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vII),2016年9月
本期主打作品主題為“別樣的奧林匹克夢”。距離2016年奧林匹克夏季運動會不到兩周時間之際,記者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科帕卡巴納海灘旅游區(qū)的一個夜店里采訪了6位女性性工作者。記者發(fā)現她們都略顯疲倦,腿上隱約可見淤青,長長的指甲閃著銀光。這幾位婦女之中有輔助驗尸官、航空服務員、理療學生、按摩師,還有幾位母親。在這家夜店工作的共7位女性一同居住在一個略微高檔的公寓里,其中有一位是未來的產業(yè)工程師,但她拒絕了采訪。這些婦女從周一工作到周五, 每一位婦女都有著自己不同的故事,不過她們卻有著共同之處:雖然是通過性交易掙錢,卻厭惡自己的工作,同時都希望在奧運會期間能夠賺到一筆小財富。
《燃燒》(burn),2016年9月
本期《燃燒》雜志刊登了塔瑪拉·迪恩(Tamara Dean)拍攝的系列人物肖像,主題為“你是男孩還是女孩?”。迪恩拍攝的雌雄同體的人物肖像,表達出不用性別區(qū)分個體的普世人性。
對于“是男性還是女性”這個問題,照片中的人物都有著自己的看法。例如,來自中國的夢(Meng)認為,雌雄同體意味著既不是女孩也不是男孩,而是在可以欣然接受女性氣質的同時接受男性豪情,意味著能夠舒適地順應溫柔和強壯、敏感和反抗、外向和內向等特質。
對于格雷斯(Grace)來說,孩童時代的她從來就不曾被性別問題困擾。她在一個開放的社會中無憂無慮地成長,從小就喜歡跟男孩子扎堆,有著鮮明的個性。開放的社會為她提供了一個自我發(fā)現的環(huán)境。格雷斯還是小姑娘的時候發(fā)現自己是個假小子,不過沒有人把她當作男孩看待。直到有一天,在朋友家里,朋友的父親問她是男孩還是女孩的時候,她一時語塞,從此開始思考,“性別”這個話題到底意味著什么。
《社會紀實》(Social Documentary),2016年9月
我們眼中的難民是什么樣的?作為回應,《社會紀實》刊登了一組圖片,它們圍繞著“面具”主題,暗示了人們對于難民的恐懼和偏見。照片中的女孩名叫賽薩娜,她的一家逃離了恐怖肆虐的厄立特里亞,定居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郊區(qū)的一個難民營中。攝影師與難民營里的人們居住在一起,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關注他們每一個人的不同生活和不同故事,而非忽視他們的個性,將他們統(tǒng)一看作是沒有個體性格的受害者。賽薩娜是難民營里其中的一個孩子,她和這里的孩子們一起參與創(chuàng)作了自己的照片。他們在白色面具上描畫,并在每一個畫面里加入了個人特征。在這一人像攝影項目中,攝影師與孩子們的互動使得被攝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最終的照片中被形象地呈現了出來。
《正號》(Positive),2016年9月
本期刊登了希臘攝影師康斯坦丁諾斯·歌頓塔柯斯(Konstantinos Gdontakis)的一組題為《你能定義時間嗎?》的作品。通過這組作品,攝影師提出了對于時間的思考。如果同心愛的人呆在一起,貼近大自然,遠離充滿焦慮的快節(jié)奏現代生活,清空大腦,這算不算是沒有充分使用時間,把時間浪費在了無用的體驗中呢?作者認為,這樣浪費掉的時間才是有價值的時間。與朋友一起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共度時光,是值得珍惜的。在房車里的交談和歡笑,在明亮的夜空下一起思考人生的意義,在寧靜的深夜里一起友好交流。只有在這些場景里,時間失去了意義,甚至停滯了,而現在和過去構成了即將到來的未來。攝影師試圖捕捉這種無法抓住、難以理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