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三問《北青蘿》

2016-10-18 01:13徐小茹
青年文學家 2016年26期
關鍵詞:紀昀李商隱

摘 要:李商隱的詩歌向來以“朦朧多義”見稱于世,在解讀其詩時,學界大多從“世界”的角度,聯(lián)系其所處時代,定位其情感抒發(fā)。形成了這樣的習慣后,很容易忽略李詩在用字與情感相融通方面的考究。從連貫性與句義上看,《北青蘿》中“寧”應當讀作níng;情節(jié)應當是尋僧未果后自己成為孤僧的心路過程;而如果按照紀昀先生的說法,將其中“吾”字正訛,不僅在用法上不太常見,而且也會破壞全詩的詩美,無法全面體會詩歌傳達出的情感。

關鍵詞:李商隱;北青蘿;佛理;紀昀

作者簡介:徐小茹(1993-),女,黑龍江佳木斯人,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級中國古代文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6-0-02

原詩: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落葉人何在?寒云路幾層。

獨敲初夜磬,閑倚一枝藤。世界微塵里,吾寧愛與憎。

“青蘿”是一種攀生在石崖上的植物,“北青蘿”其實是代指詩人訪僧的山,亦即僧人所居之處。詩人早年曾在王屋山的分支玉陽山(今河南省濟源市境內)中求仙學道,為自己的心靈覓一塊清凈之地,以求在牛、李黨爭中稍得喘息?!侗鼻嗵}》即是詩人記錄自己的一次訪僧悟禪的“身路”與心路歷程。

縱觀多種唐詩選本和李商隱詩歌的選本注本(非《唐三百首》注本),《北青蘿》的入選頻率不是很高。究其原因,在李商隱的詩歌中,《北青蘿》不符合其“朦朧多義”的特點,這是一首很容易明晰主旨的詩。也許正是因為《北青蘿》主旨的明晰,讓很多人忽略了它,忽略了其中的禪意,忽略了尋仙問道詩在整個唐詩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忽略了李商隱的尋仙問道詩獨特的風格;而就《唐詩三百首》的諸多譯本來看,主旨上的明晰更是造成了解讀上的混亂:情節(jié)的邏輯順序并沒有被很好地梳理,在品讀的韻味上也是稍顯欠佳。

或許從作者——李商隱——的角度來講,《北青蘿》確實不具有代表性,但從“唐詩”的角度來看,《北青蘿》中體現(xiàn)的詩人與僧人、詩人與禪理和詩人對宇宙的思考,具有著承前啟后的佐證作用,也使得李商隱的形象更加完整。而單從文本內容的角度來講,這首佛理詩也是值得深入挖掘、探究的。

問一:“寧”字讀音?“寧”當何意?

“寧”字主要有兩種讀音:

1.níng。表示“寧靜”、“安定”之意;

表示已嫁女子回家省親、省視父母,如“歸寧”,“寧親”;

另外,守喪也稱“寧”。

可見,除了“寧靜”、“安定”外,níng音還與傳統(tǒng)的行為禮節(jié)有關。

2.nìng。表示“情愿”之意,如“寧愿”,“寧缺毋濫”,“寧可”等,如: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從軍行》)

表示反問,“難道”之意,如: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李延年歌》)

難道我不知道這個美人會亡城亡國嗎?(知道卻仍然追求她)實在是因為(江山易得)這樣的美人再難見得了。

也有譯本將例中之“寧”譯為“寧可”、“情愿”(寧可裝作不知道這個美人會亡國),做陳述句處理。我們還是持“難道”之說的觀點,因為疑問、反問便于抬高情緒,更表現(xiàn)出一種難以放手的留戀與渴求,烘托出北方佳人的至美之貌。

又如: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詩經(jīng)·鄭風·子衿》)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

“寧可以急相棄耶?”(《世說新語》)

等等。

倪海權先生主編的《唐詩三百首譯注》將之譯為“何必”[1],另有李淼與李星先生主編的《唐詩三百首譯析》譯之為“為什么”[2],可見都是將之歸為第二類,表反問。

如此有兩點不妥:

一是“寧”字譯為“何必”和“為什么”比較罕見。

在古詩文中,“寧”表疑問時,多當“難道”、“豈”來講(如上述所舉各例);而將“寧”譯為“難道”或“豈”時,放在句子中又難以成句,句義不通。

所以我們可以設想,“寧”字所在句或為陳述之意。

可我們還應注意到的是,縱然罕見,將“寧”用作反問卻不譯成“難道”的,也并不是沒有的,如李白的《把酒問月》中“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一句。所以我們更多的要從全詩之境來考量這個問題。

詩于此處是領悟,是覺悟,是通達。詩人不是因為感到自己的渺小而無奈、悲傷,而是感到萬物之平等,之為“一”后的豁然。如前解析《李延年歌》時所說,疑問、反問等形式使情感變強,而詩行至此恰恰是拋棄俗情之處,是向內觀照的、與宇宙通感的時刻,是“塵埃落定”的時刻,情感的變強會破壞這種境界。

這樣聯(lián)系詩境來看,更佐證了之前的猜想。

所以,此處持“níng”音的觀點,即“平靜”、“寧靜”之意:領悟到世間萬物不過是同樣微小的塵埃,此時“我”的愛欲與憎欲(泛指情欲)瞬間寧靜了下來。

問二:詩人見沒見到“孤僧”?

《唐詩三百首譯注》中持“沒見到”的觀點,認為三、四句是想象孤僧平日閑靜幽絕的情景。

另有譯本認為,詩人“路幾層”后見到了孤僧,三、四句是他們二人一起回到住處后的所見所感。[3]

此處同意《三百首譯注》的觀點,即“沒有見到”。

第二種譯本聯(lián)結生硬,“路幾層”后,如果找到了孤僧,會使得“人何在”三字毫無意義,無意義的重復會使得此詩顯得不知所云,也使得孤僧失去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的那種神秘感與浩渺感。

但在小方向上,“三、四句是作者想象之語”的觀點并不能站穩(wěn)腳跟。

此處三、四句應為詩人尋僧終未得果,自己回到孤僧住處后的所為所感,即詩人自己所做之事。

詩人在孤僧住處并未見到他,因為自己心中苦悶的情緒需要——并且是急需——得到排遣,所以他向更深更寒處涉足,急切地尋找孤僧,但一無所獲。

詩人在“殘陽西入”之時來訪,彼時天色已晚,于是詩人又回到了孤僧的住處。但需要注意的是,此刻詩人需要宣泄的情緒已經(jīng)在尋找孤僧的途中透過身體發(fā)泄大半。無人、幽靜的孤僧住處給予了詩人更多的個人空間與思考空間,微涼的天氣讓人頭腦清靜,詩人沉浸在被空間拖慢了的時間中,慢慢地思索,靜心地去感悟。

在初夜來臨之際,他帶著更深層次的、寧靜的探求,敲響了鐘磬。“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這厚重溫和的佛音像宇宙之外的大手,輕輕探下夜空,撫平了所有喧囂,同樣以她平等亦無等、博愛亦無愛的大慈大悲注視著同樣注視著她的詩人。一瞬間,詩人心中原本纏繞的俗世苦惱被抹平,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寧靜,一種能與超驗世界神交的、更高層次的平和感充盈了他。他停下腳步倚在一枝古藤上,回想自己得到的佛理:這大千世界全是微小的塵埃,在浩渺的宇宙中稚嫩的呼吸,從來沒有什么事情發(fā)生,也沒有什么不能被原諒,因為連“原諒”這種情感都是不存在的。就在這一刻,“我”的情欲都靜了下去。

詩人一定是訪不到孤僧的,且看孤僧的住所正倚著誰人靜靜冥想?詩人找不到孤僧,因為詩人就是孤僧。

問三:如何看待紀昀“末句‘吾字乃‘君字之訛” 的評價?

紀昀云:“三、四格高。末句‘吾字乃‘君字之訛?!保ā独盍x山詩集輯評》引)

如果“吾”字真為“君”字之訛,將其換回“君”字,此處即為代稱,是指“孤僧”或正在讀詩的人。

在古詩詞中,行為主體彼此寄語是很常見的,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劉禹錫《酬樂天揚州處逢席上見贈》)、“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等等。但因為上一問已經(jīng)探究了詩人并沒有見到“孤僧”,所以可以排除“君”代指孤僧。

如果將“君”解釋為“眾君”,即詩人與讀者交談,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給讀者,有“眾君聽我細細道來”之意,如“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范仲淹《江上漁者》)、“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李白《將進酒》)等。

這里我們可以窺見,當“君”句表示與詩詞中另一主角相互寄語時(單人),多用在詩詞偏末尾處(專指寄語,不包括如“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等句);而當“君”表示讀詩人時(眾人),多用在詩詞的發(fā)端處。將“吾”改為“君”不具有說服力,其一也;

而單從詩境的角度講,將“吾”改為“君”也是破壞詩境的“正訛”。

這是一個孤僧的形象,他從塵世中來,想尋得脫離塵世的法子。領悟到“大千世界,全在微塵”的大智慧后,他終究還要將自己歸回到塵世中去。

詩人剛剛觸得此玄妙佛理的法門,這是一種“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的欣喜,是“移花供在家”的小心呵護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反復思索。在沒有將這佛理完全“吃透”之時,詩人不會貿(mào)然宣講。

孫昌武先生在其著作中提到:“人的修證建立在‘自愿本力的基礎上。就是說……決定的因素是自己的‘覺悟?!盵4]

也正是因為詩人的“自覺”來自“自愿本力”,所以他深諳這個道理。佛陀不能直接拯救任何人,就好像詩人來找孤僧求得拯救,最后,直到他成為孤僧,當他自己領悟到其中佛理時,他才算真正得到了拯救。他了解這是個不能言說的過程,所以即使他已將這玄妙佛理融會貫通,也不會妄圖說給“眾君”去強求。

參考文獻:

[1]倪海權 主編.唐詩三百首譯注[M].黑龍江: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3.

[2]李淼、李星.唐詩三百首譯析[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3]馬瑋 主編.中國古典詩詞名家菁華賞析·李商隱[M].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4.

[4]孫昌武.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紀昀李商隱
《左傳》里有穮和蓘
嘲桃
石榴
來時霧散盡
錄唐?李商隱《無題》詩(草書)
吟雪
李商隱也玩朋友圈
紀昀小說思想新探
論李商隱《夜雨寄北》的“朦朧美”
紀昀與朝鮮文人筆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