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邦才+姚立
摘 要:滾動計劃控制法具有很高的應變性與適應性,從而可提高計劃的可執(zhí)行性。論文在綜合多個學者的定義后對滾動計劃控制法重新定義與簡述,以滾動計劃控制法內涵及優(yōu)點分析為出發(fā)點,將滾動計劃控制法應用于庫存控制,并構建了庫存滾動計劃控制的流程,提出了庫存控制效果評價的指標體系,最后分別從流程控制和管理兩個角度提出了庫存滾動計劃控制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庫存控制;滾動計劃控制法;控制流程;評價指標;庫存控制效果評價
一、引言
庫存設置的目的是防止物資短缺,避免供產銷等經營活動的中斷。庫存控制的方法很多,比如ABC法或與其他方法的綜合、大庫存與精準組合戰(zhàn)略績效法、PUSH策略和PULI策略、并利用如AHP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庫存控制績效評價。
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進行庫存控制,其實,庫存控制的目的就是在滿足需求的前提使庫存成本最低化,關鍵在于方法簡單、有效。滾動計劃控制法具有簡單易行、應變性和適應性強等特點,本文對滾動計劃控制法對庫存控制進行了研究。
二、滾動計劃控制法及其優(yōu)點
1.滾動計劃控制法的內涵
滾動計劃控制法是一種把一定時期劃分為若干計劃期,按照“近細遠粗”的原則,編制各計劃期計劃,并依據計劃執(zhí)行情況與企業(yè)內外環(huán)境的變化,調整與修訂原計劃,并將計劃逐期滾動推進,既將近期計劃、中期計劃與遠期計劃進行綜合,又與各計劃期計劃均衡的一種動態(tài)計劃編制方法。
對滾動計劃控制法的進一步理解為:(1)根據企業(yè)的特點“一定時期”可以是年、半年、季度或月;(2)計劃期是對一定時期的劃分,通常是均等的,但也可以不均等;(3)計劃調整主要針對計劃期計劃的調整,遠期或長期計劃一般不調整,計劃調整的依據是市場環(huán)境變化和企業(yè)目標的調整,調整時應考慮到各計劃期計劃與遠期計劃的均衡;(4)“近細遠粗”是指各個計劃期計劃精度,按照精細、較細、一般、較粗、很粗排布;(5)一個計劃期執(zhí)行結束即逐期推進下一個計劃期,具有滾動性與循環(huán)性的特點。
2.滾動計劃控制法的優(yōu)點
(1)計劃性與動態(tài)性有機結合,提高計劃的應變性
在每一個滾動計劃期內,都會制定相應的計劃,同時,根據市場的不確定性和企業(yè)目標的動態(tài)調整來修正滾動計劃,從而使這種計劃更加能夠適應企業(yè)內外的變化,從而提高了計劃的應變性。
(2)基于事實的肯定與否定相結合,提高計劃的可執(zhí)行性
計劃是基于市場與企業(yè)的實際而制定出來,同時,企業(yè)內外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依據變化的事實對計劃做出適當的否定性調整,從而使計劃更加符合實際情況,從而提高了計劃的可執(zhí)行性。
(3)近期與中遠期相結合,有利于提高計劃的均衡性
在編制滾動計劃時,在近斯、中期和遠期計劃的若干個計劃期內,可以把企業(yè)的年度計劃綜合考慮進來,從而使企業(yè)的年度計劃在各個計劃期內得到均衡分布,這樣有利于企業(yè)的生產、供應與庫存控制等工作開展。
三、庫存滾動計劃控制的流程及措施
1.科學制定庫存滾動計劃控制流程
為提高庫存計劃的工作效率、準確性和可執(zhí)行性制定如圖1所示的庫存滾動計劃控制流程。
2.庫存滾動計劃流程控制措施
(1)做好庫存歷史資料統(tǒng)計分析工作
做好庫存控制工作,必須對過去一段時期庫存實際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如各個滾動期內各種原材料、在制品、成品以及備品備件的庫存計劃量與實際庫存量,計劃庫存量與實際庫存量的變動原因分析等。通過分析可以為將來制定庫存計劃、庫存調整積累經驗,以達到提高計劃準確性或滾動計劃修正準確性的目的。
(2)制定首期庫存滾動計劃
首期滾動庫存計劃的制定的步驟:①以庫存歷史資料分析為基礎;②根據銷售預測和既有訂單確定銷售量;③依據生產與銷售特點確定計劃期;④通過銷售量及計劃期確定各計劃期內各產品銷售量;⑤綜合考慮年度計劃、計劃期銷售量確定計劃期計劃;⑥綜合考慮計劃期生產計劃、安全庫存、現有庫存、采購計劃等,最終確定首期庫存滾動計劃,滾動計劃按:精細、較細、一般、較粗、很粗的“近細遠粗”制定首期庫存滾動計劃;⑦審核。
(3)做好當期滾動計劃執(zhí)行情況分析工作
當期滾動計劃執(zhí)行分析包括:①計劃與實際最差距;②差距產生的企業(yè)內外原因分析。外部原因可能是由于供應商不能及時供貨、供應物流不及時或出現滅損、質量不達標、供貨錯誤、銷售量突然增加等導致;內部原因可能是因計劃量調整、實際生產量或銷售量超過計劃量、加工成材率不達標、庫存保管不當、失竊、安全庫存量不科學等導致;③依據產生差距的原因,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或彌補辦法,以縮小計劃與實際庫存量之間的差距。
(4)構建指標體系并對庫存控制效果綜合評價
滾動計劃執(zhí)行結束即對庫存控制效果進行評價,首先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然后分法采取加權平均法進行評價或其他方法進行評價。通過循環(huán)評價及反饋,可達到總結經驗、發(fā)現問題并提良好建議的目的。庫存控制效果評價指標為:①計劃與實際庫存量差異率;②企業(yè)內部及時協作率;③企業(yè)外部及時協作率;④采購計劃及時完成率;⑤供應物流及時率;⑥庫存保管完好率;⑦庫存對生產滿足率;⑧庫存對銷售訂單滿足率。
(5)做好新期滾動計劃調整與修正
新期庫存滾動計劃調整與修正需考慮以下因素:①市場需求變化;②企業(yè)戰(zhàn)略調整;③企業(yè)年度計劃均衡安排;④生產組織及設備出勤率;⑤上期計劃與實際差距的修正舉措。當計劃修正完畢即可進入下一循環(huán)。
3.庫存滾動計劃控制的管理措施
(1)建立庫存滾動計劃管理組織與協調機制
庫存滾動計劃的制定、執(zhí)行、協調與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如計劃部、生產部、采購部、物流部、倉庫部、質檢部、市場營銷部、總經理等。要使工作有效開展就必須在總經理領導與組織下協同各個部門,才能有效提高庫存控制效果。
(2)完善滾動計劃信息管理
信息是庫存滾動計劃制定、執(zhí)行、修正、評價的重要依據,因此,信息管理必須得當,做到信息來源齊全、傳遞快速、應用及時,需要利用管理信息系統(tǒng)、計劃卡等手段實現信息快速傳遞,提高庫存控制的效果。
四、結束語
庫存控制的目的是以最小庫存成本滿足庫存需求,庫存控制方法很多,滾動計劃控制法是簡單易行、應變性強的方法,該法對于不確定性與風險性高的情況更具適用性。本文對滾動計劃控制法的定義、控制流程、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研究,并從流程控制與管理兩個角度提出了具體措施。
參考文獻:
[1]馬士華,林勇,陳志祥.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
[2]郭智敏,嚴洪森,陳施華,王學偉.備件庫存控制方法研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03,9(11):1028-1032.
[3]翁君奕,柯銀鴻,陳榮明.庫存控制模式與精準組合戰(zhàn)略的適配及其績效--基于姚明織帶公司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1,(8):130-141.
[4]陳秋雙,劉東紅.再制造系統(tǒng)的庫存控制研究[J].南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6(9):67-72.
[5]孫士雅,羅兵,于會強.供應鏈環(huán)境下的庫存控制績效評估指標及方法[J].重慶大學學報,2002,25(10):101-104.
[6]魏紅武.對滾動計劃中幾個理論問題的初探[J].華東經濟管理,1988,5(1):73-74.
作者簡介:歐邦才(1969- ),男,貴州天柱縣人,苗族,博士在讀,講師,負責物流管理專業(yè)建設與教學;姚立(1975- ),女,碩士,副教授,從事電子商務與物流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