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冰
【摘 要】良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學工作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主要闡釋了互助教學的內涵,以及當前在計算機教學中運用的效果及出現(xiàn)的問題,并嘗試給出了解決的對策,希望能促進計算機教學的發(fā)展進步。
【關鍵詞】互助教學 高校 計算機教學 運用
計算機教學在各大高校已經有了成熟的課程體系和上課模式,然而隨著社會的繼續(xù)向前發(fā)展,大學生需要掌握的計算機知識信息量愈來愈龐大,內容也越來越復雜難解。在這種情境下,高校的教學也需要拓展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互助教學經過實證發(fā)現(xiàn),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計算機知識。
一、互助式教學的內涵和特點
互助教學簡單來看就是互動和幫助,一方面通過組織各種豐富多元的社會性活動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競爭和合作精神,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愉快地學習;另一方面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整個學習過程主要由學生自主操作為主,教師只在學生需要時給予點撥,并負責組織學習秩序。
互助教學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符合現(xiàn)代的教育理念,同時更為開放活潑的上課氛圍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使用互助教學的方法是高校開展計算機教學的一大明智之舉。
二、互助教學在高校的運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避免互助教學流于形式
互助教學的方法理解起來比較簡單,但實際操作中卻很難把握好度。一是管理問題:教師對課堂管理如果過松就會導致課堂聒噪,秩序混亂,學生們學習效率低;過緊又使得學生們羞于自由討論,不敢提問和發(fā)表不同見解。二是教師產生懈怠態(tài)度:一些教師認為既然以學生為主體,那就讓他們自由發(fā)揮去吧,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課下任務,然后課上讓他們各自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自己也不再費力氣備課和講解了。三是形式過于簡單:只是簡單的小組討論和請同學們提問,然后教師給出解答。事實上,互助教學只有激發(fā)了學生內在的學習自主性和敢于表達的勇氣時才有可能發(fā)揮作用。這就需要教師更加注重教學設計,營造輕松自在的學習氛圍,設計活潑有趣的各種活動。
(二)注重因材施教,小組幫扶
不同的學生個體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不同,互助式教學需要教師首先要充分了解各個學生的不同特點,根據(jù)他們的個性差異,對知識的理解、吸收以及運用的能力進行個性化、科學化的教學設計,盡量使每個學生都能很好地融入計算機學習中來。但我們也應該正視現(xiàn)實問題,即學生的資質存在不同,而且在大班教學的模式下,教師難以顧及每個同學,所以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建立學習小組,由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幫扶存在學習困難的學生。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習能力弱的學生的學習,也可以鞏固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知識,同時還可以加強同學之間的溝通和理解。
(三)把控課堂秩序,合理分配時間
在使用互助教學的方法時也不能完全拋棄傳統(tǒng)的講課環(huán)節(jié),畢竟計算機知識相對比較復雜,學習起來難度大,而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少走彎路,掌握一些小技巧,提高學習效率。因此,互助教學的實施需要教師精心安排講課和互動的時間和順序等,最大限度地利用課堂的幾十分鐘,引導學生們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和互動游戲中去,同時注意維持上課秩序,避免學生們過于放松,在課堂上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三、高校計算機教學中開展互助教學的流程
一般地,互助教學的流程包括課前的準備環(huán)節(jié)、課上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及課后的總結完善環(huán)節(jié)。
(一)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
互助教學極其強調學生參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盡可能滿足大多數(shù)學生的需求,同時不忘照顧少數(shù)學生的學習權利,對于課上顧及不到的學生也要通過小組成員的互助行動及時彌補。所以在進行小組分配時要遵循強弱互補的搭配原則,為避免學生之間產生矛盾。教師一定要在平時注重教導他們樹立人人平等、互助友愛的理念。另外,分好組之后,要選擇組長,由組長負責平時的活動組織和內部成員的協(xié)調管理。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比賽和獎勵促使組與組之間形成一定的良性競爭,這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種慣用做法。
(二)課上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核心的課堂環(huán)節(jié),教師最需要注意的是設計符合學生學習規(guī)律的教學內容和控制活動的開展效果。一名合格的教師應該是能夠在學生遇到難題時及時予以講解和指導;在開展活動時把握好全局,保證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互動中來;在講解難以理解的抽象復雜的計算機知識時靈活運用多媒體等先進設備,使學生們可以有一個直觀具體的認知。而課上的教學效果很大一部分依賴于前期的備課階段所做的功課,例如對時間、內容和順序的計劃。因此,教師不要錯誤地以為互助教學只是設計一些學生互助的活動而放松了對自己的備課要求。無論任何時候,教師的教導都是必不可缺的。
(三)課后的經驗總結
在互助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其中的不可控因素比較多,所以教學效果也比較不可控,每節(jié)課都可能出現(xiàn)新的問題、新的情況。如果不對每節(jié)課的教學情況做好記錄和經驗總結的話,那么接下來可能會一直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而且繼續(xù)不斷出現(xiàn)新的問題,所以課下的總結是非常必要的。當然這個總結主要依靠教師來做,主要從教學內容和互動活動的配合度、學生的興趣點和喜歡的學習方式、同學間的互動情況等方面來進行。也可以適當要求小組領導對各組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記錄、總結和定期匯報,便于教師發(fā)現(xiàn)一些更為具體的線索,更好地進行上課方式的調整,最終達到能熟練運用互助教學豐富課堂的效果。
四、結語
高校的計算機課程對大部分同學來說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所以需要教師秉著為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積極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內容和教學形式,使學生們愛上這門課程,并最終使課上學習的知識被更好地用來服務于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真正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龍昕.高校計算機教學中互助教學的運用分析[J].網(wǎng)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01):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