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
【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信息技術已逐步深入到教育領域。初中政治課相較于其他初中課程具有基礎性、社會性、理論性和抽象性的特點,因此教師在實際課程的開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教學難點不易突破、學生興趣低下和知識難以理解的問題。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課堂可以幫助教師突破教學重難點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從政治課堂的特點展開,基于現(xiàn)代技術運用于課堂的具體手段進行簡要論述,希望對初中政治課堂的發(fā)展和革新產生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現(xiàn)代信息技術 初中政治課堂 手段
隨著經濟社會的急劇變遷和互聯(lián)網的加速發(fā)展, 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深入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它也逐漸成為推動教育現(xiàn)代化和教育改革的關鍵所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 年)》曾經指出要逐步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水準并借此來改進教學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因此,在基礎教育的課堂上正確合理地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勢在必行,這不僅是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同時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初中政治課雖然并非初中課堂的主要核心課程,但是它卻肩負著學生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重要責任,其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了祖國下一代的成長。因此,初中政治課堂也應順應時代要求,不斷加強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來逐步提升政治課程的教學效率。接下來,本文將從初中政治課程的核心特點出發(fā)來逐步闡述現(xiàn)代信息技術運用于初中政治課堂的具體手段。
一、初中政治課程的核心特點
(一)基礎性和社會性
初中政治課內容涉及到道德、法律、國家政策和社會發(fā)展等方面,但其教育的核心還是具有基礎性質的思想品德教育,并始終以“德育”為根本目的。初中政治課中的思想價值觀和教材內容貫穿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學生的人際交往、日常生活準則、校園規(guī)范到社會的道德價值觀和民族精神的傳承,這些內容無一不體現(xiàn)著基礎性和社會性的特點。初中政治課的實質是通過向學生傳授正確的道德價值理念來教會他們如何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教師在實際課堂授課時要充分抓住政治課基礎性和社會性的特點,將社會實踐和身邊的事件作為課堂案例,把抽象化的知識形象化。
(二)理論性和抽象性
在整個初中的教育中,政治課程相較于其他學科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和抽象性。除去圍繞著學生行為生活和習慣知識的課程內容,其余部分都會涉及到一些社會知識。就處在青少年成長階段的初中生而言,很多社會事物還未觸及到,更別說讓他們去理解這些知識并將它們運用至具體事件中去。因此,對于不易感知的理論性和抽象性的初中政治課程而言,一旦教師教學不當,就極為容易讓整堂課的內容陷入到枯燥無味的理論中去。
二、初中政治課堂信息技術運用的具體手段
(一)創(chuàng)設知識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苯處熞胩嵘踔姓握n堂的教學效益,首先必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借此強化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因此,教師應適當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為政治課堂營造良好的知識情境,讓學生能真切地投入到其中,自然而然地通過感染力來激發(fā)自身的學習興趣。在正式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一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音樂來導入課程。例如,在講到同學關系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周華健的《朋友》來作為背景導入音樂,或者直接播放這首歌曲的MV,通過視聽結合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上課興趣。
(二)科學制作課件,提升課堂效率
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許多初中政治老師都掌握了豐富的教學素材,并且也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將素材內容進行展示。然而,在課件展示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課件的知識點過于繁雜且難以做筆記,他們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應該重點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識。因此,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運用于初中政治課堂的時候,教師要科學地制作課件,并保障課件的美觀性和實用性,切不可將其簡單的作為黑板書寫的代替品,或者為了省事而直接把網絡上的內容進行復制粘貼。例如,制作課件時要注重課件的色彩搭配,并適當地插入一些符合內容的圖片來增加課件的生動性。除此之外,課程的重點內容需要著重加粗,課件的知識思路可以通過樹狀圖的框架來展示,字體的大小應符合學生的視力要求,課件的背景色也應該清新淡雅,切不可花里胡哨。
(三)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深化政治知識
上文也曾提及到,初中政治課本身就具有社會性和理論性的特點。因此,教師在進行知識傳授的過程中,應將課程內容聯(lián)系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通過舉例、說明和講解來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知識的實際含義,而不僅僅是空洞地說教。例如,在課程介紹我國五十六個民族文化風俗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我國各民族的風土人情紀錄片,讓學生們身臨其境地去感知民族文化的魅力,并對具體的民族文化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和概念。初中生的認知水平較為有限,所以經常會出現(xiàn)“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現(xiàn)象。在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正好可以通過展現(xiàn)視頻、圖畫、聲音等資料來將理論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增強學生對于抽象知識的直觀印象,幫助教師突破教學難點。
良好的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從而培養(yǎng)擁有健全人格的中學生。信息技術與初中政治課堂的整合能更有效地將各類思想道德教育素材利用起來,并準確地向學生傳達正確的道德規(guī)范和課程知識。學校和教師只有不斷地探索信息技術與政治課堂融合的新方式、設計完整的課堂模式和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才能夠形成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政治課堂教學的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嘉. 關于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發(fā)展的幾點思考[J]. 新聞研究導刊, 2016(09).
[2]蔡雯.“全媒體戰(zhàn)略中的內容生產創(chuàng)新——對新形勢下傳統(tǒng)媒體轉型的思考[J]. 研究走廊, 2013(01).
[3]喬新玉. 廣播的數字化與節(jié)目形態(tài)[J]. 新聞愛好者, 2009(13).
[4]尹漢寧. 發(fā)揮優(yōu)勢,走穩(wěn)走好融合發(fā)展之路——新媒體融合背景下傳統(tǒng)媒體的改變與創(chuàng)新思考[J]. 新聞前哨,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