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耀,余海濱,馬錦地,李建生,李 萌, 孫曙明,李慶磊,蔡永敏
(1.河南中醫(yī)藥大學呼吸疾病診療與新藥研發(fā)河南省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河南 鄭州 450046; 2.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文獻研究·
基于現(xiàn)代名老中醫(yī)經(jīng)驗的肺膿腫常見證候方藥規(guī)律研究*
王宗耀1,余海濱2,馬錦地1,李建生1,李 萌1, 孫曙明1,李慶磊1,蔡永敏1
(1.河南中醫(yī)藥大學呼吸疾病診療與新藥研發(fā)河南省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河南 鄭州 450046; 2.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基于現(xiàn)代百余年名老中醫(yī)診治肺膿腫的文獻,總結名老中醫(yī)診治肺膿腫的辨證方藥規(guī)律。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現(xiàn)代名老中醫(yī)肺病數(shù)據(jù)庫》和《期刊中醫(yī)肺病數(shù)據(jù)庫》,建立《現(xiàn)代名老中醫(yī)診治肺膿腫文獻研究數(shù)據(jù)庫》,利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痰熱蘊肺證含方劑12首、中藥138味,中藥可聚為3類,關聯(lián)藥物有紫蘇子與神曲、防風與鹿銜草、丹參與茜草、蚤休與野菊花、桔梗與甘草;熱毒閉肺證含方劑11首、中藥81味,中藥可聚為3類,關聯(lián)藥物有石膏與麻黃、紫菀與百部、橘紅與旋覆花、穿山甲與皂角刺、薏苡仁與冬瓜子、牡丹皮與赤芍;肺熱熾盛證含方劑6首、中藥79味,中藥可聚為3類,關聯(lián)藥物有薄荷與荊芥、薄荷與枳殼、橘紅與旋覆花、附子與半夏、麥冬與石斛、丹參與牛膝、蘆根與桃仁;肺陰虛證含方劑9首、中藥66味,中藥可聚為3類,關聯(lián)藥物有青蒿與鱉甲、玄參與西洋參、黃精與熟地黃、天冬與五味子、牡丹皮與天花粉、黃芪與生地黃、知母與黃芩;風熱犯肺證含方劑8首、中藥63味,中藥可聚為3類,關聯(lián)藥物有蒲公英與大黃、桑葉與赤芍、白術與茯苓、梔子與羌活、桑白皮與地骨皮、薏苡仁與冬瓜子。結論:名老中醫(yī)診治肺膿腫經(jīng)驗豐富,其證候方藥使用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可為肺膿腫臨床辨證治療提供參考;另有部分藥物的運用規(guī)律,可能與病證兼雜、三因制宜、名老中醫(yī)個人用藥習慣等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
肺膿腫;名老中醫(yī);證候;方藥
肺膿腫是由多種病原菌引起肺實質(zhì)壞死的肺部化膿性感染[1],臨床以發(fā)熱、咳嗽、胸痛、咳痰量多、氣味腥臭,甚至咳吐膿血為特征,屬中醫(yī)學“肺癰”范疇。中醫(yī)診治肺膿腫經(jīng)驗豐富,尤其是現(xiàn)代名老中醫(yī)對肺膿腫的臨床辨證用方用藥方面,以中醫(yī)學基礎理論為指導,把握整體思維辨證論治,組方嚴謹,選藥精當,主次分明,靈活多變,加減有法,方簡藥精效宏,臨床療效顯著。筆者基于《現(xiàn)代名老中醫(yī)肺病數(shù)據(jù)庫》和《期刊中醫(yī)肺病數(shù)據(jù)庫》,建立《現(xiàn)代名老中醫(yī)診治肺膿腫文獻研究數(shù)據(jù)庫》,根據(jù)肺膿腫證候的頻數(shù)描述、常見癥狀因子分析與聚類分析推斷證候結果,結合臨床實際,對肺膿腫常見證候包括痰熱蘊肺證、熱毒閉肺證、肺熱熾盛證、肺陰虛證、風熱犯肺證[2]進行判定,總結名老中醫(yī)的證候方藥使用規(guī)律,介紹如下。
1.1 資 料
1.1.1 文獻來源
基于《現(xiàn)代名老中醫(yī)肺病數(shù)據(jù)庫》(名醫(yī)年代為1911—2011年,涉及2 338位名老中醫(yī),包含中醫(yī)病證51種、西醫(yī)疾病100種;按照數(shù)據(jù)納入標準和錄入原則,最終錄入數(shù)據(jù)19 277條;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0430655)和《期刊中醫(yī)肺病數(shù)據(jù)庫》[名醫(yī)年代為1989—2012年,包含中醫(yī)病證51種、西醫(yī)疾病100種;錄入臨床文獻(包括臨床研究報道、醫(yī)案醫(yī)話、臨床經(jīng)驗等)13 860篇、文獻綜述1 389篇、實驗研究690篇、理論探討1042篇;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0780257]。
1.1.2 納入標準
①1911—1990年從事臨床一線工作30 a以上、著有肺系疾病相關著作或發(fā)表文章、并具有一定學術影響力的名老中醫(yī)診治肺膿腫的相關文獻;②1990—2012年第一批至第四批全國名老中醫(yī)診治肺膿腫的相關文獻。
1.1.3 排除標準
①重復發(fā)表或出版的文獻,只取1篇;②科普類的文章。
1.2 方 法
1.2.1 數(shù)據(jù)庫建立
基于已建立的《現(xiàn)代名老中醫(yī)肺病數(shù)據(jù)庫》和《期刊肺病數(shù)據(jù)庫》,以“肺膿腫”為關鍵詞進行檢索,采用EXCEL 2007軟件建立《現(xiàn)代名老中醫(yī)診治肺膿腫文獻研究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庫包括病名、證候、癥狀、方劑、藥物等內(nèi)容。
1.2.2 證候術語的規(guī)范
按照《中醫(yī)臨床診療術語》[3]和《中醫(yī)藥學名詞》[4]規(guī)范中醫(yī)證候名稱。
1.2.3 方劑名稱的規(guī)范
按照《方劑學》[5]和《中醫(yī)方劑大辭典》[6]規(guī)范方劑名稱。
1.2.4 中藥名稱的規(guī)范
按照《中藥學》[7]和《中藥大辭典》[8]對中藥名稱進行規(guī)范。
1.2.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以頻數(shù)描述、聚類分析、二元相關分析等方法分析肺膿腫常見證候方藥規(guī)律。
2.1 數(shù)據(jù)條目
證候數(shù)據(jù)268條,方劑數(shù)據(jù)452條,方劑(時方、經(jīng)方)35首,中藥206味。
2.2 證候分布
肺膿腫證候數(shù)據(jù)268條,規(guī)范后證候名15種。本研究前期研究結果顯示:肺膿腫常見證候為痰熱蘊肺證(111,41.4%)、熱毒閉肺證(57,21.3%)、肺熱熾盛證(22,8.2%)、肺陰虛證(22,8.2%)、風熱犯肺證(19,7.1%)。
2.3 痰熱蘊肺證對證方藥分析
2.3.1 方劑頻率分布
治療痰熱蘊肺證的方劑共計12首,其中頻率≥10%的方劑有葦莖湯(51.4%)、桔梗湯(11.7%),頻率≥3%~<10%的方劑為葶藶大棗瀉肺湯(3.6%)。
2.3.2 中藥頻率分布
治療痰熱壅肺證所使用的中藥共計138味,其中頻率≥30%的中藥依次有薏苡仁(64.9%)、冬瓜子(58.6%)、蘆根(52.3%)、魚腥草(47.7%)、桃仁(47.7%)、甘草(45.9%)、桔梗(41.4%)、川貝母(38.7%),頻率≥10%~<30%的中藥有杏仁(27.9%)、沙參(24.3%)、金銀花(23.4%)、黃芩(23.4%)、瓜蔞(22.5%)、黃芪(18.9%)、浙貝母(17.1%)、白茅根(15.3%)、麥冬(15.3%)、地骨皮(12.6%)、桑白皮(12.6%)、蒲公英(12.6%)、連翹(12.6%)、石斛(11.7%)、敗醬草(10.8%)、百部(10.8%)。
2.3.3 聚類分析
對痰熱蘊肺證使用中藥進行系統(tǒng)聚類分析,可聚為3類。聚類1:薏苡仁、冬瓜子、蘆根、魚腥草、桃仁、甘草、桔梗。聚類2:金銀花、黃芩。聚類3:川貝母、杏仁、沙參。
2.3.4 相關分析
對痰熱蘊肺證使用中藥進行二元相關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結果顯示:紫蘇子與神曲(1.000)、防風與鹿銜草(1.000)、丹參與茜草(1.000)、蚤休與野菊花(0.767)、桔梗與甘草(0.729)之間有顯著相關關系(P<0.01)。
2.4 熱毒閉肺證對證方藥分析
2.4.1 方劑頻率分布
治療熱毒閉肺證的方劑共計11首,其中頻率≥10%的方劑有葦莖湯(35.1%)、桔梗湯(12.3%);頻率≥3%~<10%的方劑有麻杏石甘湯(7.0%)、沙參清肺湯(5.3%)、仙方活命飲(3.5%)、調(diào)胃承氣湯(3.5%)、瀉白散(3.5%)。
2.4.2 中藥頻率分布
治療熱毒閉肺證所使用的中藥共計81味,其中頻率≥30%的中藥依次有薏苡仁(68.4%)、桔梗(66.7%)、冬瓜子(66.7%)、甘草(61.4%)、魚腥草(59.6%)、蘆根(56.1%)、金銀花(47.4%)、桃仁(42.1%)、黃芩(35.1%)、川貝母(35.1%),頻率≥10%~<30%的中藥有瓜蔞(28.1%)、杏仁(26.3%)、敗醬草(22.8%)、連翹(22.8%)、沙參(19.3%)、金蕎麥(14.0%)、赤芍(12.3%)、桑白皮(12.3%)、大血藤(10.5%)。
2.4.3 聚類分析
對熱毒閉肺證使用中藥進行系統(tǒng)聚類分析,可聚為3類。聚類1:金銀花、黃芩、桃仁。聚類2:薏苡仁、桔梗、冬瓜子、蘆根、甘草。聚類3:川貝母、杏仁、瓜蔞。
2.4.4 相關分析
對熱毒閉肺證使用中藥進行二元相關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結果顯示:石膏與麻黃(1.000)、紫菀與百部(1.000)、橘紅與旋覆花(1.000)、穿山甲與皂角刺(1.000)、薏苡仁與冬瓜子(0.961)、牡丹皮與赤芍(0.829)之間有顯著相關關系(P<0.01)。
2.5 肺熱熾盛證對證方藥分析
2.5.1 方劑頻率分布
治療肺熱熾盛證的方劑共計6首,其中頻率≥10%的方劑為葦莖湯(36.4%)、麻杏石甘湯(13.6%),頻率≥3%~<10%的方劑有薏苡附子敗醬散(9.1%)、瀉白散(9.1%)、桔梗湯(9.1%)、犀黃丸(4.5%)。
2.5.2 中藥頻率分布
治療肺熱熾盛證所使用的中藥共計79味,其中頻率≥30%的中藥依次有薏苡仁(68.2%)、蘆根(68.2%)、桔梗(59.1%)、桃仁(59.1%)、甘草(59.1%)、魚腥草(50.0%)、杏仁(50.0%)、瓜蔞(50.0%)、冬瓜子(45.5%)、蒲公英(40.9%)、黃芩(40.9%)、金銀花(36.4%)、知母(31.8%)、石膏(31.8%)、連翹(31.8%),頻率≥10%~<30%的中藥有陳皮(27.3%)、川貝母(27.3%)、敗醬草(18.2%)、半枝蓮(13.6%)、白茅根(13.6%)、桑白皮(13.6%)、浙貝母(13.6%)、茯苓(13.6%)、沙參(13.6%)、皂角刺(13.6%)、甜瓜子(13.6%)。
2.5.3 聚類分析
對肺熱熾盛證使用中藥進行系統(tǒng)聚類分析,可聚為3類。聚類1:金銀花、連翹、黃芩。聚類2:石膏、知母、薏苡仁、蘆根、桃仁、甘草、杏仁。聚類3:桔梗、瓜蔞、魚腥草、蒲公英。
2.5.4 相關分析
對肺熱熾盛證使用中藥進行二元相關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結果顯示:薄荷與荊芥(1.000)、薄荷與枳殼(1.000)、橘紅與旋覆花(1.000)、附子與半夏(1.000)、麥冬與石斛(1.000)、丹參與牛膝(1.000)、蘆根與桃仁(0.821)之間有顯著相關關系(P<0.01)。
2.6 肺陰虛證對證方藥分析
2.6.1 方劑頻率分布
治療肺陰虛證的方劑共計9首,其中頻率≥10%的方劑為月華丸(13.6%)、青蒿鱉甲湯(13.6%),頻率≥3%~<10%的方劑有葦莖湯(9.1%)、清燥救肺湯(9.1%)、白虎湯(4.5%)、百合固金湯(4.5%)、麻杏石甘湯(4.5%)、小柴胡湯(4.5%)、白虎加蒼術湯(4.5%)。
2.6.2 中藥頻率分布
治療肺陰虛證所使用的中藥共計66味,其中頻率≥30%的中藥依次有沙參(72.7%)、麥冬(59.1%)、川貝母(59.1%)、甘草(50.0%)、薏苡仁(45.5%)、杏仁(45.5%)、茯苓(40.9%)、桔梗(31.8%)、山藥(31.8%)、黃芪(31.8%)、瓜蔞(31.8%),頻率≥10%~<30%的中藥有蘆根(27.3%)、阿膠(27.3%)、浙貝母(27.3%)、枇杷葉(27.3%)、生地黃(27.3%)、桑葉(22.7%)、人參(22.7%)、百合(22.7%)、冬瓜子(22.7%)、白術(18.2%)、玉竹(18.2%)、桑白皮(18.2%)、知母(18.2%)、石膏(18.2%)、山楂(18.2%)、神曲(18.2%)、黃精(13.6%)、菟絲子(13.6%)、枸杞子(13.6%)、熟地黃(13.6%)、白及(13.6%)、茜草(13.6%)、黃芩(13.6%)。
2.6.3 聚類分析
對肺陰虛證使用中藥進行系統(tǒng)聚類分析,可聚為3類。聚類1:沙參、麥冬、川貝母。聚類2:阿膠、枇杷葉、杏仁、浙貝母、瓜蔞。聚類3:薏苡仁、茯苓、山藥、黃芪、甘草、桔梗、蘆根。
2.6.4 相關分析
對肺陰虛證使用中藥進行二元相關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結果顯示:青蒿與鱉甲(1.000)、玄參與西洋參(1.000)、黃精與熟地黃(1.000)、天冬與五味子(1.000)、牡丹皮與天花粉(1.000)、黃芪與生地黃(0.896)、知母與黃芩(0.843)之間有顯著相關關系(P<0.01)。
2.7 風熱犯肺證對證方藥分析
2.7.1 方劑頻率分布
治療風熱犯肺證方劑共計8首,其中頻率≥10%的方劑為銀翹散(26.3%)、葦莖湯(26.3%)、桔梗湯(15.8%)、薏苡附子敗醬散(10.5%),頻率≥3%~<10%的方劑有葶藶大棗瀉肺湯(5.3%)、桑菊飲(5.3%)、犀黃丸(5.3%)、越婢加術湯(5.3%)。
2.7.2 中藥頻率分布
治療風熱犯肺證所使用的中藥共計63味,其中頻率≥30%的中藥依次有甘草(68.4%)、薏苡仁(57.9%)、桔梗(57.9%)、冬瓜子(52.6%)、川貝母(52.6%)、魚腥草(42.1%)、杏仁(42.1%)、金銀花(42.1%)、蘆根(36.8%)、敗醬草(31.6%)、浙貝母(31.6%)、桃仁(31.6%)、瓜蔞(31.6%),頻率≥10%~<30%的中藥有桑白皮(26.3%)、葶藶子(26.3%)、連翹(26.3%)、地骨皮(21.1%)、葎草(21.1%)、金蕎麥(21.1%)、白術(15.8%)、薄荷(15.8%)、白茅根(15.8%)、青蒿(15.8%)、茯苓(15.8%)、黃芩(15.8%)、牛蒡子(15.8%)、沙參(15.8%)、枳殼(10.5%)、厚樸(10.5%)、大黃(10.5%)、花蕊石(10.5%)、羌活(10.5%)、荊芥(10.5%)、柴胡(10.5%)、蒲公英(10.5%)、石膏(10.5%)、梔子(10.5%)、紫蘇(10.5%)、附子(10.5%)。
2.7.3 聚類分析
對風熱犯肺證使用中藥進行系統(tǒng)聚類分析,可聚為3類。聚類1:金銀花、桔梗、川貝母、浙貝母、瓜蔞。聚類2:桃仁、魚腥草、桑白皮。聚類3:薏苡仁、冬瓜子、敗醬草、杏仁。
2.7.4 相關分析
對風熱犯肺證使用中藥進行二元相關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結果顯示:蒲公英與大黃(1.000)、桑葉與赤芍(1.000)、白術與茯苓(1.000)、梔子與羌活(1.000)、桑白皮與地骨皮(1.000)、薏苡仁與冬瓜子(0.819)之間有顯著相關關系(P<0.01)。
3.1 痰熱蘊肺證方藥規(guī)律
痰熱蘊肺證常用方劑首先為葦莖湯,具有清肺化痰、逐瘀排膿的功效,治療咳嗽痰多、膿痰、膿血;其次為桔梗湯,具有宣肺止咳、祛痰排膿的功效。專著文獻[9-14]中大多是分期辨證治療,關于本證的辨證治療較少見。對痰熱蘊肺證使用中藥進行系統(tǒng)聚類分析,可聚為3類:聚類1(薏苡仁、冬瓜子、蘆根、魚腥草、桃仁、甘草、桔梗)藥物主要功效為祛痰排膿、清肺化痰;聚類2(金銀花、黃芩)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治療熱象較重者,對于痰熱蘊肺、熱盛津傷凝痰、痰郁日久化熱者,使用此聚類藥物可清熱化痰;熱盛則傷陰,咳嗽、咳痰日久,傷氣耗津易陰虛,使用聚類3(川貝母、杏仁、沙參)藥物可化痰止咳、兼以養(yǎng)陰。藥物的相關分析顯示:治療肺膿腫痰熱蘊肺證常見藥對有紫蘇子與神曲、防風與鹿銜草、丹參與茜草、蚤休與野菊花、桔梗與甘草。
3.2 熱毒閉肺證方藥規(guī)律
熱毒閉肺證常用方劑為葦莖湯、桔梗湯,有清肺化痰、逐瘀排膿的功效;其次為麻杏石甘湯,疏表解毒,清泄肺熱。肺膿腫整個病程著重排膿,葦莖湯、桔梗湯考慮非治療本證的主方,而是針對痰多、痰膿及兼證、變證治療的合方及其加減。專著文獻[8-13]中關于本證的辨證治療較少見。對熱毒閉肺證使用中藥進行系統(tǒng)聚類分析,可聚為3類:聚類1(金銀花、黃芩、桃仁)藥物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泄肺熱、止咳平喘、活血潤腸通便,熱毒閉肺則易傷津蒸液為痰,痰凝、津虧易致血瘀、大便不通,故使用此聚類藥物;肺膿腫整個病程著重排膿、化痰,故使用聚類2(薏苡仁、桔梗、冬瓜子、蘆根、甘草)藥物清肺化痰排膿;聚類3(川貝母、杏仁、瓜蔞)主要功效為止咳化痰、潤腸通便、排膿,可加強上述2類藥物的作用。藥物的相關分析顯示:治療肺膿腫熱毒閉肺證常見藥對有石膏與麻黃、紫菀與百部、橘紅與旋覆花、穿山甲與皂角刺、薏苡仁與冬瓜子、牡丹皮與赤芍。
3.3 肺熱熾盛證方藥規(guī)律
肺熱熾盛證常用方劑為葦莖湯,有清肺化痰、逐瘀排膿之效;其次為麻杏石甘湯、薏苡附子敗醬散、瀉白散,有清泄肺熱、排膿、止咳平喘的作用。專著文獻[9-14]中關于本證的辨證治療較少見。對肺熱熾盛證使用中藥進行系統(tǒng)聚類分析,可聚為3類:肺熱熾盛證火熱熾盛、壅積于肺,治療以清熱為要,聚類1(金銀花、連翹、黃芩)藥物以清熱為主,主要針對肺熱而用;聚類2(石膏、知母、薏苡仁、蘆根、桃仁、甘草、杏仁)藥物在清熱的基礎上兼以止咳化痰排膿,肺膿腫主癥以咳吐腥臭膿痰為主,故使用聚類2藥物;聚類3(桔梗、瓜蔞、魚腥草、蒲公英)藥物祛痰排膿,也主要是針對肺膿腫主癥而用。藥物相關分析顯示:治療肺膿腫肺熱熾盛證常見藥對有薄荷與荊芥、薄荷與枳殼、橘紅與旋覆花、附子與半夏、麥冬與石斛、丹參與牛膝、蘆根與桃仁。
3.4 肺陰虛證方藥分析
肺陰虛證常用方劑為月華丸,有養(yǎng)陰潤肺、止咳化痰之效;其次為青蒿鱉甲湯,有養(yǎng)陰透熱的作用,可治療熱病傷陰。專著文獻[9-14]中關于本證的辨證治療也較少見。對肺陰虛證使用中藥進行系統(tǒng)聚類分析,可聚為3類:肺陰虛證的病機為熱盛傷陰、肺陰不足,癥狀主要為陰虛發(fā)熱、咳嗽咳痰、咳血等,此病日久則會傷陰、耗氣,造成脾虛氣虛、血虛等兼證,膿毒無力外透,膿痰排出不暢,故治療首以養(yǎng)陰為主,用聚類1(沙參、麥冬、川貝母)藥物養(yǎng)陰潤肺,兼清熱化痰止咳;聚類2(阿膠、枇杷葉、杏仁、浙貝母、瓜蔞)藥物主要功效為化痰、止咳、潤肺;聚類3(茯苓、山藥、黃芪、甘草、薏苡仁、桔梗、蘆根)主要功效為健脾益氣、祛痰排膿,膿毒外出不暢時可借此類藥物健脾益氣、托膿毒外出。藥物相關分析顯示:治療肺膿腫肺陰虛證常見藥對有青蒿與鱉甲、玄參與西洋參、黃精與熟地黃、天冬與五味子、牡丹皮與天花粉、黃芪與生地黃、知母與黃芩。
3.5 風熱犯肺證方藥分析
風熱犯肺證常用方劑為銀翹散,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之效,以往專著文獻[8-13]中關于本證的辨證治療較少見;葦莖湯具有清肺化痰、逐瘀排膿的功效,以往專著文獻[9-14]中對本證也較少運用,考慮非治療本證的主方,而是針對痰多痰膿及兼證、變證治療的合方及其加減。本證乃外感風熱,風熱之邪損傷肺與血絡,郁久化熱成癰,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發(fā)熱、膿痰、咳喘氣逆等癥狀。對風熱犯肺證使用中藥進行系統(tǒng)聚類分析,可聚為3類:聚類1(金銀花、川貝母、浙貝母、桔梗、瓜蔞)藥物主要功效為清熱化痰止咳;咳喘氣逆等癥狀可使用聚類2(桑白皮、桃仁、魚腥草)藥物主要功效為瀉肺平喘、清熱化痰;肺膿腫整個病程著重排膿;聚類3(薏苡仁、冬瓜子、敗醬草、杏仁)藥物主要功效為清肺化痰、逐瘀排膿,針對痰多、膿痰癥狀治療。藥物相關分析顯示:治療肺膿腫風熱犯肺證常見藥對有蒲公英與大黃、桑葉與赤芍、白術與茯苓、梔子與羌活、桑白皮與地骨皮、薏苡仁與冬瓜子。
肺膿腫疾病發(fā)展過程是動態(tài)的,證候并非始終如一,往往包含有其他兼證的出現(xiàn)。在常見證候的方劑統(tǒng)計中,有些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方劑并非是治療本證的主方,而是針對兼證、變證治療的合方及其加減。在以往的專著文獻中,肺膿腫大多是分期辨證治療,關于肺膿腫證候的辨證治療較少見。筆者基于現(xiàn)代名老中醫(yī)經(jīng)驗,研究名老中醫(yī)的證候方藥使用規(guī)律,以期為豐富肺膿腫的臨床辨證治療提供參考。
[1]王吉耀.內(nèi)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01-105.
[2]王宗耀,余海濱,馬錦地,等.基于現(xiàn)代名老中醫(yī)經(jīng)驗對肺膿腫常見證候及其特征的研究[J].中醫(yī)研究,2016,29(10):59-62.
[3]朱文峰,王永炎,唐由之,等.中醫(yī)臨床診療術語[M].北京:國家標準出版社,2004.
[4]中醫(y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名詞[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5]鄧中甲.方劑學[M].2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0.
[6]彭懷仁.中醫(yī)方劑大辭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
[7]高學敏.中藥學[M].2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0.
[8]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M].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9]周仲英.中醫(yī)內(nèi)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96-104.
[10]邵長榮.邵長榮實用中醫(yī)肺病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9:171-176.
[11]王永炎,嚴世蕓.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學[M].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209-210.
[12]周仲瑛.肺癰證治述要[J].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1986,10(3):1-3.
[13]國鈺妍,侶慶帥, 亢秀紅,等.李國勤治療肺膿腫經(jīng)驗[J].中醫(yī)雜志,2014,55(9):795-797.
[14]焦源,王永俊.辨證治療120例肺膿腫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yī),1986,(10):440-441.
(編輯 顏 冬)
1001-6910(2017)02-0058-05
R563.2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02.27
李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li_js8@163.com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國家中醫(yī)臨床研究基地業(yè)務建設科研專項(JDZX2012027);河南省中醫(yī)臨床學科領軍人才培育計劃資助(HNZYLJ201301001);鄭州市科技領軍人才項目(131PJRC659)
20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