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江 王義發(fā)
摘 要: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無可爭議,但是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制定不當是如何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呢?本文從“體育課堂教學目標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關系、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在制定上存在哪些不當?shù)胤?、這些不當?shù)胤绞侨绾斡绊戵w育課堂教學質量的”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影響;課堂教學質量;認識和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09-0008-03
體育課堂教學目標是體育教學目標完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教學目標的基本單位。由于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所以縝密地制定課堂教學目標顯得格外重要。然而,透過教師教學準備,細看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在制定上還存有不當?shù)胤?。那么這些不當?shù)牡胤蕉急憩F(xiàn)在哪里呢?是如何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這是本文主要回答的問題。
一、體育課堂教學目標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關系
按照本文的討論思路,要回答“究竟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在制定上存在哪些不當?shù)牡胤?,是如何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問題,首先需要搞清楚體育課堂教學目標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關系。而要搞清楚兩者之間的關系,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體育課堂教學目標?什么是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參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中對教學目標的敘述,本文認為,體育課堂教學目標是體育教師專業(yè)活動的靈魂,也是每堂體育課的方向,更是判斷體育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jù)。那什么是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呢?參考邵偉德老師對體育教學質量的定義,本文認為,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是與體育課堂教學目標相對應的,是學生經(jīng)過體育課堂學習,在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掌握、運動技能的習得、體能的增強和學習行為的變化等方面,掌握、習得、增強、變化的程度。清楚了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和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是什么,再來看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這樣來認識:一是體育課堂教學目標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具有一致性,即關注學生的身心變化與發(fā)展;二是體育課堂教學目標是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即好課要有好目標;三是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是體育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綜合體現(xiàn);四是體育課堂教學目標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相互影響,即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制定恰當促進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相反,制定不當則會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而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了,又反過來作用于教師提高執(zhí)行教學準備策略的能力,進而促進教師制定體育課堂教學目標的質量提高。本文認為,搞清楚體育課堂教學目標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從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制定不當?shù)慕嵌?,來認識與分析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對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影響。
二、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在制定上存在哪些不當?shù)牡胤?/p>
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制定屬于體育教師教學準備策略的范疇。教學準備策略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前所要處理的問題解決行為,也就是教師在制訂教學方案(如教案)時所要做的工作,如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制定等。大家知道,課堂教學目標一般由教師來制定,從目前體育教師制定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存在的問題來看,存在不當?shù)牡胤街饕校阂皇前选澳康摹碑斪鳌澳繕恕?,導致一堂體育課的教學目標也要寫上“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成為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人”“提高學生體育運動能力”等這些對得不明、錯得不白的語言,或者說是“正確的錯話”;二是把“學生”與“教師”的行為主體混亂,導致課堂教學目標表述以教師為行為主體,如“通過快速跑學習,提高學生快速跑的能力”等;三是行為動詞模糊、不具體、不可考量,導致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空泛無法評價,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道德”“提高學生體育運動能力”,究竟學生體育道德與體育運動能力到底“進步”了多少,無法評價;四是行為條件缺失,導致評價課堂學習結果沒有依據(jù)。如“完成排球自墊球20次”“有80%的學生能夠跳過山羊”,究竟排球自墊20次是在什么條件下完成的,80%的學生跳過山羊是在什么條件下跳過的,沒有界定清楚;五是表現(xiàn)程度虛夸、口號化、課程目標課時化(目標難度不適宜),導致無法評量學習表現(xiàn)或學習結果所達到的程度,如“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發(fā)展學生體育與健康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課程學習最終目標,怎能在一節(jié)課的學習中達成,這種目標是某一節(jié)課堂無法實現(xiàn)的目標;六是制定方式混淆,導致制定體育課教學目標時,采用其他學科“知識、技能和情感”教育學目標制定方式,導致對體育學科教學特殊性的弱化。諸如以上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制定不當?shù)膯栴},既是過去存在的問題,也是現(xiàn)在存在的問題。因為,時至今日,體育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雖有改進,但仍然沒有解決好。
三、這些不當?shù)胤绞侨绾斡绊戵w育課堂教學質量的
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制定不當會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具體是如何影響的?下面從六個方面進行認識和分析。
1.目的與目標混淆失去課堂教學學習的意義
搞清楚“目的”與“目標”混淆對體育課教學質量帶來的影響,就要先認識清楚“目標”和“目的”的區(qū)別。這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目標比較具體,教學目的比較抽象;教學目標中教學行為活動的指向是特殊性的、個別化的、階段性的追求或目標,而教學目的中教學行為活動的指向是普遍性的、統(tǒng)一性的、終極性的追求或宗旨。認識清楚了“目的”與“目標”的區(qū)別,再來分析是如何影響體育課教學質量的。
一是“目的”與“目標”混淆影響了課堂教學準確的學習價值定位。如前面列舉的“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成為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人”“提高學生體育運動能力”,這是目的,不是目標。本文認為一節(jié)體育課教學目標,應該定位在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掌握、運動技能的習得、體能的增強和學習行為的變化等方面。課堂教學目標定位不準,必然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因為行為是為目標服務的,有什么樣的目標就有什么樣的行為。教學目標有問題,教學行為也會有問題,必然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
二是對實際的課堂教學沒有管理或評價的價值。大家試想,在一節(jié)體育課的學習時間里,怎樣做才能增強學生體質?如何做才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人?怎樣做才能提高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如果將此作為課堂教學目標,那么教師教學怎樣開展,從何進行教學管理,怎樣進行教學指導,如何評價課堂教學效果。正是由于“目的”與“目標”的混淆,使得這些問題解決變得矛盾重重,教師不知從何處著手。
實踐證明,當課堂沒有教學管理和評價價值的時候,一切教與學的行為都變得徒勞無功,也就失去了指導意義。這樣的課堂教學,質量能不受影響嗎?
2.主體混亂使得課堂教學教與學的追求偏頗
行為主體是規(guī)范的教學目標包括的要素之一。行為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因為判斷教學有沒有效益的直接依據(jù)是學生有沒有獲得具體的進步,而不是教師有沒有完成任務。如前面列舉的“通過快速跑學習,提高學生快速跑的能力”等。這樣制定教學目標,目標行為的主體是教師,而不是學生。教學目標制定行為主體混亂影響體育課教學質量表現(xiàn)在以下兩點。
一是容易使學生進入被動學習狀態(tài)。課堂教學目標與教學行為是對應關系,既然目標行為的主體是教師,那么教師就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就會成為課堂學習的客體,也就回歸了學生過去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當學生課堂學習被動的時候,就意味著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喪失,這樣的課堂,教學質量一定受影響。如水平一的快速跑學習,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體,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整堂課教師命令,學生執(zhí)行,學習中學生就不敢越雷池半步,課堂沉悶而壓抑,練習機械且死板。這樣的課質量不會高。
二是容易使教師重教輕學。從教為主向學為主轉變,變革的不僅是學生學習方式,而是富于學生新的學習活力,提高學習質量,收獲身心變化與發(fā)展。這一點是體育課教學質量的追求。而當目標行為主體凸顯教師的時候,不僅使得教學行為的主體偏重于教師,而且損失學生主體行為,降低學生身體練習主動活動的效果和質量,影響課堂教學質量。這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
3.目標表述中行為動詞的籠統(tǒng)和模糊,也影響教學效度的把握
在規(guī)范的教學目標中,行為動詞必須是可測量、可評價且具體而明確的,否則就無法評價。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道德”“提高學生體育運動能力”。這樣制定教學目標,不僅主體不對,而且也無法評價“良好的體育道德”和“體育運動能力”到底進步了多少。在實際體育課教學中,按照這樣缺乏質和量的具體規(guī)定性教學目標教學,“良好的體育道德”和“體育運動能力”究竟達到什么程度,才能稱得上“培養(yǎng)了”和“提高了”,不好把握。體育課教學當教學過程失去目標導向的時候,結果勢必導致,教師教學只能憑經(jīng)驗行事。此時,這樣的教學目標形同虛設。而沒有目標導向的課堂,教學質量必然會受影響。同時,由于無法評價學生體育學習結果,因此,當運用學生學習結果評價體育課教學質量的時候,由于學習結果沒有可測性和可比性,也勢必導致憑經(jīng)驗行事。此時,對體育課教學質量的評價會失去價值和意義。有可能會縱容教師不規(guī)范、不合理的教學行為,這勢必影響體育課教學質量。
4.行為條件的缺失會影響對學生學習的有效指導
由于行為條件是指影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為評價提供參照的依據(jù),因此,當學生體育學習缺失特定的限制或范圍時,對學生體育學習評價就失去了參照的依據(jù)。大家知道,體育課教學質量的核心要素是學生的體育學習結果。當對學生體育學習學什么或都不知學到什么程度時,教師怎樣客觀地評價學生學習呢?不能客觀地對學生體育學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又如何開展對學生有效的學習指導呢?學生體育學習離開教師有效指導,又怎能提高學習質量呢?可見,課堂教學目標中行為條件缺失,不僅影響學生體育學習質量,也會影響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因為,學生課堂學習質量是教師課堂教學質量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如“完成排球自墊球20次”“有80%的學生能夠跳過山羊”。這樣制定教學目標就缺失行為條件。完成20次自墊球,是連續(xù)完成,還是不連續(xù)累計兩次完成,還是其他學習條件下完成,必須要將行為條件界定清楚。只有將完成20次自墊球學習結果特定的行為條件界定清楚時,教師才會針對學生體育學習中,是連續(xù)、自如、平穩(wěn),還是時斷時續(xù)、緊張、墊偏等不同的學習掌握程度,采取有針對性的指導去提高他們動作完成質量,進而促進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
5.目標難度不適宜影響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2011年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體能、運動技能等實際,設置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愿望,經(jīng)過師生共同努力能夠達成的學習目標”。落實這一教學建議,教師要制定難度適宜的教學目標。但在實際體育課教學目標制定時,有時教師以自我為中心,憑經(jīng)驗去制定。如水平三的學習單杠一足蹬地翻身上,第一次課,教師將運動技能方面的教學目標制定為“70%的學生初步掌握一足蹬地翻身上動作”。這樣制定教學目標,不僅缺少行為條件,行為動詞使用模糊,學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叫“初步掌握”,而且目標難度不適宜,對學生表現(xiàn)程度要求過高。大量常態(tài)體育課教學實踐證明,水平三的學生第一次課學習單杠一足蹬地翻身上,只能在教師或同學保護下,完成一些體驗性的練習。如跳上支撐感受一下單杠,兩手依次移動杠上“走一走”,做一做徒手的蹬擺練習,踏在跳箱蓋上做一做蹬擺練習等。如果按照第一次課學習“70%的學生初步掌握一足蹬地翻身上動作”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那么教師設計的學習活動,大部分學生都不能完成,而且越學越?jīng)]有信心,自然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體育課教學質量?,F(xiàn)實體育課教學中,因為教學目標難度不適宜,影響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事例還有許多。反之,如果課堂教學目標難度過小,對學生體育學習沒有挑戰(zhàn)性,同樣會影響學習積極性,降低體育課教學質量。而要改變這種狀況,課前就要做到充分了解學生學情,從學生的視角去看待教材、分析教材,依據(jù)學生的學力去制定切實可行的體育課堂教學目標,進而用適宜的學習目標吸引學生,滿足學生想?yún)⑴c的愿望,實現(xiàn)學生能參與的要求。
6.制定方式混淆弱化了體育學科教學特殊性
從目前中小學體育教師制定體育課教學目標來看,在制定方式上,仍有部分教師采用“知識、技能與情感”教育學目標制定方式(其他學科制定方式)。采用這種制定方式,只是遵從了學科教學的共性,而忽視了體育課教學的特殊性,即學生在身體健康(體能)方面的變化。制定體育課教學目標,制定方式不要與其他學科制定方式混淆。而要以三維課程目標和體育與健康課程四個學習方面的目標為指導。體現(xiàn)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這種操作性層面上目標時,要從運動知識、運動技能、體能和情感四個方面內容進行思考。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身體健康(體能發(fā)展)是學生體育課學習的重要內容和期望的重要結果,同時體能的增強也是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主要體現(xiàn)的一個方面。所以說,如果是由于我們采用的制定方式不當,而造成對體育學科教學特殊性的弱化,影響體育課教學質量,那么就要改變這種不當?shù)闹贫ǚ绞剑瑢⒅贫ǚ绞交貧w到課程學習目標(四個學習方面)細化的正確方式上來。
制定體育課教學目標要講規(guī)范,表述要講藝術,做到規(guī)范制定,準確表述。從目前來看,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一個過程。而從提高體育課教學目標制定的質量來說,它不僅是提高體育教師教學基本技能的需要,而且也是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崔允漷,張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25-22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邵偉德,黃海濱,李啟迪.論中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概念與意義[J].體育教學,2016.(01).