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欣卉
(福建師范大學閩臺區(qū)域研究中心,福建福州 350007)
?
語言轉換與文學實踐
——臺灣作家呂赫若光復初期國語小說簡論
隋欣卉
(福建師范大學閩臺區(qū)域研究中心,福建福州 350007)
呂赫若(1914-1951)是臺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臺灣剛剛光復,原本以日文熟練創(chuàng)作的呂赫若迅即轉換語言嘗試用國語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他的《故鄉(xiāng)的戰(zhàn)事一——改名》《故鄉(xiāng)的戰(zhàn)事二——一個獎》《月光光——光復以前》《冬夜》等國語小說,展現(xiàn)了光復時期臺灣作家學習國語的努力與成效,標記著臺灣現(xiàn)代文學從殖民地時期解放,也標記著臺灣當代文學的開端。
臺灣光復初期; 呂赫若; 國語小說
有學者曾對臺灣作家呂赫若做出如下評價:“呂赫若集教師、音樂家、作家于一身,其生涯涵括日帝統(tǒng)治和復歸祖國兩個時代,被譽為臺灣第一才子,是臺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盵1]呂赫若,原名呂石堆, 1914年出生于臺灣省臺中縣,1928年考上臺中師范學校,1934年師范畢業(yè)后分配到新竹峨眉國小任教。1935年于日本《文學評論》發(fā)表處女作《牛車》,1936年4月,小說《牛車》與楊逵的《送報夫》、楊華的《薄命》一同被選入在上海出版的《朝鮮臺灣短篇集》。1939年臺灣的寫作環(huán)境惡化,呂赫若前往日本東京學習聲樂,1942年回臺后在《臺灣日日新聞》《興南新聞》當新聞記者?!岸耸录焙笏e極投入左翼的人民解放運動。1951年在鹿窟去世。
臺灣剛剛光復,以日文熟練創(chuàng)作的呂赫若迅即嘗試用國語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并于1946年2月在《政經報》發(fā)表其第一篇中文小說《故鄉(xiāng)的戰(zhàn)事一——改姓名》,次月在該報發(fā)表其第二篇中文小說《故鄉(xiāng)的戰(zhàn)事二——一個獎》,10月17日在《新新》第七期上發(fā)表其第三篇中文小說《月光光——光復以前》,1947年2月5日在《臺灣文化》第二卷第二期發(fā)表其第四篇中文小說《冬夜》。其中前三篇小說是以日據(jù)時代為背景,而時隔一年后發(fā)表的《冬夜》則是以臺灣社會的當代現(xiàn)實為創(chuàng)作背景。
《故鄉(xiāng)的戰(zhàn)事一——改姓名》描寫“我”于某一初冬的午后在火車站的所見所聞。因戰(zhàn)爭敗勢日甚一日,火車被軍閥獨占,可供乘客搭乘的火車很少,月臺上熙熙攘攘、擁擠不堪?!拔摇迸艿娇拷屡_最邊端的一列排列整齊的小學生后面,因為這些小學生秩序井然,并不搶著上車。突然一個孩子從隊伍后面沖到前面先行上車搶占位置,這時其他同伴喊罵插隊的孩子為“改姓名”?!拔摇币詾楸涣R的孩子是臺灣人,因為在“皇民化”運動時,改姓名的臺灣同胞很多。聽著其他孩子的叫罵,深感氣憤與同情的我用臺灣話和他交流,沒想到這個孩子卻說“你別侮辱著我,我是日本人,誰愿意去做臺灣人呢?”
文中塑造了純真的兒童形象。兒童的心是天真的、誠實的,作家通過兒童之口揭示出“皇民化”運動中改姓名這一行為的虛假。小說中不按照順序排隊上車的行為在孩子們心中是“假偽的”,而臺灣人改姓名在孩子們心中也是“假偽的”,于是“改姓名的”便成為“假偽的”代名詞,被用來罵插隊搶座位的同學后藤,“我”因為不知內情以為是日本孩子在欺負侮辱改了姓名的臺灣孩子后藤而用臺語與之交談時看到的卻是后藤傲慢而輕蔑的臉色,作家通過純真的孩子之口揭穿了“皇民化”運動的真面目。小說末尾敘述者感嘆:“日本人你真是個癡子。連你自家的小孩子都騙不著,怎樣能夠騙得著有了五千年文化歷史的皇帝子孫呢?”文章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彰顯作者對殖民者“皇民化”運動的批判與諷刺。
《故鄉(xiāng)的戰(zhàn)事二——一個獎》運用黑色幽默的手法,敘述了一個炸彈引發(fā)的波折。美機轟炸后的小村莊里,村民唐炎在水田里意外發(fā)現(xiàn)一些尚未爆炸的美軍炸彈。他的心緒因此無法平靜:想要將炸彈拿去上繳給派出所的警察又怕炸彈突然爆炸,如果不交給警察不但那些水田不能種,還可能被警察當通敵犯抓去。他想起類似的事情嚇得不知所措:村里有一個農民,因孩子在路上撿了幾個子彈在學校玩的時候被老師發(fā)現(xiàn)報告給警察,結果被警察定罪為暗中通敵而打個半死、回家沒過兩三天就一命嗚呼。第二天下午他拿著炸彈去派出所上交。想不到平日猙獰粗暴的池田大人看到唐炎手中的炸彈驚慌失措地馬上跑進防空壕,嚇得氣咻咻地一直喊,連頭也不敢伸出來。直到保甲書記過來把炸彈拿走,池田大人才爬出來,將唐炎暴打了一頓。
文中重點刻畫兩個形象,農民唐炎與警察池田,唐炎——一個年近五十歲的自小就只知道耕田的樸實農民,他“脾氣很直,做人甚好,整日只好在田里做的像牛馬一樣的,就不管什么別的事情了??梢哉f是官家最喜歡的老百姓?!本褪沁@樣一個善良、純樸而膽怯的普通農民,他冒著生命危險去派出所上繳未爆炸的炸彈,結果得到的“獎品”卻是一頓毒打。而平素猙獰、粗暴、兇殘、令人畏懼的日本警察池田在看到炸彈后卻嚇得瘋瘋癲癲、倉皇逃跑。這讓唐炎覺著好笑,雖然挨了一頓毒打,但改變了認識:“知道了,日本人絕不是不怕死的。”
作者在《月光光——光復以前》中表達了對“皇民化”運動中強制使用“國語”的憤恨。故事發(fā)生在美軍兇猛轟炸的城市,警察強迫老百姓從被指定為防空闊地的那些房屋搬出來。主人公莊玉秋在租房時遇到已被日本“皇民化”運動同化的臺灣人房東,要求其家眷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說日本話,要純然的日本式的生活樣式,他為了得到住所答應了房東的要求,卻使得家人的生活失去往日的快樂,心中悵然若失。最終為了重拾家庭往日的溫馨,即便被房東趕走也無所畏懼,在月光下帶著孩子們高興地唱起臺灣歌。這對那些被日本殖民者在“皇民化”運動中同化的臺灣人無疑是極其辛辣的諷刺。
以上三篇小說都在反思和諷刺臺灣社會日據(jù)時代的“皇民化”運動。這在呂赫若以往以各種曲筆寫成的日文作品中很難發(fā)現(xiàn)。“這些作品都寫得比較倉促,其藝術成就也比不上前期和中期的成熟作品。但呂赫若通過稚拙的中文發(fā)泄出來的壓抑了很久的積憤,獲得解放的暢快淋漓的感覺,對于了解光復伊始的臺灣人民的心態(tài),具有重要的價值?!盵2]
陳芳明先生認為“《月光光》固然也是反皇民化的小說,但其中的對話卻已有所指地批判陳儀政府的霸權。因為,故事主題乃是針對日本殖民者的國語政策而發(fā)展的。日本人視臺灣人的語言為次等的、不潔的。這種歧視行為與陳儀政府的國語政策毫無二致,都同樣要求臺灣人遺忘自己的語言。在日本強勢語言攻勢的逼迫下,小說中的人物終于發(fā)出了抗議:“我們是要在此永住的,像現(xiàn)在這樣的一也不可說臺灣話二也不可說臺灣話,我們是臺灣人,臺灣人若老不可說臺灣話,要怎樣過日子才好呢?’這樣的聲音,既是針對太平洋戰(zhàn)爭期間的國語政策,當然也是朝向戰(zhàn)后中國化的國語政策而發(fā)出的。呂赫若寫這篇小說時,足夠反映他對光復的興奮之情已經退潮了。對于強勢文化的抗拒,呂赫若的堅決姿態(tài)至此表露無遺?!崩^而認為:“從這個角度來觀察他在二二八前后發(fā)表的《冬夜》,更能體會呂赫若內心的憤懣。從反對殖民體制、批判皇民化運動的基礎出發(fā),呂赫若刻意在這篇小說里把國民黨與日本人并置等量齊觀?!盵3]
看過這段論述不由得讓人感到驚訝,不知陳芳明先生是確實不知,或是有意模糊混淆歷史,竟然可以將恰恰相反的兩種狀況混為一談。即便在光復后期有國民黨官員曾經主張過“學國語、禁講方言”,但在呂赫若創(chuàng)作四篇國語小說的臺灣光復初期的國語政策是在魏建功等學者主導下通過先恢復方言,再學習國語的途徑來實現(xiàn)。如果說看到小說作品中的這段話“我們是要在此永住的,像現(xiàn)在這樣的一也不可說臺灣話二也不可說臺灣話,我們是臺灣人,臺灣人若老不可說臺灣話,要怎樣過日子才好呢?”讓他如獲至寶,認為可以為其所謂的再殖民理論尋找到依據(jù),將國民政府與日本殖民者并置為與臺灣人對立的外來臺灣的殖民者,將臺灣與中國對立,那就大錯特錯了。首先就錯在對光復初期的國語政策的錯誤認知,日本人視臺灣人的語言為次等的、不潔的,而光復初期的國語政策不僅并不曾和日本人一樣歧視臺灣話,更不曾“要求臺灣人遺忘自己的語言”, 恰恰相反的是要先恢復臺灣同胞的母語,然后再學國語。
這里不禁要問究竟是“呂赫若刻意在小說里把國民黨與日本人并置等量齊觀”?還是撰寫文學史的人自己已經做好先在的理論預設:殖民、再殖民,國民黨與日本人一樣都是外來殖民者,從而有意篡改事實真相,以惑視聽?
只要細心翻閱史料,便不難發(fā)現(xiàn):1946年4月2日,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正式成立,它隸屬于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其中設主任委員一人、副主任委員一人、常務委員五人至七人、委員十九人至二十五人。
其主任委員魏建功所提倡的臺灣省國語運動綱領如下:
1. 實行臺語復原,從方音比較學習國語。
2. 注重國字讀音,由“孔子曰”引渡到“國音”。
3. 刷清日語句法,以國音直接讀文達成文章還原。
4. 研究詞類對照,充實語文內容建設新生國語。
5. 利用注音符號,溝通各族意志融貫中華文化。
6. 鼓勵學習心理,增進教學效能。[4]
需要說明的是,魏建功提倡從臺灣方言入手學習國語是吸取了大陸各省的學習經驗,這并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既然臺灣的國語是一張白紙,那干脆從一開始就予以完全標準化。他批評這種標準化的做法并不能發(fā)揚“臺灣同胞自己鄉(xiāng)土的文化”,復原“真正光復失地精神”。在他看來,臺灣人應該警覺,保存母語與推行國語是他們光復以后的雙重責任,這個原則的意義在于“恢復民族意識,建設學習心理”[5]。因此,推行國語與提倡方言兩者并不矛盾,后者是前者的基礎,而前者是后者的目標。魏建功在《學國語應該注意的事情》中也談到上述建議。臺灣話的閩南語系統(tǒng)和客家話系統(tǒng)都是祖國語音的一種,臺灣使用它們的人口約有六百萬。而日本殖民者把這些祖國語言排擠到家庭中使用,導致中年以下的青年人、少年人漸漸不再會說,臺灣民眾也由不許自由使用變得不會自由使用了。因此,光復以后就應該恢復使用母語的權利。因此,臺灣國語問題有雙重意義,第一是“恢復自由使用祖國語言”,第二才是“推行國定標準語言”。標準音應該從臺語和國語的比較對照中學習。他鼓勵臺灣同胞“學國語應該注意:不怕錯,只怕醋(國語害羞叫醋)!不怕慢,只怕站(國語不前進叫站)!”[6]
臺灣省國語運動綱領的第一條“實行臺語復原,從方音比較學習國語”,在呂赫若作品中即有體現(xiàn),他的國語小說里也留下了用方言思考的痕跡,汪毅夫先生曾在其文章中舉例:“《冬夜》有‘他是個某某公司的大財子’之語,‘財子’應為‘財主’;在閩南方言里‘財主’讀若‘財子’,兩者是完全同音的?!盵7]
呂赫若的第四篇國語小說《冬夜》,采用意識流的敘事手法,描寫楊彩鳳在一天夜里的所思、所想、所為。根據(jù)女主人公的回憶以倒敘的方式來展開故事情節(jié)。作者塑造了其以往小說中常常出現(xiàn)的受壓迫受欺凌的女性形象——楊彩鳳,以及推動情節(jié)展開的其他人物:林木火——彩鳳的第一任丈夫,臺灣人,婚后五個余月就被迫當了“志愿兵”派到菲律賓前線;翁姑——彩鳳的公婆,得知兒子可能戰(zhàn)死的消息,便不理彩鳳;父親——原本是市場青菜販,后來沒有生意可做,閑在家里;母親——平素愛賭,彩鳳從酒館里賺的錢,還沒買米就白白送到賭場去;郭欽明——彩鳳的第二任丈夫,浙江人,花天酒地的生意人,偽君子;面線嫂子——拉皮條者;狗春——嫖客之一;警察。以上諸多人物形象顯示出是偶然性與必然性因素的共同作用釀成了主人公的悲劇命運。
彩鳳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濟境況十分拮據(jù),因為“一斤米超過二十圓”,她在酒館里賺來的錢難以維持一家五口的生活費用。作為男權社會中的一員普通女性,彩鳳對于男性的依賴也是造成其自身悲劇命運的原因之一:先是苦苦等待新婚不久就被派到前線的丈夫,“深恨丈夫當兵一去就不回來”,繼而為生活所迫再嫁,而再嫁之人本以為是生活的依靠,那個道貌岸然的宣稱“你這么可憐!你的丈夫是被日本帝國主義殺死的,而你也是受過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摧的人,這是我的任務。我愛著被日本帝國主義蹂躪過的臺胞,救了臺胞,我是為臺灣服務的?!币粋€口口聲聲說著愛臺胞的花花公子郭欽明,在將梅毒傳染給無辜的彩鳳后便露出猙獰的真面目。他反誣是彩鳳傳染自己,將三萬元的聘禮索回,使得彩鳳一家不僅又一次陷入經濟困境,而且要遭受精神上的屈辱。這個以救贖者自居的大陸來的偽君子成為將彩鳳推向悲慘生活的劊子手,在被冤枉后彩鳳的心理走向極端,得出“一個男人不可信之結論”。生活的壓力終于徹底將這個曾經守著貞操等待丈夫回來的純潔女子推向依靠出賣肉體來維持生活的境地。狗春是彩鳳“接過數(shù)次”的熟客,“不過當她的溫柔的身體被擁在強壯的臂彎內時,她就覺得不禁毛骨悚然,起了無窮的悲哀。只是在這當中,竟成熟了她的冷酷憎恨的人生觀,她鄙視了一切,唾棄了一切,憎恨了一切?!倍鎸χ束P的變化,作為親人的父母“裝作似知非知的態(tài)度”,沒有給女兒以必要的安慰與關愛,彩鳳的人生也一如小說的結尾:“她一直在跑著黑暗的夜路走,倒了又起來,起來又倒下去。不久槍聲稀少了。迎面吹來的冬夜的冷氣刺進她的骨里,但她不覺得?!?/p>
在呂赫若的四篇國語小說中,前三篇是對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嘲諷與控訴,到了《冬夜》中則既延續(xù)了對殖民者的控訴——強行征兵使得彩鳳新婚不久就成了無依無靠之人;又揭示了光復初期臺灣社會的諸多問題,譬如,“在光復的歡天喜地之中,一切物價破天荒地飛漲起來了,而且最不幸的就是因統(tǒng)治組合解散而她倒失業(yè)的。她的父親屢次重新圖謀生意的復業(yè),但是需要高額的資本,所以就辦不到了。這時候,在苦難的生活里她是掙扎著肚餓……”這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于光復初期國民黨統(tǒng)治的不滿,對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下普通臺灣百姓生活困苦的憂慮。
以上四篇中文小說的遣詞造句見證了呂赫若國語寫作水平在實踐中不斷由稚嫩走向嫻熟。在《故鄉(xiāng)的戰(zhàn)事一——改姓名》中,呂赫若在運用漢語白話時表現(xiàn)出明顯的青澀,一些字詞運用詞不達意,有的還沿用日語中漢字的直譯,有些句子的語法結構也不符合漢語語法規(guī)范,而較多保留了日語語法結構形式。因為語言駕馭上的問題,與他從前成熟的日文作品比較也顯得篇幅短小,因此不難發(fā)現(xiàn)其初用國語創(chuàng)作時的困難。盡管個別詞句、語法運用上存在若干不恰當之處使讀者的閱讀不是那么流暢,但他所要表達的內容依然能夠讓人看得懂。對于一直處于日語語境中的臺灣作家而言,他們的表達雖然顯得稚嫩,但這無損于其在特定歷史時期的意義與價值,從中也可看出光復之初國語運動推行的效果已然迅速體現(xiàn)于作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實踐之中。
綜上所述,呂赫若的四篇國語小說展現(xiàn)了光復初期臺灣作家學習國語的努力與成效,意義深遠!正如學者陳映真先生所言:“在創(chuàng)作的領域,力爭克服語言轉換所造成的困難,同時又力爭寫出思想上較深刻、藝術上比較好的作品這個重大任務上,呂赫若做出了幾乎是唯一的、最早的、最好的貢獻。以《冬夜》為代表的呂赫若漢語白話小說的出現(xiàn),標記著臺灣現(xiàn)代文學從殖民地時期解放,當然也標記著臺灣當代文學的開端。”[8]
注釋:
[1] 陳映真、施 淑、藍博洲、馬相武、朱雙一:《重返文學史:呂赫若及其時代——兩岸五人談》,《南方文壇》1998年第2期。
[2] 黎湘萍:《從呂赫若小說透視日據(jù)時期的臺灣文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1999年第2期。
[3]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上),臺北,聯(lián)經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第222頁。
[4][5] [6] 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18,321,342頁。
[7] 汪毅夫:《閩臺區(qū)域社會研究》,廈門:鷺江出版社,2004年,第344頁。
[8] 陳映真:《論呂赫若的〈冬夜〉——〈冬夜〉的時代背景、審美上的成就和呂赫若的思想與實踐》,《文藝理論與批評》1999年第4期。
[責任編輯:陳未鵬]
2016-03-29
隋欣卉, 女, 吉林九臺人, 福建師范大學海峽兩岸文化發(fā)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閩臺區(qū)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文學博士。
I206.7
A
1002-3321(2016)05-0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