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需要更多的文化元素。群眾文化,作為社會性文化,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對公民道德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越來越清晰的時代背景下,要不斷加強群眾文化建設,提升公民道德。本文主要從兩個大方面探討群眾文化對公民建設的作用。
【關鍵詞】群眾文化 公民道德建設 作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我國文化事業(yè)的建設發(fā)展,群眾文化日益崛起,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獲取的重要文化元素。群眾文化,具有群體性與社會性特征,主要內容通常是文化娛樂活動,不僅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也促進了社會的和諧,和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在這種文化和諧的氛圍當中,公民的道德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培養(yǎng)。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將對公民道德的培養(yǎng)寄托在群眾文化當中,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建設效果。公民道德的建設,要緊緊抓住群眾文化活動這塊肥沃的土地,積極發(fā)展成為公民道德建設的載體,發(fā)揮群眾文化對公民道德建設的推動作用。
一、是公民道德建設的載體
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很多,不僅是文化表演與觀賞活動,也包括文化的創(chuàng)造活動等。無論何種活動形式,本質上的活動主體都是群眾。因此,要將公民道德建設積極融入群眾文化活動當中,將群眾文化活動視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有效載體。
(一)加強社區(qū)文化建設
社區(qū)與人們的生活聯(lián)系最為緊密,社區(qū)文化也是群眾文化的重要方面。公民道德的建設可以大力借助于社區(qū)文化活動的開展,使社區(qū)文化的起到促進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作用。在城市的社區(qū)中,通常會開展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以形成良好的社區(qū)文化環(huán)境。在這種情況下,要將公民道德建設融入進去。比如,在社區(qū)開展一系列道德教育主題活動,以此來提升社區(qū)居民的道德素養(yǎng)。再者,對于社區(qū)文化中不好的因素,例如道德素質不高的居民破壞公共財產等現(xiàn)象,或者一些人隨地扔垃圾等不文明現(xiàn)象,阻礙了社區(qū)文化的建設,鑒于此,要積極加強社區(qū)文化的教育感染作用,加強道德教育,促進社區(qū)精神文明建設。只有當社區(qū)的文化活動順利開展了,精神文明建設慢慢實現(xiàn)了,公民的道德建設也會隨著得到促進,因為前者是后者實現(xiàn)的重要載體。
(二)組織多樣化活動
群眾文化活動是群眾自發(fā)性的活動,在活動的開展上所受到的限制較少,而且在內容上比較獨立自主。因此,要引導群眾古文化朝著多樣化健康性文化活動發(fā)展,在群眾文化當中融入公民道德建設,兩者要有機結合起來。群眾文化的多樣性發(fā)展具有極大的優(yōu)勢,群眾可以自主開展文化演出、書法作品比賽等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融入公民道德建設,將公民道德建設在這些具體活動形式中體現(xiàn)出來,從而培養(yǎng)公民的道德,達到道德建設作用。
二、推動公民道德建設
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大力建設的進程當中,群眾文化的推動性作用體現(xiàn)在對公民道德建設的促進。以下是群眾文化促進公民道德建設的幾個基本社會功能。
(一)宣傳教育
群眾文化活動是一種開放性質的活動,是一種群眾參與,滿足群眾需要的文化活動。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本準則,在此基礎上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會對群眾起到一個很好的宣傳教育的作用,培養(yǎng)公民積極健康的思想,促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群眾,規(guī)范群眾觀點思想和行為。比如,在群眾文化演出形式中,以話劇的形式演繹“紅軍長征”,這不僅能夠帶個群眾視覺上的良好體驗,還能夠讓群眾感受到黨和國家艱辛歷程,感受到老革命家艱苦奮斗、頑強不屈的精神,以此起到對群眾的宣傳教育作用,促進群眾思想道德的提升。
(二)精神調劑
要認識到群眾文化的主體和本質,主體是群眾,本質是為了群眾。群眾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一方面,是一種實踐與理論教育的結合,群眾在群中文化參與中,提升了自身道德素養(yǎng),使群眾能夠在活動中感受到道德教育,接受道德教育,對自身道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豐富了自身精神文化合道德素質;另外一方面,群眾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參與具有重要的建設作用,對群眾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反作用,豐富群眾文化內涵,豐富群眾文化的精神思想,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推動性作用。
(三)團結凝聚
在我國,要想維護社會和諧與穩(wěn)定,則需要強力建設一個精神文明的和諧社會,以此穩(wěn)定社會局面。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建設,對我國經濟發(fā)展以及政治建設起到重要的保障性作用。因此,群眾文化建設以及公民道德建設對于我國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戰(zhàn)略性意義。群眾文化與公民道德在建設過程中,要認識到兩者的重要性,發(fā)揮群眾文化的凝聚性作用,依靠群眾文化,將廣大人民群眾緊緊團結在一起,共同開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并在人民群眾的團結和凝聚當中,大力開展公民道德教育,促進公民之間的情感交流,也同時促進了公民道德建設。
結束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具有社會性、自主性、開放性等特征,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體是人,在大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同時,融入公民道德建設,使群眾文化成為公民建設的載體,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
【參考文獻】
[1]蘇迎冬.關于群眾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設過程中的作用的若干思考與研究[J].群文天地,2012,17:139.
[2]龔淑艷.淺談群眾文化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A].《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決策論壇——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6:1.
[3]周玉玲.群眾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價值探討[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14,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