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琴
摘 要:將任務融入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在主動嘗試和積極體驗中找到學習的動力,不僅是教師要關注的,也是活化教學資源和過程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前置任務、協(xié)作任務和拓展任務,使學生有更多的探知載體,能使他們在彼此主動嘗試中獲得靈感。
關鍵詞:小學英語;任務驅(qū)動;快樂英語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12B-0065-01
圍繞任務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探究空間,驅(qū)動他們在主動學習和運用英語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積累,不僅是他們收獲成功與希望的開始,也是他們快樂學習英語的助推劑。將任務融進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在主動嘗試和積極體驗中找到學習的動力,不僅是教師要關注的,也是活化教學資源和過程的重要途徑。用任務豐富教學資源,能使學生在動感十足的課堂上獲得更多喜悅。
一、前置任務,先學后教
培養(yǎng)學生自主預學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也是課程倡導的重要理念。設置一些預學性的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思考主動融進課堂教學,有利于他們在不斷深入感知課程內(nèi)容基礎上,給他們更多的引導與啟發(fā)。
設置前置性任務,能使學生有更多自主探學的機會。在譯林版英語四年級下冊的Unit 5《Seasons》的“Story time”教學中,可結合“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in the season”,引導學生圍繞“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和“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your favorite season?”主動表達,幫助他們打開話匣子,讓他們的思維靈感有更多的吸附力。圍繞任務,可建議學生就“Why do you like...?”主動提出自己的觀點,讓他們在不斷預學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學習新鮮素材。同時,可要求學生結合對課程理解的不同,鼓勵他們圍繞自己預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主動提出觀點,給他們更多自由探知的指導。
前置性任務設計,使學生跳出依賴教師講解的被動單一學習模式,讓他們在預設與思考中獲得一定感悟積累。緊扣學生認知誤區(qū)和盲區(qū),引導他們在不斷質(zhì)疑中收集信息,讓他們帶著問題思考,幫助他們在先學中獲得更多的積累。多了解學生的認知不足,給他們更多的指導和點撥,使他們在不斷完善中積累感知。
二、協(xié)作任務,強化口語
將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自我互動前提下有效溝通交流,更能使課堂教學富有生機活力,也使學生在彼此交流中掌握口語表達運用規(guī)則。協(xié)作任務,讓學生有了更多的互助探學機會,讓他們的口語表達更加順暢,使課堂教學更有人文性。
創(chuàng)設協(xié)作任務,使學生的口語表達更加具體,利于他們各抒己見。如在五年級上冊的Unit 4《Hobbies》的“Story time”教學中,結合“The different hobbies”,不妨引導學生圍繞“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good hobbies?”和“How do we have good hobbies?”進行小組討論交流,讓他們能夠圍繞其中的表達要點進行溝通交流,給他們更多的啟發(fā)和靈感。任務協(xié)作模式運用,能使學生不再孤軍作戰(zhàn),而是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找到學習的快樂,幫助他們提高語言表達運用技能。同時,可結合課程教學內(nèi)容建議學生進行主題演講,讓他們在不斷優(yōu)化調(diào)整的過程中形成語言表達的規(guī)范意識。
協(xié)作任務運用使學生有了更多的交流載體,讓他們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暢所欲言,給他們更多實踐體驗機會。創(chuàng)設的協(xié)作任務應該在體現(xiàn)把握知識重點和難點的基礎上,讓學生有更多的互動交流,讓他們在大膽表達中形成敏銳語感和科學思維,幫助他們在實踐體驗中獲得更多理解,使理性思維更加深刻。
三、拓展任務,凸顯個性
多元化任務,旨在發(fā)現(xiàn)不可缺少的獨特個性。讓學生在主動拓展延伸任務的過程中能有效知其然,更利于他們知其所以然。拓展任務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在不斷豐富和延展過程中的積淀和收獲,能使他們在展現(xiàn)個性的過程中深化感悟。
拓展任務,使學生站在更寬廣的舞臺上主動表現(xiàn)自己。如在五年級上冊Unit 1《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Story time”教學中,圍繞“What did happen in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不妨建議學生運用角色模擬扮演的形式,分別挑選自己喜歡的角色,圍繞“If you meet the same thing,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Can you image what would happen in the end?”主動登臺表演,讓他們在自編自演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思維靈感,給他們更多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機會。
延展任務,使學生獲得了更多的深學與探知機會,讓他們在主動修正完善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思維發(fā)散點,給他們更多的升華延伸的機會。跳出任務的指定性安排窠臼,多給學生自我發(fā)散思維載體,鼓勵他們在不斷嘗試中碰撞思維靈感,能給他們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收獲,利于他們形成一定的理性認知。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任務的不同,使學生有了更多的探知載體,能使他們在彼此主動嘗試中獲得靈感,讓他們的體驗是真實而不是形式的。圍繞課程知識要點,注重前置任務引導預學,讓學生在彼此協(xié)作交流中發(fā)現(xiàn)更多問題,對增強他們的識記綜合運用能力必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亮亮.任務驅(qū)動,有效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J].內(nèi)蒙古教育,2015,(10).
[2]王洪陽.基于任務驅(qū)動模式的小學英語課堂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3,(7).
[3]張青.淺談任務驅(qū)動在小學英語探究式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5,(9).
內(nèi)蒙古教育·基教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