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晴
社區(qū)綜合干預對高脂血癥患者的療效
張晴1
目的 探討社區(qū)綜合干預對高脂血癥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4月3日~4月24日在北京市西城區(qū)廣內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體檢的270例高脂血癥患者,其中男性175例,女性95例,年齡為37~78歲,平均年齡(51.1±7.1)歲。隨機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13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藥物進行降脂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社區(qū)綜合干預。治療6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體質指數(BMI)、腰臀比(WHR)和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進行比較和分析。結果 干預組中按時服藥的患者占91.1%,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77.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干預組的體重指數(BMI)和腰臀比(WHR)分別為(24.1±3.1)kg/m2和(0.77±0.09),均顯著小于對照組[(25.6± 3.6)kg/m2和(0.82±0.1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干預組的TG、TC和LDL-C值分別為(1.58±0.33)mmol/L、(5.13±1.08)mmol/L和(3.22±1.17)mmol/L,顯著低于對照組[(1.73± 0.38)mmol/L、(5.41±1.13)mmol/L和(3.53±1.25)mmol/L],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而HDL-C值為(1.19±0.33)mmol/L,顯著高于對照組(1.08±0.31)mmol/L,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社區(qū)綜合干預治療高脂血癥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社區(qū)綜合干預;高脂血癥;療效
高脂血癥指的是由于人體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從而導致血漿中的脂質高于正常水平的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膽固醇升高或三酰甘油升高[1]。高脂血癥臨床上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種。脂質在血管內皮過量沉積很容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容易造成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并發(fā)癥,后果嚴重[2]。對于高脂血癥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患者有較好的依從性。本研究采取社區(qū)綜合干預聯(lián)合藥物對高脂血癥患者進行治療,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1研究對象和分組 選取2014年4月3日~4月24日在北京市西城區(qū)廣內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體檢的 270例高脂血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75例,女95例,年齡為37~78歲,平均年齡(51.1 ±7.1)歲。納入標準:①年齡不超過80歲;②總膽固醇(TC)≥6.2 mmol/L、三酰甘油(TG)≥2.2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4.1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1.04 mmol/L,符合上述四項指標中的任何一項即可納入。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心、肝、腦、腎、肺、脾功能不全;②伴有惡性腫瘤;③伴有傳染性疾;④伴有血液系統(tǒng)疾??;⑤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⑥伴有精神障礙或生活不能自理。隨機將270例患者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13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比和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簽署本中心倫理委員會出具的知情同意書。
1.2診斷標準 高脂血癥的診斷依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07》中的標準[3],高膽固醇血癥:TC≥6.2 mmol/L;高三酰甘油血癥:TG ≥2.26 mmol/L;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癥:LDL-C ≥4.14 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HDL-C <1.04 mmol/L。
1.3方法 兩組患者均根據其自身情況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主要使用他汀類、貝特類和煙酸類藥物,并叮囑其按時服用。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治療護理,分發(fā)高脂血癥宣傳冊,告知其飲食禁忌,適當鍛煉等。而對干預組患者施行社區(qū)綜合干預,主要包括宣傳干預、飲食干預、運動干預、生活習慣干預等,具體如下:①宣傳干預,由社區(qū)服務中心定期對患者進行宣傳教育,通過多媒體等方式對高脂血癥的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法、預防保健等進行宣傳,幫助患者做好對待高脂血癥需要長期治療的心理準備,鼓勵患者謹遵醫(yī)囑服用藥物,不可擅自減藥或停藥,鼓勵患者限制每日攝入的食物總熱量,控制體重,保證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宣傳講解完畢之后,在互動環(huán)節(jié)對于患者的疑問進行耐心而詳細的解答。②飲食干預,詳細詢問患者的日常飲食習慣,糾正其不良飲食習慣,限制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盡量少食用肉、蛋、乳等,并且根據患者自身的口味愛好,幫助其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主張患者多食用低脂、低膽固醇、低糖食物,多食用谷物雜糧等高纖飲食,多食用新鮮的蔬菜瓜果來補充維生素,同時避免暴飲暴食。③運動干預,根據患者的年齡、身體情況、個人愛好等幫助其制定合理的運動方案,鼓勵患者每周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保證適當的運動強度,避免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心動過速,可采取快走、騎行、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廣場舞等,每周至少運動4次,以增強患者的心肺功能,加快新陳代謝,改善人體內分泌系統(tǒng)。對于中心型肥胖患者可適當加大運動量,以控制理想體重。④生活習慣干預,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其生活作息進行評定,幫助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告知其保證規(guī)律作息對于治療效果的必要性,避免熬夜或勞累過度,戒煙戒酒。醫(yī)護人員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且積極對其進行溝通疏導,使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鼓勵其積極與家人朋友進行交流,及時舒緩不良情緒,積極樂觀地面對自身疾病。
1.4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干預治療6個月之后,對其服藥依從性進行比較,對治療前后的體質指數[BMI=體重(kg) / 身高(m)2]、腰臀比[WHR=腰圍(cm)/ 臀圍(cm)]、治療前后的血脂水平等進行比較。
1.5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包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來進行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一般指標比較 治療半年之后,干預組中能夠按時服藥的患者占91.1%,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77.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體質指數與腰臀比在治療前均無顯著性差異,而治療后干預組的BMI和WHR分別為(24.1±3.1)kg/m2和(0.77±0.09),均顯著小于對照組[(25.6±3.6)kg/m2和(0.82±0.1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的比較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脂水平進行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無顯著性差異,而治療后干預組的TG、TC和LDL-C的值分別為(1.58±0.33)mmol/L、(5.13±1.08)mmol/L和(3.22±1.17)mmol/L,顯著低于對照組[(1.73 ±0.38)mmol/L、(5.41±1.13)mmol/L和(3.53 ±1.25)mmol/L],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干預組的HDL-C值為(1.19± 0.33)mmol/L,顯著高于對照組(1.08±0.31)mmol/L,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服藥依從性、體質指數、腰臀比的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的比較 (mmol/L)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近幾年來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也越來越多,高脂血癥的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4]。而高脂血癥又是冠心病和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對于該病不能掉以輕心,需積極治療[5]。傳統(tǒng)對高脂血癥的治療多以藥物治療為主,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合理膳食、起居規(guī)律、適當運動等對高脂血癥的治療也有著積極的影響[6]。
本研究對135例高脂血癥患者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了積極的社區(qū)綜合干預,干預的主要內容包括定期組織宣傳、飲食習慣調整、堅持運動鍛煉、改變生活習慣等四項,連續(xù)干預治療6個月之后與單純藥物治療的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表明干預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這是由于干預組對患者積極進行定期的宣傳教育,讓患者充分知曉堅持長期治療對于控制血脂的重要性;干預組患者治療后的體重指數和腰臀比均顯著小于對照組,這是由于社區(qū)干預幫助患者改變飲食習慣,減少了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的攝入,清淡飲食,充分注重維生素與膳食纖維的攝取,同時鼓勵患者積極進行體育運動鍛煉,新陳代謝加快,沉積的脂肪得以消耗,堅持半年之后,患者的體重有所下降,腰圍也得以縮小,向心性肥胖得以緩解,從而導致體質指數和腰臀比均顯著下降[7]。
本研究還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脂水平進行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無顯著性差異,而治療后干預組的TG、TC和LDL-C的值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HDL-C值顯著高于對照組。除了服用藥物起到降脂的作用外,低脂飲食以及膳食纖維的攝入較好地抑制了HMG-CoA還原酶的活性,從而阻斷了膽固醇的合成,有效降低了TG含量,同時增強酯酶活性,使得患者體內脂肪中的三酰甘油加速消耗[8];另外,干預組患者定期進行運動鍛煉,新陳代謝加快,甘油三酯也得以通過多種方式分解為甘油或脂肪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血脂水平[9];而良好的生活作息,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情緒的及時疏導,可帶動人體大腦生成內啡肽,降低血液粘稠度,擴張血管,減輕心臟負擔,對于降低血脂水平大有裨益[10]。
綜上所述,目前對于高脂血癥的治療多采取藥物治療,但常用的調脂藥物諸如他汀類、貝特類等在治療的過程中往往伴有惡心、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部分患者依從性較差[11-13]。而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社區(qū)綜合干預,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積極運動,對高脂血癥的降脂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1] 羅斌,梁碧濤. 不同劑量辛伐他汀治療老年高脂血癥的療效對比[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1):2370-1.
[2] 梁美春,王美丹,史格. 紹興市區(qū)男性公安人員高脂血癥及其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 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6(7B):2380-2.
[3]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lián)合委員會.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5):399-419.
[4] 袁興華. 云浮市高脂血癥人群社區(qū)綜合干預效果分析[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21):57-9.
[5] 劉鵬,李嬌,許慧,等. 不同類型高脂血癥患者肝功能指標、血清瘦素及脂聯(lián)素水平的比較[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2,6(10):2689-92.
[6] 張海茹. 高脂血癥的健康教育和社區(qū)綜合干預應用分析[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14):13-4.
[7] 朱海流. 中老年血脂代謝紊亂和高血壓患者綜合干預效果評估[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2,33(23):2867-8.
[8] 慕淑珍. 54例高脂血癥的社區(qū)綜合干預效果分析[J].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3,24(6):1346-7.
[9] 陳統(tǒng),王鵬,黨激育. 藥物聯(lián)合運動療法治療飛行員高脂血癥的療效探討[J]. 中國處方藥,2014,12(12):79.
[10] 曾鋒. 高脂血癥的預防與治療[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3):86-7.
[11] 王伊紅. 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的臨床研究[J].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3):20-2.
[12] 吳向軍,王慶元,劉海濤,等. 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對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脂聯(lián)素和腦鈉肽及左心室重構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2014,9(1):9-13.
[13] 朱海龍,孫志軍,陳光輝,等. 論著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外周動脈粥樣硬化臨床效用評價[J].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3,25(4):31-5.
本文編輯:聶毛曉,姚雪莉
Curative effect of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ZHANG Qing.General Departmen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Guang'anmennei Community,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China.
ZHANG Qing, E-mail: zhangqing621122@126.com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n=270, male 175, female 95, aged from 37 to 78 and average age+51.1±7.1) were chosen from Apr. 3, 2014 to Apr. 24, 2014,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n=135).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drugs for reducing blood fat, and interven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After treatment for 6 m, the changes of drug compliance, body mass index (BMI), waist-hip ratio (WHR), triglyceride (TG), total cholesterol (TC),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2 groups.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patients taken drugs on time was 91.1% i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77.0% in control group (P<0.05). BMI was (24.1±3.1) kg/m2and WHR was (0.77±0.09) i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25.6±3.6) kg/m2and (0.82±0.11) in control group (all P<0.05). TG was (1.58±0.33) mmol/L, TC was (5.13±1.08) mmol/L and LDL-C was (3.22±1.17) mmol/L i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G was (1.73±0.38)mmol/L, TC was (5.41±1.13) mmol/L LDL-C was (3.53±1.25) mmol/L in control group (all P<0.05). HDL-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intervention group (1.19±0.33) mmol/L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1.08±0.31) mmol/L (P<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is significant, which is worth to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 practice.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Hyperlipidemia; Curative effect
R589.2
A
1674-4055(2016)04-0494-03
1100053 北京,北京市西城區(qū)廣內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全科
張晴,E-mail:zhangqing621122@126.com
10.3969/j.issn.1674-4055.2016.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