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實(shí)
西方浪漫詩的情愫直抒與比喻
王君實(shí)
西方的浪漫詩雖喜直抒其胸,詩句中總少不了“愛”字的真摯表達(dá),比喻且意象具體、自然、鮮明,誦之讀之,可傳神地表達(dá)作者的浪漫情懷、率性睿智和熾熱情感,一誦三嘆中抓住讀者的內(nèi)心。
西方;浪漫詩;比喻
詩是情感的產(chǎn)物,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沒有“情”的詩則不為詩。雖然喜怒哀樂皆可成詩,但中、西方民眾,最喜愛的還屬浪漫詩,《詩經(jīng)》三百篇也是以“關(guān)雎”開篇。
西方人奔放熱情,一旦“fall in love”,往往愛的昏天黑地,所謂“l(fā)ove is blind”,寫起浪漫詩來也就是滿篇告白,一味地“愛”下去,“興、比、賦”三中表現(xiàn)手法中,賦法為多。勃朗寧①維多利亞時(shí)代著名英國女詩人,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1806-1861)。的詩就代表了西方浪漫詩的一種普遍風(fēng)格。
勃朗寧自幼騎馬摔傷,下肢癱瘓,十五歲起就臥病在床,從沒有收獲愛情的奢望。不料想她在39歲時(shí)遇上小她6歲的詩人羅伯特,墜入一場“姐弟戀”??菽痉甏?,才情萌發(fā),看她這一時(shí)期寫給羅伯特的情詩,情感表白多為不加掩飾的直抒其胸,正如詩集《葡萄牙十四行詩》中的第43首詩——“我該怎樣來愛你”。②王秀莉:《當(dāng)你老了》(世界上最美的100首情詩),北京:北京日報(bào)報(bào)業(yè)集團(tuán)同心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第112-113頁。她在這首詩中,在14行句子里出現(xiàn)9個“愛”字,正如第一句的自問“我是怎樣的愛你?”好像不知道該怎樣“l(fā)ove”了。她寫道:我愛你之深邃、之寬廣、之高遠(yuǎn),盡我的靈魂所能及之處,仿如探求玄冥中神的存在和美好至極。我愛你如每日之必需,陽光下和燭焰前都不可或缺?!矣煤粑?、微笑、眼淚和我整個生命來愛你! 假如上帝愿意,我死后也將更加愛你!
讀這樣的作品,特別是讀英文原作,在其原詩韻律的美化下,作者的感情極易體會和把握。
中國傳統(tǒng)認(rèn)為詩貴含蓄,唐代詩人劉方平的《春怨》中,“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不著一絲“愛”的痕跡,但愛之情思卻濃得抹都抹不開;晚唐詩人李商隱《無題·相見時(shí)難別亦難》中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不見“愛”字,卻情意無盡。要達(dá)到這種含蓄避直的效果,就須用“興”用“比”,尤其是比喻。
西方情詩中,最常見的比喻就是以鮮花喻美女,且玫瑰、紫羅蘭、百合是西方浪漫詩中最常用、耳熟能詳?shù)拿琅黧w。例如:德國詩人亨利?!ずD℉einrich Heine,1797-1856)的詩:《你像一朵花兒》(You are like a flower)中,寫道“Oh,You are like a flower,So fare and pure and blest...”(你像一朵鮮花,如此美麗、純潔、神圣……)③王秀莉:《當(dāng)你老了》(世界上最美的100首情詩),北京:北京日報(bào)報(bào)業(yè)集團(tuán)同心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第108-109頁。。又如,蘇格蘭農(nóng)民詩人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年)在《一朵紅紅的玫瑰》(A Red, Red Rose)一詩中,以“O,my uve’s like a red, red rose”④周向勤:《英漢詩歌比較鑒賞》,蘇州:蘇州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第55頁。,將心上人直接比作紅紅的玫瑰。 更有英國詩人托馬斯·坎品(Thomas Campion,1567-1620),在其詩作 “成熟的櫻桃”(Cherry-Ripe)中,直接將美女的
臉龐比作花園,即“There is a garden in her face,where roses and white lilies grow. A heavenly paradise is that place, wherein all pleasant fruits do flow”(你的臉上有一個花園,玫瑰與百合生長怒放。那里就是個天堂的天堂,結(jié)著各種美味鮮果在園中)①王秀莉: 《當(dāng)你老了》(世界上最美的100首情詩),北京:北京日報(bào)報(bào)業(yè)集團(tuán)同心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第142-143頁。
其他常用的美女喻體還有夏季、夜空、星星等,如 “She walks in beauty,like the night,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她走在美的光彩中,如同夜色,皎潔無云,繁星滿天)②王秀莉: 《當(dāng)你老了》(世界上最美的100首情詩),(英)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她走在美的光影里(She walks in beauty),北京:北京日報(bào)報(bào)業(yè)集團(tuán)同心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第164-165頁。。被譽(yù)為英國詩歌之父的杰弗里·喬叟(1343-1400年)則與眾不同,在其創(chuàng)作的無情美人回旋曲”(A Rondel of Merciless Beauty)中,以殺人利劍暗喻美麗的大眼睛, “Your two great eyes will slay me suddenly: Their beauty shakes me who was once serene.”(你的大眼睛簡直要把我殺死,它們的美麗撼動了我的寧靜)③顧飛榮:《最美英文愛情詩歌》,合肥:安徽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第2-3頁。, 讀去只覺犀利無比又活潑生動。
三、自喻他喻自然烘托,鮮明的形象和寓意撥動熾熱心弦,蕩漾人類靈性
在浪漫的情詩中納入自喻手法,更能烘托鮮明的人物形象和寓意,亦或是因?yàn)橄嗨贾嘀挥凶约鹤钋宄木壒拾?。如英國維多利亞時(shí)代最受歡迎及最具特色的詩人艾爾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09—1892)的經(jīng)典愛情詩歌The Miller’s Daughter(磨坊主的女兒)④周向勤:《英漢詩歌比較鑒賞》,艾爾弗雷德·丁尼生,磨坊主的女兒,蘇州:蘇州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第91頁 。。丁尼生將這首詩譯為:那是磨坊主的女兒,她長得可真是窈窕;我多想變成顆珠寶,在她的耳垂下顫搖;日夜隱藏在她的髦發(fā)中間,感受她潔白頸項(xiàng)的溫暖……我愿變成一串項(xiàng)鏈,貼著她芬芳的胸脯;整天不停的上下起伏,與她一起歡笑和愁苦;我要輕輕地把她偎依,晚上也不會舍棄。這首膾炙人口的The miller’s daughter用第一人稱抒情,以自喻之手法把情郎內(nèi)心的“愿望表達(dá)得淋漓盡致,在“擬物”和“擬人”的有機(jī)結(jié)合中將對少女的渴慕之情反襯出少女之美。
因“生命誠可貴,愛情價(jià)更高”名句為國人熟知的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山陀爾(Petogfi Sandor 1823-1849),更是善用自喻,詩句意象極為豐滿,熱情真摯地傾訴和對愛情的渴望與堅(jiān)貞,感染力極強(qiáng)。例如,他獻(xiàn)給未婚妻尤麗亞的情詩“I Am Willing That It Is A Torrent(我愿意是急流……)⑤王秀莉:《當(dāng)你老了》(世界上最美的100首情詩),“我愿意是急流”,北京:北京日報(bào)報(bào)業(yè)集團(tuán)同心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第92-95頁。中,寫道:“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嶇的路上、巖石上經(jīng)過……只要我的愛人是一條小魚,在我的浪花中快樂地游來游去?!薄拔以敢馐菑U墟,在峻峭的山巖上,這靜默的毀滅并不使我懊喪……只要我的愛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著我荒涼的額,親密地攀緣上升?!?/p>
裴多菲·山陀爾的另一首短詩“I’ll be a tree”(我愿是棵樹)中寫道:如果你是那樹上的花,我愿是一棵樹;如果你是花上的露水,我愿是那朵花;如果你是陽光我愿是露水,在你的照耀下化為虛空。作者在詩中將自喻他喻自然巧妙地融合,詞語雖然很簡單,但借助樹、花露水、陽光、天空和星星等自然事物間的相互依存關(guān)系表達(dá)自己對愛人的忠貞不渝,使之極具感染力。
所以,在西方浪漫詩中,或情愫直抒或巧妙比喻其傳神地表達(dá)作者感情的功力可緊緊捕捉讀者的內(nèi)心即便是經(jīng)過了翻“譯”,讀來也是沁人心脾,讓人在感懷中一誦三嘆,耐看耐讀耐品。
(作者單位:蘭州理工中等專業(yè)學(xu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