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君
摘 要:提高初中生的英語閱讀水平是當前英語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本文通過論證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與有效教學三者之間的關系,分析了初中生閱讀水平低的現(xiàn)狀以及造成此現(xiàn)象的原因,提出了適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英語閱讀;教學探究
一、論證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與有效教學的關系
教學模式就是學習模式,主要就是將課堂教學的要素用科學的方法組成較穩(wěn)固的教學的結構和程序,教學模式的目標就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有效教學的核心問題是教學效率,目前主要從目標、技能、結果三個方面來定義有效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與發(fā)展。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
一些老師過于重視語言基礎,而忽視了其他內(nèi)容;老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沒有根據(jù)學生特點進行教學;一些老師還是沉浸在應試教育的格局中,讓學生盲目地做大量習題,占據(jù)了珍貴的時間,而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隨之減 少;目前教學還是過于重視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三、中學生閱讀水平低的原因分析
我國目前仍有許多學校實行應試教育,這造成了為了考試而學習的局面,忽視了學習的過程;沒有較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 有的老師還是用漢語授課,以教材為本,對學生灌輸知識;一些老師自己的英語水平有限,所以很難教出好的學生;學生沒有很好的學習目標,只是注重語言技能及語言知識,而忽視了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內(nèi)容;缺乏對課程資源的整合,一般老師和學生只是注重課本以及練習冊,沒有將課程資源優(yōu)化整合。
四、適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模式
1.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在老師的指引下,學生主動學習英語,完成學習任務,以此提高閱讀能力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是主體,強調了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示范、鼓舞、啟發(fā)、傳授知識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動口來獲得知識,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最終形成規(guī)范的知識體系,當然這中間離不開老師的引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目標,圍繞英語閱讀教學展開。
2.以閱讀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以閱讀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閱讀前無需預習,閱讀中無需講解,閱讀后建立圖示,通過聽、讀、寫來提高學生能力,在學習教材的同時還要閱讀課外資料。
閱讀前不需要預習,通過激活內(nèi)容的方式來閱讀,在老師傳授新的閱讀知識時,學生不需要提前預習,在授課時,老師可以介紹一些背景知識,比如文化內(nèi)涵、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知識以幫助學生閱讀理解。
閱讀過程中不需要老師講解,學生通過整體閱讀來達到對文章深層次的理解。閱讀完成后要求對文章有一個大體的了解,然后進行核對,在教師的講解下對文章有一個更深的理解,通過如此練習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后建立圖示,首先學習語言基礎,其次分析文章主題,最后建立語言修辭圖示,最終達到對文章的評價性理解目的。
通過訓練自己的聽、讀、寫的能力來提高閱讀的綜合能力,聽、讀、寫是閱讀理解的基礎,同時聽、讀、寫還具有提高語言知識覆蓋面的作用。
以教材為載體,同時還要進行課外閱讀擴展,把課堂作為提高閱讀能力的主陣地,以教材為載體,同時還要進行能量補充,大量進行課外閱讀擴展,這也是對課堂學習內(nèi)容的鞏固與加深,是必不可少的學習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習新語言知識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鄔穗萍.運用圖式理論 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5,13(1): 77-78.
[2]張 曼.淺析英語詩歌在培養(yǎng)中國英語專業(yè)學生閱讀能力中的作用及其實現(xiàn)途徑[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1.
[3]李繼林.文化背景知識和英語閱讀:中學生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現(xiàn)狀調查[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2.
[4]楊小惠.英語閱讀中的詞頻效應與語境效應研究[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4):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