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磊
摘 要:實踐分析農村學生問題意識表現(xiàn)、原因,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問題意識 培養(yǎng) 政治教學
農村高中生問題意識淡薄,給教師的政治教學提出巨大挑戰(zhàn),本文通過實踐分析,農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通過什么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就是面臨的客觀實際情況和我們已有的經驗和認識存在的差距,問題意識就是學生努力去發(fā)現(xiàn)這個差距,并彌補這個差距的心理活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杰出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僅僅是一個數(shù)學上的技能而已。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都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毕扔袉栴}才能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前提是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問題。[1]
一、問題意識的養(yǎng)成對于高中政治教學非常重要
第一問題意識可以讓政治教學有更高的效率,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第二問題意識可以讓高中政治教學有更高的效益,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使學生處于一種渴望破解問題的求知狀態(tài)。
二、當前學生問題意識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本人所任教的孫疃中學,是一所農村高中,根據(jù)本人多年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 學生問題意識比較薄弱,在政治科表現(xiàn)更為突出,具體可歸納為兩種形式:第一類是不敢提出問題,在班級輔導自習時,深有感觸,沒有一個學生問問題,當然這并不是表示他們會。第二類是不善于提出問題。第一類學生雖有一定的問題意識,但沒有表現(xiàn)出來,呈潛在狀態(tài)。第二類情況是學生因教與學的多種因素,不善思考,思維惰性大,不能提出問題或者不善于提出問題,問題意識較少或者沒有。[2]
究其原因主要如下:
1.從當前的教學評價方面分析,我們一直以來教學評價手段的定量化和單一化,造成了學生思維的單一化和標準化的思維慣性。學生在解答問題時,尤其在平常的練習過程中,更多的是在等待教師的標準答案,而不是主動的帶著問題意識去分析材料分析題目,另外從不對標準答案有任何的質疑,他們只是把知識抄下來機械的記憶。
2.從教師方面分析,主要源于教師的恐懼心理,第一害怕沉默,缺乏教學勇氣,在教學過程中,尤其在公開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怕冷場導致難看,往往在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時,還沒等學生想明白,老師就主動出示答案了,久而久之,學生也就不在思考了。第二,教師害怕挑戰(zhàn),缺乏教學機智,今天的學生往往會提出一些令教師難以解答甚至聞所未聞的問題,教師怕自身尷尬,干脆不給學生發(fā)問的機會,學生也就不在質疑,形成思維的惰性。
3.從學生方面分析,農村學生由于獲取信息的手段的局限性,和傳統(tǒng)的崇信教師權威的學習習慣,加之從小學到初中一直以來的機械學習習慣,對教學內容和課本知識沒有自己的獨立的見解,他們總是盡信書,自然問題意識淡薄。
4.從大的教學環(huán)境方面分析,當前農村中學生源不好,學生知識水平普遍低下,他們很難以理解教材,所以沒有問題,正如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沒有問題意識的學生才是最可怕的。
三、高中生政治教學中問題意識養(yǎng)成策略
英國科學家哲學家波普爾認為,“科學和知識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終于問題——越來越深化的問題,越來越啟發(fā)新問題的問題?!苯逃嗳?。真正的問題應該是教師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明確問題,整個課堂教學活動圍繞問題而組織起來。
在長期的農村政治課教學實踐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我做到四個“允許”,即允許學生提意見,允許學生講錯改錯,允許并鼓勵學生提出與教師或教材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觀點。
要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關鍵就是要讓學生敢于發(fā)言,敢于提出問題,所以在課堂上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尤為重要。教師在課堂上要真正把學生當做是課堂的主人,要使自己的課堂風氣趨于民主化,讓學生真正感覺到教師既是自己的“良師”,更是自己的“益友”,真正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2.教師適可而止,給學生留有思考余地
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尤其在講解試卷是,教師的講解不留缺口,盡善盡美,這恰恰是學生思維惰性滋生的源泉。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做到能不講時就不講,能講五分絕不講七分,剩下的由學生思考或者是討論解決,鼓勵學生分享自己思考或討論的成果,教師及時給予點評,在這里教師做的更多的是幫助者和引導者的角色。
3.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良好的問題情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手段。在政治課堂教學中,設置問題情境可以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進行思考。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促使學生能主動地去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從而進一步去解決問題。這個過程是一個開放的過程,一個問題得到解決,新的問題將隨之產生,探索沒有止境。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只要能夠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是值得運用和借鑒的。
4.通過鼓勵學生善于質疑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善于對課本知識有關原理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在作業(yè)或考試中,不要拘泥于老師的個人看法或者標準答案,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敢于向老師發(fā)起疑問。
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態(tài)度,主要還在于教師的有效引導。許多學生覺得沒有問題可問,主要是他們不知道該怎樣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因此,教師必須“授人以漁”,讓學生掌握提問的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當然,教師的引導除了要注意方法外,還要準確地把握時機,對于學生的質疑態(tài)度要中肯,要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從學生自身的基礎出發(fā),
5.做好問題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在課堂上喜歡提問題、善于提問題,我們還要重視對學生的問題評價,因為這往往決定了學生是否會繼續(xù)對提問題保持高昂的興趣。
教師要對學生作出恰當?shù)脑u價,對學生要表現(xiàn)出充分的重視及足夠的尊重,贊揚要滿懷真誠,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農村中學學生素質普遍不高,我們要積極挖掘他們回答問題中的閃光點,多進行鼓勵性的問題評價,使他們養(yǎng)成愛提問題、多提問題、提好問題的習慣。
對學生進行問題評價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教師的口頭表揚,或者是作業(yè)中的書面表揚,也可以是學生之間在課堂上的互相評價??荚嚺c其他評價方式進行有效的結合,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秦晶晶 《3D模式下政治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養(yǎng)成研究》, 中國校外教育。
[2]周天宏 淺談政治課教學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成功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