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艷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7-0098-01
背景: 片斷訓練,既是低年級字、詞、句訓練的歸結,又是高年級篇章訓練的基礎。片斷訓練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認識和表達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習作習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蹲娓傅膱@子》是一篇著名作家蕭紅回憶童年趣事的文章。全文圍繞我童年做的傻事來寫,讀來令人發(fā)笑。特別是一段"我"和祖父的對話,把我童年的天真、稚氣、可愛都寫來出來,讀來令人發(fā)笑。所以教學這篇課文除了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外,還要把它當作學生學習片段訓練的典范。針對我班學生作文不具體、事情敘述不清楚等情況,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 "重視語言的積累",我設計了這一課時的教學,重點是積累語段和仿課文寫片段,目的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指導,讓學生主動記憶,摘抄美詞佳句,真正把積累語言落在實處,自覺養(yǎng)成積累語言的習慣。另外是通過創(chuàng)設語言運用的情境,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詞語、句式、段落,遷移到生活中,引導學生學會描寫人物對話,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
主題
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訓練,讓學生學習仿課文寫片段(重點是抓住人物對話,把事情寫得有趣具體)。
案例 教學片段 五年級下冊 《祖父的園子》
(出示一段對話,學生自由讀)
祖父大笑起來,笑夠了,把草拔下來,問我:"你每天吃的就是這個嗎?" /我說祖父發(fā)現(xiàn)我鏟的那塊地還留著一片狗尾草,就問我:"這是什么?" /我說:"谷子。"/:"是的。"/我看祖父還在笑,就說:"你不信,我到屋里拿來給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一個谷穗,遠遠地拋給祖父,說:"這不是一樣的嗎?"/
師:讀了這一段對話,你感受到我的天真可愛嗎?從哪兒感受出來的,讀一讀。
生:我不知道那是狗尾巴草,祖父問我時,我一本正經地回答,很有意思。(生讀)
生:祖父明知我錯了,為了逗我,卻裝做什么都不知道。
(學生表演讀)
師:蕭紅這一段人物對話抓住什么來寫的?
生:抓住了我和祖父的語言。
生:抓住了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突出了我的天真可愛。
師:同學們,抓住人物對話描寫時,寫一寫人物的動作和神態(tài),可以把事情寫得更具體。
師:回憶自己小時候做過的一些童年趣事,想想有什么時候,在大人指出我們錯誤時,我們卻很天真地同大人理論一番。練習寫一段童年趣事中的人物對話。
(學生寫作后交流)
生 :爸爸望著被水淹沒的花盆,不解地問我:"你這是干什么?"/我仰著臉,笑著回答:"給花喝水呀!" /"花要喝那么多的水嗎?"/"是呀,人要吃東西才能長得很高很高,花喝的水越多,長得不就更快嗎?"我邊說便往花盆里倒水。/爸爸不禁大笑起來,笑夠了問我:"花兒長高了嗎?"/"長高啦!長高啦!花兒長得真快呀!"我邊說邊比劃著,"長得和我一樣高了。
(學生自己讀寫出的片段,老師來評價。)
結果
我們的讀寫結合主張讀為基礎,從讀中學寫,寫中促讀,突出重點,多讀多寫,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讀寫能力。我們結合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實質上是在更大范圍、從深度和廣度上對學生進行寫作知識和方法的"滲透",有利于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針對五年級學生實際水平和教材特點,我在設計每一節(jié)的閱讀教學課時,都充分考慮教材特點,找準本課的訓練點,讓讀寫結合,充分發(fā)揮閱讀教學的作用。有時模仿課文中的某種句式,讓學生在閱讀之后,進行練習;有時讓學生用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活動的描寫刻畫大家熟悉的人物;有時根據(jù)所學課文內容,讓學生大膽展開想象來寫想象作文。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學生作文不具體、作文無話可說的現(xiàn)象越來越少,部分學生仿寫能力越來越強。
評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然而現(xiàn)實中的語文教學現(xiàn)狀卻是課文閱讀與講解和寫作訓練分離。學生學了那么多文質兼美的課文,讀過了那么多好詞佳句,寫起作文來卻無話可說。因此,整合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使學生從閱讀中吸取寫作的營養(yǎng),探索小學語文教學的新路子已勢在必行。正因為這樣,教師需找準激趣點,在引導學生閱讀文本的同時,通過仿寫、改寫、續(xù)寫、補寫、寫讀后感等形式個性化地處理教材,把課文"請"到我們的作文課上,使課堂教學既能強化學生對課文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又能使學生的習作訓練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1)在閱讀教學中滲透積累語言的指導。閱讀和寫作是個互逆的過程。閱讀是理解吸收,寫作是理解表達。只有吸收得充分,表達才更加有力。因此,"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依照課標要求,在閱讀訓練中滲透積累語言的指導。而課堂閱讀教學是指導學生學會積累語言的"主戰(zhàn)場",我們應該在課堂上多方面指導學生獲得豐富的語言,掌握積累的方法,指導多讀多背,采用多種形式多讀名篇課文,精彩部分還要多品讀,直到能背下來,讓課文中的語言文字盡可能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指導摘錄好詞佳句,要求學生準備一本摘錄本,指導學生把讀過的好詞佳句摘錄到本子里,并進行仿句練習,做到筆記、腦記相結合。
(2)在閱讀教學中滲透習作練習的指導。葉圣陶老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閱讀與寫作技巧。"因此,在閱讀訓練中要滲透作文練習指導。教師要根據(jù)教材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給學生提供有效借鑒的對象和創(chuàng)造的依據(jù),及時讓學生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造性運用練習,效果才會顯著。在指導過程中,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a.指導運用新學的詞語、句式練習說話、寫話,可模仿說寫,也可創(chuàng)造性說寫。b.指導模仿學到的段落結構和篇章結構,練習說、寫新的內容。
總之,以課文為范例,從閱讀中學寫作,是一條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一條捷徑。這需要老師們練就一雙慧眼,認真鉆研教材,并創(chuàng)造性地整合教材內容,使之為我所用,發(fā)揮無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