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世茹
摘 要:掌握學生作文心理是作文教學中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面對作文教學這個老大難問題,我們不僅要了解學生的作文成績,更要了解學生在作文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狀態(tài),唯有如此,才能找出作文教學難的癥結(jié)所在,由此找到破解作文教學難題的有效辦法。
關(guān)鍵詞:作文心里;動機;興趣
小學作文教學是一個人作文學習的起步階段,也是打基礎(chǔ)的階段。怎樣在小學進行有效的作文教學,提高作文教學效率,必須了解小學生在作文學習過程中的真實心理狀態(tài)。
一、小學生作文心理現(xiàn)狀調(diào)查
(一)小學生作文興趣的調(diào)查。通過對小學生作文興趣的調(diào)查,主要想了解當前小學生對作文的喜愛程度。因為一提到作文教學,教師搖頭,學生喊怕。如果能找到學生喜歡或不喜歡作文的原因,就可以在作文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
在被調(diào)查學生的總?cè)藬?shù)中,對作文非常喜歡和喜歡的占48.6%;有時喜歡的占40%;不喜歡的占11.4%。這個調(diào)查的結(jié)果表明小學生整體上對作文是喜歡的,接受的,并且愿意在作文成績失敗的情況下繼續(xù)努力提高作文成績。
由此看來,學生喜歡作文,是因為他們認為作文是一個暢所欲言、盡情表達自己意思的過程,能夠發(fā)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小學生整體喜歡作文還說明他們愿意接受作文,愿意與作文成為好朋友,這一現(xiàn)象也與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的“人類生來就有學習的潛能”這一學習心理現(xiàn)象相吻合。然而正是教學中過分的、刻板的作文要求扼殺了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使他們對作文產(chǎn)生了敬而遠之的態(tài)度,甚至是害怕與逃避。
(二)小學生作文動機的調(diào)查。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們進行作文呢?“想把有趣的事寫下來,想把心里話告訴別人”的學生為總數(shù)的38.5%;“寫好作文對將來的生活、工作都有好處”為學生總數(shù)的32.9%;“為了考試取得好成績,為了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為學生總數(shù)的28.6%。
這個結(jié)果表明,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有趣、快樂、真實、充滿想象力的作文教學內(nèi)容是學生獲得作文成功的主要因素,也是促使他們愿意作文的首要因素;外在的鼓勵或者懲罰成為次要的成功因素和作文動力;而學好作文本身則成為第三因素。原因何在呢?在小學生看來,作文主要的目的就是將有趣的、快樂的、開心的事情記錄下來,以便在“以后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看一看”或者“和別人一起分享”。
(三)小學生作文修改的調(diào)查。作文修改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手段,對作文修改的態(tài)度也反映出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堅持度等。小學生是怎樣看待作文修改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呢?在關(guān)于作文修改這一調(diào)查項目中,“認真看老師的修改,然后再自己修改”的為學生總數(shù)的37.1%;“自覺修改”的為學生總數(shù)的25.7%;“不能自覺修改,需要教師指出后修改”的為學生總數(shù)的27.2%;“需要教師修改”的為學生總數(shù)的10%。
這個結(jié)果表明,在小學階段,能主動自覺修改作文的學生確實不多,并且他們主動修改作文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有的學生是“為了得到高分,我就反復檢查句子,修改句子”;有的是因為“自己修改好,再給老師修改,老師要輕松些”;還有的是因為“作文修改后,交上去,老師看了開心”。
二、小學生作文教學建議
(一)小學作文教學應是真實作文、快樂作文和有趣作文。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內(nèi)容應該切實做到“真實、快樂、有趣”,摒棄人為的拔高,讓學生在作文中能暢所欲言,傾吐自己的心聲。讓學生真正感到作文原來是一種“很好相處的事物,它就像我的朋友”一樣。
要做到這點,教學中就要切切實實地貫徹課標中“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和“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等作文教學的要求。
要做到這點,教師還要具有教育的“根源性智慧,即對教育的一種純正、直覺的價值判斷”,具有高尚的趣味與正確的價值取向,能夠“對學生的才情與靈性,哪怕是處于萌芽狀態(tài),都有一種發(fā)現(xiàn)的敏感和直接撲上去擁抱的沖動”,避免在引導時因自身的趣味很平庸,價值取向不純正,從而“以一種整齊劃一的權(quán)力要求去規(guī)范學生”,扼殺孩子的寫作靈性和豐富有趣的精神生活。這正是教師發(fā)現(xiàn)和分享學生靈氣和才情,感悟他們具有生命活力的作文的前提條件。
(二)小學作文教學應加強教師的榜樣和指導作用。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小學生正處于人生最喜歡模仿的階段。他們在家里喜歡模仿父母,在學校喜歡模仿同學和老師。而老師在他們心中具有權(quán)威性,成為他們最喜歡模仿的對象之一。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在學生面前樹立起榜樣。教學中,特別是在作文修改時,單純的學生修改對作文教學不能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教師必須給學生以具體、明確的作文指導和幫助,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指導引路作用,避免因自己的指導無力使學生在作文的學習過程中存在“學習無助感”,以致引發(fā)學生作文動機降低,興趣淡漠,厭惡甚至逃避作文。
(三)小學作文教學應加強對學生多種作文動機的激發(fā)。在小學階段,外在的作文動機是必須的和必要的,合理地利用外在動機,能夠促進學生作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作文的成績,并保持學生作文學習的堅持性。
教師應該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部學習動機,減少外部刺激,幫助學生將外部學習動機轉(zhuǎn)化為內(nèi)部學習動機,使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持久的興趣和熱情,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作文。
(四)小學作文教學應加強對學生正確歸納的引導。正確的歸因有助于提高學生作文成績。在歸因成敗上,小學生容易將成功的作文學習歸因于外在因素如教師,而將失敗的作文學習歸因于自身。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歸因,正確對待作文成績的得失,逐漸減少對教師或者外在條件的依賴,樹立起作文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