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
據(jù)《核農學報》2016年第12期《不同干燥方法對板栗品質的影響》(作者張樂等)報道,為探究不同板栗產(chǎn)品適合的干燥方式,以板栗品種“河北大板紅”為試材,采用自然通風干燥、真空冷凍干燥、熱風干燥、微波干燥以及微波真空干燥等5種方式對新鮮板栗進行干燥處理,并對干燥后板栗的營養(yǎng)成分、風味物質及功能特性進行評價。結果表明,經(jīng)不同干燥方式處理的板栗品質有較大差異,其中真空冷凍干燥的板栗在營養(yǎng)成分及加工品質上均明顯優(yōu)于其余4種干燥方式,微波真空干燥的板栗品質僅次于真空冷凍干燥,自然通風干燥與熱風干燥的板栗在加工品質上差異較小,僅自然通風干燥板栗的維生素C含量高于熱風干燥。質地參數(shù)以熱風干燥最優(yōu)。共檢測出49種風味物質,其中真空冷凍干燥和微波干燥風味物質均為28種,熱風干燥23種,微波真空干燥21種,自然通風干燥僅為13種;除微波真空干燥香氣成分相對含量最高的為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外,其他4種方式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均為苯甲醇。 微波真空干燥的板栗品質僅次于真空冷凍干燥,且干燥速度快、能耗低,適用于板栗干燥加工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
(高 敏/摘錄)
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6.11.043),來自西班牙埃斯特雷馬杜拉科技中心(CICYTEX-INTAEX)的Belén Velardo-Micharet等人研究了不同采收時期(H1、H2和H3)、1-MCP處理和不同溫度條件 (0℃、8℃和雙溫度0℃和8℃)對Songold日本李長期貯藏的影響。為使日本李到達市場時保持足夠好的消費品質,確定最佳的采收時期以及最合適的采后技術對于運輸過程中達到合適的成熟度很重要。Songold李冷藏30天及50天,之后在20℃下存放5天。在各個調查時期調查李的理化品質參數(shù)(重量損失、硬度、色澤、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酸度)以及采收損傷指數(shù)(冷害和腐爛)??偟膩碚f,1-MCP處理減少了硬度損失程度和色澤變化度(L*和 b*),保持果實酸度接近采收時的程度。1-MCP處理可以使水果在更成熟的階段銷售,并可以在更高的溫度下貯藏而沒有質量損失。冷害指數(shù)(CI)是與損傷最相關的指標,H2采收、8℃下貯藏50天后放5天的果實冷害發(fā)生程度最嚴重。1-MCP可能降低CI的影響但不降低腐爛率。
(周 洲/摘譯)
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6.11.039),來自匈牙利森特伊什特萬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人工冷凍實驗計算2004—2016年8個休眠期的LT50值以評價3個李品種(Cacanska lepotica、Stanley、Besztercei)花芽的抗凍性。兩個變量中,年間效應影響在休眠開始時最強,對不同表型LT50值影響程度達到60%,而基因型的影響程度從11月開始提高,在1月中旬達到最大值,LT50的差異81.2%由基因型造成。冬季第一時期,越冬器官的抗凍性隨著環(huán)境溫度逐漸降低而逐漸增強。花芽在1月上半月抗凍性最強,8個休眠期中,Cacanska lepotica最大LT50平均值是-22.8℃,Stanley是-24.8℃ ,Besztercei是-26.5℃。從休眠結束,年份影響比1月下半月基因型的影響程度更大。在此期間,較溫暖的天氣導致花芽發(fā)育加快,抗凍性也迅速下降,這可能顯著增加晚冬和春天霜凍引起花芽凍傷的可能性。
(周 洲/摘譯)
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6.11.045),來自墨西哥伊達爾戈州自治大學的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研究了1-甲基環(huán)丙烯(1-MCP)預處理和可食用膜 (黃原膠、海藻酸鈉或凝膠糖)對預切菠蘿蜜冷藏期間成熟速度、質量品質和貨架期的影響。結果表明,菠蘿蜜切塊浸泡在山梨酸鉀/氯化鈣PS/CC(T1)和PS/CC/1-MCP (T2)溶液中后,成熟更快,貯藏7天和12天時微生物生長更快。然而,菠蘿蜜切塊用PS/CC/1-MCP浸泡并覆蓋黃原膠、海藻酸鈉或凝膠糖(分別為T3、T4和T5)之后,成熟速率降低,重量損失和呼吸速率較低,色澤、總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以及pH值等品質參數(shù)值在貯藏12天時達到較高值。與T1和T2相比,T3、T4和T5的果實硬度值更高。T3、T4和T5菠蘿蜜切塊直到貯藏12天時微生物生長還被推遲??偟膩碚f,1-MCP處理并包裹可食用膜的人工剝皮菠蘿蜜貯藏在5℃下,保持了鮮切菠蘿蜜的品質和感官品質,比先前報道的貨架期要長。
(周 洲/摘譯)
據(jù)《中國果樹》2016年第6期《拉枝角度對“煙富6號”蘋果樹生長、生理特性及果實品質的影響》(作者馮毓琴等)報道,為研究拉枝對蘋果樹枝類組成、樹體生長、生理特性、葉片營養(yǎng)指標、激素含量指標和果實品質的影響,以11年生中間砧為“LS”生長勢、負載量較一致的“煙富6號”蘋果為試材,各處理樹在同一方位、同一高度選取基部粗細相當、分枝級別基本相同的主枝設5個處理:拉枝70°、拉枝90°、拉枝110°、拉枝130°,以不拉枝自然生長樹(45°~50°)為對照。結果表明,主枝拉枝角度為110°時,總枝量、葉叢枝、短枝和中枝量高于其他處理,葉片凈光合速率,葉片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和脫落酸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而葉片蒸騰速率,葉片氮、生長素和赤霉素含量卻顯著低于其他處理,果實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都高于其他處理;主枝拉枝角度為130°時,果實著色面積最大。結果表明,隴東地區(qū)矮砧密植蘋果樹主枝最適宜的拉枝角度為110°。
(高 敏/摘錄)
據(jù)《北方園藝》2016年第22期《花粉直感效應對“富士”蘋果套袋果實揮發(fā)性成分的影響》(作者王海波等)報道,為研究“富士”蘋果生產(chǎn)中常用的授粉品種對果實揮發(fā)性成分的花粉直感效應,評價篩選適宜的授粉品種,為提升套袋富士蘋果風味品質提供參考。以“煙富3”富士蘋果為試材,研究比較了在2個試驗地點,采用5個品種授粉的花粉直感效應對富士蘋果套袋果實揮發(fā)性成分的影響。結果顯示,5個授粉品種對富士套袋果實揮發(fā)性成分存在顯著的花粉直感效應,在2個試驗點的富士果實揮發(fā)性成分和特征香氣成分數(shù)量均以“金冠”授粉較多,以“嘎拉”授粉較少,“新紅星”“錦繡海棠”和“紅寶石”授粉在2個試驗地間存在差異,主要由于有12種成分僅在部分樣品中檢測到,這些差異成分含量均較低,除2-甲基丁酸乙酯,其他成分對果實香味沒有影響;新紅星和紅寶石對提高醇類含量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金冠、新紅星和嘎拉對提高醛類含量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而金冠、新紅星和紅寶石對于酯類和萜烯類成分含量的提高作用更顯著,錦繡海棠授粉時,果實4類揮發(fā)性成分含量均較低;授粉品種在不同地點對套袋富士果實揮發(fā)性成分的花粉直感效應相對穩(wěn)定。
(高 敏/摘錄)
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6.11.048),來自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的Anka Cebulj等人研究了蘋果果實中代謝物分布的重要性。蘋果是研究最多的水果之一,然而關于代謝物在蘋果果實中分布狀況的信息很少。研究人員在蘋果果實上定位12個取樣點,每半邊6個(陰面和陽面)。試材為喬納金和澳洲青蘋。沿果實橫切面樣本的差異比縱切面樣本差異大。令人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部位相比,維管區(qū)果肉樣品酚類物質含量較高,尤其是二氫查爾酮,不同位置糖和有機酸的含量也不同。此次結果對于蘋果果實精確采樣有幫助,可以作為更好理解蘋果果實代謝物分布的基礎。
(周 洲/摘譯)
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6.11.047),來自伊朗瓦利阿斯爾大學的H.R.Karimi等人研究了砧木和接穗對石榴嫁接成功率和營養(yǎng)生長的影響。研究人員選取了3個石榴砧木品種(Gorj-e-Dadashi、Gorj-e-Shahvar和 Post Ghermaz-e-Aliaghai) 和 兩 個 接 穗 品 種(Rabab-e-Neyriz和 Khafr-e-Jahroom),采用Omega嫁接技術。研究人員記錄了以下參數(shù):嫁接成活率、死亡率、生長參數(shù)和光合參數(shù)。結果表明,砧木類型影響嫁接成活率,Gorj-e-Dadashi作為砧木嫁接成活率最高。Ranab-e-Neyriz嫁接到Gorj-e-Shahvar上的莖長度、直徑和葉面積最大。砧木和接穗酚類物質、可溶性糖與嫁接成功率和死亡率的關聯(lián)性表明,接穗可溶性糖含量與嫁接成活率呈正相關,而砧木酚類物質含量與死亡率呈負相關。
(周 洲/摘譯)
據(jù)《中國果樹》2016年第6期《單氰胺對甜櫻桃休眠解除及開花過程樹體碳氮營養(yǎng)的影響》(作者王磊等)報道,為探討在單氰胺的影響下,樹體在甜櫻桃休眠解除與開花過程中的碳素和氮素營養(yǎng)變化。以6年生,砧木均為“大青葉”的“薩米脫”甜櫻桃樹為試材,在暖地栽培條件下,樹體萌芽30 d左右噴施單氰胺,以去離子水作為對照,至盛花期前每3 d對其物候期、休眠期狀態(tài)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氮素營養(yǎng)以及著果率等進行測定和觀察。結果顯示,單氰胺的施用引起薩米脫休眠解除提早約半個月,萌芽提早11 d,花期提前5 d,且花期持續(xù)縮短2 d,更重要的是著果率增加了11.6%。單氰胺的施用促進了甜櫻桃薩米脫休眠解除過程中淀粉、蔗糖和山梨糖醇等含量的降低,葡萄糖、果糖和總氮的含量升高,抑制蛋白態(tài)氮的含量降低。結果表明,單氰胺可以作為甜櫻桃薩米脫在冬季低溫累積較低區(qū)域商業(yè)生產(chǎn)的一個重要手段。
(高 敏/摘錄)
據(jù)《中國果樹》2016年第6期《動態(tài)氣調貯藏對甜櫻桃果實品質的影響》(作者佟偉等)報道,為了分析比較不同氣調方式對果實品質的影響,從而確立更理想的貯藏條件。以甜櫻桃品種“薩米脫”為試材,分析比較動態(tài)氣調(5%O2+20% CO2貯藏10 d后轉入5%O2+10%CO2的環(huán)境)和靜態(tài)氣調(始終處于5%O2+10%CO2的環(huán)境)這些不同氣調方式對果實呼吸強度,乙醇含量,果實維生素C含量,果實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等果實品質及腐爛率的影響。結果顯示,2個氣調處理貯藏效果均顯著好于對照,同時動態(tài)氣調貯藏能更有效地維持較高維生素C含量、果實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明顯減少貯藏后期果實腐爛的發(fā)生,并可較好地保持果實原有風味。結果表明,動態(tài)氣調能有效地控制果實維生素C含量、果實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明顯減少貯藏后期果實腐爛的發(fā)生,并可較好地保持果實原有風味,貯藏期以60 d左右較為適宜,更適合甜櫻桃商業(yè)貯藏。
(高 敏/摘錄)
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6.11.049),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大棚對3個品種樹莓產(chǎn)量和漿果品質的影響。隨著在聚乙烯大棚中種植樹莓越來越普遍,研究人員檢測了北方高緯度地區(qū)大棚環(huán)境對3個品種樹莓(Glen Ample、Glen Dee和Maurin Makea)產(chǎn)量和漿果品質的影響。相比露天栽培,大棚中栽培的樹莓每條藤上果實產(chǎn)量加倍。大棚環(huán)境不影響果實生物活性物質,包括酚類物質和抗氧化活性。其中Glen Dee果實總酚類物質含量最低。露天環(huán)境中,Glen Ample漿果總酚物質含量比Glen Dee高48%。露天栽培的漿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比大棚中的高。另外,Glen Ample和Maurin Makea漿果比Glen Dee漿果更甜。總的來說,聚乙烯大棚中樹莓生產(chǎn)有較大好處,因為可以增加產(chǎn)量。大棚中樹莓的生物活性物質不受影響,但由于漿果甜度和酸度有所下降,感官品質可能有所不同。
(周 洲/摘譯)
據(jù) 《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6.11.044),來自南非斯瓦尼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百里香油蒸氣處理對紅皮桃 (Jim Dandy、Novadonna、Scarlet Rich和Transvalia)和黃皮桃(EarliGold、Kakamas、Kesie和Summer Sun)對褐腐病的抗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酚類物質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響。研究人員將桃果實暴露于百里香油蒸氣(96μL·L-1)中24小時,之后接種病菌(105個孢子/mL),貯藏于0℃下14天,之后放在15℃、75%相對濕度的貨架上。Scarlet Rich、Transvalia、EarliGold和Kesie等4個品種被選出以研究百里香油蒸氣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羥基肉桂酸(綠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影響。研究人員還調查了百里香油蒸氣對果實自然感染褐腐病發(fā)生率、酚類物質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百里香油蒸氣增加了PAL活性、兒茶酸、綠原酸和咖啡酸含量,并增強了抗氧化清除能力,從而減少了褐腐病發(fā)生率。本研究的主要發(fā)現(xiàn)是,相比黃皮品種桃,百里香油蒸氣更適合用于紅皮桃品種。
(周 洲/摘譯)
據(jù)《山東農業(yè)科學》2016年第12期《避雨栽培對宿遷地區(qū)早熟桃生長發(fā)育及果實品質的影響》(作者羅桂杰等)報道,為研究避雨栽培對宿遷地區(qū)早熟桃生長發(fā)育及果實品質的影響。以3年生早熟桃品種“金陵黃露”為試驗材料,選取生長健壯、長勢一致的植株進行試驗,以相同品種的露地栽培桃樹 (簡稱露地處理)為對照處理。隨機選取3株桃樹,調查生長發(fā)育狀況并對其果實縱徑、橫徑、裂果率、著果率、產(chǎn)量及果實品質等指標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避雨栽培雖未改變果實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但縱、橫徑比露地栽培增長要快。避雨栽培顯著減少桃裂果現(xiàn)象,露地栽培裂果率20.3%,避雨栽培只有6.5%。果實內在品質方面,避雨栽培的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總糖含量、維生素C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總酸含量顯著低于對照,單果重與露地栽培明顯差異。避雨栽培顯著提高了桃果實的著果率和產(chǎn)量,每667 m2產(chǎn)量為3 600 kg,比露地栽培提高28.6%。
(高 敏/摘錄)
據(jù)《中國果樹》2016年第6期《間伐回縮修剪對荔枝葉片光合和蒸騰作用的影響》(作者戴宏芬等)報道,為探索間伐回縮修剪對荔枝葉片光合和蒸騰作用的影響。以“糯米糍”荔枝樹為試驗材料,設定對照和采后間伐回縮修剪處理,測定秋梢葉片的光曲線、光合日變化以及比葉重等與葉片生長質量有關的指標;并根據(jù)光合日變化的數(shù)據(jù),對影響凈光合速率和蒸騰速率的生理生態(tài)因子進行通徑分析。結果顯示,處理組葉片的光合能力和蒸騰作用顯著增強,可能與葉片周圍的生態(tài)因子發(fā)生變化,尤其葉片的光照條件顯著改善有關;比葉重顯著增加,葉片質量提高;對照葉片利用弱光的能力更強,是對環(huán)境發(fā)生生理性適應的結果;影響葉片凈光合速率和蒸騰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因間伐回縮修剪而有所不同,但主導因子都是氣孔導度。結果表明,間伐回縮修剪有效地提高了荔枝葉片光合和蒸騰作用以及葉片質量,株行距4 m×6m,是糯米糍荔枝品種比較合理的種植密度。
(高 敏/摘錄)
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6.11.052),來自加拿大布魯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灌溉水平和時期對安大略省霞多麗葡萄的生理性質、產(chǎn)量、果實成分和葡萄酒品質的影響。研究人員于2005—2008年在加拿大安大略湖尼加拉湖邊小鎮(zhèn)的霞多麗葡萄園進行了一項灌溉試驗。灌溉處理共3個,兩個虧缺灌溉(50%Etc和25%Etc),一個100%ETc處理,另外結合了兩個不同灌溉時期的處理(著果期——FS和轉色期——VRN),不灌溉處理作為對照。灌水體積基于ETo值,ETo值由Penman-Monteith方程導出。VRN處理與FS處理的土壤濕度(SM)變化趨勢相同(2006年)。VRN處理比FS處理的SM低(2007年)。葡萄藤水勢通過蒸騰速率(Tr)和葉片水勢評價(ψ)。蒸騰速率與SM的趨勢一致(2006年),7月和8月初不同處理間差異很大,8月后期不同處理間差異最小。蒸騰速率到8月后期一直下降(2007年),此時日溫和光照強度最大。25%ETc/FS處理與對照的SM和葉片ψ沒有差異,100%ETc處理的SM和葉片ψ一直比對照高。不同處理與對照相比產(chǎn)量幾乎都有差異(2006—2007年),灌溉處理的產(chǎn)量指標值都較高(2007年)。不同年份莖的生長速率表現(xiàn)為相同趨勢,灌溉處理比對照生長速率大;虧缺灌溉的比100%ETc的低。多變量分析表明,SM與葉片ψ間存在強烈相關性。中度土壤水分虧缺與葡萄酒好的感官品質高度相關。風味和香味特性與水分虧缺程度相關。虧缺灌溉處理促進了葡萄藤整體水分狀況,即便在短期干旱發(fā)生的年份,感官特性也較好。
(周 洲/摘譯)
“科技動態(tài)·試驗”欄目責任編輯:董朝菊、王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