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偉
摘 要:本文就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進行探討,提出廣大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要從教材內容的可行性和教學目標的多樣性出發(fā),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為達到教學目標,要有針對性地選擇最佳的教學模式,設計教學過程結構。
關鍵詞:體育教學 改革 教學質量 教學組織
體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課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的目的和任務,就是要有效地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只有全面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效率,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才能提高教學質量。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要求教師要在工作中轉變觀念和思路,不斷認識和提高自己,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體育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工作服務。
一、改進體育課的教學組織方法
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是課堂改革。長期以來,體育課的教學組織片面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輕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得不到很好的體現(xiàn),因此,體育課上得比較呆板。目前,在體育課中要求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二者應盡量同步。因此,在體育課的內容安排和教學組織上,要不斷創(chuàng)新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質量。教師要把體育課的課堂氛圍變得輕松和諧,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在體育課中體驗到運動的快樂。
青少年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行動大膽,思維敏捷,雖然愛上體育課,但卻不愿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受約束。教師可以把學習和鍛煉的方法教授給學生,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主,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的育人作用。例如,在游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積極進取,勝不驕、敗不餒的優(yōu)良品質。在隊列隊形練習中,向學生進行組織紀律性和集體主義教育。在耐久跑教學中,鍛煉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通過正確的身心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品質。
二、突破傳統(tǒng)授課模式
長期以來,體育課的結構是一個模式、四個部分,即開始、準備、基本、結束部分。這種課的結構雖然符合人體活動的生理規(guī)律,但也形成了一種固定模式,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現(xiàn)代體育教學向著多元化、全方位培養(yǎng)體育人才的方向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逐步被以發(fā)展學生自主能力和樂趣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這就需要教師選擇更多的教學教法,以適應體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廣大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要從教材內容的可用性和目標的多樣性出發(fā),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有針對性地選擇最佳的教學模式,設計教學過程結構。例如,在體育課教學中,可以運用不同的體育教學規(guī)律設計不同的教學結構。
以負荷律為主設計教學過程結構:準備活動—主活動—副活動—整理活動。
以技能規(guī)律為主設計教學過程結構:整體認識—分解學習—完整練習—進一步熟練掌握。
以情感規(guī)律為主設計教學過程結構:初步體驗—先分組學習—再集中學習—總結共同提高。
以認知規(guī)律為主設計教學過程結構:提出問題—分組練習—觀摩練習—教師評價。
以交往規(guī)律為主設計教學過程結構:自由組合—集體學習—互相評價—小結解散。
體育課的細微結構應根據(jù)任務、內容、學生興趣等不斷變換,以各種游戲活動取代準備部分的活動,用多種競賽練習取代模仿練習。教師應大膽放開,讓學生自由支配活動內容,使學生沒有束縛感和壓抑感,充分發(fā)揮學生和教師雙方的積極性。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提高科研能力
第一,師資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體育教學的水平,要搞好體育教學,必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中老年教師長期奮戰(zhàn)在教學一線,應該把他們的實踐經驗加以總結,帶動青年教師共同進步。同時,青年教師是體育教師隊伍中的生力軍,他們需要在業(yè)務上不斷學習提高。
第二,體育教學研究是體育科研的重要內容。它涉及的內容很廣,要想搞好體育教學改革,就要加強對體育課程的研究,重視教材建設。對體育教法的研究及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等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加強科研,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適合自己的路。
總之,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需要廣大體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體育教育自身的優(yōu)勢,解放思想,大膽突破,不被傳統(tǒng)所拘束。同時,要建立健全體育教學管理制度,保證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金欽昌.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李祥.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作者單位:山東理工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