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一舟
(蘇州大學 王健法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6)
?
論道德如何內化進法律制度
——基于對《刑法修正案(九)》第35條的思考
柳一舟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江蘇 蘇州215006)
摘要:最新的《刑法修正案(九)》第35條增設了訴訟欺詐罪,再往前,針對惡意訴訟,2013年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在第13條中將誠實信用原則納入進來、在第112條中規(guī)定惡意訴訟。一定程度上,這是對學界關于惡意訴訟的規(guī)制手段討論的回應,學界一般從宏觀、中觀和微觀的角度來分析:宏觀上加強道德教化;中觀上將誠實信用原則納入民事訴訟法;微觀上制定相關法律規(guī)則。以時間順序觀之,對惡意訴訟的規(guī)制手段很好地展示了道德內化進法律的具體操作過程,這一過程似“漏斗”般將道德過濾:道德教化暗涵了對人性善的假設,而對人性的假設是法學研究思考的重要邏輯起點;誠實信用原則是道德法律化的直接體現(xiàn);法律規(guī)則通過對道德問題類型化、“拆分”以及邏輯化處理來間接實現(xiàn)道德法律化,從而也使得法律產生強制力?!奥┒贰边^濾的結果,即被轉化的道德要求已經(jīng)是形式化和技術化了的法律規(guī)則。
關鍵詞:道德法律化; 惡意訴訟; 道德教化; 誠實信用原則; 法律規(guī)則
對惡意訴訟的規(guī)制在立法上大致經(jīng)過了這樣一個過程:2013年1月新《民事訴訟法》未頒布之前,學者們一般將惡意訴訟的成因歸結于兩點:一是道德原因。在我國社會轉型時期,市場經(jīng)濟中的唯利是圖使社會道德整體滑坡,惡意訴訟正是其直接表現(xiàn)(1)。二是法律原因,現(xiàn)行法律制度存在不規(guī)范和不完善的地方,這使得其無法規(guī)制惡意訴訟?;诖?,學者們從宏觀、中觀和微觀的角度提出解決的意見——在宏觀上加強道德教化,中觀上呼吁將誠實信用原則加入新民事訴訟法,微觀上則為具體的制度構建。新《民事訴訟法》也主要從兩方面來解決和回應這一問題:一是在第13條中將誠實信用原則納入進來;二是在第112條中規(guī)定惡意訴訟的定罪依據(jù)。新《民事訴訟法》實行兩年多后,最新的《刑法修正案(九)》第35條更是增設了訴訟欺詐罪,將“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入罪,這一規(guī)定給當下頻繁發(fā)生的惡意訴訟欺詐案件提供了定罪依據(jù),似乎平息了有關該行為罪與非罪的紛爭和討論。簡言之,對惡意訴訟的規(guī)制先是在學界討論,然后是新《民事訴訟法》予以回應,將惡意訴訟予以規(guī)定,并以誠實信用原則來統(tǒng)攝,最后《刑法修正案(九)》直接將其規(guī)定為犯罪。這表現(xiàn)出道德法律化似乎就是將道德問題通過立法形式以法律文本展示出來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從歷史演進的視角來分析的,但問題并沒有因此而結束,這一分析太過寬泛或宏觀,缺乏一種方法論上的細致思考。是否通過立法程序將道德規(guī)范上升為法律規(guī)范就當然意味著所有討論的結束?本文的回答是否定的,關于惡意訴訟規(guī)制手段的討論其實還蘊含了一個重大且須回答的問題:道德法律化的具體操作路徑是怎樣的?我們怎樣將像惡意訴訟這樣的道德性問題放在法律體系內予以思考和解決?故本文欲通過對惡意訴訟規(guī)制手段的分析來回答上述問題。
一、人性假定:道德內化進法律制度的邏輯起點
惡意訴訟,是指行為人為了牟取非法利益,偽造、變造重要證據(jù)或指使、賄買、脅迫他人替其偽造、變造重要證據(jù),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將與其沒有民事法律關系的相對人卷入訴訟的行為(2)。在考察惡意訴訟之行為時,人們通常先入為主從主觀方面來考慮,“為牟取非法利益”很自然地被人們認為是道德“惡”的表現(xiàn)。但一個看似“惡”的訴求是否當然意味著行為人應當承擔責任后果?或者說,我們該如何判定“惡”?在《陳自力訴東莞市龍行勝機械有限公司等因惡意提起知識產權訴訟損害責任糾紛及因申請知識產權臨時措施損害責任糾紛案》的民事判決書中說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五條規(guī)定,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損失。申請人在申請臨時措施時,申請人的訴請能否最終被法院支持,只有通過實體審理并做出最終生效判決才能確定。因此按照權利與義務相適應原則,臨時措施申請人享有相關民事強制措施利益的同時,也應承擔可能面臨的風險責任。顯然,這種風險責任并不以申請人主觀是否存在惡意為前提,如果申請人的訴訟請求沒有獲得支持或因權利基礎不存在而撤訴,則關于臨時措施的申請即應認定為申請有錯誤。”(3)也即是,判斷一個訴訟行為是否“惡意”,我們不能完全從主觀出發(fā),我們會同實體審理相結合,以期主觀與客觀相統(tǒng)一、權利與義務相適應,從而一方面保護當事人訴訟權利,避免權利面臨進一步被架空與剝奪的危險,另一方面也防止虛假訴訟之產生、權利之濫用。惡意訴訟的問題是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內解決的,但“道德教化”作為首要之選很自然進入了我們的頭腦中,這也符合我國歷朝歷代的慣常做法——“德治”。
“德治”在社會上很能引起認可和共鳴,是因為“德治”主要關注內在動機,側重通過內在信念影響外在行為,從而彌補法治之不足。然該做法所暗含的對人性善的假定并不利于道德的法律化,也更不利于法治大廈的構建。人性或許本無善惡之分,但它是人類社會存在的一個繞不過去的前提。對于人性善惡的假定一直被當作法學研究的邏輯起點,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制度和秩序的建構與改進,甚至可以說是一切規(guī)則和制度的基石。中西方在這一問題上因持不同假定而構建出不同的制度即為證明。中國傳統(tǒng)法精神與性善論的哲學思想相聯(lián)系,不太注重法的規(guī)范作用,而特別重視道德的教化功能。如孔子所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道,齊之以亂,有恥且格。”[1]此外,儒家經(jīng)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論最能說明這一點,儒家哲學認為天下大亂重點不在其他,而在“修身”未果?!靶奚怼蔽垂斎话吧砜尚蕖边@一理想,即人性本善,但需“修”,也只有靠“修”才能回歸善之本性。這一傳統(tǒng)道德教化是這樣的一種操作路徑:先通過宗法社會結構將家族倫理與國家倫理融為一體,以實現(xiàn)道德標準的一體化;然后制度需要什么樣的價值觀念,統(tǒng)治者或國家就會在之前一體化的道德標準中再進行挑選或制作所需的價值模型;最后借助形式要素極其稀缺的法律將道德與法律一體化,并借助法律強力推行[2]。在這一邏輯鏈上,一條“賢人至上”的線索就變得清晰起來了,“王權至上”的政治結構也就順理成章、不可動搖。這一人性假設為政治上“王權至上”的權力絕對化提供了正當性的理論支持,同時也為政治問題倫理化、道德化的政治文化奠定了基礎[3]。
中國古代從“人性善”推出了最后的“王權至上”的政治結構,而在西方基于“人性惡”卻推出了法治。西方思想中的“人性惡”最早可從古希臘哲學中找到,其后的基督教文明也對“人性”進行了批判,這從《圣經(jīng)》中有關亞當夏娃的故事可窺一二:亞當、夏娃因違背上帝的契約在伊甸園偷吃禁果而犯下“原罪”,人們從此背負著“原罪”而走上了靈魂的救贖之路——向神懺悔,遵守神的戒律?;浇痰脑镎摵腿诵杂^本意是為基督教的救世論作鋪墊,最后卻演變成了法治主義人性惡的理論前提。奧古斯丁就堅信“屬地之城”里因“原罪”而到處充斥著罪惡,他認為世俗秩序不可能是真正正義的秩序,故人類活動所形成的世俗秩序就需要上帝居高臨下的“檢驗”。阿奎那更是認為,在人身上存在著向善的品性,但必須經(jīng)過一定的鍛煉,經(jīng)過人定法的領導,人們的德性才能日臻完善。于是他將法分為永恒法、自然法、神法和人法。人定法作為使人改惡從善的武器直接地假定了人性的惡。爾后,在啟蒙時代,雖理性主義復歸,但對人性惡的假定并沒有因此而被否定。洛克在《政府論》中寫到:“誰認為絕對的權力能純潔人們的氣質和糾正人性的劣根性,只要讀一下當代或其他任何時代的歷史,就會相信適得其反。”[4]而另一位為近代分權論做出杰出貢獻的學者孟德斯鳩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jīng)驗”,因此“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盵5]從上面粗線條的論述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到,基于人性惡的假定,西方學者推出了法治高于人治、社會契約以及權力制衡等思想。這些重要思想無疑為人類思想史中的瑰寶,這種基于人性惡的思考也更有利于具體法律制度的構建,更有利于法治的實現(xiàn)。
此外,在當前法治背景下,欲以基于人性善假定的道德教化來規(guī)制惡意訴訟不可能一勞永逸,甚至這種帶有強烈理想色彩的主張并無太多正當性可言,且無可行性。其一,道德教化意味著首先要有一個教化的標準。但凡確立一個道德標準,無非是建構一個新的道德體系或在現(xiàn)有的多元道德生活中確認某一道德標準,這都涉及創(chuàng)制主體和程序正當性的問題。在法治社會之下,不太可能有這樣的制度設置,因為我們很難找到像古代君主那樣的主體來統(tǒng)領一種思想,并視其為蕓蕓眾生之生活準據(jù)。其二,道德的實行依賴“自治”,而法律靠“他治”,若要實行道德教化,就需要實現(xiàn)“自治”到“他治”的轉變。這一轉換過程需要借助某種道德以外的力量,如一定的公共權力和社會資源,以及為公共選擇和決定所需要的專門制度和程序。倘若能借助法律程序將“道德教化”予以形式化和技術化,那我們可以說這不再是“道德教化”在發(fā)生作用,而是我們所說的“道德法律化”在發(fā)生作用[6]。其三,這種道德理想主義容易帶來普遍的“偽善”?;趯θ诵缘母吖?,而太過相信道德教育的能力,忽視公眾生活中具有防弊功能的客觀制度的設計與建立,這容易導致人們的陽奉陰違,進而也會影響我國民主法治精神的生長,同時也無力防止因人性墮落而無處不在的專制和腐敗。
綜上,希冀基于人性善假定之上的道德教化來抑制惡意訴訟的做法不太現(xiàn)實,作用也是微乎其微,而“一個公正的社會體制比一火車皮的宣傳教化更易于催發(fā)人們對善的信念和良知,一個合理的權力結構比道德一統(tǒng)、思想鉗制更可能引領人們向善的追求和感悟,一個縝密而正當?shù)某绦驒C制比全面推行的道德強制更能夠造就普遍良善的道德生活?!盵2]76因此,針對惡意訴訟這一現(xiàn)象我們更多地還是應該在基于人性惡的基礎上,去思考如何將這類道德問題放回到法律體系內來解決。
二、法律原則:道德內化進法律制度的直接表現(xiàn)
在中觀層面,規(guī)制惡意訴訟現(xiàn)象的辦法即在新《民事訴訟法》中加入誠實信用原則。它基于這樣的考慮:雖當事人享有法律賦予的訴訟權利,但若當事人沒有正當理由加以利用,意圖拖延訴訟,或者阻礙訴訟進程,那誠實信用原則針對這些情況就能起到一定的規(guī)制作用。2013年新實施的《民事訴訟法》將誠實信用原則納入進來,被認為是原本屬于道德領域的基本概念引入進法律領域,它直接反映的是通過立法而實現(xiàn)道德法律化的過程。經(jīng)法律形式化和技術化處理后的道德已不再是原來的“道德”,從而對惡意訴訟規(guī)則手段的思考就從一個道德思考角度轉到了法律規(guī)范的視角來分析。
法律原則之所以被認為是道德法律化的直接表現(xiàn),是因為其帶有強烈的倫理性,它深刻闡釋了法律與道德內在的統(tǒng)一性和和諧性,使道德規(guī)則與法律規(guī)則合為一體。我們可以找到諸多法律與道德的區(qū)別,但我們卻很難推翻“法律是最低道德”,該觀點一定程度上表露出法律與道德難以割裂的聯(lián)系。在德沃金看來,建構在道德基礎之上的法律原則是實現(xiàn)法律和道德理論的“建設橋梁”,它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在法律中的化身,是法律化的社會倫理道德,也正是法律的這種由法律原則所給予的道德特征,給予了法律特別的權威,也給予了我們對法律的特別的尊敬[7]。誠實信用原則這一“帝王條款”,流露出社會中人性和人類生活的本質,也承載著千百年來人們對社會生活的理想圖景,它被立法者確立為法律原則,用以增強法律的道德色彩,密切法律和社會的實踐聯(lián)系,同時也可起衡平利益和維護社會秩序、填補法律漏洞的作用[8]。于訴訟法而言,誠實信用原則從適用主體上來看,一般包含兩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當事人或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實施訴訟行為時主觀上必須善意;二是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權時必須在法律的規(guī)定下,維持當事人雙方的利益平衡,甚至是當事人與社會利益之間的平衡。這兩類要求是道德義務轉化為法律義務的間接體現(xiàn),道德義務的法律化為道德法律化的表現(xiàn)形態(tài)中的一種。
但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會遇到這些問題:其一,因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法律原則又必須在內涵上具有模糊性、外延上具有不確定性。它往往需要我們根據(jù)特定的背景來予以闡釋和說明,不同于法律規(guī)則預先設定了明確的、具體的行為模式以及法律后果,法律原則只對行為或裁判設定一些概括性的要求或標準。其要求又比較籠統(tǒng)、模糊,揭示出的也必然是一個價值判斷問題,這又不同于法律規(guī)則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中立性、描述性。正因如此,受其不同價值觀或前見以及認識能力的影響,人們就可能對法律原則產生不同的理解。這直接導致了法律原則一般難以直接作為裁判規(guī)則使用,而只能偏安一隅,在解決疑難案件中發(fā)揮其作用,且適用上還須嚴格遵循法律規(guī)則優(yōu)先、充分說理以及尊重權利等限制(4)。其二,誠實信用的義務可能使當事人的訴訟權利面臨進一步被架空與剝奪的危險。某種程度上來說,誠實信用原則在新民事訴訟法中的確認是基于社會整體利益的考慮,它要求當事人之間不單純只是對抗性的關系,還應為社會利益而協(xié)作,協(xié)助法官盡快發(fā)現(xiàn)案件事實,以此幫助法官做出合乎正義的裁判。若訴訟權利的行使一味地考慮社會利益,那可能并不利于公民訴訟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而且也會使得當事人喪失重要的對抗機會和手段。
至此,我們或許可得知,誠實信用原則是社會倫理性的重要體現(xiàn),但這也導致其和道德規(guī)范一樣具有不確定性、模糊性以及抽象概括性,且無明確的處理后果規(guī)定。反過來說,這也是在立法中很容易將道德規(guī)范直接轉化為法律原則的原因。但這勢必帶來一個問題,即誠實信用原則很難在法官處理一般案件時,作為“大前提”而被直接適用。法官若想得出一個精準的判斷,除受法律原則使用規(guī)則的影響外,他還需從現(xiàn)有的判例或社會經(jīng)驗出發(fā),使同類相聚,一類原則針對一類現(xiàn)實中的問題,具體地分析此類型的要件、法律效果及判斷基準,從而為法官提供可操作性的幫助。這一過程就是法律原則的“類型化”,它是以特征為判斷標準,以歸納列舉為手段,以變動和開放為特點的思維方式[9]。其為法律原則具體化之必經(jīng)要路。實現(xiàn)這一具體化大抵需經(jīng)以下步驟:通過典型個案對“事物本質”的把握、劃分案例群、建構類型、對已用的類型進行修正和補充。對違反誠實信用的惡意訴訟行為進行類型化分析,學界一般認為有三種類型:(1)雙方串通的虛假訴訟;(2)一方偽造證據(jù)、虛構事實或者是隱瞞事實真相的訴訟欺詐;(3)其他惡意訴訟的行為,比如濫用管轄權異議、惡意訴訟進行上訴[10]。劃分了惡意訴訟的三種類型之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找到這三種類型的“事物本然之理”,再設置不同的法律制度分別予以處理。這就涉及下文將要論述的道德法律化的間接轉化。
三、法律規(guī)則:道德內化進法律制度的間接轉化
法律通過形式化、程序化、技術化和邏輯化的手段將道德間接轉換進各種法律規(guī)則中,這個過程大致包括了“拆分”與“整合”以及體系化處理等各種邏輯手段的運用,道德的倫理色彩因而逐漸變得淡化,而以具體性、明確性的法律規(guī)則呈現(xiàn)出來。
(一)“拆分”與“整合”
事物的屬性一般分為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本質屬性決定該事物之所以是該事物的最重要、最有決定性的屬性,它使得該事物與其他不同屬性的事物相區(qū)別。概念形成的過程,即撇開事物非本質屬性而抽取其本質屬性的過程。法律概念亦然,它抽象出對象的本質屬性,而對各種法律的事物、狀態(tài)、行為進行概括。它是法律思維的結果,是構成法律規(guī)則的基本要素,是法律明確性和可預見性的要求,并且是我們將雜亂無章的具體事項進行重新整合歸類的基礎。法律概念在法律條文中一般以三種形式來體現(xiàn):一是直接使用,這是我們最常見的情況。二是規(guī)定使用,即根據(jù)實踐的需要通過人為規(guī)定的方式而加以確定。如《民法通則》第153條對“不可抗力”的規(guī)定:“不可抗力是指當事人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現(xiàn)象。”三是描述使用,如我們所討論的惡意訴訟在新《民事訴訟法》第112條中的規(guī)定:“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并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睙o論是直接性、規(guī)定性抑或描述性的使用,我們都可對法律的概念進行“拆分”,“拆分”的過程是將抽象化的概念予以某種程度上的“還原”,這樣一種技術化的細分往往能達到法律上的精確指引,以及我們對惡意訴訟更為透徹的認識。在道德向法律間接轉化的過程中,對“惡意訴訟”這一概念的“拆分”主要表現(xiàn)在對概念所體現(xiàn)出來的特征的描述:首先,惡意訴訟的案件多發(fā)生于與財產有關的案件中;其次,當事人的主觀目的應為惡意;再次,惡意訴訟的手段多樣且隱蔽,常見的諸如雙方串通、偽造證據(jù)、虛構事實或者是隱瞞事實真相等;最后,惡意訴訟的結果具有社會危害性。這樣一種對惡意訴訟特征的歸納與總結能讓抽象的概念變得更讓人容易理解。
此外,我們通常還會借助構成要件和法律規(guī)則的邏輯結構來將道德整合進法律規(guī)則中。惡意訴訟的構成要件不僅只是對其行為特征的描述,更是對這些特征按一定邏輯進行整合的分析手段。藉此,判定當事人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所規(guī)定的行為,繼而以此決定該行為是否需承擔相應的民事或刑事責任。根據(jù)新《民事訴訟法》第112條的規(guī)定,惡意訴訟的構成要件是:主體是訴訟當事人;主觀方面具有企圖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故意;客觀上實施了惡意串通的違法行為以及訴訟、調解等訴訟行為。這一構成要件是把惡意訴訟行為當成犯罪行為來界定其犯罪構成要件的,而若把惡意訴訟行為當成侵權行為的一種,按照一般侵權行為的標準去認定,則它的成立必須具備以下要件:首先,訴訟當事人主觀上存有惡意;其次,客觀方面存在違法性,實施了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再次,給相對人造成了現(xiàn)實損害;最后,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但不管采用何種構成要件,它都需要我們將其中某些要件予以具體化、明確化:其一,對主觀方面的具體化。惡意訴訟需要行為人主觀上存有故意,明知無事實理由,不具備實體訴訟權利而仍然提起訴訟。其二,對客觀方面的具體化。惡意訴訟的客觀方面即當事人實施了違法訴訟行為,這一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上文所說的三種類型。新《民事訴訟法》主要規(guī)定了四種處罰形式——駁回請求、罰款、拘留、追究刑事責任。在英美法中,正當程序理論是對惡意訴訟行為規(guī)制的法理上的有力支撐[11]。程序是法的核心,在司法過程中,對惡意訴訟的規(guī)制手段往往是通過程序選擇和決定。此外,尤為重要的是,道德法律化還需一定的邏輯整合——將道德整合進法律規(guī)則的邏輯結構中。法律規(guī)則的邏輯結構一般認為可分為三要素: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將這三個要素予以具體化分析,又更有利于我們對惡意訴訟行為進一步了解。誠實信用的良好道德要想融入法律,就必須被形式化和技術化,被轉化的道德也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道德要求,而是具體確切的法律規(guī)則。
(二)體系化思考
一個完整的法律規(guī)則由“構成要件”和“法律效果”組成,而作為法律規(guī)則承載體的法條并不能簡單地等同于法律規(guī)則,因為一個完整的法律規(guī)則可能由數(shù)個法條所構成,而一個法條之中也可能包含一個或數(shù)個完整的法律規(guī)則。具備完整的“構成要件”和“法律效果”之法律規(guī)則的法條,一般稱之為“完全法條”。新《民事訴訟法》第112條規(guī)定:“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并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边@一法條就屬于“完全法條”,它明確了惡意訴訟的構成要件,同時也規(guī)定了法律效果,這使得該法律規(guī)則具備了明確的指引性。但即使這樣,對完全法條也不能誤解為其肯定絕對的完整,因為后續(xù)的法或多或少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有變化、有補充或有刪減。這就需要我們站在體系化的高度來進一步思考,該思考最起碼應包含兩方面的要求:一是在同一法律中聯(lián)系“上下文”整體思考;二是結合其他法律來思考。關于前者的思考,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做出了相應的規(guī)定,而后者則更多的是從應然的角度去思考,它對法律的完善留足了空間。
在同一法律中,不同的法律條文之間的編排有一定的邏輯性,如邏輯順序上表現(xiàn)為總則、分則和附則等順序;在結構上表現(xiàn)為卷、編、章、節(jié)、條、款、項和目等層次。因而,我們在對新《民事訴訟法》第112條(關于惡意訴訟的)進行解釋或適用時,就需將其置于法律規(guī)范的系統(tǒng)中來,根據(jù)其篇、章、節(jié)、條、款、項、目的前后關聯(lián)位置來予以闡明。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即根據(jù)這一邏輯,從三個方面做出了相應規(guī)定:第一,在總則中增加一款規(guī)定:“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边@從基本原則上倡導誠信訴訟,以誠信原則作為規(guī)制惡意訴訟的理論基礎。第二,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增設第112條和第113條,對起訴和執(zhí)行中的惡意訴訟行為都進行了規(guī)制。第三,民事訴訟法第56條第3款規(guī)定第三人撤銷之訴。對于惡意訴訟已經(jīng)結束,法院已無機會駁回訴訟請求或采取強制措施的,受侵害人可依法提起關于第三人撤銷之訴,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惡意訴訟這新增的三方面,主要兼顧了三對關系:一是原則—規(guī)則的兼顧;二是當事人處罰—第三人救濟的兼顧;三是主導思想—個別思想的兼顧。這三對關系的兼顧又有利于使法條與法條之間、法條前后段間以及法條內各項、款間相互補充其意義,組成一完全的規(guī)定,確具意義。這些無疑有利于道德按照一定的邏輯層次和順序整合進法律中。
第二個方面是需要我們站在法律體系的高度來解釋和檢查惡意訴訟的問題。我國的民事實體法對惡意訴訟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但是在實踐中仍然有一些相關的條文可供引用。如《民法通則》第5條、第106條第2款以及第120條都可作為司法領域民事侵權的一般性條款存在,對于規(guī)范民事惡意訴訟行為就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雖然新《民事訴訟法》針對惡意訴訟規(guī)定了追究刑事責任這一處罰形式,但在現(xiàn)行的《刑法》(《刑法修正案(九)》未頒布之前)中其實難以找到準確的法律條文與之相對接。在《刑法》中有相應的規(guī)定,但這些規(guī)定并不一定能直接為法院裁判所引用,更多地只是停留在理論界的討論層面。如嚴重的民事惡意訴訟可以通過《刑法》第305條關于偽證罪的規(guī)定或者幫助偽造證據(jù)罪等相近刑法罪名加以規(guī)制,但這一條關于偽證罪的規(guī)定卻不能規(guī)制民事訴訟中當事人自身惡意起訴和惡意利用訴訟權利的行為。因此,也有學者提出可以通過對《刑法》第305條作擴張性的司法解釋,即采用擴大偽證罪的適用范圍的方法進行救濟。另外,還有學者建議對惡意訴訟以欺詐罪論處,但其規(guī)制范圍至多也僅限于已造成侵害結果之訴訟詐騙行為,對規(guī)制民事惡意訴訟整體上沒有普適性。因此,現(xiàn)行刑法根據(jù)罪刑法定原則,對訴訟詐騙行為只能認定為無罪。于是,又有論者提出有必要以刑法修正案形式增設民事偽證罪,用以針對特定的惡意訴訟行為,追究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而最新的《刑法修正案(九)》第35條更是增設了訴訟欺詐罪,將“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入罪,這一規(guī)定給當下頻繁發(fā)生的惡意訴訟欺詐案件提供了定罪依據(jù),更是平息了有關該行為罪與非罪的紛爭和討論。
因而,這樣一種體系化的思考方式,一來使不同法律之間可以形成必要的補充;二來通過邏輯的方法消除不同法律文本之間可能存在的沖突,從而保障法律的確定性和可預見性;三來更有利于為法律的進一步完善留足空間。
(三)形成強制力
“僅僅將道德轉化為法律的文本形式,還不足以認定道德在實踐意義上被轉化成了法律?!盵12]要實現(xiàn)這一轉換,主要還得依賴于法律的外在強制性和可訴性,法律所具有的這兩點屬性使得被法律化的道德能在法律的運行中產生實際影響。法律區(qū)別于道德最大的一點即在于它的外在強制性,其通過一定的國家暴力機構以及程序設置來實現(xiàn)對社會成員法律強制。道德雖也具有強制性,但其強制方式一般表現(xiàn)為內在約束,主要憑借公民的良知認同,無專門機構、無暴力強制、非程序運作、不直接表現(xiàn)為物質結果即內在強制的標志[6]100-101。依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對惡意訴訟行為主體的制裁主要有四種處罰形式——駁回請求、罰款、拘留以及追究刑事責任。在學理上,也同時從應然的角度來看,一般將惡意訴訟行為的規(guī)制措施分為以下三層次:一是民事程序法層面的規(guī)制措施,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罰金制度、訴訟費用承擔制度以及直接駁回起訴制度、駁回請求、宣告訴訟行為無效等。例如,在《連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莞厚街新塘華寶電子廠等侵犯專利權、惡意訴訟損害賠償糾紛上訴案》中,法院在民事程序法層面上予以了規(guī)制,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5)。二是民事實體法層面的規(guī)制措施,例如惡意訴訟侵權損害賠償制度等,但我國目前尚未確立該種懲罰機制。三是刑事實體法層面的規(guī)制措施,即針對構成犯罪的惡意訴訟行為,依法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例如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反規(guī)避執(zhí)行的九起典型案例之九:李勇明與被執(zhí)行人丁浙良虛假訴訟案中,判定的罪名即妨害作證罪和幫助毀滅、偽造證據(jù)罪(6)。且最新的《刑法修正案(九)》第35條更是增設了訴訟欺詐罪,“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p>
但我們通常強調的法律權威性并非意味著它源于強權,而更多地源于它具有可訴性,可訴性意味著對與法相關的行為的個別處理是可能的、可被操作的,且操作是有預設的實體標準和程序規(guī)則作為依憑的,故而可實現(xiàn)對相類行為和情形的非差別對待,保證處理和決定的一致性和平等性[6]101。道德被法律化的過程其實也正是使某些“最低限度的道德”具有可訴性的過程,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說法律是解決糾紛和爭端的終局性手段,且通過正當程序的設置進一步為這一最高權威性作背書和注腳。對于惡意訴訟問題而言,賦予當事人對惡意訴訟行為的起訴權,使得我們對惡意訴訟行為的評價由無形的輿論或良心譴責,轉向依據(jù)一個具體的啟動運作機制和有組織、有程序的方式來進行判斷和評價。
四、結語
行文自此,我們大抵可勾勒出道德內化進法律制度的具體操作路徑,這一路徑可形容為“漏斗型”,它分為三部分:首先,在“漏斗”之上的是一層過濾網(wǎng)——人性惡的假定;其次,“漏斗”自身的上半部為法律原則;再次,“漏斗”自身的下半部為法律規(guī)則,這一部分又由“拆分”與“整合”、“體系化思考”兩部分組成。最后,“漏斗”的外壁即法律的強制力,它使得法律成為一個封閉的自洽體,而與道德隔離開來。用具體圖形表示,如圖1:
圖1 道德內化進法律制度路徑圖
當然,單純用這一“漏斗”圖形肯定無法準確表達筆者的意思,但我們或多或少可感覺到,當一項“最低限度的道德”以立法的形式被法律化后,它是如何在法律文本中被技術化處理的。當然,這一努力只是從平面化的角度來對此問題予以闡釋,我們亦可從立法、執(zhí)法以及司法這一法律實現(xiàn)的角度來論證,例如立法將“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化后,執(zhí)法和司法的運作是如何處理中國語境下“情”和“理”兩難的問題,對這問題的回答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道德在法律實際操作層面上的法律化。但不管我們以何種分析角度來闡釋這一問題,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道德法律化的過程其實就是將道德的某些屬性予以剝除,而讓其具有法律的一些屬性的過程。將道德法律化是構建法律自治體的需要,對道德法律化具體實現(xiàn)路徑的分析更是有利于我們法學思維的培養(yǎng)。
注釋:
(1)持這類觀點的都認為惡意訴訟是市場經(jīng)濟下公民道德滑坡的體現(xiàn),所以在具體規(guī)制手段上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司法征信系統(tǒng)等道德教化。參見馮一文.論訴訟失信對司法公信的危害及其治理——以構建全國司法征信系統(tǒng)為落腳點[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5,(5):118.張勝先、伍浩鵬.“惡意訴訟”的社會危害性及對策[J].河北法學2002,(5):32.李義發(fā)、陳麗平.惡意訴訟認定、成因及防范[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42.章曉洪.論惡意訴訟[J].河北法學2005,(5):98.
(2)見《四川省工藝品進出口公司訴湖州迪歐勒機械鏈輪有限公司惡意訴訟損害糾紛案》民事判決書,(2008)湖吳民二初字第132號。
(3)見(2015)浙知終字第23號。
(4)在1990-2006年間《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刊登的520個案例中,適用法律原則進行裁判的有47個,接近公報案例的10%。這些案例中民商案件有41個,占到原則案例的87%。深入個案化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司法裁判中原則具有種種不確定性。其中主要表現(xiàn)在適用原則最終結果不確定、方式不確定和新類型、疑難案件是原則作用的主要場所。參見李克誠、劉思萱.論法律原則在我國司法裁判中的適用——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為范本的研究》[J].法律適用2008(3):2-3.
(5)見(2006)粵高法民三終字第309號。
(6)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1年第9期。
參考文獻:
[1]王世明.論語·為政[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5.
[2]孫莉.德治及其傳統(tǒng)之于中國法治進境[J].中國法學,2009,(1):71.
[3]里贊.“人性惡”與法治——一個形而上學的視角[J].現(xiàn)代法學,2001,(3):35.
[4][英]洛克.政治論(下)[M].翟菊農,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83-84.
[5][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M].張雁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154.
[6]孫莉.德治與法治正當性分析——兼及中國與東亞法文化傳統(tǒng)之檢省[J].中國社會科學,2002,(6):102.
[7][美]德沃金.認真對待權力[M].信春鷹,吳玉章,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出版社,1998:21.
[8]胡玉鴻.論私法原則在行政法上的適用[J].法學,2005,(12):19.
[9]王利民.法律解釋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95.
[10]張衛(wèi)平.民事程序法研究(第九輯)[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248.
[11]吳英旗,崔柏,張燕.民事訴訟法律責任初探[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165.
[12]郭忠.道德法律化的途徑、方式和表現(xiàn)形式[J].道德與文明,2010,(3):123.
編輯:黃航
How the Moral Internalization into the Legal System: Based on the Thinking of the Article 35 of“Criminal Law Amendment (9)”
LIU Yizhou
(Kenneth Wang School of Law,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215006,China)
Abstract:The latest“Criminal Law Amendment (9)”on 35 additional litigation fraud,then forward,against malicious litigation,in 2013,the newly revised“Civil Law”in Article 13 included in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in article 112 of the rules for malicious prosecution.To some extent,this is a response to the academic discussion concerning malicious prosecution means,academic regulation of malicious litigation generally from the macro,meso and micro perspective to analyze: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macro;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incorporated into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from the macro;formulate relevant rules of law from the microscopic.In the time order,these three dimensions from a plane angle well demonstrated specific operation that the moral internalization into the legal system,this process is like“funnel”which filters the moral:the moral education implies the of goodness in human nature,and this hypothesis is the important of legal research thinking logic starting point;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is the direct embodiment of moral legalization;the rule of law through the moral issues typed,“split”and logical processing to indirectly achieve moral legalization,which also makes legal force generated.“Funnel”filtered results,namely the conversion of moral requirements already formalized and technology of the rule of law.
Key words:moral legalization;malicious prosecution;moral education;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the rule of law
DOI:10.3969/j.issn.1672-0539.2016.05.001
收稿日期:2016-01-15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區(qū)域法治發(fā)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JCLL14016)
作者簡介:柳一舟(1990-),男,湖北監(jiān)利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理學、司法制度。
中圖分類號:D9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6)05-0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