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輕
(山西大同大學,山西 大同 037009)
口傳心授在美聲教學中的重要價值
劉會輕
(山西大同大學,山西 大同 037009)
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傳承渠道的口傳心授,是社會文明三種延續(xù)方式中的一種。口傳心授所特有的意義與價值,在美聲教學中也具有重要地位??趥餍氖趯τ诿缆暩璩募记?、活態(tài)、獨特神韻的傳承有很重要的作用。
口傳心授;美聲教學;價值
文字為載體的文獻、文物古跡為載體的實物、口傳心授為載體的非物質文化,構成了三種人類文明的傳承方式。口傳心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美聲的主要傳承方式。文章分析口傳心授的意義與內涵,探究其在美聲教學中的重要價值。
《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一書中將口傳心授納入人類文明的三種傳承方式之一,可見作者鄭培凱對其在文化傳承中的價值的肯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無法以文獻和實物的形式被傳承,而口傳心授則可以通過傳與受雙方的語言和心靈的溝通,使受者充分領悟文化藝術的蘊含與神韻?!罢Z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有所隨者,不可言傳也”指出了語言表達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往往在表達文化藝術時略顯蒼白,而口傳心授卻能很好地彌補單純語言表達的欠缺,將藝術的形與神都體現(xiàn)出來??趥餍氖趥鞒蟹绞降闹匾栽诤芏鄽v史文獻中都有所提及,如韓愈在《重答張籍書》關于儒家書籍寫作時提到“昔者圣人之作春秋也,既深其文辭矣,然猶不敢公傳道之,口授弟子,至于后世;然后其書出焉”,指出了思想傳承精而正的要求。“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則說明書法的精髓離不開口傳心授。同樣,文化藝術的傳承也主要依靠口傳心授。
一直以來學者們就口傳心授的蘊含提出了諸多見解。有人認為口傳心授指傳者通過口傳為受者傳授某一知識。也有人認為口傳指傳藝者的言傳身教,心授指傳藝者藝術心法的傳授,而心授則包括傳者的心得和受者的感悟。這些見解主要是從藝術表演教學的角度來解讀言傳心授這一傳承方式的。
口傳心授于聲樂教學中,被認為是教師語言表達給學生知識的口傳和師生之間心得的互相溝通的心授。而在《“口傳心授”釋義》一文中得出口傳心授即是通過感官得其形,而感知悟其神,從傳統(tǒng)音樂的傳承和發(fā)揚形式來定義。
以上對口傳心授的解讀雖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全面的。首先,口傳應是除語言表達之外,還包括神與形的非語言傳述。而且沒有涵蓋口傳與心授相關聯(lián)的部分,部分思想情感需要借助肢體語言才能夠表達出來。因此應將口傳與心授作為相輔相成的統(tǒng)一體來看待。我個人認為口傳心授既包括師生之間的語言溝通,還應該兼?zhèn)渖袂楹蛣幼鞯姆钦Z言表達部分,從而使受者能全面地領悟傳者的內心感受與想法。
美聲教學同樣需要口傳心授才能取得最好的傳授效果,通常采用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一對一的口傳心授的教學模式。原因主要在于美聲歌唱的技巧不容易輕易掌握,再就是美聲歌唱是需要時間積累和沉淀的藝術,具有獨特的神韻和魅力。就美聲歌唱的特點,接下來我們探討為什么要以口傳心授的方式進行美聲教學。
《聲樂教學藝術》一書中講到美聲歌唱的最主要特點就是聲區(qū)的混合歌唱。美聲唱法是真假聲根據比例需要不斷混合,并調動所有歌唱時的共鳴腔體的演唱方式。這種特點造就了其獨有的韻味。而單純從文字描述中是無法領悟這種聽覺和視覺藝術的韻味的。美聲歌唱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其傳承也就離不開口傳心授。以下將分析口傳心授在美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美聲歌唱技巧的隱蔽性
美聲歌唱包括歌詞、呼吸、共鳴和發(fā)聲四要素,且四個要素要做到和諧、統(tǒng)一。其中呼吸最能體現(xiàn)美聲歌唱的技巧性,歌唱時的呼吸與生理呼吸不是一個概念,比生理呼吸要更悠長,呼吸的同時腔體要打開,歌唱時保持吸氣肌肉繼續(xù)吸氣,使呼氣與吸氣肌肉同時工作,這樣吸氣肌肉就能得到不斷地鍛煉,從而使得歌唱時發(fā)聲更有力量,更顯協(xié)調。以最小的氣息消耗產生最大的共鳴,從而發(fā)出美妙的歌聲??刂坪煤魵獠拍墚a生強烈的腔體共鳴,呼氣是隱蔽技巧,是肉眼看不到的肌肉組織的協(xié)調運動。只有有經驗的歌者才能將歌唱的四要素完美配合,從而做到發(fā)聲張弛有度。而初學者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很難自己體會出其中的隱藏性技巧。
《樂府雜談》中記載:歌者,樂之聲也一必先調其氣,氤氳自臍間出,至喉乃噫,其詞,即分墜抗之音。既得其術,即可致遏云響谷之妙也??梢娮怨胖型飧璩紝庀⒌膶挂暈榘l(fā)聲的技巧。而這種技巧只能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師生充分地溝通交流與演示,才能使學生理解歌唱技巧的要義,單純靠書本是難以達到效果的。我認為說自己“自學成才”的歌手是說不通的,專業(yè)人士能從他們的歌唱中找出很多疵病,長期錯誤的發(fā)聲方法會對發(fā)聲器官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害,從而最終放棄歌唱,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缺乏口傳心授占絕大部分。
(二)美聲歇唱狀態(tài)的活態(tài)性特征
美聲歌唱的藝術性受時間的限制,只能在當時享受美聲歌唱所帶來的美,而無法挽留。美妙的聲音是由人的腔體共鳴所發(fā)出來的,是活態(tài)性的非物質,需要表演者的嗓音和肢體的共同配合方可詮釋其魅力,因此需要口傳心授才能將其技巧,神韻等傳遞下去,其他任何方式都無法替代。況且每個人的氣質和神情表現(xiàn)都不同,因此音像只能傳其形而不能傳其神,只能起到輔助學習的作用,而不能作為學習的主要方式,要想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除了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還是需要口傳心授才能身臨其境地體會老師的感情變化和心靈溝通,才能學到美聲歌唱的美妙。
(三)美聲歌唱藝術的獨特神韻
每個人氣質、經歷的不同,加上內心微妙的復雜情感,所表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不同。高質量的歌唱表演要求表演者的藝術和情感處理到位,這樣才能達到神形兼?zhèn)涞谋硌菪Ч?,也就是歌聲要足夠細膩,能夠打動觀眾。而只有口傳心授的教學方式才能將老師內心微妙的感受和表演時的神韻精確地傳達給學生。
歌唱演員往往要表現(xiàn)各種不同身份、性格、閱歷的舞臺角色,這就需要表演者充分把握角色的內心情感,才能將角色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舞臺上,從而得到觀眾的認可,引起觀眾情感上的共鳴,達到良好的表演效果。而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除了表演者本身的經驗要豐富外,還需要其充分解讀作品的內容,理解作品的主旨思想,才能真正地將作品的內涵與精神通過歌聲完美詮釋出來。從思想層面感悟和體會音樂的歌詞和表演方式所要展現(xiàn)出來的效果,加上演唱技巧拿捏的得當,才能將內心理解的思想和領悟到的情感通過歌聲完美地表現(xiàn)出來。而如果沒有前輩的口傳心授,就很難使美聲歌唱達到神形兼?zhèn)涞母腥玖蛯哟巍<词购粑?、共鳴都處理得很好,聲音也夠洪亮,節(jié)奏感也掌握得很好,但如果缺少了神韻,表演的效果都將大打折扣,猶如一個只有肉體而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一般,無法輕易地感染觀眾,打動觀眾,引起觀眾的共鳴。口傳心授作為美聲歌唱教學的主要方式也正是因為美聲歌唱對表演神韻的嚴格要求。
美聲歌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其獨有的技巧性、活態(tài)性和神韻必須以口傳心授的方式來傳承。只有師生之間面對面的心靈溝通才能傳授其要義,并且要依靠學生長期反復的推敲和經驗積累才能更好地理解消化。只有老師口傳心授的教學才能正確引導學生掌握美聲唱法的特點和技巧。鄭澤凱指出“以口傳心授為載體的非物質文化藝術傳承”是人類文明傳遞和延續(xù)的方式之一,是對口傳心授在文化傳承中價值的肯定??趥餍氖诘奈拿鱾鬟f是現(xiàn)代科技和物質無法取代的,在美聲教學中同樣具有深遠和重要的意義。
[1]鄭培凱.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04).
[2]劉富琳.“口傳心授”釋義[J].民族音樂研究,1997(04):23.
[3]朱潔瓊.“口傳心授”的多重解讀[J].人民音樂,2010(06):38.
J616.2
A
劉會輕(1984—),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 碩士研究生 ,助教 ,研究方向:音樂教育-聲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