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提出了“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要求,要求教師改變過于強調學科本位,課程內部各部分之間相割裂的狀況,強調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應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優(yōu)化閱讀形式,豐富閱讀內涵,拓展閱讀視野,延伸閱讀空間,沖破“課本”的約束和限制,真正達到“語文課堂從僵化走向開放,從書本回歸生活”的教學效果。那么,在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拓展呢?筆者結合多年語文教學的實踐與體會,對此作了一些思考與探討。
一、以“激發(fā)興趣”為施教原則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不在于強制學生,而是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闭Z文教材是教師組織閱讀教學的重要載體和主要依據(jù),然而由于種種因素的制約,諸如文章篇幅數(shù)量有限、閱讀內容過少、活動時空狹小等,在很大程度上難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實際和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需要,堅持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施教原則,有效拓展和適量補充一些相關的閱讀內容,開展一些有效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體驗到閱讀的樂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如八年級上冊的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課文內容高屋建瓴,語言準確簡潔,感情色彩鮮明,可謂是新聞作品中的瑰寶,讀來令人蕩氣回腸。然而,學生雖能從中感受到解放軍橫渡長江時那所向無敵、激動人心的壯闊氣勢,卻由于對當時渡江的時代背景知之較少,對作者毛澤東的情況了解也不多等原因,導致了學生課堂上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膚淺,對作者情感的體驗較為遲鈍。對此,教師若能借助信息技術鏈接背景資料,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等媒介適時介紹我國解放戰(zhàn)爭的時代背景,補充毛澤東感人的革命事跡,既可以充實、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新聞內容的理解和體悟,又能讓學生從中了解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走進偉人的革命生活,切實感悟中國革命道路的曲折與艱辛,懂得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油然而生對革命前輩的愛戴與敬仰之情。
二、以“聯(lián)系生活”為感悟基礎
宋代朱熹有一句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睂τ谡Z文教學而言,社會生活就是源源不斷的“源頭活水”。語文學科及其課堂活動若是缺乏生活實踐的豐富涵養(yǎng)和有效滋潤,必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美國教育家華特提出了“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社會生活的外延相等”這一重要論斷,與陶行知倡導的“大語文教育觀”異曲同工。實踐表明:語文閱讀教學善于把“小課堂”與“大社會”相聯(lián)系,既可幫助學生打破低效閱讀的瓶頸,又能在學用結合與知行統(tǒng)一中厚積薄發(fā),從而獲取“1+1>2”的雙贏效果。如在教學《散步》《背影》《我的母親》等課文時,我們可引導學生認真回憶和感知家庭生活中的“至愛親情”,然后在拓展延伸和交流討論中實現(xiàn)資源共享,并深刻感悟文本所蘊藏的樸素情感。這樣就能較好地達成閱讀教學的三維目標,即閱讀教學要有深度、有厚度和有力度。此外,組織學生積極走出課堂,走出班級和校門,激勵和引導他們打開“大自然的綠色課本”,融入社會生活,同樣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閱讀教學效果。
三、以“比較閱讀”為重要手段
根據(jù)心智發(fā)育的規(guī)律,初中學生已經(jīng)具有自主學習的欲望和能力,這是積極開展學生的自主化學習活動的基礎。自主化教學既是新課程理念的核心元素,也是素質教育中不斷強調的關鍵詞,更是加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拓展的重要手段。對于同一作家不同文章的拓展閱讀,有助于通過比較進一步了解和認識作者,有助于學生開展“知人論世”的閱讀活動。如教學《藤野先生》時,教師可推介魯迅先生的《自題小像》,讓學生從中了解作者當時“棄醫(yī)從文”的愛國初衷。對于同一主題和同一體裁的拓展閱讀,有助于學生形成求同求異的閱讀思想。如教學老舍《我的母親》結束后,可引導學生拓展閱讀胡適筆下的《我的母親》和朱德筆下的《母親的回憶》,通過比較,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天下媽媽是一樣的”,她們身上都具有勤勞樸素、善良賢惠、寬厚仁愛、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jīng)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知識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只要教師善于把“激發(fā)興趣”“聯(lián)系生活”“比較閱讀”等教學理念和方法落實、貫徹到語文課堂中去,相信我們語文課堂的閱讀教學一定會優(yōu)質高效,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谷天宏,教師,現(xiàn)居山東定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