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
【摘要】針對小學語文低段教學現(xiàn)狀,分析教師開展師生合作教學模式的方式,課堂教學中,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在課題上質(zhì)疑,在課文標點符號上質(zhì)疑,同時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充分把握師生合作的空間策略,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實現(xiàn)“質(zhì)疑”誘發(fā)“創(chuàng)造火花”的目的。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低段教學;師生合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其中師生合作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這樣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不僅可以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營造和諧課堂,還可以加深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從而提升教學質(zhì)量。
一、在課題上質(zhì)疑
小學低段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并且極具好奇心,經(jīng)常會有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1]。因此,教師要善于因勢利導,在開展新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然后設置懸念。懸念的設置勾起了小學低段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對新學課文充滿濃厚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中《兩只鳥蛋》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知道小鳥是怎么繁殖的嗎?鳥到了晚上要在哪睡覺呢?由于低年級小學生對事物,特別是大自然中的小動物充滿好奇。通過這樣的提問,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進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
查看低段小學語文教材,發(fā)現(xiàn)教師可以在很多課程中采用這樣的方式向?qū)W生提問,例如,在《柳樹醒了》中,教師向?qū)W生提問“柳樹會睡覺嗎”;在《雪地里的小畫家》可以提問“為什么是雪地里的小畫家”;在《小壁虎借尾巴》的課文學習中,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問“尾巴可以借嗎?”等。這些問題的設置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實現(xiàn)“質(zhì)疑”誘發(fā)“創(chuàng)造火花”的目的。
二、在標點符號處質(zhì)疑
在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進行標點符號的學習是隨著課文的學習而逐漸掌握的,學生雖然認識日常用的標點符號,如省略號、逗號、句號等。但是不同符號所代表的語氣或者其在文章中如何運用卻難以充分掌握,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進行共同探討。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快樂的節(jié)日》中“跳啊跳啊跳啊,跳啊跳啊跳啊。親愛的叔叔阿姨們,同我們一起過呀過這快樂的節(jié)日!”教師提問,為什么詩歌的前面運用的是“,”和“?!倍詈笠痪湟\用“!”這可以表達怎樣一種語氣和情感?
在小學低段語文教材中,一個標點符號蘊含著豐富的意味。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紅領(lǐng)巾”真好》的教學中,教師提問學生,為什么“紅領(lǐng)巾”要加上雙引號,這個“紅領(lǐng)巾”和同學們帶的紅領(lǐng)巾一樣嗎?通過這樣的提問,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特殊的標點符號進行探索和思考,并提出一定的質(zhì)疑,使課文中的標點符號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這樣,課堂氛圍會更加活躍,課文中表達的內(nèi)容也更具吸引力,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也更加富有趣味性,從而實現(xiàn)了“質(zhì)疑”誘發(fā)“創(chuàng)造火花”的教學目標。
三、把握好師生合作的空間策略
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大力拓展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空間。教師不能簡單地進行知識的教授或者課堂提問,而要注重增加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平臺[2]。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提問屬于一種單向的信息傳遞,真正的交流合作屬于雙向溝通,也就是教師和學生均能充分表達自身的意見。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交流技巧會有所提升,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將學到的語文知識充分地運用到生活中去,實現(xiàn)學有所用。此外,教師要通過多種形式進行語文課堂教學。例如學生討論形式,全班展示學習成果形式,師生角色互換形式,情景表演等形式。通過以上形式開展小學低段語文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的記憶,進而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充分掌握。與此同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激發(fā),對于接下來的學習有著一定的幫助。
教師還可以將小組合作教學方式中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使交流互動的作用展現(xiàn)出來,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所提升。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當一個旁觀者,觀察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時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向?qū)W生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或者對學生做出一定的引導,使學生順著正確的思路進行問題的探討。分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加深學生之間的感情,同時也拉近了學生和教師的距離,教師參與小組討論,對學生做出適當?shù)膯l(fā)和引導,進而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
四、結(jié)語
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好動、愛幻想等特點。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科學的師生合作教學方式,建立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要充分利用小學生性格特點,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索。
參開文獻
[1]莫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4).
[2]齊曉東,李菲菲.新世紀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綜述[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2(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