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
人有男女之分,動物有雌雄之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yè)果蔬研究所研究員郭繼英近日指出,“水果分公母”其實只是對水果外形的形象比喻,屬于一種經驗性的主觀判斷。在生物學界,水果根本不存在公母之說。水果結構通常分為果皮和種子兩部分,食用部分主要是果皮,也就是俗稱的果肉??墒巢糠峙c有性生殖過程無關,完全是由結果植株的組織和器官發(fā)育而來,可以說,水果的性別取決于結果植株的性別,而植物的性別并不能簡單以雌雄劃分。
用于有性生殖的配子體只有雌雄兩種,即胚珠和花粉。我們可以簡單地把植物個體分成三大類:只產生花粉的,可稱為“公”;只產生胚珠的,可稱為“母”;既產生花粉又產生胚珠的,就是雌雄同株。而產生果實和種子是雌性功能,純雄性植株根本不可能結果,因此說,果肉的性別只有兩種:母或者雙性,“公水果”并不存在。
絕大多數水果都只有一種性別,比如雙性的蘋果、梨、桃、荔枝、西瓜等,以及“雌性的”橘子和臍橙。即使是可能出現兩種性別(不是公母,而是母和雙性)的水果,不同性別間也無法通過形狀特征來區(qū)分,因為影響水果形態(tài)的因素幾乎都不涉及有性生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