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偉,江 紅
?
慢性腎病患者低蛋白飲食認知及行為調查與分析
周宏偉,江 紅
慢性腎?。粻I養(yǎng)認知;低蛋白飲食;調查報告
隨著人口老齡化、能夠引起腎損害的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的發(fā)生率增高,造成腎臟疾病的發(fā)生率亦逐年上升,慢性腎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 已經成為威脅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合理限制飲食中的蛋白質可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延緩慢性腎臟病的進展,對維持甚至改善營養(yǎng)狀況具有重要的意義[1]。為提高CKD患者低蛋白飲食 (lowproteindiet,LPD)的認知率和依從性,筆者對100例CKD住院患者LDP知識的了解、掌握程度、接受治療情況及教育需求等進行調查并分析,為進一步改進營養(yǎng)治療方案和宣教方向提供依據。
1.1 對象 2013-08至2014-08我院腎內科收治的CKD患者100例。診斷標準參考慢性腎病及透析的臨床指南(K/DOQI指南)[2]。其中男38例,女62例,年齡22~89歲,平均53.7歲;CKD3期22例,CKD4期28例,CKD5期50例;病程1~16年,平均4.3年;文化程度:大專以上28例,高中及初中44例,小學及以下28例;合并腎性貧血73例,高脂血癥37例,腎性高血壓31例,高鉀血癥13例,甲狀旁腺功能亢進12例,高磷血癥10例。
1.2 調查方法 采用統(tǒng)一編制的CKD患者營養(yǎng)認知調查表,經預調查反復修改。調查員均為具有營養(yǎng)資格證的營養(yǎng)技師,經統(tǒng)一培訓合格,調查時堅持知情同意的原則,向每一位受試者告知調查目的,自愿參加,收表時檢查完成情況。
1.3 調查問卷內容LPD概念的正確理解情況;優(yōu)質蛋白食物選擇;接受LPD治療及知識需求情況等。其中掌握程度8個選項中錯選2個及以下為基本掌握,錯選3~5個為未掌握,錯選6個及以上或未選為不知道。知識需求情況:自行多選。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Excel2010進行數據統(tǒng)計及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百分數表示。
2.1 對LPD認知情況 調查顯示,僅6%的患者能正確理解低蛋白飲食的含義,其中64%的患者選擇吃少量肉,10%的患者選擇不能吃肥肉,20%的患者對低蛋白飲食概念不清楚。
2.2 對優(yōu)質蛋白食物的選擇 筆者在選項中設置了常見的魚蝦、瘦肉、雞蛋、奶類、大豆、堅果、谷類、薯類等8類食物。優(yōu)質蛋白食物選擇調查結果顯示:不知道者18例(18%)、未掌握12例(12%);基本掌握70例(70%),其中全對10例(10%)。在錯選中主要集中在大豆、谷類、魚蝦類及薯類,所占分別為60.6%、31.9%、17.0%及13.8%。
2.3 接受LPD治療情況 本次調查人群中有33例(33%)患者住院期間接受了麥淀粉飲食治療,平均治療4.5d。在不能堅持麥淀粉治療原因中,品種單一占38.5%;口感差占46.9%,看不到治療效果占78.1%。
2.4 對LPD知識需求情況 80%的CKD患者對需要接受LDP相關營養(yǎng)知識的宣教給予了肯定回答,希望通過飲食治療在緩解癥狀,延緩疾病發(fā)展中獲益。營養(yǎng)知識需求主要包括:LPD有何益處、怎樣計算蛋白質攝入量、麥淀粉或低蛋白大米的使用方法、購買渠道,所占比例分別為89%、85%、77%、79%。
3.1 對LPD的認知及掌握程度情況LPD是CKD治療中重要的手段之一。當GFR降至<60ml/(min·1.73m2)即應實施低蛋白飲食治療,推薦蛋白質攝入量為0.60g/(kg·d) 。其中約50%飲食蛋白宜為高生物價蛋白質(主要指動物蛋白),而且能量需維持于125.40kJ/(kg·d)(30kcal/(kg·d)[3]。調查結果顯示,能正確理解LPD的CKD患者不多,大多數患者知道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對蛋白質質量的要求不夠清楚。優(yōu)質蛋白食物選擇調查結果也顯示:近1/3的患者還不能掌握對具體食物的選擇,主要問題存在于對大豆類及谷類食物認知的不足。這可能與患者對CKD限制蛋白質的原理、飲食中不同來源蛋白質的氨基酸構成及代謝特點等認知不足有關。因此,臨床營養(yǎng)師在宣教過程中,應在增加宣教次數的基礎上,著重于對低蛋白飲食正確概念進行解讀;講明動物性蛋白與植物性蛋白(如谷類)的區(qū)別,特別是大豆及其制品,除高磷血癥及高尿酸血癥的患者,完全可以作為優(yōu)質蛋白的來源[4]。還可以通過舉辦示范餐或食物模型的演示等進行宣教加深患者的理解。
3.2LPD治療依從性及LPD知識需求情況LPD在具體實施中,特別是CKD3~5期患者的蛋白質攝入量為0.6g/(kg·d),常需選用麥淀粉或低蛋白大米替代或部分替代日常主食,在限制蛋白質總供給量的情況下,提高優(yōu)質蛋白食物的攝入量。調查結果顯示CKD患者LPD治療依從性不高,僅有33%的住院期間接受了麥淀粉飲食治療,且持續(xù)時間較短。大多數患者放棄治療的原因,集中在看不到治療效果。低蛋白飲食是根據患者殘余腎功能狀況制定的一系列持續(xù)進行的飲食治療方案,因其改變患者的飲食結構及習慣,容易出現依從性差的問題。住院期間的飲食治療往往只是起到制定方案和飲食示范的作用,更多的還需門診隨訪,醫(yī)患雙方長期配合不斷改進方能顯效[5,6]。大多數患者都希望接受更多具體的營養(yǎng)知識指導,如LPD有何益處、怎樣計算蛋白質攝入量、麥淀粉或低蛋白大米的使用方法、購買渠道等方面的指導。對于調查中患者的需求和治療中出現的問題,可通過以下方式解決。(1)在宣教中,我們要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心理期待。加大LPD對CKD益處的宣傳,增強患者自我管理飲食的信心。(2)指導患者掌握結合病情計算個性化蛋白質供給量,并參考食品交換法的方法[4],量化各類優(yōu)質蛋白食物,便于患者估算和實施。(3)進一步提高麥淀粉食品的工藝和品種,可增加麥淀粉餅干、蛋糕等,提高食品風味。現場演示麥淀粉食品的制作方法,讓患者積極主動的參與醫(yī)療行為。(4)推廣口感容易接受、制作方便的低蛋白大米,并做好購買渠道、食物稱重的指導,以增加患者的依從性。(5)對依從性差的患者可適當放寬限制,逐步過渡至標準。
LPD的實施需要醫(yī)患雙方密切配合,以患者為本的理念指導我們在LPD的實施和宣教中要有針對性、科學性、能動性、生動性,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使患者更易接受LPD飲食,達到延緩病情發(fā)展的目的。
[1] 郭付全,毛煥東,烏新春,等.不同蛋白質飲食對慢性腎病患者腎功能的影響[J].西部醫(yī)學,2015,27(2):190-195.
[2] 王吉耀.內科學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631-632.
[3] 諶貽璞.老年人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蛋白營養(yǎng)治療[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6,25(1):21-22.
[4] 蔡 威.現代營養(yǎng)學 [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16-699.
[5] 劉 靜,尹道馨,徐 睿,等. 持續(xù)質量改進在慢性腎臟病患者飲食營養(yǎng)管理中的作用[J]. 中國臨床營養(yǎng)雜志,2012,20(5):278-284.
[6] 朱 虹,李惠莉.一體化治療對慢性腎病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5,22(16):2525-2527.
(2015-11-17收稿 2016-06-20修回)
(責任編輯 岳建華)
醫(yī)學期刊常用字詞正誤對照表
周宏偉,本科學歷,主管技師。
100035,北京積水潭醫(yī)院營養(yǎng)科
R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