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華++馮少虹
【摘 要】 善堂文化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凝結了潮汕大地宗教、宗族、人倫等文化元素的善堂在經歷了近代經歷了停辦、破壞殆盡、復興等歷程后,出現了發(fā)展的斷層,加之宣傳不到位,善堂文化面臨失傳危機,這直接導致了善堂文化的影響力有所削弱,因此借助多種方式,尤其是現代媒體進行善堂文化的保存和傳承刻不容緩。
【關鍵詞】 潮汕善堂;善堂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G6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5-00-01
潮汕善堂是具有濃郁的嶺南和潮汕文化特色以及民間信仰性質的慈善組織,在幾百年的歷史浮沉中,善堂以其善舉哺育和救助了一代又一代的潮汕人,善堂文化也成為了潮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存和發(fā)展善堂文化,不僅能促進當地的經濟發(fā)展,還有利于增強潮汕人民的凝聚力,促進社會和諧,然而目前潮汕善堂文化的傳承現狀仍不樂觀。
一、善堂文化傳承與宣傳現狀
經過數百年的傳承,善堂也逐漸成為潮汕人民不可或缺的公共救助機構,得到了民眾較為廣泛的認同。然而,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的潮汕民眾對善堂的了解程度偏低,年輕群體尤為突出。如今潮汕地區(qū)保留的善堂數量較多,但卻由于未能對潮汕善堂文化進行妥善保存和有力推廣,使得善堂文化面臨潛在傳承危機。
一方面,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善堂文化經歷了文革破壞、停辦等波折后,出現了發(fā)展斷層,加之學界對現代善堂的關注較少,目前善堂文化的記錄及保存工作并不到位。
另一方面,善堂管理人員的宣傳意識較為薄弱。如誠心善社的會長就認為,過度宣傳有違善堂“低調做善事”的本質。這一慈善理念雖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善堂慈善的初衷不應僅僅局限于幫助有需要的人,而更是為了把這種互相關懷,慈德濟世的觀念傳遞給每一個人,讓整個社會形成一股互幫互助的慈善文化氛圍。目前,只有規(guī)模最大,管理理念較為先進的存心善堂較為重視善堂的文化推廣,并結合了傳統(tǒng)媒體與現代媒體進行宣傳,而其他多數善堂則基本固守著傳統(tǒng)的宣傳方式。然而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的潮汕民眾對善堂的了解程度偏低,年輕群體尤為突出??梢?,目前善堂宣傳達到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存在宣傳意識不強、宣傳方式趨于傳統(tǒng)等問題,尤其是在年輕群體中的認同感和影響力較為有限。
總的來說,在歷史和宣傳等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善堂文化存在潛在的傳承危機。因此,善堂有必要加強對優(yōu)秀善堂文化的傳承,加大宣傳力度,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為新時期善堂注入活力,以擴大善堂文化影響力。
二、對策及建議
(一)多種方式保存文化記憶
首先,保存善堂文化應當從善堂自身做起。各大善堂可通過梳理現有文獻資料、記錄善堂老人口述歷史等方式,對善堂的發(fā)展建立清晰的脈絡并做好文獻整理保存工作。在梳理史料的基礎上,可在善堂內設置文化墻,講述本善堂的發(fā)展歷程,讓來往的民眾更加了該善堂的歷史與文化。
其次,積極尋求與政府的合作,借助政府的力量保護和發(fā)揚善堂文化。如可由政府和善堂合作建立善堂歷史文化博物館,向游客和潮汕民眾展示善堂文化,展示的內容也應當豐富化,可包括善堂文化的發(fā)展史、變遷情況、重要文物展示、活動介紹等。
再次,可與學界合作,促進對善堂文化的研究。正如著名潮學泰斗饒宗頤先生曾說:“善堂文化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提倡“潮學”,如果摒棄善堂文化的研究,就會有遺珠之憾。各善堂可與學者合作,由善堂提供相關史料,由學者利用先進的科學研究理論和方式,對善堂的材料(如碑記、牌匾、雕塑等)進行整理與研究。相關學者還可嘗試將研究成果帶進校園,增強善堂文化在年輕一輩中的傳承力度。
最后,可利用現代媒體,保存和推廣善堂文化。例如,拍攝善堂紀錄片或者以善堂的故事、人物為主題的電影。我們所熟知的電影《大峰祖師》就通過講述善堂始祖的生平,向觀眾展示善堂的歷史沉浮和慈善精神。
(二)擴大宣傳力度,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
在傳媒化時代下,宣傳方式及力度對民間慈善機構的影響巨大。目前,由于善堂的宣傳不到位,民眾尤其是年輕群體對于善堂及其活動的了解并不多,這不利于善堂影響力的擴大。
首先,善堂的管理人員應適當轉變過去“輕宣傳”的觀念,積極尋找更好的宣傳方式和媒介,讓更多的民眾深入了解善堂,認同善堂文化。
其次,善堂應適時地調整宣傳策略,注重“內外兼修”,既要依托自身資源,又要靈活運用現代傳媒。一方面,可在善堂內部張貼具有善堂特色的宣傳海報、標語,或印刷善堂圖文集,記錄近善堂近期活動和救助情況,供來往民眾自由領取,使民眾感受到慈善的氛圍,更好地了解、領悟善堂精神。另一方面,靈活運用現代傳媒。各善堂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引入熟悉新媒體運作的專業(yè)人員,清晰把握目前社會需求,尤其青年群體的需求喜好,建立如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博客等多樣化的新媒體平臺,并精心設計其內容及運行方案,以適應各類群體的需求,借由新媒體的強大傳播力擴大善堂在各年齡層尤其是在青年群體中的影響力。
(三)加大善堂文化的推廣力度
在善堂文化得以保存的基礎上,善堂可利用多種方式傳承善堂文化。
首先,借助發(fā)展契機,開發(fā)與善堂文化相關的旅游業(yè),擴大善堂文化的影響力。目前汕頭市政府以“汕頭開埠文化”為核心發(fā)展汕頭旅游業(yè)。善堂可借此契機,發(fā)展旅游業(yè)。善堂是獨具當地文化特色的建筑,可與周邊具有城市老記憶的建筑相聯系,建立共同的旅游文化圈,如存心善堂將與汕頭老媽宮、關帝廟、汕頭中央銀行舊址等古建筑群形成汕頭歷史開埠的見證,并致力于將順興街的特危民宅改造成汕頭開埠文化廣場。其他善堂亦可借鑒,與周邊老建筑群共筑帶有潮汕記憶的文化廣場,這不僅有利于促進當地旅游業(yè)發(fā)展,還能增強民眾對于潮汕善堂文化的認同。
其次,積極申請文化遺產,擴大影響力。申請文化遺產,不僅可讓善堂文化收到潮汕民眾更多的關注,亦可在全國范圍甚至世界范圍中擴大善堂文化的影響力,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傳承善堂文化。當然,申請文化遺產需要政府、善堂、學者等多方合作與努力。
三、小結
一代又一代的潮汕民眾踐行著大峰祖師慈悲濟世的精神,使善堂成為了潮汕人民重要的精神紐帶。面臨當前潮汕善堂文化的傳承危機,筆者力圖結合現代經濟科技發(fā)展現狀提出一些對策及建議,望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馬希云際云:《潮汕善堂大觀》,汕頭大學出版社,2001年
2.楊正軍:《近30年來中國善會善堂組織研究述評》,《開放時代》,2010年
3.楊正軍:《潮汕民間善堂組織的歷史嬗變》,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