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苧丹
摘要: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是化學的源泉。將生活元素引入到化學教學活動中,使化學學科知識與生活情境緊密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啟發(fā)學生用化學的眼光去關注身邊生活,在生活中理解化學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化學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文章立足于高中化學與生活的關系,結合教學案例,就如何使化學教學生活化做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案例
文章編號:1008—0546(2016)07—0032-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i.issn.1008—0546.2016.07.01 1
一、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強調:“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chǎn)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教育生活化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重大趨勢。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是化學的源泉。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都蘊含著豐富的化學原理,同時化學的發(fā)展也離不開生活。將生活元素引入到化學教學活動中,使化學學科知識與生活情境緊密結合,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啟發(fā)學生用化學的眼光去關注身邊生活,在生活中理解化學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化學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因此,本文立足于高中化學與生活的關系,結合教學案例,就如何使化學教學充滿生活化做了一些探討。
二、化學生活化教學的設計思路
化學生活化教學活動首先在確定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搜集與教學主題相關的生活素材,尋找其與化學知識的結合點,創(chuàng)設化學生活化教學情境,在課程上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生活,激發(fā)興趣,進行生活化教學,在課后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化實踐活動,去感悟生活,理解生活,指導生活。做到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三、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實踐探究
1.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將生活經(jīng)驗引入課堂
在化學教學中,為了克服學生在理解化學原理時的困難,可以從學習者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找到知識點在生活中的影子,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然后再將其中的思想方法遷移到化學原理的學習中,為化學原理的學習提供認知支持。
案例1:學習氣體摩爾體積,研究影響物質體積的因素時,用相似類比理解三個影響因素。
案例2:化學平衡是化學原理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nèi)容抽象而枯燥,在理解化學平衡是動態(tài)平衡時,學生存在認知障礙,因此以生活中蓄水池進水一出水平衡,蓄水池水量不變來理解這一概念,符合學生的認知,可以將其有效的遷移到化學平衡的學習中。
2.尋找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
高中化學要開展生活化教學,必須依托化學素材,素材承載著化學知識與方法?;瘜W素材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生活,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案例3:有機化學是化學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有機合成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為了避免學生在合成復雜有機物面前產(chǎn)生為難情緒,甚至知難而退,選擇能夠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學生身邊非常熟悉的水仙花中香料的主要成分苯甲酸苯甲酯,隱形眼鏡材料主要成分聚甲基丙烯酸羥乙酯,長效緩釋阿司匹林三個素材作為化學合成教學主線,無形中拉近了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
3.從生活中尋找類似化學知識原型
案例4:氯化氫的噴泉實驗→產(chǎn)生噴泉的原因→氯化氫極易溶于水。分析圖3中三種現(xiàn)象原理有何異同點?將所學知識遷移到實際的生活,對比中可以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4.從生活中尋找化學實驗器材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提高化學學習興趣。因此,利用生活資源作為化學實驗的原材料,可以幫助學生將化學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消除學生對化學的陌生感,并很快融入到化學的學習中。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將生活中的資源用到化學實驗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生活,將化學實驗生活化的能力。
案例5:電解飽和食鹽水一般利用u型管進行電解,并在兩極檢驗產(chǎn)物(圖4A)。為了方便學生實驗操作,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該實驗原理,從電極材料,電源和檢驗試劑等出發(fā),采用生活中的資源,完成實驗裝置的設計(圖4B)。以生活中常見的方塊電池為電源,鉛筆芯為電極,將食鹽水的電解與電解產(chǎn)物的檢驗同時進行,反應迅速,現(xiàn)象直觀,操作簡便,適合演示或學生家庭實驗。
5.用化學知識科學地分析生活問題
現(xiàn)實生活中時常有不法分子利用化學反應的現(xiàn)象使人受騙上當。希望學生可以用科學的眼光判別真?zhèn)位蚪忉尲傧蟆?/p>
案例6:“電解水”成不法商家推銷凈水器手段。推銷人員用自來水、純凈水做電解水實驗,把測試儀放人兩杯同樣清澈的水中,經(jīng)過幾分鐘的電解后,純凈水顏色無明顯變化,而自來水卻冒出氣泡并產(chǎn)生灰綠色或紅棕色沉淀。推銷人員會向消費者講解稱,這些褐色物質是鐵銹,是“重金屬”等有害物質。而另一杯過濾后的水則沒有產(chǎn)生鐵銹,因為凈水器把有害物質去掉了,剩下的微量元素對人體是無害的,借此說明自來水或者其他品牌的凈水器有問題,從而推銷他們的凈水器設備。
原理:自來水變渾濁的現(xiàn)象是正常的電解水反應。由于自來水中含有的鈣、鎂等離子屬電解質溶液,電解儀陽極鐵棒放人自來水后,發(fā)生以下反應:純凈水不含導電的鈣、鎂離子,幾乎不導電,很難發(fā)生電解反應,故純凈水不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