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姍姍
摘要:作為一名班主任多讀一些書是好的,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班主任多讀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對班級管理工作是極好的,黃希庭先生的《心理學導論》中提到的幾種效應,我讀了之后發(fā)現(xiàn)對班級的管理工作有極大的幫助和理論導向。
關(guān)鍵詞:心理學;光環(huán)效應;“金香蕉”效應;置換效應;參與效應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280-01
最近一段時間我讀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黃希庭先生的《心理學導論》,其中的很多原理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下面我就幾條談談自己的切身體會。
一、班主任的榜樣作用十分重要
一個班主任,不論年齡大小、資歷、學歷高低,在學生面前都會套上一層光環(huán)。班主任應充分利用學生對光環(huán)產(chǎn)生的敬愛感、信賴感和服從感搞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光環(huán)不是可以制造的,它是由班主任的品格、才能、知識、行為、感情、儀表等因素造就的。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是學生的表率楷模,事無巨細都應著意檢點。衣履不整、鄰里不和、粗言穢語、辦事不公等等都會有損光環(huán),為教育工作帶來潛在的惡劣影響。學生往往喜歡模仿班主任的談吐、字跡、服飾,愛其所愛,憎其所憎,對班主任所教學科入迷的學習等等,因此,班主任應充分運用光環(huán)效應搞好班級工作。
二、對學生進行適當獎勵
某企業(yè)的工程技術(shù)人員解決了重大的工程難題,老板欲對其獎賞,恰身邊無物,便順手將身邊一只香蕉遞給對方,以示嘉獎?!敖鹣憬缎奔丛从诖?,其遵循的原則是:獎勵不在多,應重在及時。雖然獎額有限,但獎價無限。
班主任對學生的點滴進步和成績,都要及時獎勵,以示對其肯定和重視,班主任的獎勵,可以揚起學生自信的風帆。學生對班主任的贊許和表揚,一般都是十分在意的,因為這體現(xiàn)出班主任對學生的關(guān)懷和愛護,表示出對學生價值的認可,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應不吝嗇贊語,激發(fā)學生對生活和學習的熱情,使之不斷進步。
班主任在班級活動中凡設獎的,應及時兌現(xiàn)。哪怕是一紙獎狀,一張賀卡,學生都會感到成功的喜悅。班主任應順其自然,抓住機遇,盡量滿足學生對榮譽的渴求,學生的成績、優(yōu)點都要給予肯定、推薦、宣傳?;钣谩敖鹣憬缎?,是搞好班級工作的一個秘訣。
三、不漏喜怒色
一個人的思想感情,喜好憎惡,有時盡管不直接表露,但仍會通過間接形式表現(xiàn)出來,心理學謂之“置換”。
班主任懂得了“置換原理”,就可以通過觀其言,查其行,從學生置換的言語中洞察其內(nèi)心的變化,如其生突然不教作業(yè),上課不專心,應考慮到該生有學習困難或?qū)蠋熡幸庖?;平時很和氣的學生突然與他人爭吵斗毆,或許是生活、學習、家庭有不如意的地方;有的學生出走,應想到該生在家庭、班級中缺少關(guān)懷友情;坐前排的學生一反常態(tài)要換到后排,是否對同桌或教師有意見……學生的這些外在表現(xiàn)形式,是內(nèi)心一系列矛盾沖突的一種“置換”表現(xiàn)。班主任熟悉了“置換”原理,就可以增強預見性,防患于未然,取得班級工作的主動。
四、把班級還給學生
“參與”是民主管理的有效方法,“參與”讓學生體會到當家作主的自豪感,這就能夠發(fā)揮主人翁精神,提高工作學習的積極性。
班主任班級計劃交給大家討論后再執(zhí)行,發(fā)動學生獻計獻策,提合理化建議,能大大調(diào)動其積極性。通過參與討論,學生會感到班主任對他們的信任尊重。因此,會顯得通情達理,積極擁護集體決議。學生的態(tài)度就會遵從“服從——同化——內(nèi)化”的過程變化。班干部的任免、班級活動的組織實施、三好學生的評選等,都應讓學生參與決策。這是民主之需,也是心理之需,只要珍惜“參與效應”,班主任的意圖計劃才能得以順利貫徹執(zhí)行,班級管理目標就能圓滿實現(xiàn)。
五、“代位刺激”效應
在人際交往中,要建立聯(lián)系并使聯(lián)系成功,其重要技巧是“盡可能方便的為人接受”。有人言,夸贊女士,不如夸贊她的寶貝;奉承小姐,不如贊賞她的寵物。實際上,這就是社會心理學上的“盡可能方便的為人接受”的“代位刺激”,女士的寶貝、小姐的寵物,是其自身擴大的一部分,是他們自身的一種替代。刺激這些擴大了局部,就可以達到刺激全部的目的。
班主任在工作中,充分利用“代位刺激”激勵學生,可以收到立竿見影之效。學生的字寫的好、作業(yè)整潔、對人和氣、尊重師長、辦事認真、衣飾得體、愛好廣泛、一技之長等等,都可以視做學生自我的替代、擴大,對其真誠的給予贊揚和肯定,學生會感到自我價值的存在,因此會成為學生進步的動力,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要謹記“代位刺激”,并充分應用。
六、把握“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又稱近因效應,班級工作中,最易出現(xiàn)亂子的是期初、期末和畢業(yè)前夕。此時學生思想上的弦松弛,斗毆、爭吵、偷盜、損壞公物、沖撞師長等,多在此時出現(xiàn)。根據(jù)首因效應,個人依據(jù)近期表現(xiàn)做出評價,而淡忘前期表現(xiàn)。作為班主任可對學生講清此原理,提醒他們注意期末和畢業(yè)時自身的表現(xiàn),約束言行,不得功虧一簣。尤其告戒學生要把身我表現(xiàn)與鑒定、升學、就業(yè)等實際聯(lián)系起來,不可因一念之差而將苦心塑造的個人形象毀損。
個人如此,班級也一樣。期末年終,班集體的紀律、學習、衛(wèi)生、團結(jié)等,都要靠全班學生自覺維護。利用首因效應站好最后一班崗,某種角度講遠勝于平日的“苦心經(jīng)營”。班主任工作中注意了這一點,可以大大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班主任自覺學習,應用心理學原理,可以使班級工作少走彎路,減少失誤,克服盲目性。當然,在實踐中班主任工作并無定法,古人云“時不與法俱在”。工作中只要遵循時變法亦變,就會在工作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理學原理在班級工作中的應用[OL].論文寶
[2]心理學原理在班級中應用/教育理論論文[OL].德育教育論文;2012
[3]王中雨.運用心理學加強學生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13
[4]于淼.心理學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N].阜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