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客觀事物本身存在模糊性,人類的思維和認知也存在著模糊性。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思維的模糊性是通過語言的模糊性表現(xiàn)出來的。本文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入手,探究語言模糊性的表現(xiàn)、特征以及認知規(guī)律。
【關(guān)鍵詞】模糊性;認知規(guī)律
語言的模糊性是一種普遍的語言現(xiàn)象。模糊語言在語言的使用中具有重要的價值。運用認知語言學的理論來認識和解釋模糊語言,不僅可以揭示出人類的思維的某些特性,同時也可以進一步理解語言模糊性的認知特點。通過對語言模糊性的研究,可以深刻理解人類的思維本質(zhì)和認知規(guī)律。
1 研究現(xiàn)狀
哈佛大學的著名學者Israel Sheffler在其名著《Beyond the Letter》一書中指出:“模糊性是描寫性詞語的一種普遍特性,它同標準邏輯之間有著根本的沖突,是與種種形式的不可確定性密切相關(guān)的。”
著名哲學家Charles S.Peirce在1902年給模糊性下了這樣一個定義:“A proposition is vague where there are possible states of things concerning which it is intrinsically uncertain, whether, had they been contemplated by the proposition.”意思是“當事物出現(xiàn)幾種可能狀態(tài)時,盡管說話者對這些狀態(tài)進行了仔細的思考,實際上仍不能確定地把這些狀態(tài)歸屬于某一個命題還是排除于這個命題,這時候的這個命題就是模糊的?!?/p>
我國的語言學家陳治安先生等人編著的《模糊語言學概論》將語言模糊性界定為“模糊性就是詞語的所指范圍的邊界是不確定的這種屬性。具體說來,它是指符號的使用者所感到他使用的某個符號與他所指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對象之間關(guān)系的不確定性?!?/p>
趙元任先生認為“一個符號當其適用于邊緣中的情況同其適用于清晰的情況相比顯得突出時,這個符號就是模糊的?!?/p>
2 語言模糊性的表現(xiàn)
2.1 語音的模糊性
漢字中的同音字和多音字就是語音模糊性的一個典型表現(xiàn)。特別是對于母語不是漢語的學習者來說,不同的漢字具有相同的讀音,或者同一個漢字有幾個不同的讀音,常常會發(fā)生混淆。另外,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qū)對同一個字的發(fā)音也存在模糊性,如某些方言中“n、l”不分,某些方言中“j、q、x”和“zh、ch、sh”混淆。比如西安某大學的哲學教授在講授矛盾的“同一性”和“統(tǒng)一性”的時候,由于當?shù)厝藢h語聲調(diào)的陽平和上聲區(qū)分不清,因此臺下的學生們也完全區(qū)分不開教授說的到底是“同一性”還是“統(tǒng)一性”,當然也就一頭霧水。由此可見,發(fā)音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模糊語言的形成。
2.2 詞義的模糊性
由于詞義本身就具有概括性,因此漢語中的某些詞義只表示了一個大致的范圍,沒有明確的界限或分界點。比如我們經(jīng)常說某人很胖,可是“胖”到底是如何界定的,體重超過多少斤才叫胖,還是身高和體重的比率達到多少才叫胖,根本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再比如我們經(jīng)常談?wù)撋砀撸恰案摺币餐瑯記]有一個確切的衡量標準。一米七的男人我們覺得不算高,可是一米七的女人我們就覺得很高,可見“高”這個詞的詞義本身也具有模糊性。
還有一些詞,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含義。
例如:
(1)“都大孩子了,怎么還總是亂花錢!”
(2)“都大孩子了,怎么還總是讓媽媽抱!”
(1)、(2)兩句中的“大孩子”很顯然詞義的對象不同。前一句中的“大孩子”很顯然是一個已經(jīng)具備了獨立花錢的能力的少年,而后一句中的“大孩子”卻仍然處于幼兒的狀態(tài)。
再比如“早晨”一詞,《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從天亮到八九點鐘的一段時間”。但是由于時差的關(guān)系,我國的新疆地區(qū)八九點鐘天才剛剛亮,所以詞典里的解釋很顯然不適用于這個地區(qū)。而在西方國家,人們習慣把從天亮到上午十一點鐘左右的時間都稱為“早晨”,因此他們直到快吃午飯的時候仍然用“Good morning”來打招呼。不光“早晨”這個詞的詞義模糊,像“上午、下午、傍晚、夜晚、白天、晚上”等詞都只是表示一個大致的時間范圍,沒有明確的界限。
2.3 語法的模糊性
提到語法的模糊性,首先想到的是詞類的劃分。傳統(tǒng)語法將詞類劃分為兩大類,即實詞和虛詞。最早的定義是:意義實在的詞是實詞,意義空虛的詞叫虛詞。這個以意義為標準的定義很顯然太模糊,于是就出現(xiàn)了以語法功能為標準的定義,即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的詞是實詞,不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的詞是虛詞。但是這個界定也是不全面的,因為有些虛詞也可以單獨充當句子成分,如少數(shù)副詞“不、也許、可能”等經(jīng)常被用于單獨回答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詞類的界限是不確定的,具有模糊性。
關(guān)于語法的模糊性,漢語中的歧義句也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歧義是語言使用中所產(chǎn)生的語義理解分歧的現(xiàn)象,是指一句話可以有兩種以上不同的理解。
例如:
(1)他走了一個多鐘頭了。
(2)他的故事講不完。
一提到歧義,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避免,因為歧義表達的意思含糊不清,容易引起人們的誤解。但是歧義句在漢語中卻有很多積極的作用,例如人們可以利用歧義模棱兩可的特點,將其巧妙地應(yīng)用于廣告語的創(chuàng)作中,如“人類失去聯(lián)想,世界將會怎樣?”“夢里尋他千百度”“一面護齒、一面護齦,兩面真好”等等。
3 語言模糊性的基本特征
3.1 模糊語言的普遍性
語言的模糊性是一種比較普遍的語言現(xiàn)象,在言語交際中有重要的語用價值。語言的模糊性包含的范圍很廣,例如對象信息的不充分、對象信息的無序性、概念命題的多義和歧義、指稱對象不貼切等等。
3.2 模糊語言的相對性
語言的模糊性是指某些詞從某一方面看是明確的,從另一方面看卻是模糊的,特別是一些表示事物性狀的詞語。兒童故事《小馬過河》中的“深”與“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老牛認為水不深,松鼠認為水很深,于是“深”就變成了一個邊界模糊的詞語。與此相同的還有“美”與“丑”、“遠”與“近”、“高”與“矮”、“胖”與“瘦”等等。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的模糊性背后都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它們完全可以因人因時因地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義,這就是模糊語言的相對性。
3.3 模糊詞語的大量存在
上述說的表示事物性狀的詞語的模糊性是相對的,但漢語中卻存在著本身就具有模糊語義的詞語,這些詞語大多是表示估量、范圍和程序的副詞,例如:“大約、左右、大多、幾乎、大概、十分、差不多、大致、挺、比較、差點兒”等等。這些模糊詞語的存在,使語言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了模糊語義,但卻滿足了言語交際的需要。
4 語言模糊性的認知規(guī)律
4.1 思維的模糊性
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沿著“模糊—精確—更高級的模糊—更高級的精確”這樣一個軌跡形成的。最早的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很膚淺,思維模式也很簡單,不了解事物發(fā)展的作用機制,也缺少必要的參照和判斷。這樣,在思維的邏輯推理中就出現(xiàn)了“斷層”。為了了解和進一步推敲這些“斷層”,人類就開動腦筋,運用一些模糊的形象化的語言來填補這些“斷層”,于是模糊語言就誕生了。隨著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以及實踐的增多,有些“斷層”逐漸在人們的思維中變得精確。但是,面對一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人類認識的精確性和有效性卻在深化和完善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差異。為了提高認識的有效性,思維又需要更高層次的模糊,于是“斷層”再次出現(xiàn)。
4.2 類化理論
類化理論,也叫范疇化理論,是認知語言學的重要理論,是人類對客觀世界進行分類的一種高級認知活動,包括識別、概括和抽象三種形式。在識別過程中,人類對事物整體作以區(qū)分,并劃分出不同的類別;在概括過程中,人們將具有共同特征和表象的事物歸為一類;在抽象過程中,人們將某類事物或某個范疇內(nèi)的事物共有的特征提取出來。然而,人類的思維模式?jīng)Q定了無論是對屬性的區(qū)分還是提取都難以做到絕對的精確,也就是說,范疇的邊界是不明確的,是模糊的。同時,語言中存在大量的概括性的詞匯,這也導致了語言的模糊性。
5 結(jié)語
模糊性是人類思維的屬性,也是自然語言的特征之一。語言的模糊性可以反映出人類認知的模糊性。對語言模糊性的研究,可以深刻理解人類思維的本質(zhì)與特征,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從而推動語言的發(fā)展和演變。
參考文獻
[1]Berlin,B.&P.Kay.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ity and Evolution 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2]布龍菲爾德.語言論[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2002.
[3]張喬.模糊語義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4]趙艷芳.認識語言學理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5]陳忠.認知語言學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
王博(1982-),吉林省吉林市人。碩士學位。現(xiàn)為長春光華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語言學及應(yīng)用語言學。
作者單位
長春光華學院 吉林省長春市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