tài)度。教師不能一味追求權威性,必須同學生平等交談,擅于聆聽和疏導學生情緒,不設距離地進行溝通,才能夠促進整個課堂教學更加人本、先進。
結論
課改后語文教學未能提出進一步課題拓展。而口語交際教學在此時被引入,則能夠提供新的發(fā)展動力,促進整個教研領域獲得活力。同時,我們也期待著有更多的一線教師加入口語交際教學的研究行列,不斷有新的教學研究成果應用到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中。
參考文獻
[1]史力范,劉美鳳,呂巾嬌.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09,10:70-74.
[2]李新會.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形成性評價的實驗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
[3]鄭梅. 撫順市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4]岳俊彤. 人教版小學語文口語交際領域教科書使用情況調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5]何培云. 寧夏生態(tài)移民地區(qū)小學高年級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策略探究[D].寧夏大學,2014.
[6]劉海葉. 小學語文教材中口語交際板塊比較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7]邱娟飛. 我國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發(fā)展與反思[J]. 江西教育科研,2006,08:65-66+68.
[8]許海燕. 延吉市北山小學高年段口語交際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D].延邊大學,2014.
[9]徐杰. 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與訓練的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