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鴻
摘 要:課程是教學工作的最基本要素,是學生知識、能力、素質(zhì)培養(yǎng)的重要載體。學習是知識、意義建構的過程,知識是生成、轉化、擴展的。英語教學中,對外國文學精品課程的建設有利于提高外國文學課堂理論水平;經(jīng)典研讀貫穿教學當中,有利于了解文學藝術的精華,提高審美力。
關鍵詞:外國精品課程;英語教學;應用實踐
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就是課程建設,是學生知識、能力素質(zhì)的重要前提。2003年4月,教育部下發(fā)了《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號),精品課程建設工作正式啟動。通過精品課程建設鑄造更加優(yōu)秀的課程標準,做到共同促進資源共享,注重培養(yǎng)人才的素質(zhì)質(zhì)量。
一、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認為“老師傳授的知識是要給予學生新穎的、符合自身的思想,喚醒自我意識才是大學的意義所在”思想和自我意識是不能傳授的,大學的教學精髓在于教會技能,根據(jù)現(xiàn)代的教育理論來說“知識不是固定待在某一個地方等著被發(fā)現(xiàn),只有不斷拓展反復思考才能不斷獲取新的知識”,學習的意義是再生創(chuàng)造的過程,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師生關系是具有雙向交互作用的特點,不僅是單向的信息作用,而是喚醒自我意識的源頭?,F(xiàn)代教育具有創(chuàng)造性本質(zhì),教程具有開放、互動、對話的特性,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只是傳遞還要創(chuàng)造探索,知識是由學習構成的,學習知識不是被動的,是要將學習的知識轉化拓展,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是自身探索還需要老師的指引,形成互動模式,現(xiàn)在的教育理論給學生的教育活動有了一定的關注,把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需要重新觀察教育的視角,更好的確立優(yōu)秀教學對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性,重審教學理論教育及其模式形態(tài)有著巨大的作用。
二、外國文學精品課程建設的總體特點
現(xiàn)代大學生思維活躍,具有很強的求知欲。針對這一情況外國文學精品課程做出系列整合,技能與知識相結合,情感與價值觀相對照,做到從課堂中走出去,拒絕刻板教學模式,調(diào)整整合教學方案。
一是簡化知識構架,劃分理清外國文學史的發(fā)展過程,整合知識點構架,進而幫助學生獲得簡單明了的知識框架,然后描述各個國家文學史發(fā)展過程以及作家的創(chuàng)作特征,拓展作家知識小課堂,以便突出重要知識點,以便快速記住作家及其作品,了解各重難點。
二是運用文學角度,讓學生在多元化的世界中,學習和拓展研究外國文學,更好的了解各文化的差異,做到創(chuàng)新與繼承的良好的傳承,促進我國與外國文化的融合。同時通過對比和研究進行教學講授,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文化差異,發(fā)現(xiàn)外國文學的影響和特點,發(fā)現(xiàn)文化的規(guī)律性,恰當評價各國文學的不同點,接觸中西方文化的創(chuàng)作不同特征特點,思考中西方文化的異同點及價值觀的不同,有利于學生歸納知識點框架結構,加強知識點的理解,掌握文學史的發(fā)展過程,打開觀察文學的視角,主動主觀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是具有人文精神的特點,教育的特點就是精神上的指引,大學生是一群朝氣蓬勃的生命力,有著自己的想法和理想的青年,如不加以引導,易失去自我的方向感,從而走向偏道,外國文學精品課程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并且完善提高自身素質(zhì),人文精神具有弘揚優(yōu)秀文化的特征,影響范圍廣大,構建正確的價值觀念完善精神世界。
三、外國文學精品課程貫穿于英語課堂中面臨的問題
外國文學的核心和特點是整個文學經(jīng)典研讀的精髓,英語課堂中學生需要通過課堂理解達到外國文學在課堂上交流的目的,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更多關于課外的相關知識及其作品,并通過課后了解國外思想及其文人做出進一步探索。但是,目前外國文學精品課程的應用中還存在著一些主要矛盾:一是語言翻譯存在誤差導致文本會有偏差錯誤;學生對國外文人的不了解,外國文學、文人及其作品與其國家有關,外國文學不能局限于中文教材,幾乎所有外國文學是中文編譯過來,本土化日益嚴重脫離原著本意,教師講授過程只能通過國語表達其意思,在講授過程中,雖然教師對外國文學講解準確,但單憑中譯文是與原文有著巨大的差異,外國文學的解讀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加上中譯文的理解差距影響鑒賞效果;二是外國文學注重階段發(fā)展,關注文學現(xiàn)象,對其相關作品解讀很少,這導致學生忽略作品的閱讀,按部就班搬照人家的觀點,不能理解文學作品的精髓。克服這兩個主要矛盾的關鍵因素在于如何讓學生能深入了解文學藝術的精華。
四、英語課堂中外國文學精品課程的應用
(一)對經(jīng)典文學作品仔細品讀
學生只有通過經(jīng)典文學作品的仔細品讀才能真正深入文學精華,才能夠很好的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和審美。細讀講究的是語言結構、問題等因素需要仔細解讀,發(fā)現(xiàn)文本內(nèi)部隱藏的深層意義,注重文學細讀的分析會對文本所包含的情感及意思有著充分的理解,需要做好的工作在于:
第一,教師在課堂上的任務不是一味講解教科書上的內(nèi)容,而是要正確引導學生如何在文本知識上進行深入的思考,要勇于挑戰(zhàn)質(zhì)疑所講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更好的獨立思考能力,文學經(jīng)典具有開放的特點。
第二,注重分析文本及其作者的情感經(jīng)歷、生活狀況等環(huán)境因素等,了解主要的文本結構、構思,加深學生理解作家對作家進行進一步的了解,讓學生學習文本知識有能了解文學意義,讓其感受這種文本意思與其意義是異同的,有關聯(lián)的,這也是文學解讀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第三,在細讀的同時要做出適當?shù)呐u觀點,任何經(jīng)典都需要細讀,在我們所知的文本中我們要用什么觀點來批評是最重要的,讓學生知道在敘事中體現(xiàn)的事物是不同的,讓學生體會到社會和文學的關聯(lián),借用敘事達到其效果。
第四,對課堂教學總體講,為學生鑄造一個良好的文學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在關于外國文學史來說,對其教學理念需要改革,做到強調(diào)學生對外國文學的感知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教學不僅局限于書本知識更在于學習生活。
(二)將教學理念深入課堂
外國文學教學需要靈活利用的教學方式結合課堂氛圍很好結合了教學方式,課程的教學要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教師在課堂的講授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外國文學是要以大量的課外閱讀堆砌的,教師講授為主,學生拓展知識為輔,并且要以心得體會相結合,做到學習方式適當與老師溝通交流。教師要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相結合引導學生如何快速解決問題,課堂提問和討論是教學的重要標志,也是達到教師與學生交流的重要渠道,教師可采取不同問題進行提問、拓展、歸納重要點等,劃出重點并留意學生課后準備,課上組織學生發(fā)表個人意見或結論,達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充分利用教學工具
現(xiàn)在越來越多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注重學習的資源和網(wǎng)絡信息化,通過網(wǎng)絡教育平臺有許多課件投入并使用,這些課件具有包含大量文獻資料和電子文本,既可以投入到教學課堂中使用,也可以對學生開放,讓學生的課外知識豐富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提高學生的知識范圍,學生需讀較多的著作,從數(shù)字資源中可以得到解決,學生需要加強基礎知識的鞏固,要有上進心,才能擁有良好的個人素質(zhì)。
此外,教學模式的革新對教師的要求大大提高,需要教師擁有過硬的專業(yè)水平以及教學能力,不斷鍛煉強化自己,教師要全面思考問題,從問題方面入手思考其質(zhì)量問題是否直接影響總體變化,提高教師的閱讀質(zhì)量、交流質(zhì)量,從而達到對教學效果的影響,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正確引導學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問題的思考還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的心思嚴謹審慎的對待,才能達到如何更好的起到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道全.談外國文學精品課程在英語文學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3,13(3):23-26..
[2]唐莉.高職高專外國文學精品課程建設對課堂教學的作用[J].甘肅高師學報,2011(4):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