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梅
【摘要】 目的 分析超聲診斷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80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0例。對照組采取CT掃描進行診斷, 觀察組采取超聲診斷方法。分析兩組患者的診斷效果與異常陽性率。結果 觀察組診斷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為80.0%, 兩組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異常陽性率為92.50%, 對照組為75.00%, 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 P<0.05)。結論 超聲診斷用于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中, 能有效提高患者診斷率, 降低誤診率, 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超聲診斷;老年退行性心瓣膜??;臨床應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076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又稱老年鈣化性心瓣膜病, 是指原來正常的瓣膜或在輕度瓣膜異常的基礎上隨著年齡的增長, 心臟瓣膜結締組織發(fā)生退行性變化及纖維化, 使瓣膜增厚、變硬、變形及鈣鹽沉積, 導致瓣膜狹窄和閉鎖不全[1]。該疾病臨床表現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絞痛等癥狀。本文將對超聲診斷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診斷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研究選取的對象為2013年9月~2014年9月來本院診治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80例, 經檢查, 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臨床診斷標準。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 其中對照組男23例, 女17例, 平均年齡(75.5±7.5)歲;觀察組男24例, 女16例, 平均年齡(68.6±6.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規(guī)CT掃描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CT掃描法, 檢測中所用儀器為西門子CT掃描儀[2], 其電壓為125 kV、時間2~3 s、矩陣512×512、窗寬85~110 HU、窗位30~50、管電流為125 kV, 對患者采取軸位掃描, 以OM線為基線, 設置層厚10 mm, 設置層距10 mm, 對重點部位采用薄層掃描, 薄層的層厚為5 mm, 層距也設置為5 mm。
1. 2. 2 超聲診斷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超聲診斷法, 超聲采用的設備是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3]。診斷時醫(yī)生要將探頭的頻率設定為4.5 MHz, 患者取左側臥位或平臥位, 從不同角度對患者主動脈瓣、二尖瓣、肺動脈瓣形態(tài)、結構及功能進行檢查, 來判斷患者是否患有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
1. 3 療效評定標準 按照本院相關標準, 療效評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病發(fā)部位被完全診斷出;有效: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部分病發(fā)部位被精確診斷出;無效: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病發(fā)部位未被診斷出??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診斷效果對比 兩組診斷效果對比, 觀察組顯效18例(45.0%), 有效19例(47.5%), 無效3例(7.5%), 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顯效15例(37.5%), 有效為17例(42.5%), 無效8例(20.0%), 總有效率為80.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種診斷方法的異常陽性率對比 對比兩組所用檢測方法的異常陽性率, 觀察組陽性37例, 對照組30例;觀察組陰性3例, 對照組10例;異常陽性率觀察組為92.50%, 對照組為75.00%,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 P<0.05)。見表1。
3 討論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產生與遺傳、基因突變及冠心病相關。臨床醫(yī)生在為患者進行診斷前必須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用鼓勵性、安慰性語言與患者進行溝通, 密切關注其心理狀況, 真誠傾聽其身心感受, 并對癥進行心理疏導, 幫助其排解消極情緒, 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以獲取患者與家屬信任[4]。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診斷方法包括:超聲心動圖、心電圖、X線以及CT檢查。超聲診斷具有無創(chuàng)、無痛、方便、直觀等優(yōu)點, 可應用在:血管疾病、心臟疾病、各部位組織及臟器炎癥, 其臨床應用效果非常好。
CT檢查前患者的準備工作對于CT檢查的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CT檢查前, 患者須攜帶有關檢查資料, 包括以前檢查的CT、MRI和常規(guī)X線檢查的資料, 以及其他臨床檢查資料。被檢查患者和陪伴家屬進入CT室必須換鞋, 保持CT室機房內整潔, 以免灰塵等進入影響機器的正常運行。對患者應作好耐心的解釋說明工作, 包括檢查中機器發(fā)出的聲響等, 消除其緊張情緒, 以使檢查能順利進行。檢查并去除被檢部位的金屬物品, 如發(fā)夾、鑰匙、錢幣和含有金屬物質的紐扣等, 以防止偽影的產生。
臨床醫(yī)生在為患者進行超聲診斷時, 應要求患者做好相關準備, 以空腹為主。醫(yī)生應加強了解患者病史, 化驗結果, 其他影像資料, 及至查體, 儀器工作條件及調節(jié):①使用頻率的要求:胸腹部:3.0~3.5 MHz或2.0~5.0 MHz;淺表器官:5.0~7.5 MHz 或5.0~13.0 MHz;顱腦:2.0~2.5 MHz。②掃描方式及探頭選擇:心臟:相控陣探頭、扇掃;腹部:凸陣探頭、弧形掃描;淺表器官:線陣探頭、矩形。③靈敏度調節(jié):總增益與時間增益補償(TGC), TGC調節(jié)使不同深度的圖像清晰、 不失真, 要求:圖像完整均勻。④探查深度選擇。
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 對比結果發(fā)現觀察組陽性37例, 對照組30例;觀察組陰性3例, 對照組10例;異常陽性率觀察組為92.50%, 對照組為75.00%,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 P<0.05)。兩組診斷效果對比, 觀察組顯效18例, 比對照組多3例;觀察組有效19例, 比對照組多2例;觀察組無效僅3例, 比對照組少5例。兩組總有效率相比,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超聲診斷用于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中, 有利于提高診斷準確率,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素梅, 寧彬, 李廣霞.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超聲診斷分析. 中國現代醫(yī)藥雜志, 2012, 14(2):83-84.
[2] 劉予.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超聲診斷分析.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4, 2(14):66-67.
[3] 劉保軍. 112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臨床診斷研究.河北醫(yī)學, 2014, 20(5):824-826.
[4] 伍志敏.超聲診斷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變的特點及意義.現代醫(yī)用影像學, 2011, 20(2):74-75.
[收稿日期: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