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榮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fā)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庇纱丝梢?,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語文 低年級 閱讀教學 策略
閱讀,對啟蒙時期的小學生來說有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和鞏固生字詞,培養(yǎng)表達能力,還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對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終身學習都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因此,以過程的優(yōu)化來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是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通順朗讀,奠定基礎
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來理解文本的內涵,如果連字詞都無法準確的認識,如果連句子都讀不通順,想必這也是無稽之談。所謂的讀通順,具體包括能用普通話正確朗讀課文,做到口齒清楚,聲音響亮,不讀錯字,別字,不丟字,增字,不唱讀,不重復讀等。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指導:
首先,讓學生試著去朗讀。在學生朗讀前,教師要明確具體要求和閱讀目標,要學生在讀中自主思考如何達到預定目標。教學中對試讀可作如此要求:看著拼音讀漢字;對每個字、每個詞、每個句子要讀通順,慢慢讀;試讀至少在2遍以上,直到能讀通順為止。在試讀中,學生有閱讀困難,教師要及時進行引導。如遇到不會讀的字,可以問同學、查字典,也可以向教師請教。
其次,有合作的形式進行對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在班級中尋找合作伙伴,兩人一組進行對讀。這樣做不僅能節(jié)約時間,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有積極作用。當學生在試讀、對讀后,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匯報。交流匯報一方面有助于解決學生在讀中所遇到的問題,如遇到不會讀的字,通過交流,不同小組間就能解決。另一方面,在交流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培養(yǎng),同時,學生的朗讀結果得到認可,極大地激發(fā)了其閱讀興趣。
最后,引導學生再次朗讀,力求讓全體學生讀到通順,在交流反饋階段,通過“反饋、矯正、訓練、示范”是為學生的朗讀清除障礙,而再次朗讀則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鞏固。
二、熟讀成誦,促進理解
熟讀是建立在讀通順的基礎上進行的,該階段要求學生在讀通順的基礎上做到快速、準確朗讀,在語氣、節(jié)奏方面能進行初步把握。熟讀是理解的前提,教學中也可以按如下步驟進行:
首先,教師范讀。在試讀、交流中學生能將文章讀通順了,但對重點詞句、長句、中心句等的閱讀還需要教師進一步進行指導。特別是在節(jié)奏和速度上,教師的范讀能給予學生較好的引導,因為小學低段的學生最善于模仿。當然,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范讀,但選擇中要注重保證選擇的范讀材料的準確性和引導性。
其次,學生自讀。這一階段要求學生在不看拼音的情況下能正確朗讀,切在速度和節(jié)奏上要更準確。在學生自讀中,我們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的指名讀、齊讀、默讀等方式,而提倡個性化閱讀,即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閱讀,默讀也好,誦讀也罷,只要能有利于學生把文章讀熟即可。
最后,要引導學生讀后進行匯報反饋。匯報反饋的內容因為學生在閱讀中的收獲和困難。談收獲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彼此間進行方法學習,而說困難則是再次進行疏通,保證學生在讀順的基礎上能做到準確朗讀、熟讀成順,為閱讀理解奠定堅實基礎。
三、帶問閱讀,整體把握
帶問即帶著問題去讀。閱讀的目的是為了理解,但如果沒有一定的方向或問題為引導,學生的讀會變得空洞,不知道讀后要做什么,該從哪些地方去讀。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思考的是問題的設置。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理解能力有限,故而在問題設計上以基礎性問題為主,多為通過反復閱讀就能解決的問題。其次,要注重學生體驗的生發(fā)。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以太高的眼光來看待學生,而要“換位思考”,引導學生將讀中所獲得體驗表達出來。
四、拓展閱讀,拓寬視野
這里指的拓展閱讀包括兩方面,一是對當次課堂教學文章的朗讀,二是課外閱讀。就朗讀而言,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后再次朗讀,做到熟讀成順。在方法上,可以采用小組比賽,回家讀給父母聽的方式。這里我們重點談談課外拓展閱讀。
課外拓展閱讀,不僅有利于學生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閱讀中,也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體驗、增長知識。課外拓展閱讀,一方面,要做好推薦書目的指導;另一方面,則要做好閱讀指導。就小學低段的學生而言,在閱讀書目上,教師要盡量引導其選擇通俗易懂,能激發(fā)起閱讀興趣的文章來閱讀。如注音配圖的《一千零一夜》《小故事大道理》《兒童十萬個為什么》《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在閱讀方法指導上,除了上述的能讀順、讀熟外,還要引導學生寫讀后感。當然,對低年級的學生而言,讀后感要求不能太高,一般可為對故事的復述,在字數(shù)上不做限制,不會寫的字也可以用拼音代替。當學生不能寫的時候,則可以引導其用說的方式來進行表達。內容上以兒童故事、成語典故、成功勵志、科普知識、生活百科、中外文學、世界名著等為主。
在新課標中,小學低段的閱讀要求并不高,主要還是以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和閱讀體驗為主,因此,在閱讀教學指導中,教師要擺脫以考試為中心的束縛,讓學生從閱讀中解放出來,做到快樂閱讀,閱讀快樂。
參考文獻:
[1]錢莉.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手段應用芻議——《蜘蛛織網》教學談[J].小學教學參考,2010,(04).
[2]孫敬媛.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做法初探[J].中國基礎教育研究,2010,(01).
[3]陳顯.試析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J].科技信息,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