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志
【摘 ? ?要】在我看來,數(shù)學是一門方法型學科,教師在中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不是知識的輸出,而是解決問題方法的傳授。因此在整個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利用例題教給學生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中學數(shù)學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 ?能力提高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05
數(shù)學是一門以數(shù)字為載體的學科,和以感性思維為主的語文等學科不同,數(shù)學是一門典型的理性思維占主導的學科,教材中各類知識的呈現(xiàn)具有非常強的規(guī)律性和結構性。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基礎性的知識,還要通過一定的例題,學會一種或者幾種解題方法,從而在解題過程中能夠舉一反三,靈活變通。在中學階段,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素質教育教學體制的實施,數(shù)學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理性思維能力的塑造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主導者轉變?yōu)榻虒W引導者,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
以往在應試教育教學體制中,考試至上的觀念導致教師與學生都將日常學習當作了考試的墊腳石,“考什么就教什么,就學什么”的課堂教學理念導致“填鴨式”、“一言堂”等教學方法的出現(xiàn),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占據(jù)著權威地位,從而忽視了學生本身的聽課感受,導致教師與學生的課堂溝通幾乎為零,師生之間的配合失調不僅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下降,更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新時期,素質教育教學體制十分強調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尤其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做到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狀態(tài)。因此,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逐漸適應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授課方式。
(一)課堂互動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有目的性的引導學生參與問題的思考,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推理性較強的學科,在缺乏指導方法的前提下,學生要想進行自主學習是完全不可能的,需要教師進行基礎解題方法的傳授。但教師在進行例題講解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忽略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如在講課過程中不斷觀察學生的聽課反應,從學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中就能夠初步了解到學生的聽課狀況,然后間接性的利用一些與授課內容相關的基礎性問題進行提問,在引導學生注意力始終跟隨著教師授課步伐的同時,刺激學生的大腦隨著教師的講課不斷進行知識的思考,從而逐步塑造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
(二)討論式教學
在素質教育“以人為本”教學理念指導下所催生出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在我看來,對于數(shù)學這門課程來說,最為實用的就是小組探究式教學方法。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的過程中,絕大多數(shù)的問題依靠學生自己進行探索,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主動的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并且沒有教師的參與,學生在問題思考角度和解決方法方面更加具有開創(chuàng)精神。更重要的是每個小組學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學習差異,在思想交流過程中會促使學生之間出現(xiàn)相互幫助、相互啟發(fā)的狀況,從而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的提高,進而縮小班級整體數(shù)學水平的差距。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意愿
從教學角度來看,學生的學習意愿直接關系到學生對于數(shù)學這門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必須讓學生從心理上愿意學習。在我看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愿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競爭性教學氛圍
對于學生來說,在受教育過程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成就感來源于學習成績的不斷提高,因此在每個班級中學生之間都存在一定的比較心理。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性的引導班級中的競爭風向,從而塑造一個良性競爭的教學氛圍,如在班級教學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點滴進步,然后進行公眾性的表揚和鼓勵,這樣既可以讓取得進步的學生獲得學習的滿足感,進而產(chǎn)生更加強大的學習動力;還能夠給班級其他學生樹立一個學習榜樣,激發(fā)班級學生的好勝心理,從而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營造出你追我趕的教學氛圍,繼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愿。
(二)給學生思想上的自由
作為一門知識客觀性占主導的學科,數(shù)學各類題目在解題過程中都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性,但解題角度和方法可以是多變的。例題講解是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過例題教師可以教給學生基本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從而幫助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獨立去解決其他問題。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容易將例題講解作為課堂教學的唯一內容,忽視學生的想法,這就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主性,只是跟著教師的思想亦步亦趨。長此以往,學生的上課期待感就會逐漸下降,甚至在聽課過程中做到思想與聽力的分離。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適當給予學生思想上的自由,不要硬性規(guī)定使用最基礎或者是最簡單的解題思路,允許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走彎路”,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還能夠讓學生在解題中獲得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不論對于哪一門學科來說,學習習慣都非常重要,好的習慣可以保證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條不紊的展開,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數(shù)學來說,我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就是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和錯題整理的習慣。
(一)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顧名思義就是學生在教師進行授課之前,自己先對知識點進行理解的一種行為。教學調查表明,在課前預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會試圖對問題進行自主解答和學習,不論學生是否自主掌握知識點,學生在自主解答過程中會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無形中鍛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另外,課前預習還能夠幫助學生明白,接下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自己的聽課重點部分所在,從而提高課堂聽講效率,進而提高數(shù)學學習水平。
(二)錯題整理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對于數(shù)學這一類客觀性學科來說,解錯的和解不開的題目比比皆是,這就需要學生建立一個錯題筆記,將出錯的題目按類型進行劃分,通過教師的講解整理出正確的解題步驟,并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題目進行重點記錄,然后課下時間進行翻看,可以幫助學生通過量的累積實現(xiàn)解題能力質的變化。
總之,培養(yǎng)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從教學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意愿三個方面入手,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和默契配合,然后在教師有意識地引導下,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自主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