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麗萍,張曉蓉(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城關初中,甘肅 張掖 734300)
?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發(fā)展學生個性
褚麗萍,張曉蓉
(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城關初中,甘肅 張掖 734300)
摘 要:英語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閱讀實踐,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課堂上應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提高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加深理解和體驗,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閱讀教學要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核心,鼓勵學生獨立閱讀、自由閱讀,使他們在閱讀過程中獲得全面而良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個性化發(fā)展;個體差異;創(chuàng)新能力;民主的課堂
張曉蓉(1970- )女,漢族,本科,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農村初中語文教學。
21世紀是個充滿競爭的時代,需要一大批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人才,這就需要教師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閱讀教學中努力改進方式方法,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使他們獨立閱讀、自由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發(fā)展。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個性化的活動,只有最大限度地滿足個體需求才有可能獲得最大化的整體教學效益?!币虼?,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的基礎上,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益。但是,以往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唯恐學生聽不懂,把大量的時間用在課文翻譯和語法講解上,使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沒有時間自主學習,也沒有機會提問,更沒有時間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相互交流,這樣的教學方式沒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辛辛苦苦,做了大量的無用功。教師統(tǒng)一的要求、統(tǒng)一的指導壓抑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潛能,使得英語閱讀教學缺乏靈動與生氣,閱讀課幾乎變成了翻譯課、語法課、背誦課。特別是一些偏遠鄉(xiāng)村中學,師資力量缺乏,英語教學水平相對低下,閱讀教學更如一潭死水。這種忽視學生個體差異和學習潛能的做法,不考慮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是違背教育規(guī)律,有悖于教育基本原則的。
那么,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具體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呢?筆者個人認為,英語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獨霸課堂,抹煞了學生的個性,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獨特感悟、自由聯(lián)想、自由表達的個性,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不利于他們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成為獨立的閱讀者,是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之一。陶行知說:“創(chuàng)造最能發(fā)揮的條件是民主?!泵裰鳌捤?、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能使學生產生自覺參與的欲望,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能為其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條件。把學生的學習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變換為主動發(fā)現(xiàn)知識的探究者,需要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因此,我們要堅決改變用教師分析代替學生閱讀的現(xiàn)象,要盡可能避免用“標準答案”限制或引導學生的閱讀思維過程。
要想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教學的主人,教師要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為每一個學生都蘊藏著想學習的可能性,每一個學生都擁有學習和發(fā)展的權利,所以我們要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把學習的空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歡樂還給學生,讓他們去讀書研究,進而真正實現(xiàn)自我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
長期以來的英語閱讀教學都習慣于一個模式:“讀單詞—聽錄音—講語法—翻譯課文—做練習—對答案”,這種教學模式單調、陳舊,學生感到乏味,很難鍛煉他們的閱讀能力。
英語閱讀教學應以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為宗旨,以平等參與、豐富多樣的學習活動為載體,通過小組和班級學習形式,使學生自主獲取并運用知識,鍛練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通過教師講、導、啟、評的引領點撥和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動行為,變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英語閱讀教學中,要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我們就必須改變被動的、接受的、封閉的學習方式,學生只有通過主動的、合作的、發(fā)現(xiàn)的學習方式,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新穎的學習方式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發(fā)展學生個性的主要途徑。比如,八年級上冊unit 3 I’m more out going than my sister.Section B 3a的短文閱讀課,我改變以往閱讀、翻譯的方式,采取朗讀和表演方式教學,讓三位學生分別扮演Jeff Green、 Huang lei和 Marry Smith。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并積極地配合教學,教學效果很好。因此我們不妨在閱讀教學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活動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比如,八年級上冊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Section B 3a 的閱讀課文,我先把短文設計成填空的形式Wednesday,______ 20th.Today the weather was _____.I went to ______.學生通過填空了解了短文,然后我又采用小組口頭復述比賽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學生通過復述對所學文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變文章中的語言為自己的語言。堅持復述,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練習中,由于教師引導不當,學生會逐字逐句地閱讀,過分重視細節(jié),而忽視對閱讀材料的整體理解,也忽視了根據上下文線索猜測詞義。有的學生一遇到句子中有生詞或陌生詞組,就急忙翻字典,這看來好像很認真很勤奮,其實這是一種“勤奮”的“懶漢”的做法。因為他用手的動作代替了腦的思考,缺乏非視覺信息。在閱讀理解過程中,不但視覺信息起作用,而且非視覺信息也起作用,非視覺信息在閱讀過程中起潛在作用的,由大腦所提供的非視覺信息越豐富,閱讀難度越小。
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設置情景,提出問題,使學生產生閱讀的需要,帶著目的去讀,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踴躍發(fā)表不同的意見,即使說法不完善也沒關系。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該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重視、珍視學生對文本的不同的認識和感受,并營造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環(huán)境,讓閱讀成為個性釋放的過程,讓閱讀成為張揚個性的舞臺,成為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林紅.淺談初中英語教學如何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2(35).
[2]楊月娥.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發(fā)展學生個性初探[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5(9).
[ 責任編輯 趙景霞]
How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Individuality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CHU Li-ping,ZHANG Xiao-rong
(Chengguan Middle School,Zhangye Gansu,734300,China)
Abstract:English reading is the student's individual behavior,in the concrete teaching process,teach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students' reading practice and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Teachers should guide the students in active thought and emotional activities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e in classroom teaching.Then students can feel and think,getting emotional edification and thought enlightenment.Reading teaching should regard promot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as the core,encouraging students to independent reading and free reading to make them get comprehensive and good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Key words: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novation ability; democratic classroom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0-013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0.073
作者簡介:褚麗萍(1968- ),女,漢族,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農村初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