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菁葆
絲綢之路上的弓弦樂器出現(xiàn)比較晚,雖然其他的弦樂器,如箜篌,琵琶等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jīng)使用,氣鳴樂器和膜鳴樂器也相繼出現(xiàn),可為什么弓弦樂器在中世紀才產(chǎn)生呢?不僅西亞,中亞的弓弦樂器出現(xiàn)晚,中國本土的弓弦樂器也較之其他樂器出現(xiàn)的晚,實在令人費解。
根據(jù)埃及音樂史家薩米·哈菲茲的《阿拉伯音樂史》研究,阿拉伯最早有兩種弓弦樂器。其一是魯巴卜:“魯巴卜最早產(chǎn)生于波斯,它與古代阿拉伯拉巴卜盡管在名字上很相近,但樣子有很大區(qū)別。魯巴卜近似于烏德,有一個橢圓形音箱,前三分之一向上彎曲,與器柄相連。器面上蒙一層羊皮。魯巴卜也是雙層弦,每層大都有三條,有的張四條或五條弦?!?/p>
其二是西沙克-西沙勒:“西沙克-西沙勒這兩個名字都是指一種樣子近于古代小提琴的樂器。西沙克是土耳其語,西沙勒是波斯語。阿拉伯人在阿巴斯王朝把該樂器引入阿拉伯國家,并沿用了外國名稱。該樂器首次出現(xiàn)于阿拉伯歷史資料中是在公元903年,即阿巴斯王朝著名歷史學家伊本·法吉西的著作中。樂器研究家伊本·埃伊比敘述西沙克的構(gòu)造如下:
中國維吾爾木卡姆藝術(shù)團弓弦樂器演奏。
1.有一個橢圓的音箱,大都由核桃木制成。
2.有一個木制器柄,形狀略長。
3.器面上蒙一層羊皮,只露音孔。
4.有一根較短的弓,外表纏一層馬尾鬃。
5.下端有一塊鐵片,以便在演奏中琴弦放在地面上時墊用,起保護樂器的作用?!雹?/p>
日本東京大學岸邊成雄教授在《伊斯蘭音樂》一書中記載:“拉巴布(Rabab),是一種拉弦樂器。在阿拉伯本土上流行的拉巴布(Rabab),是在一個縱剖半卵形共鳴體上插入一個長柄。從埃及到摩洛哥以及非洲北岸地域流行的拉巴布是梯形的。它與其他代表性樂器不同,在土耳其和波斯沒有流行。在土耳其流行的是卡曼恰。拉巴布一般是二根弦,這一種稱作歌手拉巴布。與此相對,有一根弦的拉巴布,稱之為詩人的拉巴布。后者是在碗形的共鳴體上插入一個比較短的柄,把共鳴體放在膝頭上演奏。這種拉巴布比較樸素,一看便可知它更接近拉巴布的原形。但是,拉巴布這個名稱出現(xiàn)時記載的是兩根弦。兩根弦大約調(diào)成四度或五度(音高不定,一般是G-a或G-d)。弓自然是用馬尾制成。拉巴布在中世紀傳入歐洲,叫作“列比克”(Rebec),它成為小提琴的鼻祖。拉巴布也傳到了東方,對東方也有重大的影響?!雹?/p>
通過比較,薩米·哈菲茲所述的“魯巴卜”應該是一種彈撥樂器,不應該算作弓弦樂器。其實,早期阿拉伯只有一種弓弦樂器,即:西沙克-西沙勒。由于作者沒有圖示,因此,我們還不清楚早期阿拉伯的“西沙克-西沙勒”究竟是什么樣的樂器形制。薩米·哈菲茲說“西沙克”是土耳其語(突厥),“西沙勒”是波斯語,如果確實如此,阿拉伯的弓弦樂器應該是受到突厥音樂和波斯音樂的影響。薩米·哈菲茲還說:“西沙克-西沙勒首次出現(xiàn)于阿拉伯歷史資料中是在公元903年,即阿巴斯王朝著名歷史學家伊本·法吉西的著作中?!边@說明阿拉伯的弓弦樂器早在公元10世紀已經(jīng)開始使用。至于岸邊成雄所述的拉巴布(Rabab)應該是稍后的情況。
細密畫是伊斯蘭繪畫藝術(shù)的主要代表。它以書籍插圖為主,流行于公元12-16世紀。細密畫雖然主要描繪歷史和社會生活題材,但在色彩和造型上往往追求想像和抽象的美而不講究寫實。在發(fā)展中形成幾個不同的階段和流派,分別受到西方和中國繪畫的影響。
細密畫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公元3-7世紀波斯帝國薩珊王朝時期和8世紀摩尼教的繪畫傳統(tǒng)。薩珊王朝藝術(shù)具有用自然主義手法描繪動物形象和變形手法創(chuàng)作裝飾性圖案及抽象幾何形圖案的雙重傾向。細密畫中具有波斯細密畫工嫵媚的畫風。許多人物是波斯人的形象,圓圓的臉型和公元14世紀細密畫上人物很相似?;ɑ芎统淌交拇厝~也顯示了公元15世紀帖木兒時代細密畫的萌芽。
現(xiàn)存最早的手抄本插圖是公元10世紀一本從希臘文編譯的天文學著作《星座圖說》插圖。作者阿卜德·拉曼·蘇菲(903-986)將書中所有星座描繪成各種人物形象,為后來大批出現(xiàn)的類似插圖開辟了道路。這些插圖多半是模仿拜占廷的畫風。
真正的伊斯蘭細密畫開始于公元12世紀阿巴斯王朝,至13世紀盛極一時。這一時期的統(tǒng)治者特別喜歡搜集、收藏手抄本,更喜歡用繪畫裝飾書籍封面和作為插圖,因此大大鼓勵了細密畫的發(fā)展。當時的主要畫派是巴格達畫派,也稱阿巴斯畫派或伊拉克插圖畫派。至今留存的作品被認為是中世紀手抄本插圖中的佳作。因此,那些早期手抄本插圖中的人物形象、服飾、動作和自然景物的描繪,甚至著色等都帶有基督教福音書插圖的痕跡。就作品的神韻而言,巴格達派不像古代波斯繪畫,而是接近于阿拉伯和拜占廷繪畫。畫中人物形象多是典型的賽姆族臉型:鷹鉤鼻,橢圓臉,連鬢胡須,姿態(tài)和動作粗獷有生氣,并且都帶有拜占廷畫像中嚴峻、冷漠、道貌岸然的神態(tài),不像后期波斯細密畫中人物那樣文質(zhì)彬彬過分秀媚的樣子。另外,作品在某種程度上與兩河流域古巴比侖和亞述的繪畫也有相似之處。巴格達派的畫家兼收并蓄,在公元13世紀時已經(jīng)形成了自己獨有而完整的風格,并且明顯地表現(xiàn)出伊斯蘭教傳統(tǒng)的美學觀。他們作品的題材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
土耳其的細密畫,在公元12—13世紀賽爾柱時期的作品反映了當時伊斯蘭繪畫的風格。代表作是現(xiàn)藏于托普卡皮·薩雷伊博物館的獨一無二的手抄本《伐爾卡和古爾沙》。這是一部公元7世紀阿拉伯傳奇文學的文本,插圖作于公元13世紀前半葉。作者是被稱為“教長”的科尼亞人阿卜德·穆明·本·穆罕默德·科伊。其中7l幅插圖抒情效果不亞于文章本身,是那個時期抒情風格插圖的最佳典范。奧斯曼帝國時代的土耳其,早期在都城埃迪爾內(nèi)有一個宮廷畫派,受當時花拉子模畫派的影響,但是對自然細節(jié)的描繪、有力的輪廓線以及某些服飾特點的刻畫仍然具有典型的土耳其風格。
公元15世紀的帖木兒王朝是伊斯蘭細密畫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以赫拉特和撒馬爾罕為中心。這些地區(qū)的作品都體現(xiàn)了巴格達傳統(tǒng)和中國畫風的進一步融和。波士頓博物館收藏的一幅絹畫純屬中國明代花鳥畫的風格。畫上喀斯魯王和希琳這一對戀人,穿戴的是波斯服飾,但卻是中國人的臉型。專家也難以判斷究竟是波斯畫家畫的中國畫,還是中國畫家畫的波斯畫。法國國立藝術(shù)館所藏《穆罕默德啟示錄》中的插圖亦是赫拉特派的作品。畫上的云是靈芝式的;云端里的天使是中國人的圓臉;先知和他的弟子們則是典型的阿拉伯人。③
奏樂天使,公元10世紀
通過上述細密畫的簡單回顧,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伊斯蘭細密畫中的弓弦樂器的背景,對于我們判斷弓弦樂器的歷史比較有幫助。我們從德國萊比錫音樂出版社1966年初版,1976年第2版的《圖片音樂史·伊斯蘭》第三卷第二冊中可以看到最早的弓弦樂器的描繪是在公元10世紀。④
奏樂天使繪畫正是出于阿巴斯王朝伊斯蘭細密畫的開始時期,其中演奏弓弦樂器的人物形象、服飾、動作和自然景物的描繪,甚至著色等都帶有基督教福音書插圖的痕跡。這是目前我們看到的最早的弓弦樂器的描繪。演奏者是一位女性,眼睛非常有特點,與古羅馬人物的眼睛相似。其演奏的弓弦樂器是比較小的那種,琴身較短,用弧線的弓拉奏。從圖中我們還不清楚是幾根弦。
第二幅圖是安德魯西亞時期的弓弦樂器。從公元8-15世紀,阿拉伯人一直統(tǒng)治著西班牙地區(qū)。阿拉伯人把先進的音樂藝術(shù)引入西班牙,西班牙的音樂事業(yè)從此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其中音樂藝術(shù)步伐邁得最大、最明顯的是在后伍麥葉王朝建立以后。阿卜杜·拉赫曼一世統(tǒng)治時期,王公貴族大小宮殿里都組織了音樂隊,每個音樂隊有幾十名歌女,統(tǒng)稱為“吉瓦利”或“吉亞”。阿拉伯人在安德魯西亞時期的統(tǒng)治,不僅為西班牙留下了寶貴的音樂財富,還把音樂種子遍灑歷經(jīng)的各國,最后又把這一具有獨特風格的民族音樂帶給了阿拉伯各國,為阿拉伯音樂增添了燦爛的鮮花。由于安德魯西亞音樂的影響,突尼斯、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等國的音樂開始蓬勃發(fā)展起來……⑤
這一時期阿拉伯的拉巴卜(Rabab)在安德魯西亞流行。安德魯西亞的烏德(ud)有九根弦,這種曲項的樂器比較少見。安德魯西亞的拉巴卜(Rabab)比較小,兩根弦,用弧線的弓拉奏,是公元13世紀的樂器。
第三幅圖也是安德魯西亞流行的弓弦樂器。從圖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一時期的拉巴卜(Rabab)已經(jīng)發(fā)展到三根弦。演奏者像是一位修女,其頭后描繪有光圈,是公元1390年的繪畫作品。
第四幅圖是埃及繪畫中的弓弦樂器。自從正統(tǒng)哈里發(fā)領導的伊斯蘭教運動取得節(jié)節(jié)勝利以后,阿拉伯音樂逐漸發(fā)展起來,緊緊跟隨它的是阿拉伯各種藝術(shù)的啟蒙。到了埃及法蒂瑪王朝,阿拉伯藝術(shù)界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頗為可觀的繁榮局面,其中音樂活動是最引人注目的。公元10世紀中葉,阿拉伯世界的兩地文明(以東方大馬士革為中心的文明和以西方安德魯西亞為中心的文明)傳入了埃及。這個時期埃及涌現(xiàn)了大批的音樂家。阿拉伯音樂從法蒂瑪王朝到20世紀初在埃及一直得到發(fā)展。我們看到的這幅圖,是古代埃及的樂師,頭纏白巾,身穿袷袢。正在演奏三根弦的拉巴卜(Rebab)。這幅圖繪于公元14世紀。
第五幅圖是波斯的弓弦樂器。這時,波斯人把這種弓弦樂器稱作卡曼徹(kamaeche),從圖中我們得知波斯最早的形制是兩根弦。無論是從樂器的形態(tài)還是名稱上看,都與阿拉伯世界的拉巴卜(Rabab)已經(jīng)不相同。這幅圖繪于公元14世紀中葉。
阿拉伯裝飾畫中弦鳴樂器演奏圖,公元14世紀
第六幅圖描繪的是波斯古代傳說中魔鬼演奏的卡曼徹(kamaeche),這時的卡曼徹(kamaeche)已經(jīng)發(fā)展到四根弦,是公元1450年前后的作品。
波斯-阿拉伯樂器圖,公元14世紀中葉
魔鬼奏樂,卡曼恰圖,公元1450年前后
第七幅圖是公元15世紀波斯伊斯法罕細密畫中的卡曼徹(kamaeche)。演奏者是一位波斯女性。頭戴絲巾,留長發(fā),身著紅色外衣,坎肩和淡綠色長裙,盤腿彈奏,旁邊是手鼓伴奏。雖然沒有描繪是幾根弦,但是,卡曼徹(kamaeche)的音箱部分描繪的非常細致。
第八幅圖是公元14-15世紀的帖木兒王朝時期的作品。這時的作品體現(xiàn)了巴格達傳統(tǒng)和中國畫風的進一步融和。我們看見繪畫中的人物都是蒙古人種,但是,服飾卻是古代伊斯蘭風格的。演奏的樂器用大型的烏德(ud),有六根弦,應該是低音烏德(ud)。此外有兩個手鼓,一個六弦的彈撥爾和一只奈伊,其中的卡曼徹(kamaeche)沒有描繪出具體的弦數(shù)。這組樂隊正為王妃們演奏抒情曲。
第九幅圖描繪的是帖木兒王朝時期野外帳篷中的歌舞藝術(shù)。帳篷中間是王妃給國王獻酒,兩位少女翩翩起舞。樂隊伴奏中有豎箜篌,手鼓,卡龍和卡曼徹(kamaeche)。雖然沒有細畫琴弦,但是演奏的姿勢和樂器的形態(tài)與當代伊朗使用的樂器完全相同。⑥
阿拉伯國家是20個國家的泛稱。在亞洲西部有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約旦、沙特阿拉伯、阿拉伯也門共和國、也門民主共和國、科威特、巴林、阿曼、卡塔爾、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等十二國,在非洲東部有蘇丹、索馬里,在東北非有埃及,在北非有利比亞、突尼斯、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在西非有毛里塔尼亞。
阿拉伯國家的音樂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史前時期、蒙昧時期、伊期蘭時期三個階段,在每一個時期又有著不同的發(fā)展變化。在史前時期,阿拉伯就有著發(fā)達的文化。如非洲東部產(chǎn)生了孟斐斯文明和底比斯文明,亞洲西部創(chuàng)立了蘇美爾-阿卡德文明、巴比倫文明、喜特文明、亞述文明等。在東方藝術(shù)中,埃及、亞述、巴比倫文明占有重要地位。有關(guān)這一時期的音樂,史書中記載得很少,只有些簡單的歌曲。游牧的貝都因人音樂分為胡達和納斯勃?!昂_”是牽駱駝人的歌曲,其悠長的節(jié)奏與駱駝平緩的步伐相合拍。“納斯勃”是貝都因青年騎著駱駝時唱的歌曲。蒙昧時期的阿拉伯音樂是以閃族文化為基礎的。
伊斯蘭時期的音樂又分為四個階段:興盛期(公元632—750年),由正統(tǒng)的哈里發(fā)時代和伍麥葉王朝組成;全盛期(公元750一847年),是阿巴斯王朝時代,這時阿拉伯人的音樂發(fā)展到鼎盛階段;衰退期(公元847一1258年),阿拉伯人的音樂在經(jīng)歷了不到一個世紀后就開始衰退;停滯期,從13世紀一直到19世紀,阿拉伯音樂始終處于漫長的停滯階段。這中間先后經(jīng)歷了蒙古人、突厥人的統(tǒng)治。公元16世紀土耳其打敗了埃及、敘利亞,從而使伊斯坦布爾變成了伊斯蘭世界的中心。阿拉伯處于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之下,其藝術(shù)進入了長時間的崩潰期。直到穆哈邁德·阿里(公元1805-1848年)時期,阿拉伯的傳統(tǒng)音樂才得到復蘇。19世紀阿拉伯音樂形成了五種不同的音樂風格,分別屬于五個不同的地區(qū),即伊拉克、敘利亞、埃及、北非和阿拉伯半島。
敘利亞位于亞洲西南部,主要是底格里斯河和幼發(fā)拉底河流域,這里是人類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遠古時代的蘇美爾-阿卡德文明、巴比倫文明、喜特文明、亞述文明都曾在這里誕生。他們是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創(chuàng)始者。敘利亞是埃及和阿拉伯文化傳播的媒介地。古代亞述與埃及新王國同處一個時期,其文化成為阿拉伯音樂的一個中心部分。
敘利亞的古典音樂叫“穆瓦莎赫”,共有10個調(diào)式,即:拉斯特(Rast)、巴雅特(Baiati)、薩巴(Saba)、尼哈萬(Nihawand)、烏爾法里(Urfali)、薩甘(Sangan)、希賈茲(hiiaz)、費拉尼(furani)、阿拉布尼(Araibuni)、納瓦(Nawa)。
其中拉斯特相當于C大調(diào)音階,巴雅特是D大調(diào)音階,納瓦是D小調(diào)音階,希賈茲是以四度音階構(gòu)成的。薩巴是包括一個四分之三音程的音階,其中包括把E和B都調(diào)為一個降四分之一的音,并把D音做終止音。因此,在敘利亞,除了阿拉伯音階外,還有大小調(diào)主調(diào)式,而這正是古敘利亞調(diào)式體系的幸存者。
敘利亞的套曲形式叫作“瓦斯拉”(Wasla),一般由器樂曲做序奏,常用薩馬依或巴斯拉夫做前導,然后演奏3至5種穆瓦莎赫。所謂“穆瓦莎赫”就是敘利亞的一種聲樂形式,是敘利亞的傳統(tǒng)藝術(shù)。這種聲樂在北非和東非的阿拉伯國家也流傳。
敘利亞的拉巴布
敘利亞的弓弦樂器主要有拉巴布(Rabab),只有一根弦,用馬尾制做,共鳴體為長方形,但是琴體兩側(cè)成索進去的弧線。它在阿拉伯各國廣泛使用,尤其是在牧區(qū),多由游牧人吟詩演奏。這種樂器起源于阿拉伯半島,是南部阿拉伯人發(fā)明的。⑦
這里,我們著重介紹阿拉伯半島的沙特阿拉伯和約旦的弓弦樂器?!吧程匕⒗币辉~在阿拉伯語中的意思是“幸福的沙漠”。沙漠約占沙特全國面積的一半,沙特的許多樂器、傳統(tǒng)音樂作品及舞蹈都與沙漠有關(guān)。沙特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其中以生活在沙漠上的“貝都因”人最著名?!柏惗家颉比颂柗Q“真正的阿拉伯人”,他們不僅保持了古代阿拉伯人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還保存了許多古代流傳至今的音樂藝術(shù)作品。在節(jié)日里,“貝都因”人常常在沙漠上歌舞,他們穿的白長袍和其他顏色的民族服裝與沙漠寧靜而單調(diào)的色調(diào)形成強烈的對比。
“貝都因”人的樂器主要有手鼓、鈴鼓、塔不拉鼓和獨弦的拉奏樂器“拉巴布”(Rabab)。其中以“拉巴布”最為著名,據(jù)說它是一位貝都因婦女發(fā)明的。這位婦女在部落之間的仇殺中被人割掉了舌頭,她最親愛的兒子也被人殺死。為了追悼死去的兒子,她用木板釘了一個方框,兩面蒙上羊皮,中間插一根木棍做琴桿,用羊腸制成一根弦張在琴箱上,用弓子拉出悲哀的曲調(diào)?!袄筒肌弊钤缭谪惗家蛉酥辛餍?,后來傳遍了阿拉伯世界。
約旦五分之四的國土被沙漠所覆蓋,那里生活著貝都因人,他們的音樂是牧區(qū)音樂的代表,保存了許多伊斯蘭教興起以前的阿拉伯音樂的特點。貝都因人的音樂主要是民歌,有慶祝誕生歌、兒歌、情歌、敘事歌、婚禮歌、哀悼死者歌、勞動歌等多種不同的體裁。貝都因民歌一般都用無半音五聲音階或帶有中立音程的五聲音階,旋律非常短小,短的只有兩個小節(jié),長的也只不過是四五個小節(jié),音域一般只有四五度,從不超過六度。
貝都因人根據(jù)在沙漠上生活的感受,用充滿激情的音調(diào)唱出自己的心聲。因為要用唱歌來擺脫在沙漠上長途跋涉的寂寞,所以貝都因歌曲的歌詞都很長,許多歌都能用一個很短的旋律反復演唱好幾個鐘頭。根據(jù)阿拉伯音樂史記載,最早的阿拉伯歌曲是一種叫“胡大”(Huda)的駝運隊歌曲.它是趕駱駝的人配合著駱駝行進步伐的節(jié)奏唱的,其曲調(diào)和駱駝行走的節(jié)奏相吻合。目前在約旦的貝都因人中還流行著這種歌,全曲為四四拍,只有三小節(jié)。
約旦的拉巴布
貝都因人中流行樂器是獨弦樂器“拉巴布”(Rabad),這種樂器的音箱是一個長20厘米、寬30厘米、厚度6厘米的長方形木匣,比敘利亞的琴體方一些。兩面都蒙皮,中間插有一個約35厘米長的木棍做琴桿,上張一弦,用馬尾弓拉奏。⑧
北非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和利比亞四國的統(tǒng)稱。其音樂形式,在阿拉伯音樂史中稱作“安達盧西亞努巴”。它最初從巴格達流傳到西班牙的科爾多瓦地區(qū)。13至17世紀,這種音樂形式又從西班牙返回到它的家鄉(xiāng)-北非。自19世紀起,它正式成為北非世俗音樂中的重要形式。
阿爾及利亞有悠久的歷史。在公元前3世紀,當?shù)赝林匕貭柸司驮诎柤袄麃喗⑦^王國。阿爾及利亞目前有3,000多萬人,其中80%是阿拉伯人,20%是柏柏爾人。由于歷史悠久,又有不同的民族,傳統(tǒng)音樂品種非常豐富,其中最著名的有古典音樂“努巴”(Nuba)等。
阿爾及利亞所有的樂隊無一例外都是由同一性別的人構(gòu)成,沒有男女混合的樂隊。阿爾及利亞是男女分工保持傳統(tǒng)音樂遺產(chǎn)的。傳統(tǒng)音樂品種中的“努巴”、“阿如比”、“哈吾茲”主要在男人中傳承,表演者都是男性;“卡墜婭”、“哈烏非”卻由婦女傳承,表演者都是女性。這種男女分工、各負其責、保存?zhèn)鹘y(tǒng)音樂遺產(chǎn)的現(xiàn)象在全世界都不常見。
阿爾及利亞音樂中也使用拉巴布(Rabab),但是其音箱則基本是長方形,也是只有一根弦,用馬尾弓拉奏。
摩洛哥是“馬格里布”中最西邊的一個國家,它地處地中海南岸。北隔直布羅陀海峽和西班牙相望,最窄處只有14公里。摩洛哥全境大部分為阿特拉斯山盤踞,但通過地中海,可與亞洲國家聯(lián)系。從古至今,這里一直是歐、亞、非交通的要道,是三大洲文化交流與匯合之地。摩洛哥的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他們都有非常豐富的傳統(tǒng)音樂遺產(chǎn)。
摩洛羅哥的拉巴布
摩洛哥的古典音樂“努巴”由五段組成,每一部分稱作“達布卜”,即:巴西特、卡依姆瓦斯尼夫、巴格依里、古達姆、達爾克。每一部分都以一段叫作“陶西亞”的樂曲開始,其中穿插幾句叫作“布赫亞”的無節(jié)奏的道白。聲樂部分也叫作“穆瓦莎瓦”,節(jié)奏多用3/8,6/8,8/8和2/8拍。
但是,摩洛哥的拉巴布(Rabab)與上述國家的并不相同,是在一個縱剖半卵形共鳴體上插入一個長柄。其樂器也是只有一根弦,用馬尾弓拉奏。
“您送我去澧州中學吧?!笨此冻鲆唤z窘意,我打住調(diào)侃。這么晚去澧州,她有些遲疑,對我一番上下打量,在確定我不像個壞人后便把猶豫和不決拋進了澧水河。
伊拉克的貢扎
伊拉克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發(fā)拉底河流域。其遠古居民是蘇美爾人。他們于公元前五千年就定居在兩河流域,在那里建立了古老的文化。后來巴比倫人占領了兩河流域,之后亞述人又統(tǒng)治了這個地區(qū),最后,由迦勒底人在這里建國。蘇美爾人、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和迦勒底人先后在兩河流域創(chuàng)立了古代文明。后來波斯人、希臘人、突厥人、蒙古人相繼來到這個國家。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曾是阿巴斯王朝的都城,公元8世紀是阿拉伯音樂的中心地。自1258年巴格達被蒙古旭烈兀征服后,伊拉克一直處于外族的統(tǒng)治之下,尤其是土耳其的統(tǒng)治。
伊拉克音樂融合了上述民族文化,形成了獨特風格的古典音樂馬卡姆。它既不同于波斯、土耳其,也不同于其它阿拉伯國家。伊拉克音樂的核心是古典音樂馬卡姆,它是阿拉伯音樂中最完善的馬卡姆形式??梢苑殖扇齻€色彩區(qū):北部曼蘇爾風格;中部巴格達風格;南部巴士拉風格。這三種風格代表了伊拉克馬卡姆音樂的特點。伊拉克音樂使用的弓弦樂器與阿拉伯其他國家的不同,其樂器的音箱體是圓形,而且有四根弦,名稱也不叫拉巴布(Rabab),而是叫貢扎(Goza)。這種樂器應該是受到波斯弓弦樂器的影響。⑨
總 之 ,阿 拉 伯 的 rebab(阿 拉 伯 語 ???????或?????-),也叫 rebap,rabab,rebeb,rababah,或Al–rababa,是一種弓弦樂器,其名稱不遲于公元8世紀,是通過北非,中東和遠東地區(qū)的伊斯蘭貿(mào)易路線傳播的。阿拉伯的rebab通常比較小,由圓潤細長的琴體組成,最初有一根弦,后來則發(fā)展到兩根或三根弦。音域在一個非常有限的范圍內(nèi)(超過一個八度的很少)。
土耳其,英文寫作Turk或Turker,其意就是突厥。土耳其是由唐代從西域遷往小亞細亞的突厥人建立的國家,其民族的形成經(jīng)歷了漫長的融合過程。公元13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西北安納托利亞建立。其勢力逐漸擴張,于公元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推翻了拜占庭帝國,進而于15世紀出兵滅塞爾柱王朝。公元1517年,奧斯曼帝國征服了埃及、敘利亞,消滅了馬姆婁克王朝,并以埃及為中心向東挺進。公元1524年,奧斯曼帝國從波斯人手中奪得伊拉克,最后占有波斯,成為橫跨歐、亞、非三大陸的強大帝國。
土耳其音樂文化有著不同的地方色彩,安納托利亞東部因為與阿塞拜疆接鄰,所以帶有阿塞拜疆的風格。安納托利亞東南部與伊拉克、敘利亞接鄰,因此具有阿拉伯文化的特色。安納托利亞西部與希臘相接,而這個地方是多利亞、費里基亞、里第亞、愛奧利亞、伊奧尼亞各族移民創(chuàng)造的希臘文化的中心。土耳其的特利基亞地區(qū)位處歐洲,與保加利亞有共同的文化。土耳其的首府伊斯坦布爾曾經(jīng)是拜占庭帝國的都城,因此這個地區(qū)的文化則受到古羅馬文化的某種影響。
鼎盛的奧斯曼帝國,其疆域從奧地利邊疆和俄羅斯南部一直伸展到中亞,從摩洛哥伸展到阿拉伯半島。因此在土耳其音樂中就不可避免的受到上述各國音樂的影響。但是土耳其音樂始終是以突厥文化為核心的,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給波斯、阿拉伯以深刻的影響。公元14世紀土耳其音樂便開始廣泛傳播。
土耳其的卡曼徹演奏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卡曼徹
土耳其的古典音樂叫瑪卡姆,“瑪卡姆”種類繁多,部分來自波斯-阿拉伯,部分為土耳其人所創(chuàng)造。最基本的瑪卡姆有13種,使用兩種弓弦樂器。其一是卡曼徹(kamaeche),樂器不大,形制是一種長棒狀,有三根弦,定弦為四度,音色沙啞。
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地區(qū),也演奏卡曼徹(kamaeche),但是樂器形狀不一樣。琴體呈梨狀,也是三根弦,用小提琴的弓子拉奏。
其二是列巴布(Lebab),也是弓弦樂器,共鳴體為一葫蘆狀,有三根弦。民間中用腸衣做弦、馬尾做弓。這種樂器琴體雖然與阿拉伯樂器相似,但是阿拉伯的拉巴布(Rabab)只有一根弦,而土耳其列巴布(Lebab)使用三根弦。
奧斯曼土耳其時還有一種坦布爾,它既可以作為彈撥樂器,也可以是弓弦樂器。這在其他地方似乎是絕無僅有。弓弦的奧斯曼坦布爾叫做yayli tanbur,一般用馬尾弓演奏。令人遺憾的是弓弦坦布爾在19世紀就幾乎絕跡,當時西方的小提琴一度取代了幾乎所有奧斯曼帝國境內(nèi)的弓弦樂器。近代偉大的土耳其演奏家Cemil Bey重新發(fā)掘了弓弦坦布爾的演奏技巧,使之留存至今。⑩
阿塞拜疆共和國的人口有800多萬,其中80%是講突厥語的阿塞拜疆人,俄羅斯族和亞美尼亞族則是主要的少數(shù)民族。因為阿塞拜疆人的祖先來自中亞,包括西遷的匈奴人、西徐亞人和烏古斯等不同的講突厥語的部落,所以阿塞拜疆人的語言、文化與中國突厥語民族有較多相似之處。阿塞拜疆傳統(tǒng)音樂包括民歌、器樂、歌舞、說唱和木卡姆五類,其旋律既古樸,又優(yōu)美動人。古樸動人的阿塞拜疆的傳統(tǒng)音樂記錄著這個民族的歷史和心靈對生活的感知。
阿塞拜疆的木卡姆是由序曲“巴爾達什特”(Bardasht)和若干歌曲、器樂曲構(gòu)成的套曲,有拉斯特(Rast)、伊拉克(Iraq)、那吾如茲(Novruz)、伊斯 法 罕 (Isfa—hanek)、黑 薩 (Hissak)、烏 夏 克(Ushak)、拉哈維(Rahavi)、澤拉夫汗(Zorafhan)八套。木卡姆的名稱有的是地名,如拉斯特、伊拉克、伊斯法罕;有的說明調(diào)式特有的情緒,如“烏夏克”的意思是“激情”。阿塞拜疆的木卡姆一般用手鼓、納格拉鼓、卡曼?。╧amaecha)和塔爾演奏。
kamānche或kamāncha是源自波斯語:??????,阿塞拜疆稱作kaman?a。
這種kaman?a廣泛使用于阿塞拜疆、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古典音樂。傳統(tǒng)卡曼恰kamancha有三根弦,但現(xiàn)代通用四根弦。
土耳其和亞美尼亞的kemenche與阿塞拜疆的kemen?e是一個非常類似的樂器,所不同之處在于樂器的大小和聲音的不同。
阿塞拜疆民間的卡曼?。╧aman?a)是三根弦,用弓拉奏。此外還有一種阿塞拜疆人創(chuàng)造的低音卡曼?。╧aman?a),則是由四根弦組成。[11]
伊朗,歷史上稱作波斯,是一個具有四、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波斯的遠古居民是雅利安人種,他們約在公元前15世紀左右遷徙到伊朗高原。最初出現(xiàn)在伊朗歷史舞臺上的是朱提亞人,他們于公元前708年建立了朱提亞帝國。公元前7世紀滅了亞述帝國,勢力向小亞細亞擴張。公元前550年,波斯被居魯士(Cyrus)征服,公元前546年其勢力已擴及到印度,公元前521年,其版圖從伊朗到小亞細亞、埃及。但是到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國被馬其頓(Macedonia)王亞歷山大所滅。從公元前330一前250年,波斯都處在希臘各王朝的勢力之下。與此同時,有一支伊朗民族在科爾薩巴德獲得成功,這就是帕爾提亞人(Parthians),即中國史書中所稱的安息人。這個民族中混有月氏人的成分。
從公元前250年到公元224年,安息的阿薩棲茲王朝與希臘的塞流西朝一直不停地爭戰(zhàn),波斯文明處于冬眠狀態(tài)。公元224年至652年,是波斯的薩珊王朝時期,也是波斯文明的興盛時期。但是波斯在西方仍要抗拒拜占庭人,在東方則要抵御突厥的勢力。公元3至7世紀,雖然戰(zhàn)爭仍未結(jié)束,但是在波斯國內(nèi)卻由于民族主義和宗教虔誠主義的影響而加強了民族情感,恢復了傳統(tǒng)的民族藝術(shù),形成了既不同于亞述系統(tǒng)的阿開密尼朝藝術(shù),又不同于穆罕默德藝術(shù)的薩珊朝藝術(shù)。但是不久,波斯即遭到阿拉伯人的入侵,伊斯蘭教自此開始統(tǒng)治波斯。到公元10世紀,薩曼王朝建立,開始了波斯的文藝復興。但到公元11世紀時,波斯東西二部都被突厥人所滅。這些突厥人來自中亞,在波斯建立了第一個突厥王朝,即伽色那王朝(Ghaznavids)。
伽色那王朝的馬穆德是最早信奉伊斯蘭教的一個君主,在他的統(tǒng)治下,波斯文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公元1040年,伽色那王朝被另一個突厥的塞爾柱王朝(Seljuks)推翻。公元1072—1092年,塞爾柱帝國處于鼎盛時代,不僅占有全部波斯,而且占有伊拉克、敘利亞和小亞細亞,成為一個疆域遼闊的大帝國。到公元1194年,塞爾柱王朝被另一個突厥王朝-花剌子模(Khwarizm)諸王所建的王朝推翻。他們從公元1194年到1220年一直統(tǒng)治著波斯。公元1220年,蒙古人開始疾風暴雨般進攻波斯,幾個月之內(nèi)滅掉了花剌子模王朝。到1258年,可汗旭烈兀占領了巴格達,并在波斯建立了伊爾汗王朝。從公元1256-1336年,以阿塞拜疆的大不里士為中心一直統(tǒng)治著這一地區(qū)。公元14世紀末,帖木兒統(tǒng)一了波斯。公元1495年帖木兒死后,其子沙·哈魯于公元1405-1445年繼續(xù)統(tǒng)治波斯,建都于赫拉特。公元1447-1449年,是帖木兒王朝文藝復興時期,這一時期產(chǎn)生了察合臺文學,伊斯蘭-突厥文化對波斯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伊朗原始的卡曼恰
帖木兒王朝于公元1500至1501年,被成吉思汗王朝后裔、蒙古的舍伊巴尼王朝逐出伊朗東部,迫使其君主巴布爾逃亡印度。他在那里建立了莫臥兒帝國。從公元1500至1599年,波斯一直在舍伊巴尼王朝的勢力下,這一時期,其文化完全是突厥式的。從11世紀以來,斯波幾乎完全在突厥人或蒙古人的統(tǒng)治之下。
直到16世紀末,一個起源于阿塞拜疆的波斯種族的薩法維王朝,推翻了異族統(tǒng)治,才使波斯重新恢復了對自己命運的掌握。
波斯與印度一樣,歷史上不斷受到外族的入侵,因此在其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過去人們只注意到波斯文化對東西方的影響,但是只要回顧一下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月氏人、柔然人、突厥人和蒙古人把中國文化藝術(shù)也同樣地帶到了波斯。
伊朗的古典音樂,大致經(jīng)歷了兩個發(fā)展階段。公元7世紀以前為非伊斯蘭音樂時期,其中3世紀以前為波斯音樂的興盛時期。公元204—642年薩珊王朝時,波斯文化則進入全盛時期。公元7世紀后,在伊斯蘭教傳入到波斯的一千多年中,由于外族的侵入和宗教的束縛,波斯音樂文化處于一個相當漫長的停滯狀態(tài)。
伊朗音樂在本民族音樂的基礎上,吸收了東方音樂的某些樂論,從而產(chǎn)生了獨特的古典藝術(shù)-達斯特加赫。傳統(tǒng)的達斯特加赫只有七個,此外還有五個副格類型,從而形成了十二個具有固定名稱的達斯特加赫。
伊朗的古典音樂經(jīng)常使用卡曼?。╧amāncha)演奏??∈且环N弓弦樂器,共鳴體為一半椰子狀,面用軟木。原始的卡曼恰用羊腸衣制弦,弓用馬尾制做,只有兩根弦。繪于公元14世紀中葉的波斯細密畫中的卡曼?。╧amaecha),就是兩根弦。無論是從樂器的形態(tài)還是名稱上看,都與阿拉伯世界一根弦的拉巴卜(Rabab)已經(jīng)大不相同。這顯然是波斯人的貢獻。我們在伊朗民間可以看到有三把卡曼?。╧amāncha)的演奏,一種叫扎爾布(Zarb)的膜鳴樂器為其打節(jié)奏。
后來伊朗的卡曼恰演變?yōu)槿?,可能受到土耳其三弦的卡曼徹(kamaeche)影響。
現(xiàn)在伊朗通用四根弦的卡曼?。╧amāncha)演奏,近代還改用鋼絲弦做琴弦。伊朗的卡曼?。╧amāncha)還與印度的西塔爾(Sitar)合奏,使西亞音樂與南亞音樂融合一起,奏出美妙的樂聲。[12]
伊朗的卡曼恰和扎爾布演奏
伊朗的四弦卡曼恰與印度的西塔爾合奏
阿富汗位于三個地區(qū)(即中亞、波斯和印度)交接處。在歷史上,各種文化在不同的時期都對阿富汗發(fā)生過影響。但在人種起源和語言方面,阿富汗顯然更接近于中亞及近東,而不是印度。阿富汗人中大多數(shù)是伊朗人種,主要集中在普什圖(Pashtuns)。其中百分之五十講西伊朗語,百分之三十講塔吉克語。此外突厥人也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烏孜別克人和土庫曼人。
在阿富汗古典音樂中存在有兩種馬卡姆形式。其主要的一種是俾路支人、哈扎拉人中流傳的類似波斯的達斯特加赫音樂。阿富汗的這種傳統(tǒng)音樂屬于伊朗文化圈。另外一種是塔吉克的馬卡姆音樂。塔吉克人除分布在阿富汗外,還分布在俄羅斯和中國新疆。塔吉克語屬于印歐語系伊朗語支。塔吉克馬卡姆音樂基本上有兩個類型,即平原塔吉克音樂和山區(qū)塔吉克音樂。阿富汗的古典音樂很受波斯、突厥和印度音樂的影響,從某種意義講,阿富汗馬卡姆音樂就是這三種音樂融合的產(chǎn)物。
阿富汗的弓弦樂器主要有“沙林達”(Saranda),與印度的“沙朗吉”同屬弓弦樂器,但是,樂器的形制則完全不同。原始的“沙林達”(Saranda)的琴體是長方形,中間插上一根琴柱,只有兩根弦。其樂器既與阿拉伯和土耳其不同,也與伊朗的卡曼恰(kamāncha)不相同。
阿富汗沙林達演奏
阿富汗的沙林達
阿富汗的“沙林達”(Saranda)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構(gòu)成。共鳴箱呈扁長方形,用鉛鐵板彎合制成。箱長24厘米、寬18.5厘米、高11厘米,琴箱正面靠外側(cè)開有裝入琴桿的通孔,右側(cè)箱壁中間開有一個圓形出音孔,孔徑3.5厘米。琴頭、琴桿用一塊木料制作,民間常用松木或柳木制成,上細下粗,呈圓錐形,全長56厘米。琴頭頂端稍細,弦槽后開,兩側(cè)設有二至四個核桃木T形弦軸。琴桿為圓形柱狀體,無按弦指板,上端設有環(huán)形山口支弦,下端裝入琴箱中并露出箱外。琴箱正面置有支弦琴馬,琴馬用核桃木或杏木制作,呈圓拱橋形,馬長3.3厘米、高1.9厘米、寬0.5厘米。張二至四條鋼絲弦,里弦最粗,依次漸細,外弦最細。琴弓用柳木或楊木制作弓桿,兩端拴系一束馬尾為弓毛,弓長45厘米。演奏時,將琴置于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zhí)馬尾弓沾松香在弦外拉奏。為四度關(guān)系定弦。兩弦者定弦為:a、dl。發(fā)音清脆,音色明亮??捎糜讵氉唷⑵鳂泛献嗷驗楦璩懊耖g舞蹈伴奏。阿富汗的“沙林達”(Saranda)主要在俾路支人中常用。這個樂器后來發(fā)展為帶有八根共鳴弦,但主奏弦仍為兩根的低音樂器。目前,這種“沙林達”(Saranda)經(jīng)常在阿富汗使用。[13]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遠在公元前兩千多年,印度的原始居民達羅毗荼人就已經(jīng)有了發(fā)達的城市文明。大約公元前12世紀左右,游牧于中亞地區(qū)的雅利安人從西北進入印度,將達羅毗荼人趕到了南方。之后一千多年中,創(chuàng)造了印度文明的“吠陀時代”和“史詩時代”,產(chǎn)生了《娑摩吠陀本集》(又名《歌詠明論本集》),這些歌詞供祭祀時演唱。
公元前6世紀,波斯的居魯士帝國征服了印度河和喀布河流域,西亞文化開始傳到印度。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東征,占據(jù)了北印度。公元前二百年左右,大月氏人(原居中國敦煌、祁連一帶)進入印度西北部,建立貴霜王朝,促進了中國和印度的文化交流。
公元3世紀,旃陀羅·笈多一世建立了笈多王朝,但是,笈多王朝的周圍仍是塞種人和貴霜人的小王國。笈多王朝時建立了舉世聞名的阿旃陀石窟,反映了印度的繪畫和建筑藝術(shù)水平。后來,笈多王朝被從北方來的厭噠人(即白匈奴)所滅.公元8世紀之后,印度西北部由源自月氏的拉其普特人統(tǒng)治。所以印度歷史把7世紀中葉到8世紀中葉稱為拉其普特時期。阿拉伯勢力自公元8世紀也開始擴張到印度的信德省。在印度羯若鞠闊國衰亡后,印度一直不斷地遭到中亞突厥人的入侵。阿拉伯人的勢力除邊遠地區(qū)信德之外,一直沒有對印度其他地區(qū)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
公元1000至1026年,阿富汗境內(nèi)的突厥人建立的伽色尼王朝先后入侵印度15次。伽色尼王朝的版圖從伊拉克、里海到恒河流域。由于迦色尼王朝改宗伊斯蘭教,從而使印度建立了回教王朝。從1206-1526年之間,印度更換了多次回教王朝,伊斯蘭教擴及到中印度和南印度。到16世紀,蒙古察合臺汗后裔帖木兒的六世孫,即喀布爾的酋長巴布爾,于1526年在印度建立了莫臥兒王朝,幾乎統(tǒng)一了全印度。[14]
印度長期處于封建割據(jù)的狀態(tài)中,由于歷史上累遭外來民族的入侵和統(tǒng)治,因而血統(tǒng)混雜、人種繁多。其種族中,主要有達羅毗荼人、雅利安人、伊朗人、突厥人、蒙古人等,因此也就形成了印度語言的復雜構(gòu)成。印度北方于公元11世紀初就開始受到伊斯蘭教的影響,所以,在印度音樂文化中,北方較南方受伊斯蘭文化的影響要深。而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又形成了印度文化的獨特風格。
“音樂”一詞,在印度叫作“桑吉特”(Sangeeta),在傳統(tǒng)的印度文化中,桑吉特是歌唱、器樂、舞蹈等綜合藝術(shù)的統(tǒng)稱。這種樂舞藝術(shù)融合一體,與中國維吾爾木卡姆是相一致的。印度音樂分南北兩大體系,北方稱為印度斯坦音樂,南方稱作卡那迪克音樂。印度北方由于受到伊斯蘭音樂的影響,因此曲調(diào)悠揚、旋律寬廣、節(jié)奏多變。南方音樂則旋律優(yōu)美、技巧華麗、較多地保留了印度本土音樂的傳統(tǒng)風格。
印度古典音樂由“拉格”(Raga)和“塔拉”(Tala)組成。“拉格”是指旋律的程式,它是在印度長期藝術(shù)實踐中產(chǎn)生的一種音樂旋律框架?!八眲t是指節(jié)拍,它與拉格一樣是有嚴格程式的?!袄瘛痹醋澡笳Z的詞根Ranj。在成書于公元5世紀的《樂舞論》中,還沒有出現(xiàn)“拉格”一詞,而是用“賈蒂”來代表旋律型?!袄瘛笔怯《纫魳返暮诵?,印度古典樂派就是在拉格的基礎上發(fā)展產(chǎn)生的。拉格是一種旋律的框架,它是以許多傳統(tǒng)公認的拉格為依據(jù)的一個核心。這些規(guī)律在實踐表演中由于即興改變而增加了華彩,并從而得到發(fā)展。
每一種拉格都有自己特有的音階、音程及特定的旋律?!袄瘛边@個概念與中國維吾爾族的“木卡姆”并不完全相同。雖然它們同屬于古典音樂范疇。拉格在風格、色彩和情感上固然鮮明特殊,但它與中國維吾爾木卡姆最顯著的區(qū)別,是受時間或季節(jié)的限制。印度拉格有許多種,較為常用的則有10種。
印度古典音樂“拉格”經(jīng)常用沙朗吉(Sarangi)演奏,沙朗吉(Sarangi)是印度的弓弦樂器。南方的沙朗吉是把硬木挖成長方形,上面蒙上羊皮,用三根弦作主奏,此外還有二十到三十根之多的共鳴弦。北方的沙朗吉比南方大,琴身下部鼓起成圓形。這種樂器音色柔美,可以表現(xiàn)各種優(yōu)美的曲調(diào)。
印度的沙朗吉(Sarangi)既不同于阿拉伯的形制,也不同于土耳其那種。不僅與伊朗的弓弦樂器大相徑庭,而且,與阿富汗也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印度的沙朗吉(Sarangi)不僅有三弦,用于獨奏,而且也發(fā)展到四弦,作為合奏樂器來演奏印度的拉格音樂,在印度,還有一種叫柄琴(Baen)的弓弦樂器。柄琴(Baen)是在葫蘆共鳴體上插一根竹桿作為指板,指板上帶有一定數(shù)量的品位。有八根弦,其中四根演奏旋律,另外四根作共鳴用。這種樂器很古老,因其聲音沉悶,一般多在宗教活動中演奏,平時很少使用。
印度的沙朗吉
印度四弦的沙朗吉合奏
巴基斯坦位于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河流域,就其音樂而論,與印度音樂同屬一種范疇。巴基斯坦由四個省組成,因此形成了四種各具特點的音樂文化。這四個省中只有信德省完全處在巴基斯坦境內(nèi),卑路支地區(qū)延伸到伊朗,旁遮普地區(qū)延伸到印度,西北邊境則與阿富汗相接。巴基斯坦的國家語言是烏爾都語,但主要的地方語言卻是上述四個省各不相同的語言。由于伊斯蘭教的影響,巴基斯坦音樂也屬于伊斯蘭文化范疇。
巴基斯坦的古典音樂與印度一樣,是以拉格為代表的。其豐富多彩的旋律展示著許多不同的音階,有三個音構(gòu)成的音階,也有超過一個八度的音階,其音樂基本上屬于七聲音階。音階類型中的拜拉維(Bhairavi)、卡 茲 (Kafi)、克 默 杰(Khamaj)、比 拉 費 爾 (Bilaval)等都是相當流行的“拉格”音階。巴基斯坦音樂中廣泛使用即興的華彩演奏,從而豐富了音樂的發(fā)展。
巴基斯坦拉格音樂中雖然有很多與印度相似的部分,但是仔細辨聽,則又不一樣。其原因在于“拉格”音樂中的Sruti有所區(qū)別,這種微小的音分變化,產(chǎn)生了四分之三音的中間音程,形成了伊斯蘭音樂的顯著特點。巴基斯坦的古典音樂是以聲樂為主體的。歌詞的上下文結(jié)構(gòu)直接決定著音樂的曲式,大多數(shù)歌曲是由兩行或四行音韻不同的詩歌組成,因此使得其音樂也由此而分節(jié)進行。有韻和無韻的詩行,在音樂上的處理經(jīng)常是有區(qū)別的,或者是用改變同一旋律的方法,或者是在轉(zhuǎn)換部中選擇不同的旋律加以變化。
巴基斯坦的塞林達演奏
巴基斯坦塞林達
巴基斯坦音樂的即興演奏,也是一個顯著的特點。器樂曲的結(jié)構(gòu)類似回旋曲式,短小動機的反復雖然很簡單,但是卻很有風味。音樂節(jié)奏也很豐富,在俾路支與西北的邊境省有一種最流行的節(jié)奏是6/8拍,此外5/8、7/8拍也常使用,這是受到阿富汗塔吉克音樂影響的結(jié)果。
雖然巴基斯坦拉格音樂中有很多與印度相似的部分,但是,其弓弦樂器卻并不一樣。巴基斯坦塞林達(Sarinda),是一種弓弦樂器。用一塊整木制成,有一個無品的指板,共鳴體下半端蒙皮,而上半部敞著口。三根弦中主奏弦用腸衣制做,其余兩根用金屬弦。這種樂器與中亞的突厥樂器“克雅克”很相似。歷史上巴基斯坦受到過突厥人的長期統(tǒng)治,因而保留了這種古老樂器。這個樂器在民間廣為使用。這種樂器在中亞的哈薩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也廣泛使用。
巴基斯坦的沙朗吉(Sarangi),與印度使用的并不一樣,雖然都是弓弦樂器,名稱也相同,但其琴體修長,共鳴體上蒙皮,有主奏弦6根,3粗3細,以及15至30根數(shù)目不等的共鳴弦。演奏姿勢與塞林達一樣要求用弓繃緊。這種樂器主要在旁遮普和信德省使用。
巴基斯坦的沙朗吉(Sarangi)不僅有男性彈奏,在伊斯蘭教盛行的北印度,女性也經(jīng)常會演奏沙朗吉(Sarangi),這與阿拉伯國家是非常不相同的一個特點。
克什米爾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一個有爭議的地區(qū)。其音樂雖屬“拉格”范疇,但使用的樂器尚有一些特點??耸裁谞柮Q的由來,據(jù)說是因遠古時這個地區(qū)居住過名叫“格西”的民族而得名??耸裁谞柕臍v史和印度一樣,曾遭受過許多外來民族的入侵。因此克什米爾人種較復雜,其中以雅利安成分為主,此外塞種人、匈奴人、突厥人、韃靼人、蒙古人等來自北方的民族也很多。目前絕大多數(shù)人信仰伊斯蘭教。
克什米爾的古典音樂與印度的“拉格”雖然有某些共同之處,但也有自己的特點??耸裁谞柕墓诺湟魳方小疤K菲阿納·卡拉姆”?!疤K菲阿納”來自蘇菲派,意為“神秘”,“卡拉姆”意為“史詩”。這種古典音樂與“拉格’相似之處是演奏也受特定感情、季節(jié)、時辰的限定,不能隨意改變。但是旋律卻不盡相同,尤其是節(jié)奏與“拉格”的節(jié)奏不同。另一個區(qū)別是克什米爾的音樂獨唱部分很少,它沒有“拉格”那種阿拉普的散板序唱結(jié)構(gòu),一般都是齊唱,類似“拉格”的安德拉部分。
克什米爾的薩茲演奏
克什米爾樂器中的弓弦樂器既與印度不一樣,也與巴基斯坦不同。克什米爾使用一種突厥名稱的樂器叫“薩茲”,但它不象土耳其那樣是彈撥樂器,而是弓弦樂器。樂器共鳴體呈圓形,指版不像巴基斯坦那樣長,張有兩到三根主奏弦。
為什么克什米爾鄰近印度而有些樂器卻不同呢?其中一個原因與克什米爾游牧團體“巴音多”有關(guān)?!鞍鸵舳唷笔潜甲哂诳耸裁谞柛鞔迩f的藝術(shù)團體,這些藝人到處流浪,很自然地促進了民族音樂的交流。當然,更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克什米爾人種中有許多來自突厥民族的成份,這些民族南遷必然會傳播其音樂。[15]
艾捷克(Aijek)是中國維吾爾族的弓弦樂器。在維吾爾族歷史上,弓弦樂器出現(xiàn)是非常晚的。巴基斯坦的塞林達(Sarinda),是一種弓弦樂器。用一塊整木制成,有一個無品的指板,共鳴體下半端蒙皮,而上半部敞著口。三根弦中主奏弦用腸衣制做,其余兩根用金屬弦。這種樂器與中亞的突厥樂器“克雅克”很相似。但是在古代西域音樂中卻沒有這種樂器的記載,在西域石窟壁畫中也沒有這類樂器的描繪。
我們從上述的研究證明,阿拉伯人使用一種叫“拉巴布”的弓弦樂器,其共鳴體形制為梯形或方形,與中國維吾爾族的“艾捷克”大不相同。按宋內(nèi)拉(M.Sonnerat)在《印度旅行記》中說:“印度在遠古時代就已經(jīng)有弓弦樂器了”[16]。此論頗值得懷疑,因為印度最古老的樂書《戲劇論》(Natia Sastra)中并沒有關(guān)于弓弦樂器的記載,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天竺樂》中也沒有弓弦樂器[17]。直到公元13世紀印度沙朗陀婆(Sarngadeva)所著《樂?!?Sa.mgit rathakara)中仍無弓弦樂器的記載[18]。戈瑪拉斯瓦米(A.Comaraswami)博士指出,印度古代是以彈撥樂器“維那”(Veena)為主奏樂器[19]。印度現(xiàn)今使用的弓弦樂器是“沙朗吉”,其形制與中國維吾爾的“艾捷克”也不一樣。據(jù)薩克斯博士研究,公元10世紀在阿爾·法拉比所著的音樂書中有一種二弦的“拉巴卜”(Rabab)[20]。關(guān)于其形制薩克斯在書中沒有描述,大概這仍是阿拉伯人的那種梯形拉巴卜。
那么中國維吾爾族的“艾捷克”源自何處呢?公元15世紀土耳其學者竺魯拉(Ahmed Oglou Chukroullak)認為是源自波斯。同時代的基特·馬利(Emir Benknidr Mali)也持此說[21]。我們在波斯公元15世紀帖木兒王朝一派的畫中看見有一種半球狀,槽上蒙著皮革,有二弦或三弦的弓弦樂器。在公元16世紀薩法維(Safavi)朝畫中也有許多這樣的樂器描繪。這些樂器與中國維吾爾族的“艾捷克”很相似。波斯人把這種弓弦樂器叫“卡曼恰”(kamāncha)。土耳其也有一種叫“凱曼徹”(Kemenche)的樂器,雖然名稱與波斯近似,但其樂器是一種三根弦的棒狀小型的弓弦樂器,與波斯那種半球狀共鳴體形制差異很大。只有中國維吾爾族的“艾捷克”與波斯的“卡曼恰”相類同。
“艾捷克”(Aijek)清代譯作“哈爾扎克”,在《皇朝禮器圖式》中有記載:“木柄、椰槽,蒙以馬革、形如胡琴。柄端如施螺,通長二尺六寸七分二厘,槽徑二寸五分六厘,圓三寸九分,下承方鉞。柄其末圓長五寸一分二厘,馬尾弦二,山口后鑿空,內(nèi)弦以兩軸綰之,左右各一結(jié),于鐵柄雙钚釘槽面設弦柱。自山口至柱一尺四寸五分八厘,鋼絲弦十左右,各五軸、當木柄之?!阅竟雕R尾八十余,扎中二弦,應鋼弦以取聲?!盵22]
由此描繪的圖來看,“哈爾扎克”只有兩根主奏弦,有十根鋼絲共鳴弦,與波斯的“卡曼恰”(kamāncha)不同,因為波斯的“卡曼恰”(kamāncha)只有兩根,三根和四根的主奏弦而沒有共鳴弦?!痘食Y器圖式》是公元1760年(乾隆25年)所撰,比波斯15世紀的記載晚近三百年。波斯并沒有使用共鳴弦的弓弦樂器,而中國新疆地區(qū)的“刀郎艾捷克”仍是18世紀記載的那樣具有10根共鳴弦。這說明中國的“艾捷克”最早是從中亞帖木兒王朝時期由蒙古人帶到刀郎地區(qū)的。
清代《皇朝禮器圖式》中的哈爾扎克
中國維吾爾族的刀郎艾捷克
中國維吾爾族的“艾捷克”名稱源自“艾捷姆”,而“艾捷姆”在阿拉伯語中是指非阿拉伯穆斯林,泛指突厥人?!鞍菘恕钡拿Q已表示了這種樂器是突厥人的樂器。此外,在新疆哈密地區(qū)使用一種叫作“哈密艾捷克”的樂器,是維吾爾人在“刀郎艾捷克”的基礎上改良的。其形制與‘哈爾扎克”完全不一樣,與波斯的“卡曼恰”也沒有任何關(guān)系。
(1)刀郎艾捷克
刀郎艾捷克因流行于南疆刀郎地區(qū)而得名。歷史悠久,形制多樣,音色柔和渾厚。常用于器樂合奏或為“刀郎木卡姆”、“麥西熱普”等民間歌舞伴奏,是刀郎地區(qū)民間樂隊中的主要拉弦樂器。流行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和田、莎車、麥蓋提、喀什、巴楚、阿瓦提和庫車等南疆地區(qū)。
刀郎艾捷克在流傳過程中不斷發(fā)展,主奏弦從一弦增至兩弦和三弦。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構(gòu)成。共鳴箱呈半球形,多用沙棗木、核桃木等硬質(zhì)木料制作而成,正面蒙以羊皮或驢皮為面,箱后端開有一個圓形出音孔。琴頭、琴桿用一塊木料制成,多使用核桃木、杏木、椰木或桑木制作,全長80厘米。琴頭呈圓形寶塔狀,弦槽后開,兩側(cè)置木制弦軸,張以主奏弦。琴桿呈圓形柱狀體,中、上部兩側(cè)設有T形弦鈕,張以鋼絲共鳴弦。皮面中央置木制橋形琴馬,琴箱下方設有金屬制尾柱。琴弓用細竹或木制作弓桿,兩端拴系馬尾為弓毛。
最古老的一弦刀郎艾捷克,琴頭右側(cè)置弦軸,用一縷馬尾作為主奏弦,琴桿中部兩側(cè)設有6個-10個T形弦鈕,張以相應數(shù)量鋼絲弦。古老的兩弦刀郎艾捷克,琴頭左右兩側(cè)各置一個弦軸,兩條主奏弦多為馬尾弦,也有采用腸衣弦或鋼絲弦的,在琴桿中、上部兩側(cè),設有10個T形弦鈕,張10條鋼絲共鳴弦。
三弦刀郎艾捷克,是20世紀由南疆維吾爾族民間樂器制作藝人在兩弦艾捷克的基礎上加弦改制而成的。張有三條主奏弦,使用馬尾弦、腸衣弦或鋼絲弦,設有鋼絲共鳴弦。
中國維吾爾族刀郎艾捷克和刀郎熱瓦普演奏
刀郎艾捷克演奏時,采取坐姿,將琴底尾柱立于左腿上,也可將琴箱夾于兩腿之間,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zhí)馬尾弓沾松香在主奏弦外拉奏,其它琴弦起共鳴作用。以增大音量。一弦刀郎艾捷克,主奏弦定弦為c1,八條共鳴弦定弦為:g、c1、d1、e1、g1、a1、b1、d2。音域 c1—c3,有兩個八度。三弦刀郎艾捷克,主奏弦按四度關(guān)系定弦為:d1、g1、c2,十條鋼絲共鳴弦定弦為:c、d、e、g、a、c1、d1、e1、g1、a1。音域 d1—d3,有兩個八度。音色柔和渾厚。可用于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
(2)哈密艾捷克
哈密艾捷克因流行于中國新疆東部哈密地區(qū)而得名,也因外形與胡琴相似而有哈密胡琴之稱。歷史悠久,形制與中胡近似,音色優(yōu)美動聽,是演奏“哈密木卡姆”的主要伴奏樂器。流行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東疆哈密、吐魯番和鄯善等地。
哈密艾捷克由琴筒、琴頭、琴桿、弦軸、千斤、琴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構(gòu)成。琴筒有木制和薄鐵板卷制的兩種。鐵制者呈圓筒形,前口蒙以山羊皮、牛皮或蟒皮。琴桿木制,多呈方柱形,頂端為琴頭,上有雕飾。桿的上端設有兩個木制弦軸,系有兩條鋼絲主奏弦,琴桿上部還設有四至八個弦鈕,拴有相應的鋼絲共鳴弦。所有琴弦的下端都系于琴筒下方的尾柱上。琴弓用細竹或竹板條為弓桿,兩端拴以馬尾為弓毛,夾于主奏弦之間拉奏。
中國維吾爾族哈密艾捷克演奏
哈密艾捷克演奏時,將琴筒置于左腿上,呈跪坐姿勢演奏,上身挺直,左手扶持琴桿千斤下方,用手指的第一關(guān)節(jié)處觸弦,右手執(zhí)馬尾弓夾于主奏弦之間拉奏,只用第一把位,一般不換把位。哈密艾捷克的定弦因地而異,但兩條主奏弦都定成五度關(guān)系。在哈密地區(qū),兩條主奏弦定弦為d1、a1,八條共鳴弦定弦為:g、g、a、a、c1、c1、d1、d1,音域d1—d2;在吐魯番地區(qū),兩條主奏弦定弦為g、dl,四條共鳴弦定弦為:g、c1、d1、g1,音域g—g1:音色與中胡相似,優(yōu)美動聽,柔和而有厚度。演奏技巧豐富,弓法有長弓、連弓、短弓、頓弓等,指法有按弦、壓弦、打音、擻音、滑音等。可用于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歌舞伴奏,是演奏“哈密木卡姆”的主要伴奏樂器。
(3)新型艾捷克
中國維吾爾族還有一種新型艾捷克,目前是中國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常用的弓拉樂器,是19世紀在伊朗卡曼?。╧amāncha)的基礎上,改革制成的新型四弦艾捷克,已成為高音、中音和低音俱全的系列拉弦樂器,分別具有清新、明亮和渾厚的音色??捎糜讵氉唷⑵鳂泛献嗷驗楦栉璋樽?。
中國維吾爾族的低音艾捷克
新型艾捷克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高音艾捷克是先將主奏弦增為四條,鋼絲共鳴弦增至11條,其主奏弦定弦為:g、d1、a1、e2,共鳴弦定弦為:c、d、c、f、g、a、c1、d1、e1、g1、a1。嗣后,又將所有的共鳴弦刪除掉,只保留了四條主奏弦。經(jīng)過一段實踐摸索,加大了共鳴箱,去掉皮膜改蒙木制面板,設置內(nèi)皮膜,擴大出音孔,增加按弦指板,添置彎月形琴座,形成新型四弦的高音艾捷克。
中音艾捷克共鳴箱較大,內(nèi)裝襯梁,在縱斷面蒙內(nèi)皮膜,面板上順所繪花紋開有出音孔,琴箱右側(cè)設圓形音窗,嵌以象牙制做的鏤空花紋薄片,四軸、四弦,底部設有彎月形轉(zhuǎn)動琴架。
低音艾捷克外型和中音艾捷克相同,共鳴箱顯著增大,球形體用32塊核桃木板條拼粘膠合而成,正面蒙以魚鱗松薄板,面徑17厘米,在琴箱中部裝有襯梁,在縱斷面蒙以蟒皮內(nèi)皮膜。琴頭、琴桿用一塊色木制成,長68厘米。琴頭為圓柱形,頂端呈圓球狀,下開弦槽,兩側(cè)橫置四個弦軸,軸柄為圓球形。琴桿呈半圓形柱狀體,前平后圓、上窄下寬,正面膠有紅木按弦指板。琴箱下端底座較長。采用大提琴弦,使用大提琴弓。其演奏姿勢和方法均與大提琴相同。
新型艾捷克
中國維吾爾族艾捷克演奏
新型艾捷克演奏時采取坐姿,胸部微挺,將木制尾柱或彎月形琴座置于左腿上(低音艾捷克置于地面,兩腿夾持),左手扶持琴桿、用指尖部分按弦,右手執(zhí)馬尾弓沾松香在弦外拉奏,運弓方法與二胡相同。高音艾捷克按五度關(guān)系定弦為:g、d1、a1、e2;音域c—g3,達三個八度。中音艾捷克亦按五度關(guān)系定弦,比高音艾捷克低五度,常定弦為:c、g、d1、a1,音域c—c3。低音艾捷克亦按五度定弦,比高音艾捷克低八度,定弦為:g、d、a、e1,音域g—g2,有三個八度。分別具有清新、明亮和渾厚的音色,優(yōu)美而動聽。
這些新型四弦艾捷克,吸收了二胡和提琴的弓、指法,演奏技巧極為豐富,左手可奏各種滑音、泛音和弦及多種裝飾音;右手有連弓、短弓、頓弓、跳弓、碎弓等弓法。它們較刀郎艾捷克,在音量、音色、音域和演奏技巧諸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和發(fā)展。這種新型艾捷克常用于獨奏、器樂合奏或為“十二木卡姆”和“麥西熱甫”伴奏。
中國維吾爾族的薩塔爾是弓弦樂器,雖然其名稱與波斯的“塞塔爾”(Sentar)和印度的“西塔爾”(sjtar)相似,但波斯、印度都是彈撥樂器,與“薩塔爾”這樣的弓弦樂器不同。據(jù)阿拉伯音樂史記載,阿巴斯王朝時期,使用一種叫“西沙克”的弓弦樂器?!拔魃晨恕笔峭回收Z,阿拉伯人把它稱作突厥樂器。其構(gòu)造是由一個橢圓的音箱,用核桃木制做。樂器面蒙羊皮,露有音孔,用弓拉奏,馬尾做弦。這種樂器在阿拉伯沒有流傳下來。阿拉伯音樂史中記載,突厥人自古就有這種弓弦樂器,然而文獻中無論是龜茲樂、高昌樂、疏勒樂,還是悅般樂、安國樂、康國樂都沒有使用弓弦樂器的記載,在西域石窟壁畫中也沒有任何描繪。只是現(xiàn)今中國新疆地區(qū)柯爾克孜族使用的“克雅可”和哈薩克族使用的“霍布茲”則有可能是“西沙克”的遺傳。
在清乾隆25年(公元1760年)編撰的《皇朝禮器圖式》中,記載有一種“塞他爾”的樂器:“木柄通槽、下冒以革、面平背圓形如匕。通長三尺四寸二分五厘,柄長二尺六寸四厘九毫。上闊一寸二分八厘,下闊八分六厘四毫,厚九分五厘。槽長八寸二分八毫,闊三寸三分三厘七毫,厚一寸一分三厘七毫。以九軸綰軸,柄端二軸,綰絲弦。槽面設柱,弦自山口至柱二尺八寸四分三厘一毫。面二軸,左側(cè)四軸,綰鋼絲雙弦一、獨弦六,長短各有差。柄纏絲二十三道,以代品,以木撥彈絲弦應鐵弦取聲?!盵23]
這里描述的“塞他爾”是一種彈撥樂器,與中國維吾爾族的“薩塔爾”(Satar)并不相同。過去學術(shù)界有人認為“薩塔爾”古稱“塞他爾”,完全是一個誤會。二者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只是名稱有點相似而已。清代文獻記載的回部樂器中,只有一種弓弦樂器“哈爾扎克”。這說明,在十八世紀時“薩塔爾”還沒有出現(xiàn)。但成書于公元1893年的《樂師史》中已記載有“薩塔爾”,那么中國維吾爾族的“薩塔爾”則有可能是在“塞他爾”的基礎上發(fā)展的。因為“塞他爾”九根弦中只有一根絲弦,其它八根是鋼弦,而“薩塔爾”也是一根主奏弦,九根是共鳴弦。按《皇朝禮器圖式》中已經(jīng)記載有“沙朗吉”,這是印度、巴基斯坦的弓弦樂器。中國維吾爾人可能是受到“沙朗吉”的啟示。
值得注意的是,現(xiàn)今伊朗有一種彈撥樂器叫“塞他爾”(Setar),其樂器的形制與中國古代文獻中的“塞他爾”不同,倒是與當代維吾爾族的“薩塔爾”(Satar)很相似。
我們發(fā)現(xiàn)在阿塞拜疆19世紀時,阿塞拜疆人將這種“塞他爾”(Setar)用弓弦拉奏。雖然演奏方法不同,但是為維吾爾族的“薩塔爾”(Satar)提供了非常相似的證據(jù)??赡苤袊S吾爾人借鑒了阿塞拜疆的“塞他爾”(Setar),將演奏方法進行了改良。
中國維吾爾族的薩塔爾
伊朗的彈撥樂器塞他爾
總之,中國維吾爾族的“薩塔爾”這個樂器在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拉伯、土耳其各國都沒有。它可能是十九世紀由中國維吾爾人借鑒阿塞拜疆的“塞他爾”(Setar)改良的。過去有些學者認為“薩塔爾”是“沙朗吉”的變種。印度的“沙朗吉”有許多種,無論是印度東部的桑塔爾人、奧里薩邦孟達人還是在霍落部落、吉吉拉特邦部落以及拉賈斯坦、薩姆邦卡西部落中使用的各種“沙朗吉”,沒有一個與中國維吾爾的“薩塔爾”相同或相近似。雖然“薩塔爾”與波斯的“塞塔爾”在名稱上相近,但波斯是四根弦的彈撥樂器,與中國維吾爾族的“薩塔爾”不一樣。
中國維吾爾族的薩塔爾(Satar)全長139厘米。共鳴箱瓢形,用一塊桑木挖制而成,蒙以桑木薄板為面,琴箱長39厘米、最寬處16.5厘米、最厚處15厘米,面板上方開有4個圓形小音孔、呈菱形排列。琴桿桑木制,長100厘米,上端為琴頭,平頂無飾,設有13個T形弦鈕(正五左八),正面弦鈕下方設有山口。琴桿正面為按弦指板,中、下部纏有16個牛筋弦品。面板下方置硬木制長橋形琴馬,張13條金屬弦。工藝精細,琴箱背板上鑲嵌有黑白相間的骨制圖案花紋,通體髹以棕色油漆
中國維吾爾族的薩塔爾(Satar)演奏時,奏者多席地盤腿而坐、將琴箱豎置于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zhí)馬尾弓在弦外拉奏主奏弦。共鳴弦不拉奏,只起音響共鳴作用,以增強音量和豐富音色。由于琴桿聳長,音位較寬,左手常以食指為主,兼用中指和無名指按弦,小指使用較少,尤其食指在演奏中起著主要作用,無論是級進還是跳進的旋律,都習慣于食指按弦。薩塔爾是維吾爾族民間藝人演唱“十二木卡姆”的主要伴奏樂器,由主唱者自拉自唱,所以主奏弦的定弦也多隨演唱者的嗓音而定。
中國維吾爾族薩塔爾演奏
在喀什、莎車和伊寧等地,主奏弦多定弦為c或d,音域c—c 2或d—d2。共鳴弦定弦為:g、c、d、e、g、a、c1、d1、e1、g1、a1、c2或c、d、e、g、a、c1、d1、e1、g1、a1、c2、d2。高音清脆、中音明亮、低音渾厚。弓、指法技巧較為豐富,常用的弓法有連弓、分弓、長弓、短弓、頓弓、跳弓和碎弓等;指法有揉音、擻音、打音和滑音等。(圖35)
薩塔爾可用于獨奏、合奏或伴奏。在樂隊合奏或伴奏中,音色和諧、音響效果良好。獨奏的曲目不多,常采用“木卡姆”的音樂,較著名的有《木夏烏熱克木卡姆間奏曲》等。在樂隊合奏中,常為“木卡姆”和“麥西熱甫”伴奏。演奏“木卡姆”時,多以“彈弦”奏法開始,待歌聲出現(xiàn)后,才用弓拉來伴奏。它演奏“木卡姆”的散板序唱,多采用長弓、連弓,音調(diào)悠揚、節(jié)奏自由;而用短弓、快弓演奏“麥西熱甫”樂曲時,旋律歡快、熱烈活潑,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本文圖片由周菁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