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平
【摘 要】物理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同時也是初中生較難學習的學科,尤其是物理實驗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學生物理學習的重要途徑。本文結合教學經(jīng)驗,主要通過優(yōu)化物理實驗方法,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拓展延伸課外實驗,注重實驗的生本性,積極思考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策略,從而更好地為初中生學習物理服務。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策略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的掌握,需要依托大量實驗得來,并通過實驗進行驗證。初中物理教學,是要學生掌握物理知識,顯著提升物理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引導學生開展獨立性思考。而要實現(xiàn)物理教學的目標,就必須借助實驗教學,并不斷優(yōu)化實驗教學方法,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拓展延伸課外實驗,注重實驗的生本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與實踐能力,從而加大實驗教學力度,改進實驗教學、顯著提升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一、優(yōu)化物理實驗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是一門學問,涉及很多心理學內容,物理實驗教學的開展,不僅需要教師將實驗過程透徹的呈現(xiàn)出來,更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情況,要讓實驗成為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內容,而不是一種無法擺脫的負擔。物理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硬性灌輸?shù)慕逃砟睿瑑?yōu)化實驗方法,不斷完善教材實驗,在物理課堂上注入探究性實驗,促使學生不斷思考,激發(fā)參與實驗的無限興趣,從而更好的學習物理知識。
如在進行“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時,教師應引發(fā)學生對生活經(jīng)驗的思考,“生活之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下雨天鞋容易打滑,在冰面上也很容易滑倒的情況,大家有想過這是什么原因嗎?”由于能夠引發(fā)學生思考,所以學生都會產(chǎn)生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其中。由此,教師可引出教學內容,然后可以出示給學生一些小鋸條,并讓幾名學生上講臺開展鋸木塊比賽,然后讓他們闡述過程中的感受,那么學生會異口同聲的回答“木塊鋸到中間的時候會很吃力,摩擦力也變大了”,教師這時引導學生帶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的問題,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實驗,這樣一來,學生參與興趣就會變濃,學生會積極思考和探索,而物理實驗也就改變了那種生硬的呈現(xiàn),而成為不斷啟發(fā)學生思考的動態(tài)體驗式的呈現(xiàn),從而提升物理實驗質量。
二、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增強實驗可視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內容是很復雜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仔細觀察,了解到相關的實驗步驟、過程現(xiàn)象、結果呈現(xiàn)等情況,并進行深入的研究。換句話說,物理實驗的可視性及其重要,實驗演示必須要直觀的呈現(xiàn)出來,那么學生才會通過觀察和思考,掌握實驗現(xiàn)象背后的物理知識。
傳統(tǒng)實驗的可視性較差,實驗條件很簡陋,實驗過程也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清晰明了的觀察到的,那么自然也就會影響實驗教學效果?,F(xiàn)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增強實驗的可視效果,如利用實物投影儀、視頻實驗播放等手段,清晰細致的呈現(xiàn)實驗現(xiàn)象。
如在學習“電生磁”知識時,奧斯特實驗、直線電流磁場及通電螺線管磁場的分布規(guī)律實驗演示,實驗的可視效果不佳,位于前面的學生看不清楚,那么后排的學生就更無法觀察仔細了,條件也不允許教師拿給每一名學生看,實驗的原有作用也就會損失??墒墙柚曨l錄制形式,用多媒體屏幕進行視頻播放,或是用實物投影試驗臺同步呈現(xiàn),那么實驗就會被清晰和放大,而且可以進行暫停、快慢放,那么實驗講解也更加細致深入,實驗教學效果也就會更好。
三、拓展延伸課外實驗,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物理學科的綜合性較強,并且廣泛存在于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使得物理實驗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促使學生更多的留意生活,有意識的觀察生活現(xiàn)象,聯(lián)系相關物理知識,促使學生能夠將實驗生活化,達到學以致用的教育目的。為了突顯物理實驗的生活化特征,教師可有效拓展課外實驗,豐富學生的物理體驗與生活經(jīng)驗,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如在講授“杠桿”內容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在課外用木棒模擬杠桿撬石頭的情景,促使學生親身感受到阻力與動力,并繞著一個固定的點旋轉的過程,然后在課堂上表達對課外實驗的感悟,總結杠桿撬動石頭的物理原理,然后鼓勵學生用示意圖繪制的形式呈現(xiàn),找出阻力、支點、力臂以及動力,從而幫助學生識記知識,加深對物理實驗的印象。
又如講授“光的反射”內容時,教師應聯(lián)系生活情境,促使物理實驗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如玻璃幕墻的全反射,可借助“照鏡子”這樣較強生活化的實驗內容,引導學生課堂上進行親手實驗演示,那么抽象難懂的物理知識便更加具體形象,也拓寬物理實驗課堂學生的探究空間,學生學起來也會更輕松,從而增強初中生物理學習的信心。
四、注重實驗的生本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實驗是物理知識最直接的展示,同時也是物理現(xiàn)象最好的驗證過程,物理實驗的開展,應以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為目的,增強學生在物理實驗中的主體意識,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從物理實驗中受到啟發(fā),并將自己對物理知識的思考通過實驗來驗證,那么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便會顯著增強。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立足于物理教學要求,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原有實驗流程,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力,提升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以往物理實驗常常由教師獨立布置和完成,那么學生就會陷于被動的境地,為了要提升實驗教學質量,教師可將實驗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促使學生通過實驗自主建構知識。如在講授“浮力”知識點時,實驗中常常會用到盛水容器、漂浮物等常規(guī)器材,教師可引導學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廢棄材料,自制實驗器材,那么學生準備的器材優(yōu)劣便會呈現(xiàn)出差異性,對此,教師再鼓勵學生進行浮力實驗,并進行知識講解,那么學生便會學會自主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究精神。
總之,物理教學是離不開實驗的,初中生學習物理知識,也要借助實驗才能達到高效性,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必須要以學生學習為本,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觀察與動手實踐的能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物理實驗之中,借助物理實驗而更好的學習物理知識,提升物理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譚小玲.淺談如何有效進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科學咨詢,2013(12)
[2]張帥林.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低效的原因及解決對策[J].學周刊,2015(34)
[3]任曉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問題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