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蕊馨
一 大一新生可能面臨的新問題
1 學習上的諸多新挑戰(zhàn)
從中學到大學最突出的是學習氛圍上的轉(zhuǎn)變。學習是大學生的首要任務,只有適應了新的學習方式,才能夠有效地為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儲備必要的知識??傮w上看,大一新生在學習適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1]。
首先, 中學階段, 學生未來的道路都有人安排, 只要跟著走就行了, 目標明確單一就是考大學;擠過了高考的“獨木橋”, 十幾年的奮斗目標已經(jīng)實現(xiàn), 突然沒有了家長的管束, 加上大學寬松的學習氣氛, 理想與現(xiàn)實相互矛盾, 奮斗目標迷失、理想缺失、無所適從, 產(chǎn)生茫然、空虛、失落等負面心理, 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少數(shù)新生則會以自以為是的心態(tài)虛度美好的大學時光。
其次, 大學課堂的教學模式和寬松的學習氣氛, 使大部分新生感覺不習慣。大學是專業(yè)教育, 課堂的講授比較自由、靈活, 教學的內(nèi)容和方式跨度很大, 速度快、概括性強, 學生很難當堂全部消化理解, 需要學生自主領悟, 查閱更多的相關資料來理解和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和理論;而且有些課程的學習形式也不再拘泥于課堂教學, 而是更加多樣化,可以是學術報告,也可能是參觀實習,社會調(diào)查,社會實踐等。對此, 面對高度自由的可支配時間, 習慣了中學生活中老師和家長的安排和管制,許多學生面對大學老師新的授課方法常常感到無所適從,不知該如何學習,而把大量時間浪費在網(wǎng)聊、網(wǎng)購、網(wǎng)游上。
再次,由于專業(yè)和就業(yè)密切相關, 大學新生對專業(yè)的選擇尤為重視。然而,實際上學生填報的志愿由于某種原因很難做到如愿以償?;蛘哂捎诟呖及l(fā)揮失常,被調(diào)劑到該專業(yè)或者該學校;或者由于自己分數(shù)的實力并非自己的興趣選擇該專業(yè);或者父母或老師的建議而非個人意愿;或者盲目從眾選擇了所謂熱門專業(yè), 但經(jīng)過學習感覺沒興趣。如此種種,使得有些學生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對專業(yè)不滿意現(xiàn)象,帶來的后果往往是學習成績差、心情壓抑,甚至影響到人際關系。
2 新的生活環(huán)境對大一新生適應力的挑戰(zhàn)
對許多大一新生而言,進入大學后是他們第一次真正開始獨立生活,能否盡快自理自立,直接影響到大學學習生活的質(zhì)量。因此,學會自我管理,也是他們大學生活的重要課程。
大一新生,一般在17到19歲之間。大部分都是家中獨生的“小皇帝”或“小公主”,從小在父母呵護的環(huán)境下長大,生活自立能力較差。在中學時期, 由于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及應試高考體制,大部分學生雖然心理上有了獨立的需求, 但在學習上習慣于遵循教師的計劃, 在生活上家長不得不操勞。而大學生活則崇尚自主、自立和自律。
首先, 相對獨立的生活大多數(shù)新生不適應。習慣了被安排,習慣了父母的悉心照顧,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更有甚者,連衣服、被罩床單都沒洗過或洗不干凈;入學后突然需要自己解決, 許多新生感到力不從心。
其次,飲食等方面的不適應。有的學生遠離家鄉(xiāng)到了陌生的環(huán)境會水土不服、身體不適,在飲食方面, 除了吃食堂大鍋飯與家庭小灶的區(qū)別, 也存在口味、口感上的不習慣。
再次,宿舍集體生活不適應。在家里過慣了獨居一室的大一新生,入校后是來自四面八方,個性習慣迥異的4人或6人共處一室,部分學生剛開始接受不了他人的生活習慣,而且習慣自我的“獨生子”們也不喜歡作息時間被安排。
另外,進入大學以前, 衣食住行都是由父母幫助學生管理經(jīng)濟賬;上大學后, 新生還要適應自己管理經(jīng)濟賬。一些自理能力差者, 模仿他人,不清楚怎么合理消費, 往往造成“前松后緊”的局面,令自己很尷尬。
3 人際交往新狀況
大一新生遇到了不同于中學時期的人際交往新狀況。大學生活的開放性, 使得人際關系微妙復雜,大多數(shù)新生沒有住校經(jīng)歷,而同學之間朝夕相處在相對固定的空間里, 難免會有不如意,而這些需要離開父母的孩子們自主處理好各種關系。
首先,相較于中學階段社會接觸少,人際關系比較單純,高校對大一新生而言, 不僅是地理上的生疏,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生疏。加之不同地域的學生在生活習俗、語言、性格上的差異都比較明顯, 會引起一定的交往障礙。
其次, 部分大一新生, 經(jīng)過背水一戰(zhàn)的高考拼殺, 個個都是帶著良好的自我感覺走入大學校園,從小就養(yǎng)成了一種爭強好勝、不甘落后的心理, 形成了以自己為中心, 習慣于接受別人的關懷和忍讓, 很少關心和體諒他人的心態(tài)和行為習慣。到了大學, 這些學生仍保持原來的人際交往態(tài)度,與同學交往過多關注自己的利益,忽視他人的需要和存在,與人交往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過于敏感和挑剔,不易被同學接納,導致害怕與人交往。
4 業(yè)余休閑多樣化
與高中時期單調(diào)的補習業(yè)余休閑相比,大學的業(yè)余休閑花樣繁多,各種社團招新、學生會招募、勤工助學的崗位,何去何從成了難下的決斷。
二 自我調(diào)整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的應對策略
應該正確認識到產(chǎn)生這些狀況的緣由,然后積極地去調(diào)節(jié)和改善,而不是整天為此糾結煩惱,要勇敢積極地面對環(huán)境的變化[2,3]。并且在以下幾方面自我調(diào)整。
1 大學學習效率策略
學習,永遠不要忘記。如果你課業(yè)很爛,你就算不得成功,當然,也不排除意外,但問題是,那個意會是外你嗎?
以我一學期的大學生活體驗,建議新生,首先,學習上確立目標。為實現(xiàn)目標制定計劃,而且腳踏實地落實。其次,重視課堂學習。大學和高中的教學模式不同,大學里自主的時間比例變大了,課堂上認真地聽講、策略地筆記,將會對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把上課不睡覺當做一種意志鍛煉并且你做到了,你將變得不同。再次,有效利用課余時間。課余不妨去圖書館或通過其他途徑涉獵一些與所學課程相關的最新資料,為書本上的理論尋求佐證,使之便于理解。
學有精力的同學,還可以根據(jù)社會未來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涉獵其他專業(yè)的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也可以參加全國“挑戰(zhàn)杯”,通過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等來使自身強大。
2 課余活動的合理取舍
大一新生面對對自身綜測有益的各種社團招新、學生會招募,緩解經(jīng)濟壓力勤工助學崗位,何去何從呢?
我建議課余生活在大學生活開始時就定下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方向。有讀研攻博打算的,就要把更多的精力留給學習;想提高自己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的可以應聘社團、學生會鍛煉;想積累工作經(jīng)驗的可以選擇勤工助學。
大學生活非常豐富多彩。如果你有特長的話,就通過各種活動、比賽展現(xiàn)出來;如果你沒有特長,也要好好利用在公共場合的鍛煉機會,別怕丟人,也不要笑話那些所謂丟人的人。那是一種成功的嘗試,這些或許對你以后人生的精彩會有意想不到的效用。
當然大學生畢竟以學業(yè)為主,當精彩的課余活動影響到你的學業(yè)時,必須學會取舍,因為有舍才有得。
千萬別迷戀網(wǎng)絡游戲!嫌太悶?去圖書館閱覽室,找本感興趣的書閱讀;或到外語角,鍛煉自己的自信和口才,還能多交些朋友,多長見識;或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既鍛煉身體,還有助于你與同學間的人際交往。
“大學”不但要學習書本知識,還要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如果你能在搞好學習成績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的話,那么你將是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大學生。
3 生活知足常樂的智慧
日常生活中,逐漸從依賴別人的生活方式轉(zhuǎn)變?yōu)樽约禾幚砣粘J聞?,不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p>
首先,需要你調(diào)整心態(tài)認可寢室條件的現(xiàn)狀。無論如何,你無力改變就要適應。在寢室你要面對的是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生活習慣不同的室友。當別人的生活節(jié)奏與你不合拍甚至影響你時,學會換位思考,以寬容而友善之心待人,這是解決問題應有的態(tài)度。
如果可能,幫晚歸的室友打好熱水,在突然下雨的日子里收起室友晾在外面的衣服,別人睡覺時學會躡手躡腳……這些看似瑣碎的事情卻能表明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
第二,學會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按時就寢、按時起床,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你有足夠的理由佩服每天早起的人,如果你能做到,也會有很多人在佩服你呢。
第三,切記千萬不能把生活費用得一點不剩。你在大學有很多意外用錢的地方。為了你的家人和你自己的前途,永遠別亂花錢。你應該預留每個月伙食費,再合理安排剩下的款項,可以買些必要的參考書和有益的刊物,也可以買些水果,添些服裝,或在課余時間適當參加些娛樂活動,增添些生活情趣。你還可以詳細地記賬,檢查一下開支結構是否合理,這樣,就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合理掌控。
第四,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嚴格遵守學校的宿舍管理規(guī)定,注意防火、防盜、防搶、防上當受騙等。大學可能有真實的愛情,但只是可能。很多時候他們是因為羨妒別人談戀愛或者別的什么原因而在一起。
4 人際交往的求同存異
進入大學,大家會發(fā)現(xiàn)人與人交流與接觸的機會增多,自己的交際圈也隨之擴大。如果很多人對你敬而遠之,那么你的人際交往是失敗的。人際關系的和諧有利于緩解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 對順利完成學業(yè)也有益無害。你大學的朋友很可能對你將來事業(yè)有幫助,但是你也應該讓自己有足夠的實力互相幫助,才能相得益彰。人生百態(tài),不要對新的看不慣的東西抱怨,很多事情當你再回憶時會發(fā)現(xiàn)其實那都不是事。所以,不管你當時多么生氣憤怒,都告誡自己“沖動是魔鬼”。很多你應該自己弄清楚而不知道的消息別人通知你了,要表示感謝;沒有通知你,也不是他人的責任。面對不公平的東西,與其抱怨,不如自己努力奮斗,得到你想要的公平。別說臟話,你隨便的一個字或者幾個字會讓你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大學是一個良好的與人交流和溝通的平臺,因此,大家要不斷提升自身修養(yǎng),學會包容原諒他人并通過換位思考來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學會尊重他人、關愛他人,用真誠和努力博得大家的喜愛和支持。
總之,通過大學一學期的學習和經(jīng)歷,大家一定會發(fā)現(xiàn)在這個精彩的舞臺上,無論平凡與否,只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學會與他人合作相處,每個人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精彩!
參考文獻
[1]孫莉.從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差異中解析大學新生入學教[J].亞太教育,2015(31):270-271.
[2]晏振宇,楊旸.大學新生的適應不良及自我調(diào)適[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2012,3(2): 32-34.
[3]馬睿. 高校新生始業(yè)教育探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