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目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幫助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出去也成為了譯者的重要使命之一。影視劇是信息傳遞和文化交流的橋梁,也是文化走出國門的重要途徑。中國影視劇像萬花筒一樣,展現(xiàn)了中國的歷史、文化、社會、人情等方方面面的獨特風(fēng)情。影視字幕翻譯是外國讀者看懂并領(lǐng)會臺詞及情節(jié)含義的重要途徑,本文將以美版《甄嬛傳》字幕為例,在功能對等理論的指導(dǎo)下,探析意譯、省譯、歸化等翻譯方法和策略。
關(guān)鍵詞:甄嬛傳;字幕翻譯;功能對等;意譯
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下,我國大量引進了歐美、日韓電視劇,相比而言,國產(chǎn)電視劇在走出國門的進程中不甚順利,引進我國電視劇的大多為日韓及東南亞國家,數(shù)量也較少,被歐美引進的國產(chǎn)電視劇數(shù)量更少,即便引進,也只是在付費的華人電視臺播放,較難走到美國大眾身邊去。作為譯者,我們肩負傳播文化的重任,更應(yīng)借美國引進《甄嬛傳》的契機為外國人打開中國神秘的大門,讓世界一窺中國的風(fēng)采。
目前,字幕翻譯研究在我國并未受到足夠重視,除官方引進的電影電視劇會專門制作配音譯制片外,在網(wǎng)上下載的外國影視則是由民間自發(fā)的字幕組進行無償翻譯、制作中文字幕,如國內(nèi)伊甸園、破爛熊、風(fēng)軟、人人四大字幕組。譯制影視作為大眾藝術(shù)形式,其受眾逐漸超過文學(xué)翻譯作品的受眾,然而其受到的重視遠遠不如文學(xué)翻譯,受到的關(guān)注度也與其起到的社會作用嚴重不符,這一點亟待引起翻譯界的注意。(劉大燕等,2011)
在中國眾多優(yōu)秀的影視劇作品中,《甄嬛傳》情節(jié)跌宕起伏,主要講述了女主角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一個善于謀權(quán)的深宮婦人的過程,其一生凝結(jié)了千百年來無數(shù)后宮女子的縮影;臺詞優(yōu)美古典,考究雋永,編劇大膽創(chuàng)新,追求更深層次的文化品位,引用大量中國古典詩詞曲賦,據(jù)統(tǒng)計,全劇臺詞中,引用詩詞共73首,賦3篇,戲曲2部,文學(xué)意蘊深厚(張彩麗,2012,64)。半文半白的老北京官腔語言貫穿全劇,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向觀眾展示了真實而又厚重的歷史、語言和文化。有極高的文學(xué)價值和欣賞價值。
一、適用的翻譯理論依據(jù)
尤金·A·奈達根據(jù)翻譯的本質(zhì),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2001:87)。所謂功能對等,是指不再以文本為中心,而是以文本與讀者之間的關(guān)系為中心,是指在翻譯過程中,譯本的受眾對于譯本的感受和體驗應(yīng)與源語讀者對原文本的感受是一致的,起碼是相似的。因而功能對等理論注重的是翻譯效果,注重的是如何更加貼切自然地表達文本的內(nèi)在精神,注重的是譯本受眾的反應(yīng),而不是僅僅完全拘泥于形式和內(nèi)容。影視翻譯的即時性與大眾性使得字幕翻譯需以目的語受眾為中心,適當(dāng)照顧目的語受眾的語言水平,當(dāng)這一點體現(xiàn)到《甄嬛傳》英文字幕時,可以看出譯者在功能對等理論的指導(dǎo)下先努力做到語義對等,其次文體對等。
二、翻譯方法和策略
1.省譯
影視藝術(shù)本身的性質(zhì)決定了影視翻譯必定與其他普通書面語的翻譯有所不同。有人將字幕翻譯稱為“受制約”的翻譯(constrained translation),主要是指字幕翻譯受到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然而漢字一字一音,無論如何都比英語來的節(jié)省、節(jié)約,若全部譯出,則會是字幕長且亂,無法使觀眾在短時間內(nèi)明白臺詞內(nèi)容。這就給譯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因而在字幕翻譯中,尤其是在漢譯英字幕翻譯中,譯者常使用省譯法,即將不需要出現(xiàn)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dāng)?shù)氖÷?,以?jié)約屏幕空間。
例如曹琴默的臺詞“在座的姐妹既是陪伴圣駕,自然身有所長”,在美版中被省略為了一句話“Each of the concubines here possesses different and varied talents.”。在進行漢譯英實踐過程中,有時逐字逐句的翻譯,也能得到勉強過關(guān)的譯文。但在字幕翻譯的特殊背景下,要根據(jù)原句長度進行適當(dāng)調(diào)整,以期許使英語受眾得到與中文受眾相似的感受。譯文已經(jīng)表達出原文暗含的邏輯含義,因而,在尤金·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的指導(dǎo)下,譯者進行了有意識地省略,不僅在字符數(shù)目上大大減少,且省去了累贅之感,具備同樣的表達功能。
2.歸化
從沒有哪兩種語言可以找到完全對等的表達方式,一種語言畢竟是為其所在社會的歷史文化設(shè)計的。影視由于其特殊的特性,要求字幕翻譯向觀眾靠近,在極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要使觀眾明白劇情和人物情緒,就必須進行一定程度的歸化,降低理解難度。
例如劇中人物沈眉莊談起安陵容時說道:“這舉止完全不像她平日柔柔弱弱的樣子。兔子急了也會咬人的。”在美版《甄嬛傳》中,對應(yīng)的譯文是“Its completely unlike the delicate and gentle manner shes always had. A baited cat grows as fierce as a lion.”“兔子急了也會咬人的”是中國傳統(tǒng)的俗語表達方式。為了英語國家觀眾能夠短時間能立即讀懂并產(chǎn)生與源語相近的表達效果,譯者對此句進行了歸化?!癆 baited cat grows as fierce as a lion”是指“被逼急的貓會和獅子一樣兇猛”。因此,譯者為了使目的語觀眾能準確理解原文信息,采用了歸化的翻譯策略,使譯文更加簡潔地道。
3.意譯
與文學(xué)翻譯相同,文化類詞條在影視字幕翻譯中一樣是難點。當(dāng)遇到直譯不能使受眾立即理解的情況時,筆者采用意譯手法,不得已將一些特定文化詞匯“化”掉,以準確表達詩歌含義為最低要求。在美版《甄嬛傳》第二集中,甄嬛奉命跳《驚鴻舞》,配詞就屬于文言文體。原文如下“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譯者給出的字幕是“Dance lightly like a startled wild goose, move gracefully like a soaring dragon. More glorious than the chrysanthemum of autumn, more majestic than the pines of spring. Just like the moon mantles in light clouds, swinging like a snowflake swirling in the blowing breeze. Gazing from a distance, as bright as the sun rising above the rosy clouds of dawn.”
原文本選自曹植《洛神賦》,所選片段主要形容了洛神的優(yōu)美姿態(tài)??梢钥闯?,譯者在對本節(jié)選進行翻譯時,對文本的含義和風(fēng)格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先翻譯為現(xiàn)代白話文,再抓住中心內(nèi)容進行翻譯、潤色。原文對仗工整,朗朗上口,如頭幾句“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耀秋菊,華茂春松”四句,壓了“ong”的尾韻,但由于中英文兩種語言的差異,中文的嚴整對偶及押韻在譯文中有所缺失。譯者雖盡最大努力,但也只保留住了原意,喪失了原文的意蘊和節(jié)奏,十分遺憾。另外,譯者不僅采用了意譯手法,也適當(dāng)?shù)倪M行了藝術(shù)化處理。在保留原文原旨的前提下,較好的復(fù)制了原文的節(jié)奏美。
三、結(jié)語
在電視劇《甄嬛傳》字幕鑒賞中,筆者發(fā)現(xiàn),漢譯英翻譯難點不在于是否準確地理解原文,而是在于能否在備受制約的情況下,準確、恰當(dāng)?shù)乇磉_原字幕含義。由于影視劇體裁特殊,翻譯的第一要務(wù)由傳播文化,轉(zhuǎn)變成了引發(fā)共鳴。那么,翻譯方法和策略也應(yīng)該相應(yīng)的進行側(cè)重。影視文化是大眾的文化,是可以說出口的文化。而英語國家口語中包含大量俚語,典故。因此,簡潔而地道才是影視字幕翻譯的核心。一旦對目的語國家文化了解過少,不懂得適當(dāng)運用俚語和典故,跳不出中國化思維,這樣的譯文在目的語受眾看來必定生硬、別扭。
參考文獻:
[1]Gentzi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2th 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Newmark, Peter. Approches to the Translation. Oxford:Pergamon Press, 1982/1988.
[3]Nida, Eugene.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4]馮慶華. 漢英翻譯基礎(chǔ)教程.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5]連淑能. 英譯漢教程.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6]廖方波. 《甄嬛傳》應(yīng)適用于漢英翻譯初探.福建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1 (2013): 96-98.
[7]劉大燕, 樊子牛, 王華.中國影視翻譯研究14年發(fā)展及現(xiàn)狀分析.外國語文(雙月刊).27.1 (2011): 103-107.
[8]金海娜. 從《霸王別姬》到《一代宗師》——電影譯者Linda Jaivin訪談錄.中國翻譯.4 (2013):65-67.
[9]石睿.交際翻譯視角下的電影字幕.考試周刊.85 (2011): 32.
[10]張彩麗.論電視劇《甄嬛傳》對詩詞曲賦的運用.電影評介 .(2012): 64-66.
[11]張景發(fā), 廖信偉.試論“功能對等”理論在電影翻譯中的應(yīng)用.影視翻譯.11 (2011): 144-45.
作者簡介:
郭紫君(1992—),女,漢族,河南省焦作市人,河南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2014級翻譯碩士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英語筆譯。
(作者單位:河南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