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章
【摘要】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對學生學習物理有著重要的作用,將生活經驗與物理知識相結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對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有著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物理 試驗教學 生活實際 結合
對于初中生來說,物理課程的學習顯得既陌生又似曾相識,陌生是因為一些物理概念比較抽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從沒有系統(tǒng)整體的概念,比如,牛頓力學部分。熟悉又是因為初中物理教學又有很大一部分內容貼近實際生活,例如,電學部分等。因此,初中生不但要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而且更要通過一些簡單的實驗學會歸納和總結簡單的科學規(guī)律,借由實驗以加深掌握物理學中的概念。
《初中物理課程標準》 對物理課程的性質有準確的定位: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是一門注重實驗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應注重與生產、生活實際及時代發(fā)展的聯(lián)系。 課程基本理念要求“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學習和探索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并能將其運用于實踐, 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礎”。
物理知識源于生活生產實際,從生活生產的現(xiàn)象出發(fā)引出物理問題,這樣既可提高學生的興趣,又可以使學生知道物理知識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同時,通過對物理知識的學習,還可以解釋日常生活生產中的現(xiàn)象及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動力,體現(xiàn)物理知識的實用性。而物理實驗教學借助儀器設備來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和理解物理知識,對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做好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生活實際的銜接,是我們應當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就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生產生活實際銜接的實踐與思考進行了探討。
1.利用生活實例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
在傳統(tǒng)的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地位,課堂氣氛較為沉悶, 這無疑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 而若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合理運用生活實際,就可以督促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物理實驗教學,并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與教師積極溝通,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解決問題。 這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還有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例如,教學《光的反射》時,可以用鏡子將光引入教室,讓學生想辦法并動手做一做。 當然也可以采用一些民諺俗語導入課題,如:《杠桿》中小小秤砣壓千斤是什么原理?《平面鏡成像》中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是什么原理?這些是學生知道而又不曾深入探討的問題,從這些問題出發(fā),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體現(xiàn)物理知識的生活性、 實用性,在學習相關知識后,要充分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例如,在學習了沸騰吸熱后, 可以讓學生解釋一下:在火爐上開得正歡的水壺,提起來后接著用手摸壺底會發(fā)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這不但會加深學生的鞏固,更會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的趣味性。
2.利用生活物品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將生活實際合理運用到初中物理實驗中,可以創(chuàng)造舒適、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與教師、同學積極討論、探究,增強彼此之間的互動交流。 在這樣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生更愿意主動探索物理學問題,思維更加活躍,對問題產生不同的觀點,并嘗試從不同角度闡釋生活中的物理學現(xiàn)象??梢姡罨某踔形锢韺嶒灲虒W,可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挖掘學生的物理學潛力。
3.利用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物理實驗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教師往往更加關注理論知識的講授,甚少關注物理學實驗,更少涉及物理實驗教學的生活化,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很少接觸實踐教學,面對單一、枯燥的理論學習根本提不起興趣。 而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動手、觀察和實踐的機會,更加貼近生活,滿足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求。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物理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價值,進而自覺增強物理學習積極性。
4.利用生活物品給創(chuàng)造學生參與的機會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手實驗的機會,合理使用生活中
的物件,為學習服務。 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去獲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用實驗方法探索物理知識能力的過程。 實驗與學習新課結合緊密,不一
定需要正規(guī)的實驗室,也不需要寫正規(guī)的實驗報告,教學效果一般都很好。 因
課黯然失色。 結束語的設計有總結性結束語、設問激疑式結束語、首尾照應式結束語、 期望鼓勵式結束語等。例如,在講完電磁波后,我指著教室內的日光燈和室外走廊上的白熾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同樣功率的日光燈和白熾燈, 為什么日光燈比白熾燈亮? 學生對這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事實卻和能量守恒相?,F(xiàn)象產生興趣。 接著我又問;若人眼能看見所有的電磁波, 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這里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 如果是這樣,將會出現(xiàn)“看見同功率的日光燈和白熾燈一樣亮 ”“由于一切物體晝夜不停輻射電磁波,世界再也沒有漆黑的夜晚了”由于問題生動有趣, 學生的思維像在自由的王國中,產生了許多聯(lián)想。當下課鈴聲響起,他們還沉浸在“人能看見所有電磁波”的奇妙世界里。再如學習《光的色散》一節(jié)時,我采用設疑的方式開頭: 天空為什么像藍色的海洋? 早晨的太陽為什么比中午更紅火? 如果你乘宇宙飛船到達了周圍沒有空氣的月球之上,此處你看到的太陽還是火紅的嗎? 見到的天空還是蔚藍的嗎? 針對這一開頭, 結尾時教師引導學生用光的色散知識去思考分析上述問題,會發(fā)現(xiàn)月球上的太陽竟然與地球上的顏色不同, 太陽懸掛的天空居然一片漆黑。 學生們必然會因得到新奇的答案而驚喜萬分
結論
總之,好的物理課堂教學語言,必定是鮮活的,有生命力的。 要成功上好一堂物理課, 教師要高度重視導入語、過渡語、結束語的作用,多角度、靈活、有針對性地運用有效的教學語言, 營造一個個優(yōu)化的教學氛圍,開啟學生的心智,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從而實現(xiàn)自由、和諧、全面的發(fā)展。 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了,能力提高了,還愁課堂效率不高嗎? 所以作為教師, 我們應該在平時的教
學中, 應盡量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言不在多,貴在精當;語不在長,貴在適時;要語不煩,達意則靈,努力實踐有效課堂這一理念, 將初中物理課程改革向縱深推進。
【參考文獻】
[1]郭華淺.談結合生活實際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5(30):27-27.
[2]高慎波. 為有源頭活水來——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生活實際的銜接[J].山東教育》, 2014(Z2).
[3]張明芳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J].中學教學參考, 2011(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