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奮彪
摘 要: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大綱對老師教學提出新要求,只有將生活化元素滲透到教學課堂中,高度重視理論與生活實踐相互結合,才能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掌握和拓展。為此對于高中物理課來說,生活化元素在課堂中的滲透是必不可少的,物理本就與生活息息相關。本文對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滲透生活化元素進行了相關探究。
關鍵詞: 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生活化元素
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小到家庭生活,大到國家科技發(fā)展,每一處都顯示著物理的應用,意味著在高中物理課堂上滲透生活化元素一點也不會影響課堂教學進程。不過由于高中物理知識太過于抽象復雜,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物理時感到十分困難,失去物理學習興趣,再加上授課時老師講課的方式、內容太過枯燥無味,使學生沒有學習物理的興趣。所以上述物理課堂存在的問題過于嚴重,在高中物理課堂滲透生活化元素就像一陣清風,給沒有生機的物理課帶來新鮮活力,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老師活躍課堂氣氛,再度喚醒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物理學習習慣、發(fā)散思維,進而促進高中物理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一、簡述高中物理課堂上的生活化元素
在物理課堂上,老師一貫采用的就是傳統(tǒng)物理教學模式,物理理論知識為教學核心,老師扮演的角色是知識傳遞者,而學生則是知識的接收者,在這個過程中,知識只是被簡單地、不加以任何修飾地傳遞給學生。對于老師來說,在課堂中融入生活化元素意味著老師要將物理課涉及的知識與學生熟悉的生活因素相結合,換而言之,就是在有限的空間、有限的時間內,老師為學生構建一個與知識體系相符合的生活場景。這樣做有很多好處,首先,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價值提高到新檔次;其次,將“自然與物理相融合”的物理課特點完美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幫助高中學生清晰地認識到物理這一學科的獨特魅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的積極性及成功地將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轉變?yōu)橹鲃訉W習者[1]。
除此以外,高中物理課堂上滲透生活化元素并不是一種隨意的教學手段,需要以相關物理知識為基礎,站在生活角度幫助學生對相關知識內容進行理解記憶、深度思考、發(fā)散思維,并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當然,高中物理課堂生活化還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第一,以學生為知識學習主體的原則;第二,教學課堂內容開放性原則;第三,也就是最后一點,個體與整體進度保持一致及個人素養(yǎng)與特長相互協(xié)調原則。只有遵循以上幾個原則,高中物理課堂生活化教學效果才會變得明顯,教學質量才會得到提高。
二、生活化元素在高中課堂上滲透的方式
(一)樹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只有老師先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才可以更好地進行生活化教學課堂。有了一定的思想基礎,才會為接下來的行動提供動力。所以老師一定要樹立生活化課堂教學理念,將生活化元素有效地滲透到物理課堂上,并與物理知識完美結合。不過這一切還需要老師放下原有傳統(tǒng)教學理念,引導學生以生活實際經(jīng)驗為基礎,培養(yǎng)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熱情。例如,學習運動學這一單元里的《自由落體運動》時,老師不要將物理課本上的知識原封不動地向學生講解,而要以生活化的物理教學理念為教學出發(fā)點,列舉具體事例或者做相關物理實驗向學生展示自由落體運動,加深學生對此知識點的記憶,方便接下來的課程講解[2]。
除此以外,生活化教學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大多數(shù)知識點在生活中都可以得到體現(xiàn),所以老師可以利用這些生活現(xiàn)象作為物理知識教學的例子,讓學生通過這些例子更好地學習相關知識點。如高中物理知識體系中與生活最息息相關、例子最多的就是機械能這部分知識點。所以學習這部分知識點時,鉆木取火、搓手取暖、手提水桶打水等都是對機械能運用的典型事例。老師可以讓學生烈舉上述例子解釋機械能,既幫助學生形象生動地理解學習機械能知識,又發(fā)散學生的物理思維,一舉兩得。
(二)高中物理教學內容有組織地生活化
所謂教學內容有組織地生活化指的就是將合理的生活化元素有效地滲透到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中。高中物理教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課堂教學內容,所以,只有合理的生活化物理知識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掌握物理知識技能。例如,高中生學習牛頓三大定律這部分知識點時,老師可以對學生列舉實例導入剎車、加速,深深地體會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進而促進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提高,并熟練地運用此知識點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3]。
總而言之,高中課堂生活化元素的滲透對老師來說其實并不是很難,主要難度還在于老師如何將生活化元素與課堂教學內容順利結合,并且以此幫助學生提升物理學習成績。因為這個過程是漫長的,需要老師通過不斷反復實踐和反思改善優(yōu)化教學方法,再結合先進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進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于泳.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滲透的研究[J].數(shù)理化學習(高三版),2014,(6):65-66.
[2]陳世平,劉長付,楊曉峰,等.高中物理“牛頓第一、第三定律”的教學體會——也談激起學生積極思維的有效方法[J].物理教學探討,2015,33(3):30-32.
[3]李祥.生活化元素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滲透[J].文理導航(中旬),201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